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傘下的孩子,是不見天日的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個女孩,是班上的話題絕緣體,無法融入同學的談話。我發現她連一般小朋友熟知的事物,像是哆啦A夢、雪碧、家樂福……都沒聽過。原來是母親將她保護得太超過,因此在班上慢慢被邊緣化。

從一個作文老師的角度來看,父母其實可以稍微縮小保護傘的範圍,帶孩子開拓眼界、累積背景知識,幫助小朋友培養出自信。
有一次在中年級的課堂上,我帶學生進行挑錯字競賽。開始前,我向孩子說明比賽規則:
「每一組限時五分鐘,抓到文章裡的錯字並改正加兩分。時間到了,仍不停筆的話,就視為棄權,前面獲得的分數一律不算。」
學生個個躍躍欲試,有幾個孩子還站起來向前張望,深怕待會看不到投影在白板上的文章。就在這個時候--
「老師,」曉安(化名)舉手,很認真地問:「什麼是『棄權』?」
「吼……連『棄權』都不知道,太扯了吧!」一個男孩大聲嚷嚷。
「老師,別理她啦,浪費時間。」他的麻吉也出聲附和。
曉安轉頭怒目瞪著鼓譟的男生,準備回嘴;我立刻制止這兩個男生,避免衝突爆發;接著,我花了一點時間解釋「棄權」的意思;確定她明白以後,比賽才正式開始。當然,在我解釋的同時,許多人露出不耐的表情。
類似的情況不只這一次,課堂上不經意提到一些知名品牌,像是雪碧、胖老爹、家樂福……曉安也一臉茫然。
後來,經由其他家長與同學的透露才得知,曉安是家中的獨生女,爸爸長年在國外工作;媽媽非常呵護女兒,深怕她被「汙染」,下了課馬上把她接回,不讓她參加社團或表演練習之類的課餘活動。聽小朋友說,曉安家沒有電視,從來沒看過卡通(難怪我講到「哆啦a夢」,她問我:「那是什麼夢?」);完全沒碰過任何垃圾食物(難怪不知道胖老爹、雪碧)。我在猜,她可能也是因為缺乏和同學互動競賽的機會,所以對「棄權」一詞如此陌生。

保護傘下女孩的心聲

從同學們的反應,看得出來曉安應該是班上的邊緣人物。有一次,我請他們分享下課都在做些什麼,她寫道:
……我不喜歡跟同學聊天,他們的話題都很無聊。我喜歡做自己的事,有時候會去操場抓螞蟻來玩,我也會吃螞蟻,螞蟻的味道辣辣的,同學都覺得我很怪。……我不能把螞蟻帶回家,媽媽會生氣,只能在學校玩。
她和同學沒有共通的話題,因此更加自顧自地封閉在媽媽為她撐開的保護傘中,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雖然她嘴巴上這麼講,卻有幾次被我看到她試著融入同儕的閒聊,最後實在融入不了,只好在旁邊傻笑。另外,同學對曉安的提問所表現出的訕笑,她也會感到憤怒,可見她還是很在意別人的眼光。
該如何拿捏保護孩子的界線,並且幫助他們改善人際關係?這不在本文的討論範疇。不過,從一個作文老師的角度來看,父母其實可以稍微縮小保護傘的範圍,帶孩子開拓眼界、累積背景知識,幫助小朋友培養出自信。
以下提供兩個方法供爸媽參考。

看卡通培養思辨力

父母不讓子女看卡通,當然是擔心卡通中隱藏的不良成分,汙染了孩子的心靈。這樣的顧慮不無道理,但與其完全禁絕,不如陪孩子一同觀看,一方面為他建立正確的觀念,一方面和他們一同討論,刺激思考。
許多家長苦惱孩子寫不出閱讀心得。其實,「心得」不一定要「閱讀」才會有,在看卡通的過程中,如果善加引導,小朋友也是會萌生心得的。
我在課堂上曾經播放《蠟筆小新》的其中一集〈買遠足吃的零食〉。這一集敘述小新因為借錢給同學正男,卻讓媽媽誤會小新亂花錢而動怒的事。
小朋友看完笑完之後,要是你馬上問他:「有沒有心得?」他一定回你:「沒有。」不過,只要丟幾個問題給他們,我保證心得立刻源源不絕從他們腦海裡湧出,像是:
──如果小新不拿媽媽的錢借正男的話,那該怎麼幫他呢?
──如果小新不用隱瞞的方式,那該怎麼做,才不會讓媽媽生氣呢?
──如果媽媽不動手打小新的話,那該怎麼做,才能讓小新說實話呢?
這個提問法,正是「逆向思考法」,操作方式很簡單:遇到一個情境,不要被牽著鼻子走,想想如果是相反的情況,那會怎麼樣呢?
每當運用這個方法提問,總是引起熱烈的討論,小朋友會舉各種親身的、聽來的、想像的……方法來解決問題,一發不可收拾。
「剛剛不是說沒心得,怎麼現在叫你們停也停不了?」我常在心裡竊笑。
因此,卡通不是不能看,就算是以粗鄙小屁孩作為主角的《蠟筆小新》,只要引導孩子主動思考,別顧著被動傻笑,也可以發掘出有意義的見解。此外,孩子跟同儕之間,不但多了一個共同話題,還有更多心得值得分享呢。

