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02|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你是外包還是正職?

    正職不開心

    以前的我,總覺得為什麼我的老板不自己搞清楚狀況再叫我們開發,或是明明狀況已經蠻清楚了,為什麼我們還要再花時間去做什麼測試,很浪費時間。為什麼我們的時間不是拿去把規格想清楚再來寫code,都是靠寫code後的結果試誤,才決定最終規格到底是要怎麼做,真的很浪費我們的才華及大家的時間。
    當然,這不是因為我很難搞,而是許多正職人員會不高興的理由。多半都是因為被不合理的要求,規格改來改去,優化一個寫得很糟的框,加班趕工,然後還被質疑能力不行等等的原因,覺得沒有價值或是就離職了。只看工作內容的話…完全就是那些商管書籍中「失敗公司」的工作型態,再扣上一個「員工滿意度極差」的評價。

    外包比較優?

    相形比較起來,若是做外包好像就有尊嚴多了:一分要求,一分價碼。改規格?加錢。趕時程?加錢。優化?這技術需求較高,而且還不保證一定有好結果,當然得加錢。沒有質疑能力行不行的問題,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互相都有尊重的底線,合則來,不合則去。
    以前還會覺得,外包沒辦法像正職人員那樣,人就在公司內,想到什麼隨時可以馬上討論溝通。但現在其實有超多的通訊工具,用Line,用Facebook,用Slack,用Wechat,不怕找不到,只怕被關掉。而且外包因為角色問題,還反而比正職的員工來得願意馬上放下手邊工作,來聆聽你的需求,來討論規格,不像正職的還會覺得你很煩,為什麼要一直打斷他「幹正事」,這樣他要「context switch」成本很高耶!
    外包的經驗累積也往往比正職的快很多,品質也成長的比正職來得更快更好,因為那是他們的「產品」。每一個case都是能讓他們做為下一個case接單的基礎。
    所以也難怪有越來越多軟體外包,因為成本及成效還真的會漂亮很多。那話說回來,為什麼許多公司就是要養那麼多的正職研發人員呢?成效又沒有比較好,溝通也不見得會比較順暢,時程又難催且不穩定(對,正職的有不用理由的特休假,還有一大堆能放其他假的理由),成本又高(要勞/健保,要給獎金),還要打好關係,因為要天天見面,長期合作。
    反過來說也是一樣。大家普遍對正職及外包的工作者,價值認定也是相反的。覺得正職的就是專業的,負責任的,薪資高的等等,而外包就是反過來。新鮮人求職的最終目標 ,絕對不是要來求一個「兼職」的,或是馬上就來「接外包」(當然,現在流行斜槓,這些人不急著討論)。所以,正職的工作就是比較不輕鬆,時間不彈性,產品累積效益較差(因為不是你的產品,而公司的產品),唯一的好處是有底薪可領,有獎金可以分(前提公司有賺錢的話),好像比當一個外包的工作者糟多了?

    正職的價值

    其實,當換成經營者的角度看這個問題,就會看到背後的理由。許多產品的開發或是商業的策略,其實不可能,也沒理由要等到100%確定才出手實作。有的是因為技術上可能沒辦法估算到那麼精準的程度,有的則是要做到100%確定的成本不符效益。有許多新創公司很知名,他們是海平面露出的冰山一角,而他們的「研發」在做的事,其實和那些沈在海面下收掉的公司並沒有什麼兩樣。對,說穿了就是試誤,也就是Facebook的精神「Move Fast and Break Things」。
    公司的獎金之所以發給正職人員而不是外包,不只是因為他們做出產品賺到錢,而是因為有他們幫公司試誤,提供了寶貴且重要的資訊的成本更低,才能賺到錢,享受更高的紅利。
    忘記在哪本書還是誰講過的一句話:「在做你能確定成果的事,就不叫研發,而是製造。」,這才是決定你是正職還是外包的本質。開發期規格的反覆不定,其實也就是商場瞬息萬變的縮影。之所以你是正職人員,能領更高的獎金,是因為你願意付出心力,配合公司試誤,與公司共進退。你和外包都在開發產品,但只有你和公司才是這個產品的一部分,而不是接過一單又一單的外包。
    雖然剛剛講了外包的工作性質,但不代表外包工作比較輕鬆或能賺比較多錢,做過外包的一定馬上搗蒜點頭。能掙錢的工作都是辛苦的,身邊若有正職人員在抱怨成就感低落,感受不到價值時,或許可以跟他們聊聊這些想法,換個面向思考。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