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前公司給我的PM思維衝擊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在幾個PM與公司的角色轉換之間,我突然明白一些之前老闆讓我無法理解的決策,一夜長大!

昨天參加了一個關於支付的研討會,在會議上討論到了信用卡交易「動態密碼驗證」的優化,目前是需要跳轉到另一頁做密碼驗證,之後可以留在同一頁,用跳出視窗來解決。這麼小一個介面改動(你說不定根本沒意識到有跳轉頁面吧!),卻是下一代信用卡驗證機制的主要賣點之一,因為多跳轉一頁,可能等於更多的用戶流失率。
聽著聽著,我突然啪嚓!把一些想法串起來了。這些想法雖然之前都知道,但是有架構地串起來還是讓人蠻開心的,紀錄一下。
📷
之前做PM時,常常對一些公司的決策與優先順序,覺得難以理解。例如以下的例子:

在各公司中,讓人難以理解的決策

在新創公司時,早期公司起家的軟體介面複雜難用,客人抱怨連連,也要花很多時間做教育訓練,甚至每次產品要發布時,介面上的問題卻都還是low priority不解。
我曾經一咬牙發憤圖強,花超大力氣把所有軟體中的UI問題全部掃出來,整理給RD希望他們可以排一個版本,一次改一改,只可惜最後永遠在waiting list當中,天涯地久有時盡,此版本綿綿無絕期。
然而,公司卻常常為了少數幾個客人或專案的特殊需求,動輒干擾原本的上線計劃或roadmap,突然決定插隊,甚至用疊床架屋的方式,也要把客製化功能架上去。
在硬體品牌廠時,公司會為了硬體省幾毛錢,花超級大的開發資源,例如為了省一些記憶體,把程式東砍西砍東塞西塞,結果韌體一有什麼安全性升級或新功能更新,娃,空間不夠了,再度耗費研發資源,對韌體東砍西砍東塞西塞,超辛苦也沒省幾毛錢,多放一點buffer避免之後升級問題不好嗎?
但是公司花錢做樣品的mockup或行銷彩盒,卻是毫不手軟,一個外觀的mockup幾萬元一直重複修、重複做;一個彩盒比元件還要貴很多很多很多,且使用者一拿到就丟了,還是要做到超漂亮,加亮面,多彩,或又要什麼特殊材質。
在電商時,反而是用戶體驗變得超級無敵重要(對敝司來說更是無上天條),為了很微小的體驗差距(例如頁面是要內嵌還是跳轉),為了讓用戶所花的步驟少一步,或少填一些資訊,甚至多花好幾倍的開發人力、多花許多成本,或是造成許多後續的處理麻煩都沒關係。
我剛到電商時,就有受到衝擊,面對priority的抉擇時,我常會覺得,這UX差一點點沒關係吧!省下來的好幾個月的人力,可以多做好多其他事情哪!但都會被老闆打回,會造成用戶體驗不好的犧牲,幾乎很少被接受。
講回我在研討會聽到的東西,少跳轉一頁,卻因為能減少交易流失率,成為非常重要的賣點,我突然啪嚓!了解了,之前那些匪夷所思的決策,是在什麼樣的思維與背景底下成形的。

為什麼有這些難以理解的決策?

在新創公司時,我們的用戶和買家不是同一個人,好不好用不是重點,因為並不是操作軟體的人(例如保全)決定要不要買你的軟體,而是公司的IT部門、總務部門,或是採購部門。
一般而言,這些部門的業主,會將需求以標案的方式對外公布,能符合需求的就能得標。
而特殊客製化功能,就是為了這些標案的特殊需求而設計,幾乎是誰願意配合,誰就能得標,再加上利基市場、新創公司交易量不大,而客製化利潤高,所以能吃下幾個標案,幾乎就能飽一整年,所以老闆才會插隊也要衝。
在硬體品牌廠時,由於公司通路滲透率高,貨鋪出去量非常大,幾毛錢的差距,就會成為超巨大的成本差距,相對而言,研發資源反而像是「固定成本」,現在花一次effort把東西塞進去,之後鋪貨量越大省越多錢,這資源當然花!
同時,也是因為通路鋪貨重「廣」的特性,你的產品可能放在陳列架上,甚至可能上電視廣告,可能在網路商店直接銷售,彩盒與產品外觀就非常重要,要讓人一拿起來就受吸引,就想把產品帶回家。人還是會被外表迷惑的生物阿(茶)。
在電商時,會放大的變成「人流」了,思維和硬體廠有點像,花固定的開發成本(即使很大),節省一點點介面上花的載入時間、少一點步驟、少提供一些資訊,都是減少用戶流失,減少「結帳成功」之前放棄的可能,而增加結帳成功率所花的成本與效益,遠比努力獲取新客來得划算。
而這一點點的差距,在交易人流越大時,會造成越大的交易量差距,這也是電商保持競爭優勢的關鍵。再者,若用戶體驗有問題,造成客戶的疑問,也是一點點的比例,就會造成客服大爆炸,要多花許多人力解決,未必比較划算。
而要做出這些不同的決策,要看你的用戶與買家在意什麼,還有你的公司的商業模式以及獲利模式,無法用一套標準和策略套用在所有的地方。

