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科初體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上週一清晨兩點,我忽然醒來,意識到自己是哭著醒來的。醒來之後幾秒鐘,我再度哭了起來,沒來由的。我一邊哭,一邊感覺驚恐,不知道自己怎麼了,這個狀況是之前沒發生過的。
需要身心科或諮商師協助的人其實非常多
隔天醒來的時候,我還是有點呆呆的,心好像被挖了一個洞,而且還是很想哭。想到前一晚的狀況,我感覺非常恐懼,好像身體有哪裡崩壞了,平常明明不太哭的,怎麼會哭著醒來呢?
其實,去年年中,我有感受到自己狀況不佳,跟朋友問了推薦的身心科和諮商地點,又總覺得自己也還好,一直不願意去。但是週一開完會,那種很失神的感覺還在。於是我跟朋友說我要去諮商了,他只說「時候到了。」
看了下A單位網站,我先做了線上測驗,然後送出諮商需求的申請,但這個不知道要多久。接著打去B診所預約,結果我想看的醫師要下個月才開始看,於是約了下個月的門診。後來我因為身體感覺很不舒服,胸口非常悶,下午打電話預約了朋友推薦的中醫,也去看了。
週二我感覺好些,下午A單位跟我說因為種種因素,最快是二月中才能預約到,但看我填寫的內容感覺有狀況,請我先找其他地方尋求專業協助,我表示了解。那天中午跟朋友吃飯,自覺狀況還蠻平靜的,二月就二月吧,暫時不預約好像也沒關係。
週三白天都還好,晚上睡前又哭了,週四整天又限在隨時都有要哭出來的感覺,工作完全無法專注,於是我又打給C診所,想預約身心科醫師,結果非常幸運,剛好有人取消,約到隔天早上的初診名額。
之前我從來沒看過身心科,也沒有做過心理諮商。我在診間,對醫師敘述著這週發生的狀況,說著過往糟糕的經驗,中間一度快要哭出來,我用帶著的手帕摀住了口鼻,在講不出話來的時候,面對醫師的詢問與確認,只能點頭,把情緒壓下去,終究是把眼淚吞下去了。
我心想,那種快要哭出來,講話表情扭曲的樣子,一定醜死了,所以我拼命忍耐不要真的哭出來,不然連話都講不下去。然後又想:「都在這裏了,都這個時候了,我竟然只覺得這樣很醜,真的很有事。」沒有頭髮讓我覺得自己極醜,我不允許自己其他地方不得體,面對身心科醫師我依然只想著這些,回頭來看真是可笑極了。
療程快結束的時候,我提到一個明星,面對大家的酸言酸語卻活下來的事情,感到很欽佩。醫師覺得這個點很好,建議我往這個方向去,看看這個明星的心路歷程,也建議我可以去找諮商,對於藥物是否要使用也看我自己的決定。
醫生有問我需不需要藥物輔助,我拒絕了。醫師認為我是因為長久以來不接受自己、無法放鬆,壓抑太久承受不住了,而導致週一的狀況發生,也許諮商可以找到幫助自己的方式。他也有提到,我很在意自己不外顯的缺陷,但有著外顯缺陷的人,也許是很羨慕我的。我要求自己在寫這個專欄的時候,要每週日寫一篇。剛好我週日就想到那個活下來的明星,寫到一半,想到自己的狀況,想著很傷心。後來超過十二點,趕不上週日寫完,索性不寫了跑去睡覺,半夜就莫名哭醒了。
這次的身心科初診,應該算是我頭一遭很完整地對著一個人把這件事情講出來,講完之後非常疲倦,對頭上的狀況其實沒有幫助,但對心裡的負擔有稍稍地緩解。但那個緩解,實質上應該是另一個醫師幫的忙,換一篇來說那位醫師吧。
avatar-img
5會員
20內容數
真正令人煩惱的,是沒有三千煩惱絲。 躲在假髮下的我,看起來是個正常人。 感謝假髮的掩護,他是最重要的夥伴。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Partner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什麼的人,你會說他「細心」呢?我常常得到類似細心、貼心、心思縝密...這類的評價。我想是長久以來的小心翼翼,打磨出來的能力,該說是夥伴帶來的另類好處嗎?
