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有在學習」?學習有標準的樣貌嗎?
如果放在學校教室裡,該會是「坐姿端正、眼光專注、安靜抄寫」吧。
但是如果照這樣的角度去反向思考,什麼又是「沒有在學習」?
「坐立不定、眼神遊移、喧鬧論說」?但真的是這樣嗎?
或者可以這樣說,不論有否在學習,第一種樣貌會不會是普世價值裡比較被期待的學習姿態?也可能是大部份的父母、照顧者、老師、大人心裡的理想學習模版呢?
非典型的學習姿態大人反應出的不安底層是什麼?
「不要躲在桌子下!你這樣會影響到別人!」 「手不要這樣玩!你這樣不認真!」 「屁股不要動來動去!你這樣不專心!」
身為一位非科班出身的教育者,可以接受學習管道與模式是依據所處場域、學習者年齡、學習目的來作彈性調整,說唱跳演或坐站不定也是可以的。
但身為70年代後期出生的人兒來說,對於教育的德行樣板與教條上的禮規包袱,依舊影響了我在教育現場為孩子能夠再伸展多少的學習空間,不得不去在意的考量要點。
缺少餘裕理解彼此,沒有時間聆聽對方
在以上那些「不要vs這樣」的語句裡,其實藏著幾乎淡到沒有存在感的邏輯矛盾,看似沒問題但其實很有問題。很多像這樣的「因為所以」,在教育現場與生活實境中,親子間(伴侶間亦同)也都不斷上演著如此進退跳恰恰的劇碼。
舉個例子來說明:「學習的姿勢與學習專注之間的相連性」。
有沒有可能多了一個無法用標準化模組去解讀的變因?孩子的特質。也可說是孩子的天生氣質。好動的孩子可能肢體動覺發達,久坐會影響其專注的能力,而如果這個生命的聽覺及想像力也是高度發展,一點聲音的干擾會影響他,而在受限伸展自己的自由下,他會有相對趨向令自己較舒適的選擇,坐不住/左顧右盼/看起來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這些大人們沒有看出端倪的外像成了負面標籤。
身心狀態穩定(餘裕)的引導者,相對比較願意等待及觀察孩子(及自己)怎麼了?
相信每個行為背後都有個重要的理由,也許更能有方向找出如何協助孩子發展自己又能回到學習樂趣之中。
設計能移動身體的教學環節,或讓孩子離開教室的機會增加(喝水上廁所),也許專注的長度就能延續,於是我們就比較不會太焦慮的認為,這些負向標籤足以論斷學習力的高低成就甚至是糾責學習態度是否太過偏差了。
被什麼制約?深層恐懼來自"害怕跟大家不一樣"
不斷放送的叨唸,是自我護身的符咒,也趁機明示「我。有。在。教」。
真正的心魔是他人的眼光所衍生出來被指責失格的恐懼,內在的脆弱其實來自不夠了解自己也不夠了解孩子。(餘裕好重要啊啊啊)
所以當那些看似非常理存在於教育現場的「不太乖示範」浮現時,當然只會更想要急於介入,成為別人眼中教育得體的大人,更多時刻是因為自己輸不起,無力承擔身為一個大人可以「不用太乖」也可以「教育有方」的可能性。 於是想要在普世價值下成為一個被認定的「合格大人」,我們只好繼續假裝這些有道理的強迫是為孩子好……。
我們被過去的教條禮數給制約了,而也許從來沒想過學習其實有更多的可能性。我們也被自身所處的社會期待給制約了,我們害怕跟大家不一樣。
撐出更多空間去嘗試與探索屬於自家學習的STYLE
在體制外從事數學教育今年滿十五年。幸運遇到能夠在體制與實驗教育中,找到為培育孩子能力不只是數學力而默默耕耘三十載如一日的東家,以及人生心靈保育維護的天使,讓我在一路在教育現場能持續保持熱情與孩子同在一起。
近年因緣際會在教育路上所結識的各方好漢,掀起轉型教育的新浪潮方興未艾的正朝著新的一頁推進著。
五花八門的讓我也曾迷惘。但我認為施行多元適性前,最先要的是「適性自己」。
我想嘗試著用適合自己的方式,給出更大的空間不同特質的孩子,用實踐去証明,大人的焦慮可以少一點,小人的的自由可以多一點。 保有自我同時能友善他人是我想要努力的方向。
期待在教育的路上自己能繼續保持好奇,多聽多看多嘗試,有勇氣的讓自己成為我自己,更讓孩子成為他們自己。 尤達天使慈心語:了解自己/實現自己/友善世界,共勉。
未完成,但知道自己正走在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