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6|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為什麼我不能做點小壞事

對象:國小高年級生
指定閱讀:《小步小步走》。
會前調查:有人覺得好看極了,甚至想找作者前一本小說《洞》來看;有人覺得不怎麼樣,勉強翻翻來讀書會裡聽大家怎麼說;有人是牛仔很忙所以沒看。
這本小說不算熱門,選擇這本當作共讀,是因為情節中無時無刻都有「隱性小惡」勾引著主角,擺在生活裡非常容易被忽略,再加上同儕邀請、發芽愛情的催化劑…每一步都有可能讓人走岔了路,我也好奇孩子們如何看待屬於這個年紀的人性考驗...。
小說本人在此
小說本人在此
活動:
1.在便利貼上寫下好朋友曾開口邀請你做的「壞事」(自己定義),一張寫一件事,不限件數
2.蒐集所有人的便利貼,隨意貼在牆上
3.請每個人閱讀便利貼上的內容,如果你可能會答應朋友也這麼做,在上面畫一顆星星,不限數量。我預料在給星星的過程中就會開始「有問題」,果不其然,問題一個個冒了出來:
「ㄟ,為什麼吃口香糖也算壞事?」
「不要跟某人做朋友?如果我剛好也不想,這樣要算嗎?」
我請孩子們自行判斷,反正你看到的就是你知道的全部,不會再有更多的詮釋,但現在就必須下決定。跟真實人生很像對吧,不會有人多補充什麼,但是當朋友問你的時候,你現場就必須有「反應」。
這個過程埋下第一個題目:「壞事」的定義因人而異,誰來決定?
大家紛紛回到座位,很興奮地等我數星星公布結果,好幾個事件並列第一:
--嗆老師,讓老師沒面子
--一起故意不理某某某
--上課偷吃東西
--把貼紙貼在別人背上惡作劇
接下來差不多票數的還有: 吃口香糖、藏別人的水壺或鉛筆盒
大家似乎覺得這結果合情合理符合民意,於是我順水推舟問了下個問題:
你決定接受朋友邀請也一起這麼做的原因或考量是什麼?
沒想到這一問,大家竟然愣住。而他們的「呆機反應」也讓我暗地大吃一驚,是孩子們沒有思考過這問題?還是根本沒有思考就跟著做?
過了幾分鐘,大家才七嘴八舌的貢獻出幾個答案:
「我想不出來。」
「應該是好不好玩吧。」
「我會想一下後果(或懲罰),如果可以接受我就做。」
「剛好我也想這樣做。」
「如果對方不會受傷,我就會一起鬧。」
「不一定,看我心情好壞或有沒有交情。」
我還沒來的及開口,其中一位男孩緊接著提出一個大哉問:
為什麼我不能偶爾做一下壞事讓自己爽?我又不想當聖人,而且別人又不一定都對我好。
讀書會實況轉播先到這裡,時間過不到半小時,我們就得到孩子們心中的疑惑:
1. 誰來決定什麼是壞事?
2. 為什麼我不能做自己想做的(壞)事?沒傷害到別人不行嗎?
族繁不及備載的「邀請」
首先我們得承認,闔上課本裡的仁義道德,人生江湖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可能因為這樣所以課本才需要強調?),看起來再無辜天真的小孩,心中也藏著一個魔鬼。師長們一直鎖定這些魔鬼為主要打擊對象,不是想消滅它就是想弱化它,但我們很少思考,為什麼小孩這麼需要這個魔鬼?
