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2|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面對疫情,你可以做的更多和更少—  一個心理師的建議(上)

不知道大家平常看新聞的時候會不會觀察自己呢?武漢肺炎已經沸沸揚揚邁入第二個月,隨著病毒傳播的進程,我們會透過新聞看見越來越多的敘述,好像病毒就在身邊。例如台灣第一位因武漢肺炎而死的案例出現後,新聞開始訪問車行訪問周邊的人,繪聲繪影開始出現各種消毒的畫面,看起來好像是力挽狂瀾的保證療癒,實際上卻是帶來更多的焦慮,讓觀看的人開始將不必要的敵意帶給不同身份別的人。
我觀察自己在看新聞時,如果連續三則都是類似的消息,焦慮會明顯感覺上升,看到記者繪聲繪影地訪問車行、周圍居民、還有車輛消毒的動作,好像又重新經歷世紀黑死病的感覺,心裡我會開始質疑這則新聞和事實的陳述有多大關連,這些訪問對於受訪者造成的壓力。這則新聞對於閱聽人的訴求與貢獻,這些內心翻騰的質疑讓人忍不住起身把電視給關掉了。

災難時期的媒體相處之道

台灣是一個有許多新聞的地方,一則消息會經過鋪陳變成議題,但是議題的深度與否則沒人討論,而媒體對於心理健康常識普遍不足的社會中,雖然仰賴媒體但是我們要更能懂得自救,理解媒體的各種限制,把自己的身心平安放在優先位置。
當我們只是不明就裡地去訪問(類)被感染者的不安和徬徨時,這些徬徨也會帶給觀眾,好像大家都被病毒困住了,無處可去。而目前疫情的新聞幾乎到了鋪天蓋地的程度,在非常時期調整閱聽習慣應該是重要的。
每當自己看新聞覺得有些情緒時,我們的恐懼被挑起,想要越看越多但是卻越看越害怕,可以從躁動不安的身體反應中去察覺。這時候先暫時關起電視,作幾個伸展找人聊聊都是好方法。重點是我們的腦海害中對於災難本來就內建重複模式,真的不需要再透過新聞來強化。
找個安全的角落躲起來,或是去外面曬曬太陽都是好方法,退縮、找個安全的地方讓自己重新平靜起來是重要的,避免高風險環境、避免暴露在過度的疫情新聞中,保持自己的安全為優先,是我們面對災難「安、靜、能、繫、望」中的第一步。

靜心等、慢慢聽

每一則新聞每一則訊息都有他的意義和產生的能量震動,等待冷靜之後,我們可以自問這則新聞挑起了我什麼樣的焦慮?對自己健康的焦慮、害怕失去親人的焦慮、收入銳減的經濟焦慮、物質匱乏的焦慮感重現?請告訴自己這些都是正常的。
在我執業的生涯中大部分人面對焦慮或挫折沮喪都是強壓,大部分的人都說忍一忍就沒事了。透過追劇、酒精、狂吃、睡覺來強搶壓下去,但是當焦慮已經在神經上面留下痕跡,上述方式都於事無補,反而帶來更不好的後果,例如更加依賴物質或是某些成癮行為。
我很喜歡前陣子聽到一位老師在網路上的形容,靜就像是讓汽車回到空檔,既不是停、也不是走,就是順應自然的運行,呼吸吐納、吃飯喝水消化、修復與補眠。這時候我們可以把專注力留給身體,觀察情緒帶給身體上的反應?
肌肉變得緊繃、腸胃變得躁進、動作速度變快、手在發抖、情感變得躁進或是急促?我們再一次地感覺這些不適的部位,與他對話和相處,不是適猛吞胃藥或是急著吃止痛藥。這幾年在身心醫學的研究中,我們得知並不需要害怕身體的反應,例如發抖或是哭泣,這些生理反應可以幫助我們自累積或猛烈高張的壓力中釋放,回到自然的狀態。
因為這些是身體內建的平復機制,讓我們的能量得於回歸空檔,所以不需要壓抑。情緒上來說,如果我們能把情緒和這些身體反應給隔離開,這些身體反應並不會在身心上留下印痕,發抖是ok的,他讓我們知道自己很害怕,想要逃離開,顫抖的身體有無限可能,就像是一場醞釀。但是如果是恐懼情緒伴隨著發抖,我們會留下害怕的印象,反而逃開每次相關的場景,因為我們不懂得將負面的情緒和有益的生理反應給區分開。

重拾身體與情緒的控制感 — 能動性

在過度暴露的焦慮之中,找尋自我感重拾能動性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如果焦慮停留在神經上,他會自動地播放甚至是增生出相關的焦慮,又或者在創傷場景之中,創傷記憶的不斷復返與閃現也是我們生理機制之一,如果不是有意地去正視這件事,很容易迷失在這樣先天設定的回路中。
我們的情緒反應由杏仁核掌管,之所以此處的神經傳導要快所有其他部位一步,原因在於我們面對危急時的戰或逃反應,就是靠他,我們需要在最快的時間先行動作,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過「先跑再說」的經驗,或是沒反應過來已經出手或爆粗口,這些都是情緒幫助我們加速的結果。
但是這樣的生理機制卻不適用於客觀條件已經和緩的創傷事件,或是屬於疫情這種長期的無能為力,不知道病毒在哪裡?從誰或何處傳播的擔憂,卻還是會透過我們杏仁核和交感神經傳達出來。面對這樣不好意念的重複或是挫折空虛害怕感覺的侵擾,現在最容易的就是逃避和強壓,包括追劇或是昏睡。

虛假的能動性

人手一支台智慧型手機,我們幾乎無時無刻都和社群軟體沈浸在一起,包括筆戰、指責別人、傳遞不經證實的資訊、各式偏方、搶購商品…等,我個人認為都是我們想要重拾能動性的原因之一。但是請記得,能動性的前提是「可以控制的」,猜到了嗎?不是我們一直出力,一直傳播、一直關心別人、一直掃貨就是代表「我們可以控制」。
在身體心理的觀點,可以控制的意味著我可以行動也可以靜止,我可以在恐懼中承擔自己的無助,我可以關上電視,認知道自己面對疫情訊息的超載,我可以讓自己安全且安靜地待在一個角落,做一些讓自己覺得安定和平凡的事情。哪怕是深呼吸也好,可以動的基礎並不建立在我們可以恆動上面,而是建立在我們能夠靜止之上。
另外則是我目前的行為是否是「對現實有益的」。把自己喜怒哀樂的責任放在別人身上,希望別人照著自己的話去做,並不會讓自己覺得快樂或有控制感,因為每個人都有一個獨立的腦袋,總有失算的一天。同樣地,在網路上希望陌生人去順從自己也不是好主意,不斷地筆戰帶來的空虛和無形中的傷害,身心俱疲,原本的恐懼焦慮取而代之的是憤恨和疲乏,甚至阻礙的下一個階段的進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