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隔離怎麼照顧自己的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Covid-19 #武漢肺炎 與 心理健康 雜想Ⅰ
隔離與心理健康

從我的延後開學談起

老母說:你們多了十四天假,應該很開心吧?
我說:最好是,原本是暑假愛去哪去哪的十四天,變哪裡都不能去的十四天,我寧願開學,根本沒放假的感覺
這十四天過了,對我來說,老實說有一點「空白」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感到「不自由」
因為在學校服務,所以開學前被迫延後開學14天
但沒有開心的感覺,因為這是「被迫的」、不可控制的感覺
當時,沒有人告訴我們「不要出門」,但我們都會「避免出門」
這是一種基於文化規則上的自我禁足,這會讓人綁手綁腳、感到緊張
身體緊張感變多了,憂鬱低落、悶悶的情緒也增加了

隔離不利心理健康 得多做一點「養心」的事


更何況是「居家檢疫」、「居家隔離」是基於防疫的法規命令,還會有社會的監控
SARS期間的心理健康研究,指出這些接受隔離的人,會有類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反應
雖然居家隔離或防疫 是為了保護自己、保護鄰居、保護同學同事和家人 但 一般不見得那抱著這種「以保護他人之名的大愛」過這14天的生活
居家隔離或防疫 更有一種「寸步難行」的感受
可以去7-11嗎?怎麼解決吃飯的問題?誰幫我送物資?
朋友可以來拜訪嗎?
自主健康管理 是 減少接觸,不做不必要的接觸
但居家隔離和檢疫 是 去除接觸,斷絕了我們的日常接觸

這令人更是憂鬱
就像把一個人心關起來一樣
但,我們還是得練習把心打開,讓空氣吸進腹部來
還好現在網路很方便
可以看影片、看網路訊息、玩遊戲
如果就是玩遊戲還好,但工作讀書之餘玩遊戲是滿開心的,被要求去玩樂14天,那個心情也不會太美麗
看影片也不錯,但如果看到的還是防疫影片、新聞、記者會,那一天看超過1個小時,心情也不會太美麗,反而會恐慌
看網路訊息,看看有趣的事,和世界保持接觸,這個很棒
每個人都專家,每個人都對疫情發表意見,那真的會讓人發瘋
不如就安靜休息吧
你有禪修的經驗嗎,第一天參加禪修的人,都會感受到「度日如年」,很想跑走呀~

純休息,觀察自己的念頭,太困難,連胡思亂想都覺得痛苦的話

還是
安排一些工作給自己做
安排一些書給自己讀
安排一些休閒給自己做
讓這14天安排些自己想要的、理想的作息表,這也是在養護我們的心
請朋友家人還是要來送物資和食物,但做好彼此的保護,仍是重要的,不要過多的停留、不要有太多的接觸
在線上多聊聊天,語音聊聊天,視訊聊聊天

該是運用網路促進心理健康的時刻

追追想看還沒有看的劇吧,偶爾讓自己奢侈地沉迷一下
喝杯暖茶
做個20-40分鐘的室內運動、瑜珈都好
看影片也可以學學平常想學但沒學的東西
也許是語言,練一下英語日語韓語
也許是打打毛線、做做料理
也許是學習剪影片或是什麼想開發的技能點數

