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5/01/0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那些年,我在澳洲放的火】

近來與在澳洲的第一個寄宿家庭的home ma 連絡上,雖然離開澳洲已經數年,但彼此仍互相保持著互道新年快樂的習慣。這場澳洲野火的消息聽聞已久,但因為物理距離我太遠,沒有貼身危險性去關切後續消息,直到新年過後,得了個空與位在東岸的home ma連絡上,才知道這場大火的嚴重性。
Yes we have had fires in the mountains where we live past two months, but none at the moment. South is very bad, and west.
在澳洲食宿交換時,我曾與當地農家一起在他們家的牧地與家園周邊放過火,在冬末春季時,在夏天的野火季節來臨之前,先定期主動地在森林點火。由於草木已經被燒過,待旱季來臨時就不太可能會爆發失控的大火。(而我後來才知道原來這是當地流傳下來的智慧,俗稱cultural burning)
這是農場主人家的牧地之一,只要是綠色的區域都要保險地燒過
計畫性的先移動動物至另一塊牧地(paddock),對於在都市生活的人是非常難得的體驗。想像要如何把聽不懂人話的羊群,以開車、騎機車、指揮牧羊犬圍堵的方式,集中並驅趕至另外一塊地,已是有難度的事。

然而,更壓軸的是“放火”

以鐵把將火堆集中 劃出清楚的界限避免蔓延
裝載著桶裝汽油,四輪驅動小貨卡穿梭在廣大的牧地,坐在汽車露天的後座,以尖嘴桶隨著貨卡移動,在車側的草地上澆淋汽油在荒漠的草原上,再分區塊點火燃燒避免燒到自己,這種經歷是非常難得的背包客體驗。
火燒得速度非常快,每人分配一小塊固守的區域,手持鐵器,留意火燒的速度,如果失去控制,就把地上的“火”與“草葉”推回去,讓它繼續燒。
以水注滅熄即將蔓延至樹根的火苗
燃燒得差不多之後,如果牧地附近有儲水裝置,就先以水源簡單噴灑、滅熄火源,如果沒有,就以人工持鐵鏟或鐵帚的方法做出簡單的防火線,將燒過和未燒過的區域分開來。讓已點燃的地方自己燒,而未燒著的地方留待下次。
第一次燒完之後的灰燼與殘煙。
除了廣大的牧地以外,農家附近的道路、籬笆、與鄰家牧地的邊界交際處也要燒過,場面猶如火龍一般,非常壯觀。
因為先燒過,透過這種在春濕季節裡的「冷燃燒」(cool burning)的手段,在「冷燃燒」之下的火勢並不會持續太久,大部分燒得是乾的草原,樹木不至於全面燒毀,動物和昆蟲大多可以找到地方避險。也因為是有計畫地先行動,因此火勢大多都能人為控制。
這是我來到澳洲之前,從未想過參與的活動,但回想起來,卻是我遊澳記憶中最印象深刻的記憶之一,除了可以在異國正大光明地“放火”,參予有計畫、季節分明的農家生活與活動也是我回憶中很美好的部分。
適度的在災難來臨之前先行放火,做好風險管理,這是後來影響我一生的處世觀點。
我的部落格:https://ladyemotions.com/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