PM思維的轉變與感觸

在這些思考過後,突然有種PM生涯「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的一些感觸(但會講這個的感覺都超老怎辦!)
一開始當PM時,覺得技術很重要、把功能做出來很重要、解bug很重要,新功能來不及出,對當時的我來說,簡直世界末日。
之後逐漸覺得,技術與功能只是其中一環,產品的定位也很重要、對市場的溝通很重要、業務與行銷的mindset與方法很重要、通路很重要。而產品,只要不要有太大的問題,做好用戶最重要的80%必經路徑/必用功能的體驗,基本上賣不好都不會是產品開發本身的問題。
但最後又覺得,這些都是產品經理的本位主義,都是從自身出發要把產品做出來、推出去,但其實應該要從用戶需求、用戶屬性「拉回來」,瞭解到底誰是你的用戶、他們真正在意什麼、什麼會影響他們的行為,然後回歸自身,找出自己到底「想提供」、「能提供」什麼樣的價值。
而技術,應該是整合所有資源的重要手段;產品與服務,是價值的載體、市場溝通與通路,是傳遞價值的手段,而這一切,最後都是要解決用戶的問題或需求,然後最終對公司帶來商務價值。
最後,覺得會產生這些反思的過程,也非常有趣。這些思考似乎都是從不同思維與組織習慣的衝擊碰撞而來,人常在一個熟悉的環境中,很容易就被組織思維同化了做事方式與優先次序的判斷,換工作跳脫舒適圈這件事,真的是大幅level up的過程好有趣,我怕會上癮啊!XD
===
謝謝你妳閱讀我的文章,歡迎街口打賞,讓我知道你很喜歡它!
📷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40會員
    4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Evonne Tsa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挑戰自己的直覺與判斷系統,認識十種認知偏誤 文章同步刊登在生鮮時書-每月選書
    我當初如何差一點就走向完全不一樣的職涯?新創公司到底有多free style?同事到底有多奇?
    你會怎麼樣撿海星?用一己之力?發明機器?研究環境?訴諸媒體?讓牠自己想辦法?
     科技業中的女性們,勇敢發表自己的看法,舉起手來,坐在桌邊! — 「台灣女性在 ICT 相關產業的就業機會與未來」與談感想
    雖然YTM很方便,但這依然是消費者行為的改變,應該要提供足夠的導引與誘因,且中高價甜點賣的其實是「情懷」或「療癒感」,需要一點衝動,實體店提供的衝動從試吃帶來,團購提供的衝動是團體一起訂下午茶的跟風,YTM提供的衝動是什麼呢?下班疲累的自我犒賞?給家人的一個小驚喜?
    不降價、不加功能、業務不想賣、不賣也能達到業績目標,產品經理怎麼樣推廣這種佛系產品?
    挑戰自己的直覺與判斷系統,認識十種認知偏誤 文章同步刊登在生鮮時書-每月選書
    我當初如何差一點就走向完全不一樣的職涯?新創公司到底有多free style?同事到底有多奇?
    你會怎麼樣撿海星?用一己之力?發明機器?研究環境?訴諸媒體?讓牠自己想辦法?
     科技業中的女性們,勇敢發表自己的看法,舉起手來,坐在桌邊! — 「台灣女性在 ICT 相關產業的就業機會與未來」與談感想
    雖然YTM很方便,但這依然是消費者行為的改變,應該要提供足夠的導引與誘因,且中高價甜點賣的其實是「情懷」或「療癒感」,需要一點衝動,實體店提供的衝動從試吃帶來,團購提供的衝動是團體一起訂下午茶的跟風,YTM提供的衝動是什麼呢?下班疲累的自我犒賞?給家人的一個小驚喜?
    不降價、不加功能、業務不想賣、不賣也能達到業績目標,產品經理怎麼樣推廣這種佛系產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所以,你想要用A框架,但又覺得B框架也不錯?」David挑眉問道,一臉的疑惑和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 .... David神秘地笑了笑,「技術選擇可不是簡單的喜好問題,它牽扯到技術轉移的成本、技術負債的累積,還有整個團隊的長期發展。先來聽聽我的想法吧。」
    Thumbnail
    我們已經很難再靠「一招半式打天下」!在這不斷加速、變化的時代,曾經的成功策略許多都不再管用。從《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我提取出一些突破階段瓶頸的例子,適用於組織或個人運用於管理與創意的參考方向。(▼ 系統思考圖解,掌握僵化瓶頸的本質原因) ❍ -- 打破僵化,管理也需要進化
    Thumbnail
    工程師希望能釐清任務的輕重緩急,其中那些「看起來不錯,但目前重要性沒那麼高」的任務,就叫做 nice-to-have...
    Thumbnail
    本文淺談專案管理(PM)在公司中的重要性,以及圍繞在 PM 周圍的各單位分工。介紹了專案範圍管理、專案成本管理、專案溝通管理、專案風險管理、專案整合管理等專案管理的相關內容,並著重介紹了 TPM、EPM、OPM、Sales Product Manager 等常見的專案管理角色。
    Thumbnail
    產品開發的成功,除了品質,更在於是否能夠在適當的時程內推出並滿足客戶需求。 身為開發、設計人員,從文中提供的三個角度來思考,以確保產品與公司的競爭力。
