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紹華:喚醒醫療照護初衷的諄諄告白──讀《談病說痛》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要是說戰爭的關係太重大了,不可以任由將軍作主,政治也一樣不能任由政客作主,那麼,我們也應該說病痛和醫療照顧關係太重大了,不宜任由醫學專業人員來作主。──凱博文
這本《談病說痛:在受苦經驗中看見療癒》的作者凱博文醫師、教授,在本書結尾寫下這段話,以比喻的方式總結了全書主旨。他真是說到重點了。不過,我想提醒讀者從正面而非否定的語氣來理解他的語重心長。
身為精神科醫師的凱博文並非反對生物醫學的「另類醫療」倡議者,亦不在鼓動醫、病的二元對立。他是在提醒我們:醫療照護的初衷狀態,其實是一種涵蓋了人對宗教、哲學、生死觀、人際關係、病痛緩和等多重關注的理解與處置,後來才淪為單由病理診斷與開藥處方主導的病痛介入模式。這種單向片面的醫療模式,對於本書關注的慢性病痛,經常無能為力,令醫、病、家屬各方都深感挫折。
凱博文強調,對於慢性病痛的合宜照護,應是理解與處理以患者病痛為中心的社會脈絡。而這個社會脈絡是由病人及環繞周遭的醫護、親友所構成的多層意涵。換言之,折磨病人的慢性病痛,其成因、惡化或好轉可能同時受到生理、心理與多層社會關係的影響。如果僅著重於患者的生理因素,治療可能就只是緣木求魚,成為病人、醫護、親友等以病痛為中心的長年人際陰影。
乍看之下,身為病人與家屬的讀者可能會心有戚戚焉,覺得凱博文說得太有道理了;但身為醫護人員的讀者,卻可能皺起眉頭,心想怎麼可能有時間和力氣如此治療病人。這兩種反應,放在現行常見的醫療照護架構下,都是可以想像的立即反應,因為病人經常覺得他人難以理解自身苦楚,家屬也感到困擾無助,醫護人員則認為難以應付藥解無方的麻煩病人。這些反應都是凱博文撰寫此書想要對話的對象。而他的生命與專業經歷,讓他具備充分的合理性與說服力去跟不同的立場者對話。
凱博文是一九四一年於美國出生的猶太裔醫師,秉承猶太思想家的傳統,不信表象,習於探究深埋內心的動機與內涵,重視「道德見證」的生命意義。他體驗過罹患氣喘的慢性病痛,也是位臨床精神科醫師,一九六〇年代末來台灣實習行醫,後來以艋舺等地的俗民醫療方式為研究主題,於一九八一年出版《文化脈絡下的病人與醫者》(Patients and Healers in the Context of Culture)一書,提出疾病解釋模型(explanatory model of illness)等觀點,一舉成名,成為享譽國際的醫療人類學家,引領跨文化精神醫學、醫療與人類學的學科對話。《談病說痛》這本書於一九八八年出版,延續他一九八一年提出的諸多啟發概念,再加上在美國行醫與中國改革開放後赴中國研究的案例經驗,繼續深化探討他所關注的跨文化與社會脈絡的病痛理解。
凱博文的著作等身。台灣讀者可能熟悉他的另一本譯著《道德的重量:不安年代中的希望與救贖》(What Really Matters: living a moral life amidst uncertainty and danger,心靈工坊2007,原文於2006年出版),那是他已然成為國際重量級資深學者時的作品,娓娓道來,出手就是力道。與之相較,《談病說痛》是他中壯時期的著作,寫得十分用心,努力描繪、引述、分析、說服,致力於引領思考一種新的醫療照護典範。從此書回顧凱博文的立論,清晰可見一位重量級的學者、作者,是如何從青壯時期一路走來,長年認真勤奮投入思考與寫作,才得以成就影響眾人的先驅作品。《談病說痛》與《道德的重量》,如同從毫不懈怠的堅持轉型為舉重若輕的深思,儘管生命的變化與姿態可謂由緊到鬆,始終不變的則是對人的苦痛的深刻關注與道德責任。