【延伸閱讀】洪俊彥,《我是說在座的各位爸媽--都是作文老師》(台北:蔚藍文化,2019)。

自由探索累積專業力

有一天,你發現你的孩子不但玩螞蟻,還把螞蟻放進嘴裡,你會有什麼反應?相信不少家長會驚叫連連,「哎喲!你怎麼這麼噁心?!」然後把他抓到洗手檯洗嘴巴,接著痛罵一頓。
但如此一來,你錯過了一個讓孩子自由探索的契機。
雖然把螞蟻放進嘴裡的舉動不正確,卻可能代表孩子對這種生物感到強烈好奇,想用舌頭感知一下。此時,我們可以趁機引導小朋友使用正確的方式去研究牠──
「媽媽剛剛看到你吃螞蟻,代表你求知欲望很強烈,很棒!不過,要記得:用口研究東西可能會讓你生病,但是用頭腦來研究卻不會有事。你想多了解螞蟻嗎?

「想啊。」

「那你知道有什麼方法可以多了解螞蟻呢?」

「去圖書館找。」

「嗯,這是不錯的點子,但是上網搜尋更快,我們一起來試試吧。」
經過搜尋,孩子會找到關於螞蟻的研究、趣聞,或是介紹螞蟻生態的博物館。看到這些有趣的資訊肯定讓「螞蟻粉」欣喜若狂。趁他們在興頭上,放手讓他們主導一項計畫吧,來一趟昆蟲博物館之旅也好,進行飼養與觀察計畫也不錯。不管結果如何,孩子的興趣在爸媽的相挺之下會逐漸茁壯,由興趣轉變為專業,由專業帶來自信。那麼,和同儕聊起天來自然會更有內容、更令人尊重了。
稍稍收起保護傘,讓孩子看見更寬廣的天日吧!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1.8K會員
600內容數
本名洪俊彥。我從不無照駕駛,卻是體制外的小小無照教師,從小學作文到大學寫作--能教就教,不能教就學,學不會就動手寫,寫到有心得再教…… 喜歡書寫飲食經驗、鬼怪短篇、雜感趣聞、叭啦叭啦……等題材。透過我的作品,你將會走訪教育現場、命案現場以及菜市場。歡迎參觀選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鴻雁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秉義媽媽有一次帶他去公園玩,當媽媽準備回家時呼喚他回來,秉義立刻奔向母親。跑著跑著,不慎被一塊石頭絆倒,整個身體往前撲,結果…… 這篇作品趣味十足,但最後竟送進資源回收桶!幸好我還有一些殘存的印象,把它記錄下來。 如果希望孩子喜愛寫作,那麼父母得先重視他們的作品。不妨試試以下幾個珍藏或展示的方法:
我每一年都會出的一個作文題目〈最不喜歡聽到大人說的一句話〉。幾年下來的統計顯示,孩子最討厭的一句話正是--父母拿別人家的小孩跟自己比較的話語。 但,如果不比較的話,該如何做,才能達到激勵的效果呢?
瑞辰的媽媽非常重視兒子的課業,偏偏自己又是一個容易過度擔憂的家長。所以,一旦瑞辰的考試成績不理想,媽媽便會用打罵的方式鞭策瑞辰。 隨著年紀漸長,科目越來越難。於是,媽媽發飆的次數大增,瑞辰寧可用欺瞞的方式躲過一頓打罵。瑞辰在文章中偷偷告訴我,他的欺騙功力在一再被抓包中,逐漸領悟訣竅,最後臻於完美……
秉義媽媽有一次帶他去公園玩,當媽媽準備回家時呼喚他回來,秉義立刻奔向母親。跑著跑著,不慎被一塊石頭絆倒,整個身體往前撲,結果…… 這篇作品趣味十足,但最後竟送進資源回收桶!幸好我還有一些殘存的印象,把它記錄下來。 如果希望孩子喜愛寫作,那麼父母得先重視他們的作品。不妨試試以下幾個珍藏或展示的方法:
我每一年都會出的一個作文題目〈最不喜歡聽到大人說的一句話〉。幾年下來的統計顯示,孩子最討厭的一句話正是--父母拿別人家的小孩跟自己比較的話語。 但,如果不比較的話,該如何做,才能達到激勵的效果呢?
