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4|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你是否過著看似永不改變的人生?讀《練習改變》這本書後的思考與實踐

Triggers, for propelling yourself. Creating behavior that lasts becoming the person you want to be. What are your triggers ?
#文章開始前,一樣問大家幾個問題,不如花個幾分鐘思考過後,再繼續往下讀:
(1)你認為改變是什麼?為什麼需要改變?真的需要改變嗎? (2)改變包含了哪些層面呢?關於自己,還是關於周遭的環境? (3)你是否曾經有過某個時機,覺得自己非改變不可了!又是什麼促成了你有這樣強烈的企圖心,驅使自己開始改變? (4)回想一下從過去到現在,你曾經嘗試過什麼改變?從過去到現在,你達成過怎麼樣的改變? (5)你正在經歷怎樣的改變呢? (如果可以,歡迎留言與我分享)

#檢視自己的生活

這本書可以說是我讀的第一本商業類型書籍,以前我是一個很排斥商業書的人,如果問我為什麼,我也不是那麼清楚.
但如果硬是要說出個理由,我想應該是因為我是一個喜歡自由的人(誰不喜歡自由?),不喜歡被世俗既定的規範管束,基本上就是一個想做什麼就做的人.而商業書中很多的部分會提到各種策略與框架,告訴你該用什麼樣的模式去運行人生.光從字面的意思去想像這樣的一個過程,是不是感覺到很無聊呢?
但也因為這樣的個性,再加上工程師的工作作息跟還算不差的薪水,讓我在生活中的很多方面漸漸走了樣.每天接近深夜才下班回到家,肚子很餓的自己會在到家前,在便利商店買微波食品搭配口味濃重的含糖飲料.再來因為一整天都在工作,就算身體再累也捨不得睡覺,想要多擁有自己的生活時間,就算多幾個小時也好,然後最後因為時間太晚,索性連牙都不刷,澡都不洗就睡了.
到了週末,更會因為平日上班時間的辛苦,想要好好的犒賞自己,隨便一餐四五百塊錢的午晚餐,已經是週末的常態.再來,一雙一萬塊的休閒鞋也買得毫不手軟,一年十幾萬塊的出國旅遊開銷,報復性消費儼然已經成為我的消費習慣.

#造成了什麼結果呢?

看完上一段的描述,不管你認不認識我,是不是覺得實在太過荒唐?(是的,這就是我曾經生活的日常,認識我的朋友應該也沒想過,我曾經是這樣子在過日子 XD)
後來我生了兩場大病,第一次住進了醫院的重症急診病房,這次是A型流感併發肺炎,高燒40度持續了12個小時才退,身旁都是年事已高的長輩們在呼喊咳嗽著,旁邊坐著從台中上來心急如焚卻無能為力的家人.在那時刻,我真的以為我的人生就走到這裡了,彷彿看到人生跑馬燈,心裡只有感到無限愧疚,為何我把自己的人生過成了這樣?
接著我離開了那間公司,進入一段為期快一年的休息,中間也因為身心放鬆,再度生了一場大病.這場病後,我連說話都只剩氣音了.
還能更糟嗎?
因為長期對牙齒健康的疏忽,現在的我有兩顆完整的假牙,四顆牙套,前前後後治療至少花了20萬的積蓄.
那我的報復性消費造成了什麼呢?
大概就是三年多的工作沒存下什麼錢,賺得多花得也快,對於金錢沒有任何節制與管理,有著很糟糕的金錢觀念,對那時的我來說,幾萬塊都是小錢.

#改變的契機

我想,離開待了多年的公司,就是練習改變的開始.
而在這一年休息的過程中,我又嘗試了一些從前不曾做的事情,包括了鼓起勇氣報名學習swing dance 的課程,對我這個沒有任何舞蹈細胞又怕生的人來說,需要很大的勇氣.也花了不少時間研究各種投資理財的方法,第一次將實際的金錢投入到了股市. 再來,很幸運的有機會參與了AppWorks School的軟體課程,縱使最後我沒有選擇純軟體的工作,但也成功的從純硬體工程師的工作轉而走向韌體工程師寫程式的職涯發展.

