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書評】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原子習慣》閱讀心得筆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第一篇文章打算來分享最近看的書籍《原子習慣》。

raw-image

如果你跟我一樣有嚴重的拖延症,經常把重要的事情拖到最後結果卻不了了之;一件事情起初很有熱忱,也心知肚明它對你是有益的,卻還是隨著時間淡忘、甚至放棄,而無法維持(例如減肥、每日閱讀、運動…);又或是有著任何想要養成的好習慣(對我而言應該是早起這件事)、想要徹底戒除的壞習慣(對我而言應該是晚睡這件事),這本書一定值得你花兩三個鐘頭仔細咀嚼。

當然,讀完書後習慣的養成最終還是取決於你自己,以下我會分享書中提供的一些小技巧以及我的想法、讀後觀感,希望讀完本篇文章能給你一些實質上的幫助或是小小的啟示。

▪重點內容分享

為什麼我們得養成好習慣?

市面上也有許多談論習慣的書籍,一開始就先來談談為什麼我會被這本書吸引,如果在書店看到《好習慣養成法》、《有錢人的十種習慣》…(不要去查,書名是我自己亂編的)這樣的書名我可能也不會特別想看,但當我看到《原子習慣》這樣的名字卻隱約產生一種似懂非懂得感覺。

不知道你有沒有仔細想過書名的「原子」指的是什麼?於是抱持著心中的些許困惑和好奇感,翻閱了沒幾頁便得到解答,也就是書中提到的「複利效應」,相信許多人都聽過這個專有名詞,甚至有一本書就叫做《複利效應》的書專門深入探討,如果你不知道什麼是「複利效應」,我在底下稍作介紹

看到上圖應該就非常有感覺了!

  • 每天進步1%→1年後→你會進步37倍
  • 每天退步1%→1年後→你會退步到趨近於零

生活中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細微習慣,會隨著時間像是複利一樣不斷放大,一天閱讀10頁、一天運動15分鐘、一天背1個單字,在當下可能十分渺小無用,一年後你可能已經閱讀了10本書以上、成功減肥也變得更健康、考過英文檢定。

反之壞習慣也一樣,每天抽一根菸、每天喝1杯手搖杯、每天滑手機1小時,一年後你更是戒不掉,賠了健康、賠了金錢、也賠了時間。

更可怕的是帶來無止盡的後悔,時間卻一去不復返,這也就是書中提到的一大觀念「習慣就像原子一樣看似渺小,卻會進而影響你的一生」。

尤其是那些有很想成就的事、想實現的夢想、正在創業或開創副業的人,請你將這張圖牢記在心中,你所做的努力,不是沒有用,而是像複利一樣,等待突破臨界點的那天,將會有爆炸性成長,當然,你也要持續行動、永不放棄。(是在勵志什麼,我明明是要寫書評)

有效養成習慣四大原則

書中提出了四個改變習慣的法則,也就是本書的重點

  1. 讓提示顯而易見
  2. 讓習慣有吸引力
  3. 讓行動輕而易舉
  4. 讓獎賞令人滿足

看起來像是很簡單的字句,卻也是本書的重點,會在以下分項作細部介紹。

法則一:讓提示顯而易見
察覺

習慣之所以是習慣,就在於它無意識、沒自覺,你一定也聽過這麼一句話「習慣成自然」,這也就是習慣的恐怖之處,若是養成一個壞習慣本人卻不自覺,又要如何去改變? 因此改變的第一個過程始於「察覺」,書中提出了「習慣記分卡」的練習,要你仔細檢視自己目前生活中的習慣,是有益、無益、還是不好不壞。

  • 舉例說明:起床後→刷牙洗臉(不好不壞)→吃早餐(好習慣)→滑手機(壞習慣)→閱讀(好習慣)→….

如此一來,便能清楚看到自己平常沒有注意到的無意識行為,進而針對不好的地方加以修改。

具體行動計畫

這點你我皆知,具體的計劃總比不計畫和計畫模糊不清來的好執行,書中也引用了實際的實驗加以佐證,那究竟要多具體呢?