《談病說痛》這本書中所談到的一些實作理念,例如區辨病症(disease)與病痛(illness)的文化差異、醫師(doctor)與醫者(healer)的療癒差別等,如今已成為醫學人文教育的基礎,而有些仍然只是理想。凱博文所呼籲的醫療照護典範,也許並非一蹴可幾的臨床實作理念,但卻是不斷提醒我們如何面對生命疼痛的共解之道。不變的是疾患的生物現象,變化的則是每個社會中對於病痛的表達、分類與處遇。如今我們對於後者的理解,相較於一九八〇年代,已經具有跨文化的比較精神。然而現今的醫者與家屬能否正視病人的經驗敘事,依然是慢性病診斷與治療的一大挑戰。
沒有什麼比重大疾病更得以讓人聚焦生命經驗與釐清生存的條件了。凱博文強調病人的病痛敘事,目的不在要求病人忠於歷史,而是理解病人如何創造敘事的意義,因其攸關患者的病痛與人生。換言之,醫者聆聽病人敘事的姿態,會影響病人如何訴說病痛,以及醫者聽到的是什麼。這不僅需要醫者的同理心,亦需勇氣,以面對病人可能訴說出的詮釋與真相,並彰顯見證、認可、理解、協助他人病痛的重要性。
在AI的時代,這本舊書依然深具啟發。在當前以精密儀器偵測病人身體以求診斷的醫療典範中,對於病痛敘事的同理與詮釋,是受到壓抑的醫者人文能力。可以想見,在AI逐步取代醫師的生理診斷技術之際,對於病人疼痛敘事的詮釋,仍是醫者有待培育開發的能力,而且應是儀器無法取代的人文能力。如凱博文所言:「疼痛科學一定要將社會科學的詮釋加在生物醫學的解釋裡。」
「軟」科學的價值,得以讓診斷與療癒更為有效。這是一位臨床精神科醫師透過醫療人類學的細膩觀察與人文關懷,寫給臨床醫療工作者的諄諄告白,也有助於所有可能或正面臨慢性病痛的人,看見自己的生命挑戰與意義。
文:劉紹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臺灣醫療人類學學會創會理事長)

《談病說痛:在受苦經驗中看見療癒》
The Illness Narratives: Suffering, Healing and the Human Condition
作者:凱博文(Arthur Kleinman, M.D.)
譯者:卓惠
【2020,全新翻譯】
★ 哈佛醫學院引領醫學和人類學對話的凱博文醫師,最經典的醫學人文著作。
★ 以跨文化視野,對病痛經驗作最深刻的觀察與敘說。
★ 直搗病者最深切、說不出的感受,喚起了每個人病痛經驗。
★ 對照當今醫護體制,不僅歷久彌新,更是一聲敲醒醫護初心的警鐘。
【延伸閱讀】
《照護的靈魂:哈佛醫師寫給失智妻子的情書》凱博文(Arthur Kleinman)著
《道德的重量:不安年代中的希望與救贖》凱博文(Arthur Kleinman)著
《醫院裡的哲學家》李察.詹納(Richard Zaner)著
《醫院裡的危機時刻:醫療與倫理的對話》李察.詹納(Richard Zaner)著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對抗焦慮,人體有奧祕的調適過程,加上各種實用技巧,以遊戲心情多管齊下,思考會變得友善,心會寧靜,情緒會天天天晴。很多人和我一樣,焦慮的時候會感覺吸不到氣,因為吸不到氣,就變得更焦慮。這時,只要改變一個小小的環節就能影響整體,任何一種改變都會很有幫助,可帶來放鬆的正向效果。
「滾!給我滾!」我的妻子,瓊安,正對著她床邊的陌生人瘋狂地尖叫和拍打。她非常地激動和恐懼。「離開這裡,滾出去!」但那個被她視為陌生人的人是我,與她結縭超過四十年的丈夫。瓊安剛從午睡中醒來。這時是二〇〇九年夏季,地點在麻塞諸塞州的劍橋。我們在住了二十七年的家中臥室裡。
當你向一個曾經有心理疾病的人問,「你是怎麼好起來的?」時,其實你是在問一個哲學問題。如果你願意翻開《空橋上的少年》這本書的話,映入眼簾的第一個少年,其實是三十歲出頭的蔡醫師,在異國充滿迷惘的身影。出身某大醫院體系的蔡醫師,受訓期滿之後卻想要離開原本的大醫院,而當被其他大醫院的科主任詢問……
