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6|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大人的心事,小孩不是不能明白

    我們是不是在有意無意之中,讓孩子提早長大了?
    整天幾乎膩在一起的母女,就像生命共同體,所有的頻率其實被調整的滿接近的。
    最近小孩開始放寒假了,我全部的時間都被她所佔滿,為了不讓她整天待在家無聊看手機,我得想方設法陪著她到處跑跑看看的,如此一來,自己要做的事就嚴重的被拋在後面,造成整個心有點悶。(想做又不能做的心情)
    那天小孩說要溜直排輪,我就陪著她去溜直排輪。當時想說那我趁機看點書好了,殊不知小孩要你陪著她一起運動,她溜直排輪,你跑步。我說我想看書,她說妳不是說妳很想運動,那妳趁這個時間運動剛好。呵,真是一語打中我的心坎。(小孩連做事的效率都幫你想好了,一邊陪小孩一邊運動,時間完全不浪費)
    出去溜達溜達免不了在外面用餐,每次在外面吃飯,花個幾百元是常見的。沒經濟收入的我,不敢點太多菜色,孩子彷彿知道,遇到好吃的食物也不會獨吞,都說要留給媽媽。最感動的是飯前的禱告,不忘記跟天父上帝祈求,媽媽開始有經濟上的收入。
    遇到扭蛋,一個人蹲在扭蛋機台前端詳了好久,我以為她想扭蛋,便掏了六十元硬幣準備給她,沒想到,她抬頭跟我說,她只要看看就好。我著實有點嚇到,記得她以前不是這樣的,她都是很努力的吵著要她想要的。
    看來孩子對經濟的負擔是感受到了,雖然孩子和我是一體的,讓孩子知道媽媽的能力限制也不是一件壞事,但我確知在小孩的心中是有一點點遺憾的,當下的快樂絕對不是百分百的,因為我自己小時候就是這樣。小時候的我看見別人彈鋼琴,自己也想在琴鍵上彈出優美的琴音,但是家裡無法供應我昂貴的鋼琴費用,於是我跟著同學去老師家學琴,同學彈鋼琴,我站在旁邊看。我就以這樣的方式靠近鋼琴,但如果可以我也想坐在那兒彈琴,而不是站著看別人彈琴。
    我想那時候的我也是懂得大人在經濟上的困難,所以願意妥協,不哭也不鬧,安安靜靜的用一種自己能接受的方式去排解自己的遺憾。
    有時候自己的情緒也有點複雜,想給孩子多一點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但限於經濟因素,我們並不是真的能夠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想買什麼就買什麼。而縱使自己不說(我想我應該還是有說,我應該還是常跟孩子有這樣的對話-孩子:「我想買這個」我說:「沒錢」。),孩子仍然可以從和你朝夕相處的思想行為模式當中,知道你量入為出,知道你當省則省,知道你不願花錢在自己身上寧願把錢花在她的身上,這些事,即使不說也看得出來。
    而孩子愈是體貼你,她就離她的童真又遠了一點(總覺得不像小孩)。現實是兩面刃,它教我們懂事,它也可能限制我們的自由奔放與想像。
    孩子看世界的眼光尚未蒙上現實的塵埃
    我想起《美麗人生》裡的父親,為了讓孩子依究保有對人性美麗的盼望與童年的歲月,極力的在殘酷的納粹集中營,以遊戲的方式撐起一座大傘,保護孩子的心靈不受到傷害。而父親的話彷彿一劑預防針,讓孩子看事情的眼光變得不一樣。父親一切的努力,都是為了孩子。
    我想我或多或少有受到這部電影的啟發,覺得屬於孩子的童年無憂無慮時光就應該給她,不要用大人現實的角度限制孩子應該看的方向。孩子的純真是上天賜的禮物,想想看,離兒童時光已經很遠的我們,就算想回歸兒童的眼光看世界恐怕都不是你說要做到就能做到的。難怪聖經上說,進天國的人,是像小孩子這樣的人,這給我們提醒,純真是上帝看重的。
    大人的心事,小孩不是不能明白。很奇怪的,平常希望小孩要懂事的我,也會在她忽然懂事的那一刻,突然懷念起她不怎麼懂事的時光。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在我還記得的時候,慢慢地把自己寫回來。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