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像我一樣喜歡以前的遊戲紙盒包裝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買了PS4,還是有去遊戲賣場想找遊戲,但不知為何,最後總是空手而回。像《人中之龍》,我買回去了還是會玩,但現在買遊戲,多數是先有了目標再去買,而不像以前一樣會在店子裡看著陳列的商品,然後產生興趣。
都三十歲了,不會是買不起或者捨不得,也不是那些遊戲做得差。而是很單純的「看到就不想買」,回想起以前任天堂、世嘉(SEGA)和超任年代時,不論是黃金商場還是百貨公司,那些陳列在玻璃櫥窗裡的遊戲陣容,總是能吸引我駐足觀看,然後就很有想要帶回去的欲望。
但現在,卻完全沒有這樣的感覺。明明一樣是玻璃櫥窗,裡面一個個遊戲盒子卻總是勾不起我的興趣。我重覆反思這個問題:甚麼時候開始,我失去了在店子看遊戲的興趣的?
搜尋記憶,似乎是從PS時代開始。因為那時候起,卡帶被淘汰,光碟成了遊戲的主要載體,而遊戲的包裝也跟著改變,自那時開始,我就不再在商場裡看遊戲了。
聽起來好像有點荒謬,我竟然是因為那個包裝改變了,而失去了購買欲。可是這是事實,而且我問過某些GAME齡跟我相仿的朋友,也真的同意我的想法。就是那個包裝的微妙改變,使我們長年對遊戲的購買感變淡了。
現在遊戲流行那種薄薄的、厚度不足一厘米,質感是滑亮反光的塑膠光碟盒。對我來說,則有一種「很廉價」的感覺。那個盒子沒有讓人很想要收藏,很多人都是直接丟掉。
回顧以前的年代,任天堂紅白機和超任,都流行那種方方正正,有著紙張沉實感的紙盒。紅白機的較小,超任較大,連同上面的美術,都很有工藝品的味道。說實話,就算不管裡面的遊戲,光是那個盒子,也讓人想要去買——那時候的遊戲給人一種文化產品的感覺。細想一下,應該是因為那個盒子的質感和形狀,都讓人聯想起一本書。
而且還有一個很實際的理由,就是說明書。自從用了CD盒之後,說明書就變得很薄很沒料,因為那種光碟盒是有一個地方專門塞說明書的,可是卻很狹窄,要塞進那個放說明書的位子裡,那就註定了說明書的頁數不會太多。結果說明書光是放了怎樣安裝和操作之類的技術資料就飽了。現在的遊戲說明書,通常沒甚麼看的價值。
但在紙盒的時代,卻容納得下更厚的說明書——當然也有些說明書像現在一般的簡陋。當年的遊戲機效能較弱、故事和美術表現能力較差,所以很多用心的遊戲商,會把很多故事、背景設定和美術資料放在說明書裡,閱讀起來非常的充實和有趣。
這在電腦遊戲就特別明顯,例如《勇士傳奇》裡面附送一份遊戲世界觀裡的報章,寫了很多世界觀內的奇聞趣事;《天使帝國》第一集的說明書有愛斯嘉大陸的戰史;《克里姆林宮危機》內面附一本完整介紹蘇聯末期的書;而《捍衛雄鷹》則有很完整的F-16介紹手冊;《模擬地球》則在說明書裡講述地球的生態系統。
有些遊戲的說明書甚至厚達一厘米以上,在那時候,買遊戲回來只是看說明書也是一種享受。但現在的遊戲,說明書能看超過五分鐘已不太可能。
有一個說法是,人類對好與壞的定義,其實就是那件東西的人性化感覺。充滿科技感的塑膠盒,雖然先進卻讓人感覺冰冷;而傳統的紙盒,也許令人有種溫暖的好感吧?結果我喜歡和保留的遊戲盒子,幾乎都是紙盒的。當然,這也可能只是我個人對紙盒的愛好和執著也說不定。
不知道你是否也比較喜歡紙盒的遊戲包裝?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27會員
174內容數
後見之萌,是由一群熱愛各種懷舊與經典復古趣味的作者,所精心打造的小巧共筆寫作專題。也許你因為生活與忙碌,已經淡忘了那份「深入探索某個嗜好」的樂趣,但我們會努力讓你回想起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現在電腦是人人都有,遊戲機也不是甚麼貴價玩意。可是在八九十年代的香港,遊戲機絕對是奢侈品。
要說有甚麼台灣風味事物的代表,釣蝦場絕對能夠榜上有名。
前陣子在Kickstarter上瀏覽到《天國降臨:救贖》(Kingdom Come: Deliverance),覺得背景和設定蠻有意思的,所以就直接在Xbox刷了數位版來玩,也順手寫一篇心得介紹,名正言順把玩物喪志的主題當成我在SOSreader的第一篇文章(耶)。