每個人身邊不乏做保險或直銷的朋友,這兩個產業的人,被討厭的比例蠻高的。被討厭的原因有時是約了碰面,但約定當下沒有說要談保險或推銷商品,見了面之後就開始推銷。 這麼多年以來,我終於第一次遇到了...(是在嫌太晚嗎?)
開車、坐長途車、搭飛機,頭靠在椅背上是很自然的行為。但椅背接觸夥伴,會讓夥伴歪掉,所以這些事我都不會做。一直不這麼做的後果是,我的肩頸部位「非常非常非常^n」僵硬。 躺下時,因為地心引力,夥伴會和自己後腦勺的頭髮分開,分層之餘還露出淒涼的頭皮。或是因為躺下,夥伴被往前推,然後歪掉,想到就全身僵硬。
我是個陸上運動完全不行,在水裡很怡然自得的人。我無法帶著夥伴下水,為了掩飾夥伴的存在,這些年來,我幾乎不下水了。 學游泳的過程,我幾乎沒遇到困難。不管是打水、換氣,甚至水裡轉身,都很快就學會了,所謂「水性不錯」大概是如此吧? 離開學校之後就沒有主動增加游泳機會,在還沒有夥伴的時候,跟朋友去墾
今年11月在台灣的其中一個新聞是志玲姊姊結婚了,她很勇敢,面對眾人的追問,從不否認自己在等待,也不放棄追尋愛情。 對感情,我還是抱著期待的。我明白如果對一件事不抱希望,就一定不會發生。只是我有時候會問自己:「親愛的,你除了假裝自己是個正常人,是不是連沒有放棄都是假裝的呢?」
你有和朋友一起旅行過嗎?出遊如果過夜,晚上旅館訂同一個房間,這是極為常見的。只是,這不會發生在我身上。至少,有了夥伴至今,還沒發生過。  只要出門得過夜,如果室友不是家人,我絕對自己住。萬一是要跟朋友同一個房間的行程,像是露營或通鋪,我就直接不參加。
什麼的人,你會說他「細心」呢?我常常得到類似細心、貼心、心思縝密...這類的評價。我想是長久以來的小心翼翼,打磨出來的能力,該說是夥伴帶來的另類好處嗎?
每個人身邊不乏做保險或直銷的朋友,這兩個產業的人,被討厭的比例蠻高的。被討厭的原因有時是約了碰面,但約定當下沒有說要談保險或推銷商品,見了面之後就開始推銷。 這麼多年以來,我終於第一次遇到了...(是在嫌太晚嗎?)
開車、坐長途車、搭飛機,頭靠在椅背上是很自然的行為。但椅背接觸夥伴,會讓夥伴歪掉,所以這些事我都不會做。一直不這麼做的後果是,我的肩頸部位「非常非常非常^n」僵硬。 躺下時,因為地心引力,夥伴會和自己後腦勺的頭髮分開,分層之餘還露出淒涼的頭皮。或是因為躺下,夥伴被往前推,然後歪掉,想到就全身僵硬。
我是個陸上運動完全不行,在水裡很怡然自得的人。我無法帶著夥伴下水,為了掩飾夥伴的存在,這些年來,我幾乎不下水了。 學游泳的過程,我幾乎沒遇到困難。不管是打水、換氣,甚至水裡轉身,都很快就學會了,所謂「水性不錯」大概是如此吧? 離開學校之後就沒有主動增加游泳機會,在還沒有夥伴的時候,跟朋友去墾
今年11月在台灣的其中一個新聞是志玲姊姊結婚了,她很勇敢,面對眾人的追問,從不否認自己在等待,也不放棄追尋愛情。 對感情,我還是抱著期待的。我明白如果對一件事不抱希望,就一定不會發生。只是我有時候會問自己:「親愛的,你除了假裝自己是個正常人,是不是連沒有放棄都是假裝的呢?」
你有和朋友一起旅行過嗎?出遊如果過夜,晚上旅館訂同一個房間,這是極為常見的。只是,這不會發生在我身上。至少,有了夥伴至今,還沒發生過。  只要出門得過夜,如果室友不是家人,我絕對自己住。萬一是要跟朋友同一個房間的行程,像是露營或通鋪,我就直接不參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是的,我做了惡夢,坐電梯一直無法出來。 大概是這樣: 我好像是去參加一個會議、還是同學會之類的, 就在新北投公園那邊,像是區公所之類的大樓。   然後結束了要出來,按了電梯,卻怎樣都到不了1樓。 他一下子跑到B2,一下子去6樓, 總之上上下下,一直出不去。   最後終於出來了。
Thumbnail
