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高中生升上高二前都會面臨同樣的抉擇:要選哪個類組?
究竟社會組好還是自然組好?然而臺灣的教育制度沒有培養出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一直以來的教育模式無法協助大多數學生探索出自己的興趣,而在這個影響自己未來的決定上四處求援,因為沒有主見而聽從身旁的聲音,渾渾噩噩地選了之後才逐漸發覺自己並不喜歡。
所以,選組到底是誰選的呢?「既然你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那就先選自然組吧!」不論成績好壞,只要提到選組問題,得到的答案幾乎沒有例外皆是如此。那究竟是什麼造成絕大多數人的回答都會以自然組為主呢?許多人認為選擇自然在未來會比較有競爭力,因為現在台灣產業以理工為主,將來出路比較廣泛,平均薪水也比較多;也或許由於升學體制的緣故,在大考時跨科較容易,可以在選填志願時較佔優勢;甚至有些男生明知自己喜歡社會,卻因為普遍認為「社會組是給女生念的」,為了要滿足社會期待而拉不下臉來選。
不僅是父母和師長,學生被灌輸「自然優於社會」的觀念,心中也都會先以自然為主,以「只要還念得下去就繼續讀」的態度來面對,才開始考量其他因素,例如成績、興趣等等。然而國民義務教育的填鴨模式,使得學生只是一味寫考卷求好成績,反而不知道除了讀書之外自己還能做什麼。即使在學校有生涯規劃或輔導課,做了性向測驗看出自己的優勢科目,卻鮮少有人真正在意這個測驗的結果,明知不適合仍然會選擇自然組。
這和所謂的「平均思維」也有關係。給予別人建議的時候,人都會從過往經驗裡看「平均」什麼比較好,未經思考就說出生活中常聽到的想法,而不太會站在發問者的角度為他著想,因為提出千篇一律的忠告比了解對方後給「客製化忠告」簡單輕鬆許多,卻會使人盲目從眾而輕率做了人生的重要決定。
對不少自然組的學生而言,讀自然是很辛苦的,但就是單純為了「升學」——花了很多時間讀不擅長的科目,換得大學繼續與不喜歡的科系糾纏,或許未來再跟討厭的工作相處一輩子。這是攸關人生方向的重大抉擇,卻沒有人教學生們分析利弊,不論是根據未來出路考量,抑或綜合了興趣與優勢,進慎評估都是有必要的,就算結果與原本相同,但至少是經過思考,出於自己的意志的選擇。
社會組是要培養人文、語言、藝術等方面的人才,而自然組則是要培養理工、科技等方面的人才,兩者僅是不相同,而沒有好壞優劣之分,因此我們不該只偏愛其中一個類組,而剝奪了往其他方向發展的可能性,讓學生的興趣和天份被埋沒在升學主義至上的體質之中。教育的目的最終是希望能培養出各方面的人才,畢竟人有各有所長,若真的所有人都選了自然組,就會與教育的目的相違背了。
責任編輯:郭羽捷 核稿編輯:鄒宇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