最早讓我發現這種「虛擬三寶」行為充滿紓壓樂趣的遊戲,並不是目前已經是世界級超級3A大作的《GTA》系列,也不是各種主流平台與PC上精緻的超跑競速賽車遊戲,而是目前大概已經被多數人遺忘的微軟《瘋狂城市賽車》(Midtown Madness)系列⋯⋯
從小學一年級就掛起眼鏡的我,當然沒有機會成為一名飛行員。自從發現有可以駕駛飛機的遊戲類型之後,這類作品總是會多吸引一點我的注意。在超任時代,NAMCO曾經推出一款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空戰為主題的《飛行密令
紅白機上的《魂斗羅》,應該是特地說明都顯得多餘的名作吧。
現在電腦是人人都有,遊戲機也不是甚麼貴價玩意。可是在八九十年代的香港,遊戲機絕對是奢侈品。
要說有甚麼台灣風味事物的代表,釣蝦場絕對能夠榜上有名。
前陣子在Kickstarter上瀏覽到《天國降臨:救贖》(Kingdom Come: Deliverance),覺得背景和設定蠻有意思的,所以就直接在Xbox刷了數位版來玩,也順手寫一篇心得介紹,名正言順把玩物喪志的主題當成我在SOSreader的第一篇文章(耶)。
最早讓我發現這種「虛擬三寶」行為充滿紓壓樂趣的遊戲,並不是目前已經是世界級超級3A大作的《GTA》系列,也不是各種主流平台與PC上精緻的超跑競速賽車遊戲,而是目前大概已經被多數人遺忘的微軟《瘋狂城市賽車》(Midtown Madness)系列⋯⋯
從小學一年級就掛起眼鏡的我,當然沒有機會成為一名飛行員。自從發現有可以駕駛飛機的遊戲類型之後,這類作品總是會多吸引一點我的注意。在超任時代,NAMCO曾經推出一款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空戰為主題的《飛行密令
紅白機上的《魂斗羅》,應該是特地說明都顯得多餘的名作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書作者為傑西.謝爾,為美國遊戲設計教授,以下選些書中內容和寫出我的一些想法
  我開始困惑為什麼十幾歲的時候會有一段覺得這些玩具沒有那麼好玩的時期。我從不覺得它們幼稚、也捨不得丟掉,但它們就這樣一直擺在盒子裡,在姪子出生並大到可以讓他玩這些玩具之前,我們居然都沒有想要把它們再拿出來把玩,怎麼會這樣呢?
Thumbnail
你有改變了你人生的東西嗎? 對筆者來說,其中一樣肯定是垃圾手遊。
Thumbnail
遊戲產業似乎從很久以前,各種玩法的類型都已經確立了下來。現在新出品的遊戲,更像是已有玩法機制的排列組合、重新包裝。比起遊戲本身,遊戲公司更願意把創意放在有明確衡量標準的部分,如:劇情、音樂、特效…等。久而久之,人們對遊戲的評價越來越取決於美術、故事等決定表現力的指標...
Thumbnail
視覺小說遊戲是什麼意思?根據日本文化廳的定義,小說遊戲(視覺小說)的一般理解是,類似於閱讀小說,通過選擇不同的選項來改變故事情節的遊戲。大約30年前,從美國遠渡重洋而來的冒險遊戲類型,在日本經歷了獨特的演變,最終以視覺小說的形式落地扎根。 視覺小說遊戲的定義 小說遊戲(視覺小說)的一般理
Thumbnail
最近看YT,有動漫同好分享了一些經典遊戲remake(重製)的精彩片段,真是喚起了學生時代的美好回憶啊!! 所謂remake,就是把以前的老遊戲用更好更新的軟硬體,重新包裝再發行,除了線上平台之外,也有精美包裝的單機版本讓玩家購藏,把市場範圍從六七年級的老玩家一路延伸到八九年級(十年級應該還太小吧
Thumbnail
2024_B5 你玩遊戲?還是遊戲玩你? 首次看到書封與簡介真的吸引了我的眼球,直接告訴你遊戲對人的「掌控」。書中介紹了許多案例,並舉出相關研究結果佐證,愈讀愈讓我對「遊戲」一詞不寒而慄,特別是在教育現場。 |你真的在玩遊戲嗎? 因應玩家的喜好,遊戲的種類也愈來愈多元。從小時候就喜歡格
本文由一位《模擬市民》的玩家撰寫,講述了遊戲各代的變化,並對第四代的倒退表示失望。作者期待第五代能結合前幾代的優點,並希望遊戲能朝室內設計軟件方面發展。
近期加入遊戲同好社團(因為重玩超時空之鑰加入的),說起我的遊戲歷史,可是非常輝煌,我可以說我遊玩遊戲除了沒到住院那地步,其匪類程度真是...