#改變的進程

改變通常不會是突然發生的,它是一連串過程的積累堆疊,透過不斷練習,最終得以產生的結果.
在2018年的年末,我遇見了《練習改變》這本書,當時我已經在新工作待上一陣子,生活習慣似乎還是停留在上一間公司所養成的慣性裡,但我自己的內心還是渴望改變的.於是我在看完書後,開始實行書中很重要的一部份,每日提問.
什麼是每日提問?它是一種驅動機制,利用對自己下定決心想改變的承諾,點燃改變的動力,並將目標微小化,降低每個目標執行上的難度.
下面開始,我舉自己的親身例子,給大家做參考: 這是我開始執行每日提問前,詳細列下想做的改變.囊誇的範圍很廣,包括生活習慣/飲食/工作/運動/自我成長…等等.不要害怕列出來的清單太多,也不要害怕自己做不到,先列就對了.
每日提問-詳列目標
每日提問-詳列目標
之後挑選出自己覺得重要且急迫的目標,並且個數必須在自己每天能夠達成的範圍之內(像我就是一個改變驅動力很低的人,只選了六項).然後最後,審視一下這個改變組合的強度會不會太高,如果有太多目標對你來說都是需要花費大量努力(精神力?)才能夠開始做的,那就需要調整,替換成幾個比較容易執行的目標.
如果每個目標你都覺得很困難呢?那就將個數減少,或是把目標拆成細項.每日提問這個方法並不是要將你逼向極限,而是要讓你對於自己的選擇承諾負責任.
再來,每日執行.每天睡覺之前針對今天各個目標的表現寫下1~10分的評量,並且反思自己為什麼得到這個分數.明天該怎麼改進?是什麼原因讓你無法達成目標?
每日提問-挑選目標&執行
每隔一段時間替換目標.
如果執行一段時間之後,你發現有的目標已經可以不太費力的達成,那恭喜你,它已經內化在你的身體裡了.如果有些目標每天都很難做到,那也請你先將它移出每日執行,回歸到目標清單裡,有可能這個改變對目前的你難度還太高,或者是你還沒準備好做出改變.不管如何,在心態還沒準備好的情況下做出改變,結果都不會是好的.
下面這張圖,就是我在執行第19天之後調整過的每日提問清單,你依舊可以看到第6項每天掛0.(多益這項,直到時隔一年半後的2020年初,我才認真準備考到想要的金色證書)
每日提問-隔一段時間替換目標

#關於堅持

最後一定會有人想問,練習改變的過程這麼痛苦,該怎麼堅持下來?
書中有提到在改變過程中的三個角色,分別是計畫者/執行者/教練.計畫者跟執行者可以看成是想要改變的自己,那教練是誰?教練可以是以真人形式存在的,例如你的朋友,你的家人.教練也可以是內心的聲音,自己的信念.教練也可以是一個物品,一張明信片.
對我來說,主要的教練有兩個.一個是我的女友,她是在我改變的路上最強的後盾,在我看起來最糟糕的時刻遇見了我,可以說是她打磨光亮了我的人生,沒有她的支持就不會有現在的我.
另外一個教練是下面這張圖裡的手環,當初離開重症急診病房之後,我就一直將這個手環留著,它總是能提醒我做出改變,選擇健康的人生.
對我來說最具有象徵性的教練不一定與你相同,希望大家都可以找到那個對你來說,最具有驅動力的教練.
我的教練-重症急診病房的手環