書中,朋城講述到自己第一次不去學校上學的原因,僅僅只是因為那天早上,他找不到一本簿子。老師和全班同學叮嚀一定要帶,他翻遍了整個房間還是找不到,媽媽跟他說,找不到就不載你去上學,朋城感到很焦急、很無助,他想說這樣下去一定會遲到,索性就躺到床上不起來了,從這次開始之後,朋城開始斷斷續續不去上學,媽媽卻…
每年都需要來一次長途旅行的我,當看到這本《空橋上的少年》的書介的第一個關鍵字:「壯遊」,雖說小說這種形式一向不是我的菜,卻還是忍不住被吸引了。故事開端於蔡醫師的印度之旅啟程,一趟為了摸索出一個有關職涯的答案而出發的旅行。然後與他在台灣的精神科工作環境中最主要的一位病人「朋城」的故事交織發展。
蔡伯鑫說,他並沒有想要藉由《空橋上的少年》這本書提供給讀者一個出口,或許人生本來也就不存在所謂的出口。這本小說對他而言,如同書裡旅行線的曼陀羅、也如同醫療線裡的日間病房,既是一個最好的地方、一個烏托邦,也是一個隱喻的空間,在這樣重現與閱讀的過程中,他期待能讓每個孤單的人在此重新連結。
對抗焦慮,人體有奧祕的調適過程,加上各種實用技巧,以遊戲心情多管齊下,思考會變得友善,心會寧靜,情緒會天天天晴。很多人和我一樣,焦慮的時候會感覺吸不到氣,因為吸不到氣,就變得更焦慮。這時,只要改變一個小小的環節就能影響整體,任何一種改變都會很有幫助,可帶來放鬆的正向效果。
「滾!給我滾!」我的妻子,瓊安,正對著她床邊的陌生人瘋狂地尖叫和拍打。她非常地激動和恐懼。「離開這裡,滾出去!」但那個被她視為陌生人的人是我,與她結縭超過四十年的丈夫。瓊安剛從午睡中醒來。這時是二〇〇九年夏季,地點在麻塞諸塞州的劍橋。我們在住了二十七年的家中臥室裡。
當你向一個曾經有心理疾病的人問,「你是怎麼好起來的?」時,其實你是在問一個哲學問題。如果你願意翻開《空橋上的少年》這本書的話,映入眼簾的第一個少年,其實是三十歲出頭的蔡醫師,在異國充滿迷惘的身影。出身某大醫院體系的蔡醫師,受訓期滿之後卻想要離開原本的大醫院,而當被其他大醫院的科主任詢問……
書中,朋城講述到自己第一次不去學校上學的原因,僅僅只是因為那天早上,他找不到一本簿子。老師和全班同學叮嚀一定要帶,他翻遍了整個房間還是找不到,媽媽跟他說,找不到就不載你去上學,朋城感到很焦急、很無助,他想說這樣下去一定會遲到,索性就躺到床上不起來了,從這次開始之後,朋城開始斷斷續續不去上學,媽媽卻…
每年都需要來一次長途旅行的我,當看到這本《空橋上的少年》的書介的第一個關鍵字:「壯遊」,雖說小說這種形式一向不是我的菜,卻還是忍不住被吸引了。故事開端於蔡醫師的印度之旅啟程,一趟為了摸索出一個有關職涯的答案而出發的旅行。然後與他在台灣的精神科工作環境中最主要的一位病人「朋城」的故事交織發展。
蔡伯鑫說,他並沒有想要藉由《空橋上的少年》這本書提供給讀者一個出口,或許人生本來也就不存在所謂的出口。這本小說對他而言,如同書裡旅行線的曼陀羅、也如同醫療線裡的日間病房,既是一個最好的地方、一個烏托邦,也是一個隱喻的空間,在這樣重現與閱讀的過程中,他期待能讓每個孤單的人在此重新連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在醫院與大學的知識巨塔間,郭文華以專業經驗與學術訓練自然地跨域流動,隨著衛生政策的轉折穩步前行。不管是他參與過的臨床實務、還是正在推動的素養培養、亦或持續追蹤的〈病人自主權利法〉修法,這段研究如何成就完整,沒有遺憾人生的修行之道,其實才剛啟程。 ⠀ 而未來都將離開人世、走向此生盡頭的你我,都在路上。
Thumbnail
試讀篇章中,作者以八種不同的醫學技術為主題,融以細膩的文學筆觸,深入淺出的引領讀者思考醫學領域所遇到的社會議題。書中每一篇章都平易近人,你可曾想過我們身邊的醫療體系人員也會碰到跟我們一樣的難關?遇到跟我們一樣的處境?也思考過我們正面臨的問題?