瑞辰的媽媽非常重視兒子的課業,偏偏自己又是一個容易過度擔憂的家長。所以,一旦瑞辰的考試成績不理想,媽媽便會用打罵的方式鞭策瑞辰。 隨著年紀漸長,科目越來越難。於是,媽媽發飆的次數大增,瑞辰寧可用欺瞞的方式躲過一頓打罵。瑞辰在文章中偷偷告訴我,他的欺騙功力在一再被抓包中,逐漸領悟訣竅,最後臻於完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覺得很幸運,偶然找到這套有聲書,一口氣聽完全部,覺得很有趣,雖然,抱歉我邊聽邊做其他事情,紀錄了一下提及的繪本,可能會有遺漏,希望還算周全,打算一一借來跟鵝子一起閱讀。
Thumbnail
我一直耿耿於懷的是政大實小的狼師案,實小的家長,哪個不在意自己的孩子教養,哪個不是高學歷精英份子,為何,那些受傷的女孩得等到自己長大了、成年了,才能把小時候受到的侵害說出來...我不想在受害者身上灑鹽,我只是想著,會不會是曾經哪些事發生時,錯過了知道的機會,不斷的思考、看各家討論分享
處理小孩的衝突,是我工作中的一部分。常常問題處理到後來,發現在過程中也會不時的與內在的自己相遇。即使我們都是大人了,內在也還有那個還沒有與自己、與世界和解的自己。 孩子的衝突過程是這樣的:小燕、小語一群人在玩,小安在旁邊看。看著看著,小安也想玩,便拉著小語教他。小語過去了,和小安兩個人玩得
Thumbnail
長大是不是就意味著變成那種我們討厭的人?我很喜歡書腰上的這一句話: 「當時,做了什麼決定,讓你變成現在的你?未來,又能做些什麼,讓以後的你不再後悔」 年輕的時候一定做過一些蠢事,如果有機會能夠再來一次,你願意把握這個機會嗎?
Thumbnail
日子一天天過,孩子們也意識出媽媽跟人家不一樣,開始了有反抗。 三女桂兒,民國 57 年 (1968 年) 生。9 歲了,是阿俊的暖心包,會偷偷報備阿花整日行為,也是最常被丟在市場。明兒,民國 59 年 (1970 年) 生,7 歲最沒被照顧到。阿花犯病,這孩子等於無視於存在。
Thumbnail
讀了那麼多年的繪本、故事書,我一直很推崇孩子閱讀、親子共讀,那種看著孩子期待聽故事的臉、還有把孩子抱在懷裡的溫暖傳遞,實在很想要一本一本的念下去、一個一個故事一直說下去。由於一直都是當個英文老師,在學校很少機會說到中文繪本,但私底下因為畫風、書所傳遞的教育意涵,或者『自己喜歡』的因素,家中也有不少中
Thumbnail
《女孩別再道歉了》這本書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建國皇帝寫的歷史書。很多吹捧自己有多棒、妳應該要怎麼樣做,很諷刺,她主軸是希望女孩不要被世俗眼光枷鎖,但她從書名就先排它,把女生獨立出來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公平應該是不分男女,女孩有焦慮,憑什麼男孩不會有?!
Thumbnail
《小曉》是一部觸動人心的電影,描繪了過動症小孩在家庭和學校中的成長經歷。從小曉的孤獨旅程、家庭微妙關係、老師的溫柔陪伴到社會對過動症的刻板印象,影片深刻反映了困境下的愛和勇氣。主要角色包括小曉、母親薇芳、班導保羅等。觀眾將在故事中體驗到深刻的共鳴。
Thumbnail
學齡前的孩子對虛幻和現實沒有明顯的分界線,他們充滿幻想,這些幻想培養了他們的想像力。保護孩子的幻想就像保護未來想像力的種子一樣重要。
Thumbnail
《小曉》的故事講述一位患有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小學五年級生小曉,與其母親薇芳、班導師保羅之間的關係。本片故事以過動症孩童為主軸,討論家庭關係、女性掙扎與教育問題,有著良好的議題設定亦深入刻畫人物關係,不過因其敘事選擇卻出現故事主軸失焦的問題,模糊地徘徊於「人物關係建立」與「教育議題」之間。