  • 範例:我會於〔時間〕,在〔地點〕,進行〔行為〕

以上是作者提出的計畫方法。

至於這點我個人是覺得不太好執行,要定非常明確的時間地點對我實在太困難(可能寫計畫書就要想大半天,本身又比較喜歡隨興一點),不過對喜歡規律生活的讀者,還是可以試一試,畢竟「紀律帶來一定的效率」是不可否認的事情。

習慣堆疊

習慣堆疊乍聽之下是個比較抽象的詞,但也是書中我認為相當有趣的一部份,簡單來說就是「在現有的習慣中疊加一項新的習慣」。

  • 例如:回家後先去洗手、折完棉被後在床上放一本書、起床刷牙洗臉後先去泡一杯咖啡,讓既有的習慣去觸發另一項新習慣,達成連鎖效應,自然就比較好養成。
環境

環境影響一個人的力量之大,你或許也有過這樣的經驗,在學校的課堂上完成作業所需要的時間,遠遠少於在家裡寫功課,這不僅僅因為你身邊的同儕,也是「空間」影響一個人的行為作用,作者特別提到可以試著將家裡區分成不同功能的房間,並且一個房間只能有一用途,盡可能不要混雜。

  • 例如:客廳只用來放鬆休息、辦公室只用來工作不能滑手機、寢室只用來睡覺不能處理公事,如此一來,藉由「某某習慣只在某某情境發生」較容易靠環境的力量養成習慣。

若是壞習慣則反之,「讓題是隱而不現」,如果在工作時會分心滑手機,就把手機放到別的空間,甚至叫你的家人把手機藏起來,自然也不會想去觸碰。

法則二:讓習慣有吸引力
誘惑綑綁

簡單來說誘惑綑綁就是,將一件你「想做」的事安排在你「必須」要做的事之後。

  • 例如完成一項作業便可以吃你喜歡的食物,打電話給一個客戶後可以打開電視,完成一天的計畫後從筆記本的代辦事項中逐一劃掉。

這樣做的用意是幫助你在養成習慣時可以產生愉悅的感受,仔細回想一下自己現有的習慣,是不是幾乎都在行為後產生滿足才會使我們想要一再重複?

如果能在難以養成的習慣後方,加上一個使你滿足的事情,讓行為整體成為「愉快的經驗」,也就是讓習慣有「吸引力」,能夠幫助我們較容易養成並持續維持好習慣。

法則三:讓行動輕而易舉
最小努力原則

人類總是傾向去做較不費力的事情,這也是我們為什麼比較喜歡滑手機、看電視,而非工作。在想要養成一個好習慣時,我所犯的錯誤,更是被作者一語道破…

一天要運動1小時、一天要讀1本書,或是在減肥人士口中常聽到的一天只能吃1餐,在建立一項新習慣時就設定如此困難的目標,導致我們即便剛開始很有熱忱,卻容易半途而廢,如果一天沒做到就會開始自責,覺得是自己意志力不夠,自我責怪加上難以達成的心理壓力,會想要放棄也是不見怪的事情。

因此,在剛開始培養一項習慣時,「最小努力原則」便是好辦法

  • 試著將難以執行的目標變成一天1下仰臥起坐、一天讀1頁書、一天提早起床1分鐘。

雖然定這樣的目標看起來很莫名其妙,但卻是最容易達成的方法,隨著習慣的養成再逐漸把難度加強,確保你有養成每天執行的習慣,而非執行多久。

法則四:讓獎賞令人滿足
獎賞

在每個小目標達成後,替自己設定相對應的小獎勵,也是讓人更有動力的方法。

  • 例如:每完成一個小目標,就在旅遊基金的存錢筒存下一百元,存到一定金額,就出國旅遊犒賞自己。

即便還沒達到目標終點,在完成一個個小目標的過程,你也已經做了不少事情,實現目標的成就感與獎賞的回饋,能使你不會輕易放棄,也能享受過程中的喜悅。

向你的夥伴、親友定下承諾

我認為這也是一個蠻不錯的方法,向周遭的人告知你要達成的目標或養成的習慣,並設定沒做到的懲罰,當你躊躇不前時他們便可以督促你,與別人定下的承諾比較不會輕易違背,自己在心中也能時時刻刻警惕。

書中還提出了一套超級正式的習慣契約範本(是可以不用那麼正式啦!還要簽名…),大家只要到圓神書活網就可以找到,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讀後心得分享

我覺得《原子習慣》這本書值得一看的原因是,它並不像某些自我成長的書籍,要你靠心法、意志力去支撐那些不易達成的事情,而是從「根本」告訴你為什麼保持一項好習慣這麼難,透過剖析各種實例以及實驗的佐證,讓你能深刻省思,並且照著書中提供的一些小技巧,一步步養成。

雖然我已經將四法則大致在文章中挑重點介紹,還是有許多細節未能補充完整,以及我覺得蠻值得一看的部分,像是身分認同如何改變習慣這個主題,由於怕篇幅太長看得不耐煩(笑),就沒完整寫出來,剩下的部分就等讀者自己去挖掘囉!