#總結及提問

我不敢說這本書的方法對每一個人都有用,也不敢說它真的有這麼神奇.但它確實是改變我近期人生的一本重要的書籍.希望書籍內提到的方法,能夠帶給你更滿意的生活. #幾個提問,讓你思考: (1)你是否真心想要改變? (2)你想要怎麼樣的生活?你有認真的想像過嗎?你有勇敢做夢嗎? #幾個重點: (1)壞習慣養成時間很長,要改掉不好的習慣,同樣也需要很長的時間. (2)環境對人的習慣影響很大,如果怎麼都改變不了,嘗試著去釐清所處的環境. #幾句話,與你分享: (1)讓未來的你,感謝現在的自己. — 阿旭寫字公司 (2)莫做行動的懦夫. — unknown
#相關文章推薦 我的這篇文章對於書籍內容著墨比較少,所以找了幾篇針對書籍內容有較多介紹的文章給大家.
【閱讀】練習改變~馬歇‧葛史密斯 @ It's dawning :: 痞客邦 ::
蝙蝠志工舉辦了一個小型的讀書會 讀的書就是上面這本《練習改變》 這本書的內容真的一直戳到自己內心不願改變、不想改變、害怕改變的痛處啊! 以下整理一下本書三大重點: 這是本書第一部份的標題 揭示了兩個很重要的因素 我們常常受到環境的影響而無法做出理想的行為 卻還是被眼前高熱量高膽固醇的美食誘惑 明明知道下班後要打掃家裡 卻還是一回到家就陷入沙發中滑手機看電視 明明知道不要跟人家爭辯和比較 卻還是一講起來就沒完沒了 但是總在第三天第四天又打回原形 因為我們沒有找到最根本的核心 「嘴巴上說著要改變,但不是真心想改變。」 也因為我們無法去預測或控制環境中人事物的變數 (書中稱之為觸發物:觸發我們做出某種行為) 因此「改變」也變得困難 「本書的宗旨在於幫助你,當你置身於你尊敬與摯愛的人身邊, 如何改變自己的行為。他們才是你的目標對象。」 既然我們並不如自己想像中能夠完美的控制自己 那為何不替身邊的人想想 如何做能夠使人幸福呢? 二、主動與投入 提問自己是否有做到自己設定的目標 然而問自己問題的方式也很重要 「你是否盡全力為自己設定明確的目標?」→主動 上面兩個問句,前者是被動性問題,後者是主動性問題 作者將每一個對自己提問的問題加上了三個字「盡全力」 所有的問題都源自於自己是否有做到而不去怪罪環境 書中作者以一家航空公司的空服員當作例子 拿自己的高級會員卡測試空服員的反應 作者歸納出四種反應:熱誠、專業、敵意、憤世嫉俗 起初作者非常納悶為什麼這家航空公司會僱用有敵意以及憤世嫉俗的員工 或是思考難道航空公司沒有足夠的教育訓練教好員工嗎? 就像同一個班級的學生 明明上一學期的國文課 但是考出來的成績還是有高有低 我們所消耗的精神力就越低 也就越有辦法去抵抗環境中會讓自己產生壞行為的觸發物 書中提供了一個提問表 也就是將每個主動性問題列成一張表 每個小時提醒自己一次 以及每天替自己打分數 我覺得這本書幫自己釐清很多事情 重要的還是我們做出的行為 就像書中一個章節提到的:優秀的計畫者,糟糕的執行者 但是實際上做到的事情卻很少 一下子要改變太多的壞習慣 會容易讓自己灰心和放棄 我們為自己訂下一個承諾 努力用21天的時間去培養一個習慣 而這個習慣需要包含四個元素:渴望、影響、具體、每天 我一直很渴望回到高三到大一的那段時期 那段時期的我每天晚上九、十點睡覺,早上四、五點起床 直到大一升大二的暑假 因為忙碌的志工生活和暑期實習 開始讓這個已經維持了一年的良好習慣崩壞 但是那一年我深深的體會到規律的作息 以及 早睡早起可以帶給我很大的幫助以及正向習慣的循環 因此一直很恢復這樣的習慣 而我也檢視了那段時期的觸發物 是什麼事情讓我可以這樣持續的早睡早起呢? 容我保留這個私人的小秘密 但是我也了解到為何後來大二到即將升大四這兩年的時間內 為何我無法回到那樣的作息 因為那個觸發物已經不在 對我而言也不再重要了 原來這個行為並不是真的習慣 我能真真正正的培養起這個早睡早起的習慣  :) 就以每天6點起床為目標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在這裡-讀喜歡的書 : https://linktr.ee/wildvoice.audiobook.podcast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