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過程中,即使絞盡腦汁也不過湊出幾百個字,跟才隨便寫寫怎麼就幾千字了!你會是哪一種呢?
以前有些教寫作技巧的會注重精簡文字,但是許多在社群媒體上常見的文字,卻是精簡過頭的隻字片語,讓看的人理解不能,究竟是要灌水灌滿的廢話連篇,還是意簡言賅的嗯、啊、懂齁,這篇就要來看看日常中的【廢話】。
怎樣的文字算是廢話?
有像是語錄體這種「在非洲 每六十秒 就有一分鐘過去」,看上去很厲害,但實質上甚麼也沒說,或是「我正在進行文章的寫作」,這種會讓你感覺怪怪的語言癌。
同樣是廢話,但也不太一樣,像語錄體這種文字,如果不對它多加詮釋是不會有意義的,只有純粹看起來爽的形式,而語言癌的部分,可以說是語病、邏輯錯誤、灌水湊字數、表達不清楚,但除去這些也還是能得到有意義的句子。
形式與意義也就是在組織文字中(或是任何訊息表達)不可缺少的兩種要素,其中任一處理不好廢話力都滿高的。
意義是我們想傳達的意圖,而形式則是我們表達的方式,也是我在這邊要主要討論的部分,不只侷限在文字、話語上,透過各種方式,如肢體、表情、語氣之類的方式傳達自己的意圖,都是一種語言行為。
哪來那麼多廢話?
回頭檢視一下在生活中的各種文字、或是言語溝通,許多習以為常的交流並不需要多說,想想平常去小七買個飲料時是怎麼說的?
有時不用開口就能買到東西,而且不需要多餘的溝通,這是怎麼做到的?
語言哲學家葛萊斯提出了「合作原則」(Cooperative Principle)*,解釋人們在對話中讓對話順利進行的幾個重要原則:訊息量適當、陳述事實、內容相關、方式簡潔明瞭,運用四個原則,很多時候我們確定對方想要什麼,對方確定我們想要什麼,大家各取所需,合作愉快。
不過很多時候我們不需要遵守全部的原則,拿前面小七的例子,站在櫃台前進入買賣關係,我們不用說出「我要買這個」、「我有帶錢喔」之類的蠢話,就跟平時與熟人、朋友這些關係親密的人相處,不需要把話說得太白,給點暗示就可以互相溝通,平時也沒必要搞得那麼嚴肅嘛,不過也容易有失敗的狀況。
舉個自己的例子,曾經還在當兵的時候,有一次學長叫我拿掃地工具來,然後我很乖的拿來給他,然後就被幹飛了。
日常溝通中有時會習慣便宜行事,說的話意思有到就好,對方自己要去理解,這其實是把溝通的責任推給傾聽者,讓傾聽者需要進行更多的合作 ,以及對話語進行更多的詮釋。
我跟你很熟嗎?
延續前面的部分,日常溝通之所以能如此效率,很多是建立在雙方的合作以及聆聽者的詮釋,以至於忽略了話語中許多部份的省略,也許多數人都不會在意這種小地方,但這不重要嗎?
有種說法是我們會對自己人比較不友善,反而是對外人比較客氣,我看到過的詮釋是關於心理方面的因素,如果是在溝通的方面呢?
和熟悉的人說話比較輕鬆,是因為我們不需要再確認許多早就知道的事,說話的同時早就猜到對方會怎麼反應了,只不過在等對方把話說出來而已,像是請對方幫忙跑腿、遞東西之類的小事,反正你肯定會幫的嘛,內心都已經跳過過程了,怎麼還需要耐心呢?
相反的,對於陌生人的態度卻可能不同,尤其是那種初次見面,朋友介紹的朋友,通常剛開始都會表現得比較假掰客氣,因為我們跟對方不熟,無法確定雙方說的是同一種語言,多一點廢話有助於雙方進入狀況。
啊那個,前面說的寫作勒?
我一直覺得寫作跟溝通是差不多的事情,同樣是要處理形式與意義,也就有差不多的問題。
本來寫作的優勢在於不需要即時呈現,也就有了斟酌的餘裕,可以好好審視自己的意圖是否邏輯正確,以及表達的方式是否合宜,但是太過熟悉社群媒體的短篇文字,意義沒有經過整理而顯得不連貫,又無法以文字以外的形式傳達訊息,結果就是寫出一篇......。
這篇本來的想法只是我在寫作過程中,覺得自己文章的不足,以及如何讓文章更好閱讀的想法,沒想到拉了一長串才蓋到這邊。
1寫作本就是自我想法的整理再產出,當我文章寫完後,整篇讀下來有時會在一些段落產生斷裂感,像是少了什麼沒說一樣,尤其在寫些不熟悉的主題時特別如此。
我的經驗是,可能想說的部分確實有點到了,卻還不足以讓人意會就過去了,在這邊補充個例子說明,讓讀者有機會吸收概念,節奏也不會太趕。
2如前面提到的,文章只能以文字表示訊息,也會遺漏了許多語氣態度的表示,沒注意這些文字會變得生硬,某種程度上就叫灌水,但灌多了叫廢話,灌少一點能說是潤飾文章嗎(笑)。
雖然寫了這些寫作與溝通的想法,其實都只是末節了,如何延續交流的關鍵還是在於內容有沒有料,雙方頻率對不對的上,以及有沒有開始行動,祝【合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