Thumbnail
      你應該有發生過這種情況,就是你原來一直以為的事實被打破的瞬間,讓你對這個世界產生了不同的想法。我印象中第一件就是小時候認為電玩遊戲是一種休閒娛樂,是需要一直花錢購買、充值,會不斷的投錢進去,直到後來聽到有人的裝備或帳號可以賣錢時,真的是震碎了我的三觀。到了現在,也出現了許多的電競比賽。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書作者為傑西.謝爾,為美國遊戲設計教授,以下選些書中內容和寫出我的一些想法
  我開始困惑為什麼十幾歲的時候會有一段覺得這些玩具沒有那麼好玩的時期。我從不覺得它們幼稚、也捨不得丟掉,但它們就這樣一直擺在盒子裡,在姪子出生並大到可以讓他玩這些玩具之前,我們居然都沒有想要把它們再拿出來把玩,怎麼會這樣呢?
Thumbnail
你有改變了你人生的東西嗎? 對筆者來說,其中一樣肯定是垃圾手遊。
Thumbnail
遊戲產業似乎從很久以前,各種玩法的類型都已經確立了下來。現在新出品的遊戲,更像是已有玩法機制的排列組合、重新包裝。比起遊戲本身,遊戲公司更願意把創意放在有明確衡量標準的部分,如:劇情、音樂、特效…等。久而久之,人們對遊戲的評價越來越取決於美術、故事等決定表現力的指標...
Thumbnail
視覺小說遊戲是什麼意思?根據日本文化廳的定義,小說遊戲(視覺小說)的一般理解是,類似於閱讀小說,通過選擇不同的選項來改變故事情節的遊戲。大約30年前,從美國遠渡重洋而來的冒險遊戲類型,在日本經歷了獨特的演變,最終以視覺小說的形式落地扎根。 視覺小說遊戲的定義 小說遊戲(視覺小說)的一般理
Thumbnail
最近看YT,有動漫同好分享了一些經典遊戲remake(重製)的精彩片段,真是喚起了學生時代的美好回憶啊!! 所謂remake,就是把以前的老遊戲用更好更新的軟硬體,重新包裝再發行,除了線上平台之外,也有精美包裝的單機版本讓玩家購藏,把市場範圍從六七年級的老玩家一路延伸到八九年級(十年級應該還太小吧
Thumbnail
2024_B5 你玩遊戲?還是遊戲玩你? 首次看到書封與簡介真的吸引了我的眼球,直接告訴你遊戲對人的「掌控」。書中介紹了許多案例,並舉出相關研究結果佐證,愈讀愈讓我對「遊戲」一詞不寒而慄,特別是在教育現場。 |你真的在玩遊戲嗎? 因應玩家的喜好,遊戲的種類也愈來愈多元。從小時候就喜歡格
本文由一位《模擬市民》的玩家撰寫,講述了遊戲各代的變化,並對第四代的倒退表示失望。作者期待第五代能結合前幾代的優點,並希望遊戲能朝室內設計軟件方面發展。
近期加入遊戲同好社團(因為重玩超時空之鑰加入的),說起我的遊戲歷史,可是非常輝煌,我可以說我遊玩遊戲除了沒到住院那地步,其匪類程度真是...
Thumbnail
      你應該有發生過這種情況,就是你原來一直以為的事實被打破的瞬間,讓你對這個世界產生了不同的想法。我印象中第一件就是小時候認為電玩遊戲是一種休閒娛樂,是需要一直花錢購買、充值,會不斷的投錢進去,直到後來聽到有人的裝備或帳號可以賣錢時,真的是震碎了我的三觀。到了現在,也出現了許多的電競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