2017-08-01|閱讀時間 ‧ 約 10 分鐘

香港的「中文」,和香港認同的來源

在港英時代,香港的官方語言是英語和「中文」,不是普通話也不是粵語,也沒有註明是普通話還是粵語。英語一直都是香港官方語言,以前是,現在也是。就算你去政府機關拿表格,也是大部分都是英文或者漢英對照,至於政府內部的文件基本上全是英文。現在香港大部分還是靠英文來運作的。
實際應用上,所謂的「中文」,指的是書寫時會用的「繁體中文文章」,主要等同香港的書面語。一般朗讀出來會使用的是粵語,然後是國語對照。但如果是突發情況一概使用粵語。
在香港,講國語(普通話)是一種「外來者」的標籤,不管是遊客、外來商人、官僚權貴,還是新移民。而新移民在粵化(也就是名字改成粵拼、本人說粵語)之後,就會被視為完全的香港人。例子是我有一個2005年才移民來香港的四川朋友,基本上沒有人把他和一般香港人分別開來。

沒有「國語」,香港人只有「中文」的概念

香港人的「中文」是這樣的:寫是國語,講是粵語,香港人說自己在「講中文」,不是說他講國語,而是說他講粵語。但香港人說自己在「寫中文」,九成是書面語,所謂書面粵語有九成像國語,所以本質上就是國語。假設香港人用書面語的方式去說話,就是為了表達莊重或者故作優雅。
如果真要比喻的話,香港的情況是「以國語的政策去推廣臺語」。固然廣府系移民在香港難民潮時佔了一個大數量,但當初說廣府話的香港移民很可能比起現在臺灣說臺語的比例更低。舉一個例子,我外祖母是上海人,祖母是客家人,母語都不能算是粵語。
香港原本的地理就是粵東地區,換句話說就是比較接近客家人的領土(廣府人的領土是粵西),原居民當中說客家話的佔多數,大部分新界地區的語言也比較接近客家話或者受客家語影響,特別是粵東的粵語方言,和廣州話幾乎去到難以相通的地步。
香港會形成這種語言文化的原因,是因為香港是英國殖民地,但文化上應該算是是「英國殖民政府+廣府人殖民者」。當初英國在此建立殖民地時,很像在一個鄉村附近建立了一個商場,附近的廣府人就是直接來做生意、讀書、走難(逃難)、犯案逃匿等。所以香港島方面被廣府話先粵化,在英國人的觀念中他們理解的這個「區域」的「實際商務共通語言」是廣府話。
日治時期末期的香港人口是六十萬,而五〇年代香港的人口是二百多萬,除了當初走了的廣府人跑回來外,可見難民潮的湧入對香港的移民數量增長有多誇張。移民對香港的衝擊比臺灣要大很多。另外,中國經常誤解的「香港是靠轉口貿易和買辦」的經濟,也早在二戰後支持不住,因為韓戰開始對中國禁運,單靠這樣的經濟,根本支撐不住這麼多人口,所以香港和臺灣一樣都是走向工業出口而不是轉口。
香港的移民很多,來源也很散,比方說前陣子我去過的修道院,就是來自天津附近的難民建立的,我家樓下的理髮店則全是上海人,基本上一大堆北方省分都有。戰後初期香港的語言政策十分混亂,多種語言在香港流行,其中比較高級的教育全都是用英語,而國民黨和共產黨,則各自在香港散佈國語教育。這些黨國教育是香港二戰後香港政治和文化的源頭。
因為這些人差不多就是香港現在泛民主派的遠源,這也是為何香港會產生「認為自己是中國人」(但後來香港人的身分更強)的政治思想的原因。因為香港的泛民主派其實是在黨國教育下出現,因為時代的變遷而和原本的黨國關係消失,獨立出來的群體。
這種教育產生的結果,就是「政治文化意味強大的國語」、「商業用途強大的粵語」、加上「各種母語」的語言環境。而在香港工業化的背景之下,底層生活長期惡劣(例如六個人擠一張兩層床)、上層富裕,便產生了「英國人剝削中國人」(作者註:不是香港人,是中國人)的理論,後來就產生了六七暴動

