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敘述的必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當需要別人幫助時,一開始就把你的意圖交代清楚,這應該是很簡單的事吧,是這樣嗎?

「明明跟朋友約好了,但家人難得休息,我是應該赴約呢還是陪家人好?」
「請問某品牌的評價如何呢?」
「那件案子你隨便看著辦,你覺得好就好。」

這種不管在日常生活中,或是有時候會在網路上看見,看似只需要簡單回應的問題,但對於自身狀況毫無描述,或只有偷懶到極點的形容,讓接收到訊息的我們不知該做何反應,但這種人在提問時卻往往顯露出急切、焦躁、或是有強烈需求的模樣,這讓「閒著沒事」的人偶爾會想搭理一下,也許在耐心耗盡之前。

既然你誠心發問了

想想在這些問題下面的回應,其實會有兩種方向:

一.自顧自地說:回應問題的人並不一定是想提供幫助,而只是剛好有相對應的經驗或是想法可以提供,在不明提問者的狀況下,這些意見不見得派的上用場,但這種熱情援助的態度,回應的人得到了幫助人的成就感,提問的人得到被同理的慰藉,真是可喜可賀。

二.抓重點:像我自己,如果是認真想解決問題,搞清楚事件的全貌絕對是第一要務,先問清楚提問者的在意的、忽略的、不好意思說的問題背面,如果把想法直接回覆,不就只是在自爽,也許到頭來也無力解決對方的問題,但問題的線索往往也在過程中顯現。

前面的方向是以普通在網路上的討論為基礎,試想假如是換作在職場工作上的狀況呢?假如是主管交代的是不清不楚呢?有沒有開始覺得幹意湧現。

不完整敘述的缺點

只是生活上的瑣事還無所謂,要是在工作上這樣交代不清,就會出很大問題了,這邊我歸納兩類會影響結果的問題點:

一.找不到重點:因為說明不清楚而難以回應,這點前面有帶到,但更嚴重的是只說明一半卻當成交代完了,譬如說主管交代事情時只加了一句,這個案子很重要,那我應該是要認真仔細地完成它,還是用最快速度,盡早把成果交上去?

二.誤會:這算是一的延伸,找不到重點可能只是結果不好,但誤會卻是對方完全想錯了方向,文字語言神奇的地方在於,儘管說明的再清楚,通過不同的詮釋方式也可能會理解成不同的意思,一句「你白癡啊!」從你女朋友還是你老師嘴中說出來的意思就完全不一樣,而更多的說明,是避免別人不會理解到其他的方向上,尤其是在一些嚴肅或是容易爭執的話題上。

三.懶得理你:也許是對方的一個想法,想要麻煩(使喚)擅長這件事的你來完成,可能是請擅長設計的你幫忙P個圖,或是略懂外文的你翻譯一段話,反正都只是摳個鼻屎間就完成的事,至少在對方嘴上講來是如此,但在實際操作者的我們聽來,可以有1000種處理方式跟結果,說到底~乾.我.屁.事.阿!

心有餘而力不足

講到現在有點像在發洩似的,這種搞不清楚來亂的人,有些我們可以無視,要是你老闆那也只能應付應付,問題的原點說到底都出在對方身上,但只是認定這樣,每次碰上擺脫不掉時還是會失去耐心,也許可以轉念想想,把話講清楚這道理對方不懂嗎?

還是上禮拜的事,連假快到了,許多客戶都想趕在放假前讓工作有個進度,也因此許多工作都擠在這時交辦下來,也因為量大,容易遺漏,當我一個案子幾乎完成時,接頭的業務才跟我說有些資料忘了給,要我能說什麼呢。

誠然有些狀況是那些人根本沒有思考能力,這先不論,很多狀況是當事人已經窘迫到失去餘裕,就像許多貧困家庭,永遠被債務追著跑,根本沒有時間去仔細思考自己的處境,他們需要的是有人能替他們提出問題,甚至替他們解決。*

遇到有困難的人我通常不介意幫點小忙,總希望自己提供的好意能真正幫到對方,但遇上這種人卻會覺得煩躁,不論如何對方的問題都很難被改善,如果不能遠離這種人,那就抱著憐憫的態度吧,至少不會忍得太難受。