身心科醫師鄭宇明影片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I4IwPIY4dM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2012年11月,有次去精神科回診,看完診非常沮喪。 當時精神科醫生不能理解,我的時間都花在教會和準備多益考試(為了通過畢業門檻),覺得我的生活沒重心。 他問了我:「妳是真的想做記者嗎?否則怎麼現在沒找個相關工作來做。」 當下我真不知道該説什麼? 的確,這本來就是我過去一直擔心的問題
Thumbnail
接受心理諮商將近半年,透過諮商逐漸瞭解自己,雖然探索過程可能不盡舒適,但卻讓人意識到最需要療癒的部分。
  這種指控首先就至少涉及了三個方向的污名化:對精神科或身心科病症的污名、對醫師專業的汙名、以及對國家軍隊公正性與判斷能力的汙名。更令人難過的是,這樣的公開指責,相當於強迫對方在「承受汙衊」和「公開自身病史」之間二選一。不只是精神科相關病史,任何逼迫一個人公開自身病史的行為都非常的不道德。
Thumbnail
回診日是個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時刻,身心科醫師在這裡提供專業和溫柔的幫助,幫助患者找回身心的平衡。患者們每個人都帶著自己的故事,助人者們用心的幫助,讓人們找回生活的力量。
Thumbnail
臺灣的健保制度為世界獨一無二,來看診身心科的並非只有精神病患,很多也是很努力為了生活的社會人士或是學生。現代社會的快速變化及生活與工作的多方壓力,容易導致心理免疫力下降。身心科的重點在於協助找回身心健康與平衡,舒緩壓力。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是的,我做了惡夢,坐電梯一直無法出來。 大概是這樣: 我好像是去參加一個會議、還是同學會之類的, 就在新北投公園那邊,像是區公所之類的大樓。   然後結束了要出來,按了電梯,卻怎樣都到不了1樓。 他一下子跑到B2,一下子去6樓, 總之上上下下,一直出不去。   最後終於出來了。
Thumbnail
身心科醫師鄭宇明影片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I4IwPIY4dM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2012年11月,有次去精神科回診,看完診非常沮喪。 當時精神科醫生不能理解,我的時間都花在教會和準備多益考試(為了通過畢業門檻),覺得我的生活沒重心。 他問了我:「妳是真的想做記者嗎?否則怎麼現在沒找個相關工作來做。」 當下我真不知道該説什麼? 的確,這本來就是我過去一直擔心的問題
Thumbnail
接受心理諮商將近半年,透過諮商逐漸瞭解自己,雖然探索過程可能不盡舒適,但卻讓人意識到最需要療癒的部分。
  這種指控首先就至少涉及了三個方向的污名化:對精神科或身心科病症的污名、對醫師專業的汙名、以及對國家軍隊公正性與判斷能力的汙名。更令人難過的是,這樣的公開指責,相當於強迫對方在「承受汙衊」和「公開自身病史」之間二選一。不只是精神科相關病史,任何逼迫一個人公開自身病史的行為都非常的不道德。
Thumbnail
回診日是個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時刻,身心科醫師在這裡提供專業和溫柔的幫助,幫助患者找回身心的平衡。患者們每個人都帶著自己的故事,助人者們用心的幫助,讓人們找回生活的力量。
Thumbnail
臺灣的健保制度為世界獨一無二,來看診身心科的並非只有精神病患,很多也是很努力為了生活的社會人士或是學生。現代社會的快速變化及生活與工作的多方壓力,容易導致心理免疫力下降。身心科的重點在於協助找回身心健康與平衡,舒緩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