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料理的職人精神:先撐過洗米洗3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異國料理專業教室傳出淡淡甜甜的醬油香氣,推開門我看到一群學生目不轉睛,看著高鈺龍師傅示範「日式牛肉壽喜燒」做法,原來這群學生未來都想當日本料理師傅。
高鈺龍師傅是前台北大倉久和大飯店歐風館副主廚,34歲年紀很輕,19歲高中畢業後開始投入日本料理學徒生涯,一直到30歲才覺得自己能力可以獨當一面。
高鈺龍師傅是前台北大倉久和大飯店歐風館副主廚,他站在城市科大餐飲管理系新設置好的異國料理專業教室,為學子們教授日本料理課程。
他告訴我高中讀機械科,那時候畢業和六、七位同學一起轉戰料理圈,想成為料理達人,大家都從學徒做起。我好奇問他「日本料理最重要的精神在哪裡」,他說就是「職人精神」。
但是什麼是職人精神,應該再深問一下,其實我眼睛不停看著師傅示範,也許等下示範完畢說不準有機會品嘗,他說,職人精神就是要有耐性,一直不間斷練習,把事情一次一次做到最好。
當學徒時,他跟過很多師傅,台灣或日本師傅都有,曾經洗米連洗3年,還沒有學到半招,老師傅跟他講「老闆付錢給我是來做菜給客人吃的,又沒有規定要教學徒」,從此他了解凡事要先把自己的份內工作做好,為了學技藝,同事9點上班,他提早2小時到,事先幫師傅準備今日要用的食材,等師傅到班後,看他勤快,也幫著備好食材,有了餘裕的時間,才肯一點一點的教他。
「學功夫是要費盡心思的」,高鈺龍師傅說,日本籍的師傅更是如此,看學徒不順眼,什麼都不肯教。他苦笑,有一段時間為了學炸蝦,他費思量請師傅傳授,但卻被拒絕,實在沒有辦法,那時薪水很低,沒有錢去買油來練習,最後就到回收廠拿餐廳用完不要的整桶廢黑油回家,倒進油鍋慢慢練習,麵衣和蝦的形狀都達到自己滿意,也整整花了一年。
現在他熬過來了,成為日本料理師傅,他想把功夫好好的傳承下去,不想讓學子經歷像從前的自己當學徒時的無奈,在城市科大餐飲管理系裡,他每個動作都講解得清清楚楚,學生不懂的,他再講,他說,外面的老師傅只會教,不知道理論,「我要讓學生的日本料理專業建立在知識上,從做法、學理,科學化的知識,讓學生融會貫通了解為什麼要這麼做」!
看著師傅,和他做出來的菜,突然覺得餐桌上的一道菜,背後蘊含著是如此強大的意志力,今天了解了什麼是職人精神。
avatar-img
5會員
9內容數
不論你是誰,身在何種位階,都會面臨公關事件與危機,這個專題希望具備保身符的概念,讓人人都能與化解危機,好好擁抱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學徒到大師的漫長旅程,以傳統日本壽司師傅的培養過程為例,展示了達到專業水平所需的時間和努力。文章強調了16—48通道的人類圖朋友如何在所愛的領域中投入全部身心,不斷磨練技藝,與花精在這過程中的作用,特別是「岩水花精」如何幫助保持理想,同時學會柔軟應對挑戰。
Thumbnail
學徒在跟著老師傅學習時,先花幾年學習技術(手法),再花數十年累積經驗(手感)成為老師傅,有道是手法易學,手感難教,因此必須花費相當的時間去累積功力,從中體會各式各樣的細節方能熟能生巧,如果我們能弄清楚學徒變成老師傅的過程與細節,訓練時間就可以大幅下降,功力累積的基礎不一樣。
Thumbnail
臺灣小吃代表了臺灣的風土人情,臺灣味道承載著濃厚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一段時間熬成的好菜,亦如淬煉和堆疊的人際關係。
近年來,台灣的出版社為因應或減少日本版權費的支出,熱衷投注於日文公版書(著名作家作品)的編譯,出現同一作家,出版社推出各自譯本的局面,這就給不諳日語的讀者多了比較譯本優劣的機會。在臺灣,北大路魯山人的藝術論並非主流讀物,其珍味食譜亦甚少出版,所以,出版社另闢蹊徑刊行他的美食王國圖譜,自然令美食家和日
Thumbnail
高誌鍵先生從小熱愛烘焙,先後在台灣、日本和澳洲學習烘焙,最終創立「菠特傑蔬果烘焙」,專注於使用台灣在地食材製作健康「無麩質」的產品。面對創業路上的挑戰,高誌鍵先生仍堅持製作健康美味的烘焙產品,希望能擴大品牌影響力,將米食文化傳承下去。
昨天到台中找詹絲蓉人文經絡系統中的老師做經絡調理 老師在台中經營工作室已經7年了 因為我們在系統所學習到的調理手法非常細緻 調理過程手法可能會因為客人不同的身體狀況而會有些調整 並不是完全依照時間或是標準流程操作 所以我很佩服老師能夠在每天日復一日的調理保持細緻與用心(人文精神)
Thumbnail
      不管任何的職業,都會有他們的做事方法,但是每個產業當中都會有工作能力強的人,他們會有自己的工作技巧,優秀的人能透過觀察上司或前輩的工作技巧內化為自己的能力。
俗話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意思是說如果想要在職場和生活上學到真本領...方法除了靠師傅指導外、要在殘酷的社會生存和得心應手還必須要靠自己的體會和努力......雖然時間短暫、但能讓我在人生中瞬間有這種體悟的人...就是宋老師!