好習慣得來不易,一旦養成,益處便無法衡量,在維持好習慣的道路上,與你共勉之。

★推薦程度(1~5分):4.5

《原子習慣》博客來介紹

如果這邊文章有幫助到你可以幫我拍拍手或按愛心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菀的沙龍
3會員
2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每天都進步1%, 一年後,你會進步37倍; 每天都退步1%,一年後,你會弱化到趨近 0! 你的一點小改變, 將會產生複利效應 , 如滾雪球般, 帶來豐碩的人生成果!』 —原子習慣 這本書之前非常紅,光是封面這段話就會讓你好奇想翻閱, 雖然字不少,但作者以條例表格重點描述也舉生活的例子, 不
Thumbnail
『每天都進步1%, 一年後,你會進步37倍; 每天都退步1%,一年後,你會弱化到趨近 0! 你的一點小改變, 將會產生複利效應 , 如滾雪球般, 帶來豐碩的人生成果!』 —原子習慣 這本書之前非常紅,光是封面這段話就會讓你好奇想翻閱, 雖然字不少,但作者以條例表格重點描述也舉生活的例子, 不
Thumbnail
每天都進步1%,一年後,你會進步37倍; 每天都退步1%,一年後,你會弱化到趨近於0! 你的一點小改變、一個好習慣,將會產生「複利」效應
Thumbnail
每天都進步1%,一年後,你會進步37倍; 每天都退步1%,一年後,你會弱化到趨近於0! 你的一點小改變、一個好習慣,將會產生「複利」效應
Thumbnail
《原子習慣》告訴我們「每天進步1%,一年後你會進步37倍」,只要持續小小的改變,複利效應會讓我們累積出巨大的成果 維持是養成習慣的重點,當我們能讓提示顯而易見、讓習慣有吸引力、讓行動輕而易舉、讓獎賞令人滿足,就能夠保持有效且良好的習慣,最終,我們就能夠成為「你想成為的人」
Thumbnail
《原子習慣》告訴我們「每天進步1%,一年後你會進步37倍」,只要持續小小的改變,複利效應會讓我們累積出巨大的成果 維持是養成習慣的重點,當我們能讓提示顯而易見、讓習慣有吸引力、讓行動輕而易舉、讓獎賞令人滿足,就能夠保持有效且良好的習慣,最終,我們就能夠成為「你想成為的人」
Thumbnail
原子習慣所述的是如何將目標進行最小化並且實行,從大腦思考出發讓你知道你要用那些方式維持,以數據取代心靈雞湯讓自己也達成目標。每天進步1% ↦1年後 ↦你會進步37倍。如果你能每天做一件很小的事情,然後持之以恆的持續做,最後你的能量會累積到翻倍的效益。
Thumbnail
原子習慣所述的是如何將目標進行最小化並且實行,從大腦思考出發讓你知道你要用那些方式維持,以數據取代心靈雞湯讓自己也達成目標。每天進步1% ↦1年後 ↦你會進步37倍。如果你能每天做一件很小的事情,然後持之以恆的持續做,最後你的能量會累積到翻倍的效益。
Thumbnail
「原子習慣」這是一本在各大書城都長居排行榜上的書,我想是因為書中所提及的。都能便於生活中執行,從中獲得好處、實際成長,我自己也從中帶走,能夠實際運用在日常的方法與觀念。
Thumbnail
「原子習慣」這是一本在各大書城都長居排行榜上的書,我想是因為書中所提及的。都能便於生活中執行,從中獲得好處、實際成長,我自己也從中帶走,能夠實際運用在日常的方法與觀念。
Thumbnail
先說結論,這一本書是我今年看過最好看、最有價值的書,本書策略是以「習慣」的腦科學、心理學背景出發,在不悖逆人類「本性」的情況下建構出的方法。結合好所習慣與壞習慣對比的實驗,令人深深吸引想要讀下去與原來我就是這樣被習慣控制而不知的讚嘆。 人很容易高估一個決定性瞬間的重要,也很容易低估每天都做些小改善的
Thumbnail
先說結論,這一本書是我今年看過最好看、最有價值的書,本書策略是以「習慣」的腦科學、心理學背景出發,在不悖逆人類「本性」的情況下建構出的方法。結合好所習慣與壞習慣對比的實驗,令人深深吸引想要讀下去與原來我就是這樣被習慣控制而不知的讚嘆。 人很容易高估一個決定性瞬間的重要,也很容易低估每天都做些小改善的
Thumbnail
受疫情影響,待在家裡的時間變長了,划手機和看疫情記者會之餘,我喜歡找一些書來看,安撫焦躁不安的心情。 手上這本《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是在私校擔任行政工作的老公帶回來的,因該校選了這本書當作110級畢業生禮物。
Thumbnail
受疫情影響,待在家裡的時間變長了,划手機和看疫情記者會之餘,我喜歡找一些書來看,安撫焦躁不安的心情。 手上這本《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是在私校擔任行政工作的老公帶回來的,因該校選了這本書當作110級畢業生禮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