六七暴動間接改變香港的語文和認同

六七暴動的結果,讓英國人重新檢視香港的所有政策,其中一個結論就是,華人的身分認同源自故鄉,所以香港是由太多身份認同不同的人組成,每一個人都不認為香港是自己的地方,所以也不介意為了小利去破壞它。至於黨國教育(也就是國語)滲透的是為了政治理由而不介意破壞本土,以及排除異己的想法。英語則無論何時都被視為外語。這些身分認同的高度分裂以及政治涉入,使香港大幅調整了教育和語言政策。
六〇年代末的英國人,認為要避免暴動再次發生,不可能是說服這裡的人去效忠英國,也不可能說服這裡的人去效忠中國(因為一旦涉及中國,權鬥和政治利益就變成主題),因此需要效忠的對象是「香港」。「香港人」這個身分認同觀念是那個時候才開始提倡的,包括給予這群人新的身份,意識形態,認同和語言,粵語這種低政治性的語言就被提升到接近英語的地位,電影也開始引入「雙語字幕」。
整個理念就是「讓香港人認為自己擁有香港,香港人才會保護香港」,要改變華人那種「人在心不在」的政治理念,而之前那些新移民、原居民、廣府人全部都變成了製造「香港人」的材料。這個行為差不多可以說英國是模仿德意志的統一運動,借用已有的「廣府文化」為母體,以教育、媒體和活動,去重新改造成「香港文化」。
所以最終是香港所有族群都完全被「港化」,實際是文化上「粵化」。所以香港人的母語粵語,操作的方式,有點像臺灣的國語;至於母語就和臺灣一樣,客語閩語粵語原居民語甚麼都有,只是英國政府的殖民經驗非常豐富,所以沒有用很粗暴的手段去同化。在精巧的文化滲透,再加上中國大陸和臺灣當年的黨國環境產生的反感,粵語就變成了新時代的香港人母語,大家都忘了過去的身分認同分裂而迎接的新身分。
這裡也不僅是華人,包括印度人,菲律賓人,部分白人,日本人,也是同時被粵化;所以在香港會有喬寶寶這樣的明星:
以及有日本名字但說粵語的人,但他們全都被視為香港人。所以其實香港人是由語言文化定義出來的。

身分認同,是北風與太陽的故事

因此香港和臺灣的差別,是經驗的分別,香港的族群問題其實比臺灣還嚴重,但因為香港經歷過六七暴動。而臺灣沒有。而香港更嚴重的族群問題,最後透過「由新身分吸納所有舊身份」而結束。這個重點在於,香港這方面的進化,主導方是第三者,是英國人。這和廉政公署一樣,因為外人做反而才輕易成功。
這是基於英國人本身就是外人,他們本來就不說粵語也不說國語,也沒有受中華主義影響,對國共也沒有偏好。他們的目標完全就是「將香港穩定下來使之對英國產生效益」,武力和戒嚴不是可行的方法,族群分裂是客觀現實,便索性對香港實施社會工程。英國人之所以成功,是因為英國人在香港這個曾經族群分裂的社會裡,「不是任何一個族群」,英國人自己不參與其中,使沒有人說他們是偏向自己族群。英國人從沒有大肆伸張統一文化的重要性,他們知道這些東西說出來只會引起反效果。
英國人的做法是:
  • 「讓大家相信當香港人是有保障的身分。」
  • 「讓大家相信當香港人就要說粵語。」
  • 「所以大家就去說粵語,以便當香港人。」
所以,是因為想當香港人才會去說粵語,這也是為何一大堆成年人不需要小學教育教他語言,最終也會說粵語的原因。因為他們也樂於用香港人這新身分。
假設香港的「港化」,是指有一群廣府人跑出來,說「香港人就是廣府人,要講廣府話,不講廣府話的就是外人」,那其他族群一定產生強烈的抗拒,但英國人就沒有這問題。英國人把自己包裝成「能夠使社會穩定經濟繁榮的政治魔法師」,這點也是英國吸收過法國、西班牙的殖民失敗經驗而來的,就是和香港人保持距離,免得自己就成為族群衝突裡其中一個會被攻擊的成員。
所以,香港人一堆不會說粵語的人後來都說粵語,並不是因為被洗腦,而是因為需要強調自己「香港人」的身分。我那位四川朋友,從出生到大學都在四川度過,但是到香港後意識形態和語言都被迅速的轉換,原因是他很重視香港人這身分。
我能理解這想法,因為我以前讀過五流(香港高中分五級,我的是第五級)的高中,被人覺得是不良的學生,想要洗掉整個形象,唯有去考進大學。這兩個想法本質上差不多,香港人這身分有價值,使很多人願意加蓋上去。
臺灣只是因為沒有受過暴動的刺激,所以這過程比較慢。簡單來說,香港是形成了利害一致的環境後,產生新的文化。在外來的壓迫和威脅下,人類就會選擇「強化自身認同以便團結」,語言就是其中一個武器。
一個社會內部互相攻擊、鎮壓,則不同攻擊的群體都會強化對自己語言的伸張,而更為強化分裂。面對惡言惡語,或者「你將會變弱,我將會變強」這種預言,使人感受到被壓迫生存空間,才是族群分裂的原因。擁有不同的祖先和父母,並不是族群分裂的原因,人類自古以來就是不同的混血,「民族純淨」根本就是一個妄想。
這是北風與太陽的故事。那些高聲說著「世界哪需要這麼多語言,我統一你的語言比較方便」的人,他們九成是不會達成目的,你打正旗號想要消滅或同化別人的文化,別人只會變得更不會被消滅。真正完成同化的,往往是沒有想要征服別人文化的想法,卻為了別的因素而需要團結的事情。
這些事情,往往也和幾十年幾百年前幾千年前的祖先是誰一點關係也沒有,現實的利害關係比起那些穿鑿附會更有影響力。
在英國殖民之前根本就沒有「香港」,只是廣東省外圍的一堆小島,那些小島從沒叫過香港。在英國殖民之前那邊最出名的是海盜,所以從前的官方語言是甚麼,可能要問魯夫吧。

延伸閱讀:

  • 編按:原發表於PTT八卦板 〈R: [問卦] 為什麼台北父母親不教小孩台語? 〉(2012,所以沒網址)。板友 eslite12 回覆同標題的文章也相當精采,推薦讀者爬文看看。
編輯:宅編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