Thumbnail
傳統中菜師傅養成 常練就一手好刀工   而西式、法餐師傅的養成 常常是練出擺盤的功力   這並不是說中餐師傅不會擺盤 或是說西式料理師傅不會刀工 只是說傳統上側重不同   但是新一代的廚師 融合中西料理 不論擺盤或是刀法 都有自己的想法   在資訊爆炸時代 創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學徒到大師的漫長旅程,以傳統日本壽司師傅的培養過程為例,展示了達到專業水平所需的時間和努力。文章強調了16—48通道的人類圖朋友如何在所愛的領域中投入全部身心,不斷磨練技藝,與花精在這過程中的作用,特別是「岩水花精」如何幫助保持理想,同時學會柔軟應對挑戰。
Thumbnail
學徒在跟著老師傅學習時,先花幾年學習技術(手法),再花數十年累積經驗(手感)成為老師傅,有道是手法易學,手感難教,因此必須花費相當的時間去累積功力,從中體會各式各樣的細節方能熟能生巧,如果我們能弄清楚學徒變成老師傅的過程與細節,訓練時間就可以大幅下降,功力累積的基礎不一樣。
Thumbnail
臺灣小吃代表了臺灣的風土人情,臺灣味道承載著濃厚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一段時間熬成的好菜,亦如淬煉和堆疊的人際關係。
近年來,台灣的出版社為因應或減少日本版權費的支出,熱衷投注於日文公版書(著名作家作品)的編譯,出現同一作家,出版社推出各自譯本的局面,這就給不諳日語的讀者多了比較譯本優劣的機會。在臺灣,北大路魯山人的藝術論並非主流讀物,其珍味食譜亦甚少出版,所以,出版社另闢蹊徑刊行他的美食王國圖譜,自然令美食家和日
Thumbnail
高誌鍵先生從小熱愛烘焙,先後在台灣、日本和澳洲學習烘焙,最終創立「菠特傑蔬果烘焙」,專注於使用台灣在地食材製作健康「無麩質」的產品。面對創業路上的挑戰,高誌鍵先生仍堅持製作健康美味的烘焙產品,希望能擴大品牌影響力,將米食文化傳承下去。
昨天到台中找詹絲蓉人文經絡系統中的老師做經絡調理 老師在台中經營工作室已經7年了 因為我們在系統所學習到的調理手法非常細緻 調理過程手法可能會因為客人不同的身體狀況而會有些調整 並不是完全依照時間或是標準流程操作 所以我很佩服老師能夠在每天日復一日的調理保持細緻與用心(人文精神)
Thumbnail
      不管任何的職業,都會有他們的做事方法,但是每個產業當中都會有工作能力強的人,他們會有自己的工作技巧,優秀的人能透過觀察上司或前輩的工作技巧內化為自己的能力。
俗話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意思是說如果想要在職場和生活上學到真本領...方法除了靠師傅指導外、要在殘酷的社會生存和得心應手還必須要靠自己的體會和努力......雖然時間短暫、但能讓我在人生中瞬間有這種體悟的人...就是宋老師!
Thumbnail
傳統中菜師傅養成 常練就一手好刀工   而西式、法餐師傅的養成 常常是練出擺盤的功力   這並不是說中餐師傅不會擺盤 或是說西式料理師傅不會刀工 只是說傳統上側重不同   但是新一代的廚師 融合中西料理 不論擺盤或是刀法 都有自己的想法   在資訊爆炸時代 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