Thumbnail
一位年輕患者的家屬,面對照顧與治療的掙扎,面對生死的抉擇,承受了極大的壓力。在家庭意見的分歧中,醫療團隊與家屬一同探討安寧照護的方向,最終做出適合患者的決定。生命短暫的停留,讓人思考著對於生命意義的理解和尊重。
Thumbnail
醫生在面對病童及其家屬時,內心所經歷的情感衝突及壓力。他們的愛與承受的情感痛苦,以及對病童的深切關懷。
[槌與釘] 應該會有很多篇文章,主要想要談「醫師你怎麼會認為我是這個問題?」以及衍伸出去的「醫師你為什麼會用這種方式治療我?」診間要解釋醫師腦中的思考其實很不容易,加上很多人問了也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消化得到的資訊,故使用可重複回顧的文字載體來將行走這段路的體悟留下,僅代表我個人目前的腦內活動。
因為愛大的《#內在成就》,讓我想找這本書來讀。不看則已,一讀才發現。天啊!《請問侯文詠》這本書好好看喔!原本沒有打算要寫讀書心得,但想想,還是很簡短的,跟大家分享一下好了! 作者侯文詠,身為照顧癌末病人的醫師。他在與數百位病人的對話中,發現,對於臨終病人來說,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都是關於內在價
Thumbnail
癌症仍是一個目前難治的疾病,而病友對於疾病的描述各異。有人痊癒了,有人經歷了二次罹癌,更有人失去了生命,而這本書病從所願並不是作者想要生這病,而是更坦然的接受這病來到生命中。 老實說對於主題並不是這麼樣討喜的書不會主動閱讀,但就追著獎項,當作跨界看些自己平常比較少接觸的領域讀了起來。作者也寫散文也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分享了自己在加護病房的睡眠困難、對中藥的需求等內容,對加護病房的醫護人員有所期待與建議。
Thumbnail
醫病關係緊繃的台灣社會,重溫上個世紀末的電影《心靈點滴》,除了滿滿的觀影觸動,更覺得若能「以病患為中心」來思考後續的醫療行為,即便根本問題仍在,藥到未必能病除,但透過對話交談讓心靈先被撫慰,這一切才會有良好醫病關係的可能。我知道站着説話不腰疼的矛盾,但一路上幸運遇見的好醫生,讓我堅信這是真實的存在。
Thumbnail
身體不適的療愈,除了尋求醫生的幫助,更重要的是——靠自己!
在醫院與大學的知識巨塔間,郭文華以專業經驗與學術訓練自然地跨域流動,隨著衛生政策的轉折穩步前行。不管是他參與過的臨床實務、還是正在推動的素養培養、亦或持續追蹤的〈病人自主權利法〉修法,這段研究如何成就完整,沒有遺憾人生的修行之道,其實才剛啟程。 ⠀ 而未來都將離開人世、走向此生盡頭的你我,都在路上。
Thumbnail
試讀篇章中,作者以八種不同的醫學技術為主題,融以細膩的文學筆觸,深入淺出的引領讀者思考醫學領域所遇到的社會議題。書中每一篇章都平易近人,你可曾想過我們身邊的醫療體系人員也會碰到跟我們一樣的難關?遇到跟我們一樣的處境?也思考過我們正面臨的問題?
Thumbnail
一位年輕患者的家屬,面對照顧與治療的掙扎,面對生死的抉擇,承受了極大的壓力。在家庭意見的分歧中,醫療團隊與家屬一同探討安寧照護的方向,最終做出適合患者的決定。生命短暫的停留,讓人思考著對於生命意義的理解和尊重。
Thumbnail
醫生在面對病童及其家屬時,內心所經歷的情感衝突及壓力。他們的愛與承受的情感痛苦,以及對病童的深切關懷。
[槌與釘] 應該會有很多篇文章,主要想要談「醫師你怎麼會認為我是這個問題?」以及衍伸出去的「醫師你為什麼會用這種方式治療我?」診間要解釋醫師腦中的思考其實很不容易,加上很多人問了也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消化得到的資訊,故使用可重複回顧的文字載體來將行走這段路的體悟留下,僅代表我個人目前的腦內活動。
因為愛大的《#內在成就》,讓我想找這本書來讀。不看則已,一讀才發現。天啊!《請問侯文詠》這本書好好看喔!原本沒有打算要寫讀書心得,但想想,還是很簡短的,跟大家分享一下好了! 作者侯文詠,身為照顧癌末病人的醫師。他在與數百位病人的對話中,發現,對於臨終病人來說,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都是關於內在價
Thumbnail
癌症仍是一個目前難治的疾病,而病友對於疾病的描述各異。有人痊癒了,有人經歷了二次罹癌,更有人失去了生命,而這本書病從所願並不是作者想要生這病,而是更坦然的接受這病來到生命中。 老實說對於主題並不是這麼樣討喜的書不會主動閱讀,但就追著獎項,當作跨界看些自己平常比較少接觸的領域讀了起來。作者也寫散文也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分享了自己在加護病房的睡眠困難、對中藥的需求等內容,對加護病房的醫護人員有所期待與建議。
Thumbnail
醫病關係緊繃的台灣社會,重溫上個世紀末的電影《心靈點滴》,除了滿滿的觀影觸動,更覺得若能「以病患為中心」來思考後續的醫療行為,即便根本問題仍在,藥到未必能病除,但透過對話交談讓心靈先被撫慰,這一切才會有良好醫病關係的可能。我知道站着説話不腰疼的矛盾,但一路上幸運遇見的好醫生,讓我堅信這是真實的存在。
Thumbnail
身體不適的療愈,除了尋求醫生的幫助,更重要的是——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