Thumbnail
覺得很幸運,偶然找到這套有聲書,一口氣聽完全部,覺得很有趣,雖然,抱歉我邊聽邊做其他事情,紀錄了一下提及的繪本,可能會有遺漏,希望還算周全,打算一一借來跟鵝子一起閱讀。
Thumbnail
我一直耿耿於懷的是政大實小的狼師案,實小的家長,哪個不在意自己的孩子教養,哪個不是高學歷精英份子,為何,那些受傷的女孩得等到自己長大了、成年了,才能把小時候受到的侵害說出來...我不想在受害者身上灑鹽,我只是想著,會不會是曾經哪些事發生時,錯過了知道的機會,不斷的思考、看各家討論分享
處理小孩的衝突,是我工作中的一部分。常常問題處理到後來,發現在過程中也會不時的與內在的自己相遇。即使我們都是大人了,內在也還有那個還沒有與自己、與世界和解的自己。 孩子的衝突過程是這樣的:小燕、小語一群人在玩,小安在旁邊看。看著看著,小安也想玩,便拉著小語教他。小語過去了,和小安兩個人玩得
Thumbnail
長大是不是就意味著變成那種我們討厭的人?我很喜歡書腰上的這一句話: 「當時,做了什麼決定,讓你變成現在的你?未來,又能做些什麼,讓以後的你不再後悔」 年輕的時候一定做過一些蠢事,如果有機會能夠再來一次,你願意把握這個機會嗎?
Thumbnail
日子一天天過,孩子們也意識出媽媽跟人家不一樣,開始了有反抗。 三女桂兒,民國 57 年 (1968 年) 生。9 歲了,是阿俊的暖心包,會偷偷報備阿花整日行為,也是最常被丟在市場。明兒,民國 59 年 (1970 年) 生,7 歲最沒被照顧到。阿花犯病,這孩子等於無視於存在。
Thumbnail
讀了那麼多年的繪本、故事書,我一直很推崇孩子閱讀、親子共讀,那種看著孩子期待聽故事的臉、還有把孩子抱在懷裡的溫暖傳遞,實在很想要一本一本的念下去、一個一個故事一直說下去。由於一直都是當個英文老師,在學校很少機會說到中文繪本,但私底下因為畫風、書所傳遞的教育意涵,或者『自己喜歡』的因素,家中也有不少中
Thumbnail
《女孩別再道歉了》這本書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建國皇帝寫的歷史書。很多吹捧自己有多棒、妳應該要怎麼樣做,很諷刺,她主軸是希望女孩不要被世俗眼光枷鎖,但她從書名就先排它,把女生獨立出來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公平應該是不分男女,女孩有焦慮,憑什麼男孩不會有?!
Thumbnail
《小曉》是一部觸動人心的電影,描繪了過動症小孩在家庭和學校中的成長經歷。從小曉的孤獨旅程、家庭微妙關係、老師的溫柔陪伴到社會對過動症的刻板印象,影片深刻反映了困境下的愛和勇氣。主要角色包括小曉、母親薇芳、班導保羅等。觀眾將在故事中體驗到深刻的共鳴。
Thumbnail
學齡前的孩子對虛幻和現實沒有明顯的分界線,他們充滿幻想,這些幻想培養了他們的想像力。保護孩子的幻想就像保護未來想像力的種子一樣重要。
Thumbnail
《小曉》的故事講述一位患有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小學五年級生小曉,與其母親薇芳、班導師保羅之間的關係。本片故事以過動症孩童為主軸,討論家庭關係、女性掙扎與教育問題,有著良好的議題設定亦深入刻畫人物關係,不過因其敘事選擇卻出現故事主軸失焦的問題,模糊地徘徊於「人物關係建立」與「教育議題」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