看看窗外,看看陽台外,晒一下太陽,也才不會這麼憂鬱
如果家裡可以種種盆栽或玩玩寵物就更美好了

#居家隔離 #居家防疫 #讓心不隔離 #讓心與理想生活更接近

醫訪30隔離檢疫者 一成出現焦慮、憂鬱
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life/paper/1354961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3會員
125內容數
提供後現代、折衷取向的諮商工作觀點,分享心理劇、社會計量、女性主義諮商等的整合運用。 是我創發的諮商心理治療取向。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晧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跟喵約時會談時間,請了一個下午的假去兒福聯盟。在騎車去的路上,我們很好奇社工會問我們些什麼問題?說真的有一點緊張,因為不知道會被問什麼問題,會談多久。
我要收養小孩可以設定條件嗎?我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機構或出養人才會願意把孩子交給我們來扶養呢?收養孩子設定條件,讓我感覺很不好;被機構評估我的收養資格,感覺也很讓人擔心。但這就是一個媒合與評估的過程,就是充滿條件的?
想要領養孩子很久了,我許了一個願望,我想為同志打電話問問收養機構,同志收養會遇到什麼事?這既是為別人做,也為自己而做。從一年前或更早開始想要收養,我需要給自己勇氣打這通電話。我用了一個平常日的中午,鼓起勇氣撥出這通電話…
在我們決定收養後,得先了解收養的流程及費用。但我們是同志,真的有辦法收養成功嗎?有好多的擔心一直浮出來呀!
要收養孩子,對我來說,令我害怕的挑戰是:原本「平凡的幸福」、「簡單的生活」,是否會被破壞與改變嗎?
當我們決定要收養後,新的問題來了。我們適合當爸爸嗎?我們會是「好爸爸」嗎? 最可怕的是自我懷疑……對自己的不肯定……我這麼忙,適合當爸爸嗎?
我跟喵約時會談時間,請了一個下午的假去兒福聯盟。在騎車去的路上,我們很好奇社工會問我們些什麼問題?說真的有一點緊張,因為不知道會被問什麼問題,會談多久。
我要收養小孩可以設定條件嗎?我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機構或出養人才會願意把孩子交給我們來扶養呢?收養孩子設定條件,讓我感覺很不好;被機構評估我的收養資格,感覺也很讓人擔心。但這就是一個媒合與評估的過程,就是充滿條件的?
想要領養孩子很久了,我許了一個願望,我想為同志打電話問問收養機構,同志收養會遇到什麼事?這既是為別人做,也為自己而做。從一年前或更早開始想要收養,我需要給自己勇氣打這通電話。我用了一個平常日的中午,鼓起勇氣撥出這通電話…
在我們決定收養後,得先了解收養的流程及費用。但我們是同志,真的有辦法收養成功嗎?有好多的擔心一直浮出來呀!
要收養孩子,對我來說,令我害怕的挑戰是:原本「平凡的幸福」、「簡單的生活」,是否會被破壞與改變嗎?
當我們決定要收養後,新的問題來了。我們適合當爸爸嗎?我們會是「好爸爸」嗎? 最可怕的是自我懷疑……對自己的不肯定……我這麼忙,適合當爸爸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疫情模式】   疫情期間,讓很多人的「社交」生活都得完全暫停,但對原本就經常獨處、一整天都不會跟人講到話的我來說,卻是幾乎沒啥感覺。   2014年退休後的我,經常上網到半夜,因此睡到自然醒也就準備吃午餐了,每天也最多只會有一個「外出」行程。   2020疫情最緊急時,所有人的「外出」行程幾
Thumbnail
經過疫情的這些年,人們對病毒的恐懼感或因隔離所帶來的疏離、孤獨感,以及眼前的世界、生活中大大小小改變所造成的不安情緒,使得越來越多人求助於身心照護,選擇慢慢的練習探索自己內在,觸碰自己的心,並正視健康源自於身心靈的和諧平衡。
從疫情開始,就開啟了12年的覺知年,每三年是一個階段,第一個階段2020-2022年,人們會開始思考我是誰,我為何存在,這三年剛好是疫情封城,全球都是鎖國的狀態,線上課程與居家辦公變成主要模式。 在這三年,因為只能居家辦公,我變成很有彈性的運用時間,可以很有效率的完成工作,也不用跟同事交際聊天,剩
Thumbnail
回顧疫情時候,疾病消息如同洪流猛獸,叫人不知如何是好?在停工、停學的留守日子,有人在家中鑽研食譜,有人則閱書無數,更有人像叮噹一樣不停製作手工產品,又或是建立其他的興趣去躲避不能出外正常活動的鬱結......