對孩子而言,某些好事和壞事是被大人「定義」出來的;今天這班老師不喜歡學生上課吃口香糖,所以吃口香糖就是件不對的事,如同某些大人認為公開反問老師問題是個挑釁行為一樣,這類事情的定義取決於孩子接觸大人的經驗累積而成。讀書會裡來自不同學校、體制內外的孩子共聚一堂,很快就能比對出彼此認知裡的各種差異。
當孩子進入發展自主意識的階段,就會對這類差異十分敏感,開始體會「誰來決定」的權力概念。也就是說,有時候孩子表面的問題行為,其實隱含著質疑權威、挑戰權力的潛在議題,而他們「未必」能意識到這點。反之,當他們順從(喜歡)這名大人時,對這位大人定下的界線或建議的價值觀也比較能接受。
實際生活中,我們覺得若有個大人能讓孩子「服氣」真是「福氣」,有些聽不進去的話還能請這位大人說一說,然而我們必須知道運用這種方法,等於是向孩子示範「因人廢言、因言廢人」的模式。(我發現蠻多孩子不知道這兩句話,若孩子不懂可以稍微解釋一下)
想討好孩子未必困難,想刻意成為被人喜歡的人也絕非難事。孩子對「權力」敏感,雖然教養時更顯挑戰,但卻是最好的一層思想保護膜。
「誰來決定什麼是壞事」的背後,其實是孩子們「自己」很想掌握權力的潛台詞,於是我們不妨把這個問題稍微轉換一下變成:
「具備什麼條件的人,你認為可以下這個決定?」
讓孩子跟你(或跟同學)討論、設定或思考,進而追求自己具備那樣的能力與條件,下決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此時小說裡就有很多情境可以參考。
至於第二題:「我想做的事不違法不傷害別人,不行嗎?」
高年級的孩子多數具有基本的法律常識,也能預測風俗民情的期待反應,然而他們的「使用方式」可能是小心翼翼地繞過這些雷區(我們常說的「鑽漏洞」),完成他們想做的終極目標;我們總以為他們耍小聰明或故意唱反調,殊不知這題大哉問可能才是主因。
我開啟兩個方向討論:一個是為什麼一定要這麼做?(隨CALL隨到的魔鬼出場),另一個方向則是關注孩子自己制定的規則:不違法不受傷。
先提出我的好奇:「不違法(或校規)比較容易辨認,但我想知道怎樣算傷害別人?沒有外傷嗎?」
我的尾音還沒結束,另一位同學馬上接口:「心裡受傷算不算?你又不知道?」
原PO立刻回嘴「心裡受傷就是自己玻璃心啊,更何況誰知道有沒有真的受傷?他惹到別人那別人也可以說心裡受傷啊!」
嗯嗯,此時需要提油澆火,讓這把討論繼續燒下去。我再插嘴:「ㄟ,有沒有一種可能是本來沒有想要對方受傷,但是對方意外受傷的例子?像是小說裡主角那樣?」
果然油澆下去讓更多人有「素材」可以加入:
「有喔,網路上不是有把椅子拿開,結果有人摔到不能走路?」
「喔,我媽還有給我看過國外影片,就是中間那個人跳起來,旁邊兩個人用腳絆倒他,結果摔到昏迷。」
原PO火力全開,一人戰群雄:「我只是藏個水壺讓他知道有人不爽,這總不會受傷了吧,那這樣可不可以?」
情緒來的時候,腦子裡的各種劇本可多了
此話一出,大家意外安靜下來。我很高興孩子們在這裡坦誠相對,沒有人說出什麼冠冕堂皇的標準答案,只不過…大家眼神瞄向我,難題是我出的總要收拾一下吧。我不認為我有資格回答孩子可不可以,即使我心中有自己的答案,說出來也會回到這篇文章討論的第一個問題—誰可以決定這些規則?
「我的答案沒有意義,因為大人不可能去回答『每一個』行為可不可以?你要問自己的是:為什麼你想這樣做?以及為什麼你一定要這麼做?」
接下來孩子們的立場立刻變得一致,「以牙還牙、以眼還眼」是他們目前能依賴的生存之道,畢竟大人們大多懶得管這些小事,有些也能力不足很難協調評斷,想替自己出氣圈地盤,有時候漢摩拉比法典還是最貼近人性本能的反應,至少這個隨CALL隨到的魔鬼能「保護自己」。不過現代的法律哲學已遠離這樣的「應報理論」,而是以預防為主要目標,畢竟情感上的直覺判斷,往往無法觀看事件全貌而實現真正的正義,我們對「正義」了解的越多,就能知道人在當下判斷的極限,而不會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出最正確的決定。
要向孩子說明這些想法需要時間、需要人生體會、需要很多很多的故事,否則就會淪為「說教」依然無法解答孩子的疑惑。我在這裡停了下來,請大家翻開小說回到主角的故事,看看這位善良的大塊頭為什麼坐牢?他還能怎麼做?每個人的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我看著牆上的便利貼,默默感謝著這些小魔鬼們。其實我一點都不排斥心中那位「魔鬼」,「魔鬼」保護著我們的感受和自我意識,說不定他們是精靈或守護神,只是我們還不夠了解也不懂得共處,以至於讓他們變成了魔鬼,對嗎?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這裡的文章給大人看,小孩更適合服用。 寫作靈感來自於讀書會裡的孩子群,他們是天生的哲學家,也是當代的受難者,他們的提問、苦惱與自答,彷彿是各自書寫的秘密小誌。也許從一本小說開始、從一個問題出發,隨著臥底大人的試探與紀錄,開展出孩子們可實踐的生活計畫與思辨對話。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