    Thumbnail
    產品經理做每個產品決策時,都不斷會被客戶、客戶經理、產品主管詢問各種為什麼,像是為什麼這樣設計?出發點是什麼?影響是什麼?因此這篇想記錄我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種產品問答,包含影響我哪些產品思維和框架。
    Thumbnail
    本文探討初涉產品管理的新手在面對複雜問題時的困境,強調學習區分事情輕重緩急的重要性。建議培養這種辨識能力,並運用堅持和放棄的技巧,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提及常見問題如何優先處理、如何在兩個同樣重要的選擇中做取捨,以及解決加班困擾的建議。總結指出,堅持和放棄是初學者在學習事務管理時的得力助手。
    剛開始做設計接案子時,我老是不知道怎麼訂價,每次要報價之前都要想很多,當然以我的立場是以賺越多越好,但是客戶的立場則是可以越便宜越好;所以之前老會在報價的過程當中糾結很久。 當你做久了就會發現,報價是有很大的藝術的,除了你要取得合理的費用之外,也要去想怎麼樣的報價是不會讓客戶退縮的,有時收集巿場的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科技公司打造成功產品背後的三大關鍵:策略制定、敏捷開發和數據分析。透過觀察市場需求、建立MVP測試、數據統計與分析,科技公司可以更好地執行產品策略,提高產品成功的機會。另外,也介紹了產品經理的角色與重要性,以及深入分析用戶需求和產品設計的方法。
    很多時候在做產品的時候會迷失方向,會爭論不出應該要做什麼、往哪個方向前進,這個時候往往是忘了從用戶觀點來看事情,最終的決定權是消費者,因此何不在做產品的時候就問問消費者呢?
    Thumbnail
    「所以,你想要用A框架,但又覺得B框架也不錯?」David挑眉問道,一臉的疑惑和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 .... David神秘地笑了笑,「技術選擇可不是簡單的喜好問題,它牽扯到技術轉移的成本、技術負債的累積,還有整個團隊的長期發展。先來聽聽我的想法吧。」
    Thumbnail
    我們已經很難再靠「一招半式打天下」!在這不斷加速、變化的時代,曾經的成功策略許多都不再管用。從《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我提取出一些突破階段瓶頸的例子,適用於組織或個人運用於管理與創意的參考方向。(▼ 系統思考圖解,掌握僵化瓶頸的本質原因) ❍ -- 打破僵化,管理也需要進化
    Thumbnail
    工程師希望能釐清任務的輕重緩急,其中那些「看起來不錯,但目前重要性沒那麼高」的任務,就叫做 nice-to-have...
    Thumbnail
    本文淺談專案管理(PM)在公司中的重要性,以及圍繞在 PM 周圍的各單位分工。介紹了專案範圍管理、專案成本管理、專案溝通管理、專案風險管理、專案整合管理等專案管理的相關內容,並著重介紹了 TPM、EPM、OPM、Sales Product Manager 等常見的專案管理角色。
    Thumbnail
    產品開發的成功,除了品質,更在於是否能夠在適當的時程內推出並滿足客戶需求。 身為開發、設計人員,從文中提供的三個角度來思考,以確保產品與公司的競爭力。
    Thumbnail
    產品經理做每個產品決策時,都不斷會被客戶、客戶經理、產品主管詢問各種為什麼,像是為什麼這樣設計?出發點是什麼?影響是什麼?因此這篇想記錄我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種產品問答,包含影響我哪些產品思維和框架。
    Thumbnail
    本文探討初涉產品管理的新手在面對複雜問題時的困境,強調學習區分事情輕重緩急的重要性。建議培養這種辨識能力,並運用堅持和放棄的技巧,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提及常見問題如何優先處理、如何在兩個同樣重要的選擇中做取捨,以及解決加班困擾的建議。總結指出,堅持和放棄是初學者在學習事務管理時的得力助手。
    剛開始做設計接案子時,我老是不知道怎麼訂價,每次要報價之前都要想很多,當然以我的立場是以賺越多越好,但是客戶的立場則是可以越便宜越好;所以之前老會在報價的過程當中糾結很久。 當你做久了就會發現,報價是有很大的藝術的,除了你要取得合理的費用之外,也要去想怎麼樣的報價是不會讓客戶退縮的,有時收集巿場的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科技公司打造成功產品背後的三大關鍵:策略制定、敏捷開發和數據分析。透過觀察市場需求、建立MVP測試、數據統計與分析,科技公司可以更好地執行產品策略,提高產品成功的機會。另外,也介紹了產品經理的角色與重要性,以及深入分析用戶需求和產品設計的方法。
    很多時候在做產品的時候會迷失方向,會爭論不出應該要做什麼、往哪個方向前進,這個時候往往是忘了從用戶觀點來看事情,最終的決定權是消費者,因此何不在做產品的時候就問問消費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