生活實驗 七八四    當姐接咳嗽、發燒、身體不適的時候,我安慰她的方式就是告訴她: 「真的還是不舒服,妳可以請假。」 很快地她也要有一個 短短的偽暑假, 至少為期一個月, 影響是三門課外課全停, 我將好奇的是 她對長假 會有什麼感覺? 計劃性缺席是也是休息的
Thumbnail
連假症候群!? 清明連假剛過遇到比較多想轉職的焦慮來訪者。 連假前的地震,讓身為花蓮人的我也很緊張。面對天災這種我們無法控制的外在事件,讓我回想到幾年前COVID-19疫情剛開始時自己差點被裁員的經驗...
Thumbnail
在居家隔離的日子中,我們習慣性地減少了與陌生人的交流,缺少了外界的各種聲音。然而,這樣的安靜反而讓我感到孤單與害怕。因此,我希望能趁著現在,重新與很久沒聯絡的老朋友取得聯繫,並重新挖掘人與人之間的友誼。透過與朋友的交流,讓自己重新認識這個世界,充實自己的生活。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到了空巢期和退休後,人們常常忘記自己的需要,導致失落感和排斥感。提出了從被動轉為主動、正向練習『說好練習』來改變排斥感的建議。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
Thumbnail
疫情之下許多公司都改為遠距辦公,甚至在現今趨緩的背景中,仍有些工作是以遠距的形式合作,我自己目前也是遠距工作的形式,一開始對於充滿自由以及節省通勤時間的工作型態興奮不已,但隨著全面遠距工作將進入一年,卻也發現自己的心理狀態有些需要調適。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疫情模式】   疫情期間,讓很多人的「社交」生活都得完全暫停,但對原本就經常獨處、一整天都不會跟人講到話的我來說,卻是幾乎沒啥感覺。   2014年退休後的我,經常上網到半夜,因此睡到自然醒也就準備吃午餐了,每天也最多只會有一個「外出」行程。   2020疫情最緊急時,所有人的「外出」行程幾
Thumbnail
經過疫情的這些年,人們對病毒的恐懼感或因隔離所帶來的疏離、孤獨感,以及眼前的世界、生活中大大小小改變所造成的不安情緒,使得越來越多人求助於身心照護,選擇慢慢的練習探索自己內在,觸碰自己的心,並正視健康源自於身心靈的和諧平衡。
從疫情開始,就開啟了12年的覺知年,每三年是一個階段,第一個階段2020-2022年,人們會開始思考我是誰,我為何存在,這三年剛好是疫情封城,全球都是鎖國的狀態,線上課程與居家辦公變成主要模式。 在這三年,因為只能居家辦公,我變成很有彈性的運用時間,可以很有效率的完成工作,也不用跟同事交際聊天,剩
Thumbnail
回顧疫情時候,疾病消息如同洪流猛獸,叫人不知如何是好?在停工、停學的留守日子,有人在家中鑽研食譜,有人則閱書無數,更有人像叮噹一樣不停製作手工產品,又或是建立其他的興趣去躲避不能出外正常活動的鬱結......
生活實驗 七八四    當姐接咳嗽、發燒、身體不適的時候,我安慰她的方式就是告訴她: 「真的還是不舒服,妳可以請假。」 很快地她也要有一個 短短的偽暑假, 至少為期一個月, 影響是三門課外課全停, 我將好奇的是 她對長假 會有什麼感覺? 計劃性缺席是也是休息的
Thumbnail
連假症候群!? 清明連假剛過遇到比較多想轉職的焦慮來訪者。 連假前的地震,讓身為花蓮人的我也很緊張。面對天災這種我們無法控制的外在事件,讓我回想到幾年前COVID-19疫情剛開始時自己差點被裁員的經驗...
Thumbnail
在居家隔離的日子中,我們習慣性地減少了與陌生人的交流,缺少了外界的各種聲音。然而,這樣的安靜反而讓我感到孤單與害怕。因此,我希望能趁著現在,重新與很久沒聯絡的老朋友取得聯繫,並重新挖掘人與人之間的友誼。透過與朋友的交流,讓自己重新認識這個世界,充實自己的生活。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到了空巢期和退休後,人們常常忘記自己的需要,導致失落感和排斥感。提出了從被動轉為主動、正向練習『說好練習』來改變排斥感的建議。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
Thumbnail
疫情之下許多公司都改為遠距辦公,甚至在現今趨緩的背景中,仍有些工作是以遠距的形式合作,我自己目前也是遠距工作的形式,一開始對於充滿自由以及節省通勤時間的工作型態興奮不已,但隨著全面遠距工作將進入一年,卻也發現自己的心理狀態有些需要調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