*另一種狀況是,對方的困難點是他沒有相關領域的知識,但這要靠回應的人的耐心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來自那個光
39會員
106內容數
這邊的一系列文章裡,我會分享生活觀察中,各種跟其他人想法差異的內心論戰。 也許引用各種其實我不熟的理論來為思考下結論,希望能給各位帶來啟發,或各位帶給我啟發。
來自那個光的其他內容
2024/11/24
之前隨興打了一些個人想法,整理了現在一些很「虛」的觀念,事後沒幾天,又有了一些想法。 雖然說想要再次瞎雞巴亂打一氣,當我開始敲鍵盤時,才發現一些避不開的問題。 這篇基本上依舊是個人的想法整理,就不解釋太多了。
Thumbnail
2024/11/24
之前隨興打了一些個人想法,整理了現在一些很「虛」的觀念,事後沒幾天,又有了一些想法。 雖然說想要再次瞎雞巴亂打一氣,當我開始敲鍵盤時,才發現一些避不開的問題。 這篇基本上依舊是個人的想法整理,就不解釋太多了。
Thumbnail
2024/09/15
什麼是「邏輯」? 對,你知我知大家都在用,不就是那個......呃? 雖然經常被拿出來揮舞,但是要怎麼很簡單的一句話解釋清楚,意外地不容易做到,當試圖去查定義時,通常需要個一大段解釋,而且讀完之後仍然讓人一頭霧水。 直到某天我突然想通,找到了足夠具體的說法。
Thumbnail
2024/09/15
什麼是「邏輯」? 對,你知我知大家都在用,不就是那個......呃? 雖然經常被拿出來揮舞,但是要怎麼很簡單的一句話解釋清楚,意外地不容易做到,當試圖去查定義時,通常需要個一大段解釋,而且讀完之後仍然讓人一頭霧水。 直到某天我突然想通,找到了足夠具體的說法。
Thumbnail
2024/09/15
這不是事實,只是片面的個人觀點。 要說語文,或者說基本的認知能力上,以前、十幾二十年前的教育普及度更差,文盲更多。 所以說我在這邊想討論的,會是表面上能輕易觀察到的「港絕」。
Thumbnail
2024/09/15
這不是事實,只是片面的個人觀點。 要說語文,或者說基本的認知能力上,以前、十幾二十年前的教育普及度更差,文盲更多。 所以說我在這邊想討論的,會是表面上能輕易觀察到的「港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瓶頸不斷?只想躺平?那就和自己聊聊吧! 送給正在位人生煩惱的你的自我對話解憂書 會問問題,可以說是人類獨有的能理,不在隨波逐流 前言 在這個變動的時代,唯一能牢牢掌握的只有"自己",不見得每一件事都有正確答案,可以透過自問自答尋找人生困境的解方。 第一章 如何處理工作上的迷惘 你有沒有反省
Thumbnail
瓶頸不斷?只想躺平?那就和自己聊聊吧! 送給正在位人生煩惱的你的自我對話解憂書 會問問題,可以說是人類獨有的能理,不在隨波逐流 前言 在這個變動的時代,唯一能牢牢掌握的只有"自己",不見得每一件事都有正確答案,可以透過自問自答尋找人生困境的解方。 第一章 如何處理工作上的迷惘 你有沒有反省
Thumbnail
你有沒有這種經驗:有些問題想解惑,很多人都給了意見,但你就是覺得「少了些什麼」,好像就是沒有人可以給你一個好答案?如果你曾經有這個狀況,很遺憾,可能是問問題的方法需要調整。本文我將分享兩個幫助找到更好解答的實作技巧。
Thumbnail
你有沒有這種經驗:有些問題想解惑,很多人都給了意見,但你就是覺得「少了些什麼」,好像就是沒有人可以給你一個好答案?如果你曾經有這個狀況,很遺憾,可能是問問題的方法需要調整。本文我將分享兩個幫助找到更好解答的實作技巧。
Thumbnail
用心傾聽的人,才是真正掌控對話的人。 傾聽是一種激發同理心的行為。 先傾聽,再回饋。 鼓勵對方釐清問題。努力理解情況。 表示自己會認真考慮對方的意見。 對說話者的陳述表現出興趣。 即使彼此的看法不一致,也會對說話者開誠布公。
Thumbnail
用心傾聽的人,才是真正掌控對話的人。 傾聽是一種激發同理心的行為。 先傾聽,再回饋。 鼓勵對方釐清問題。努力理解情況。 表示自己會認真考慮對方的意見。 對說話者的陳述表現出興趣。 即使彼此的看法不一致,也會對說話者開誠布公。
Thumbnail
樂於助人是很好的信念,但什麼忙該幫?什麼忙不該幫呢? 有時盡心盡力協助對方,但對方卻不領情怎麼辦? 列出三種不應該幫的人 只想抱怨卻不想改變的人 有時真心想要幫助對方,倘若對方不願意接受,就變成自己的錯,對方會有強押我的想法在他身上的感覺。 只想套交情和得到好處的人 在順境時,旁人會想靠近,也許
Thumbnail
樂於助人是很好的信念,但什麼忙該幫?什麼忙不該幫呢? 有時盡心盡力協助對方,但對方卻不領情怎麼辦? 列出三種不應該幫的人 只想抱怨卻不想改變的人 有時真心想要幫助對方,倘若對方不願意接受,就變成自己的錯,對方會有強押我的想法在他身上的感覺。 只想套交情和得到好處的人 在順境時,旁人會想靠近,也許
Thumbnail
拒絕很困難,真的很困難… 在就學的時候,我常常被別人說是濫好人。當同學需要幫忙,我就會優先處理他人的問題,再處理自己的事情。即使是突如其然的要求,我也不會生氣! 但老實說我不喜歡別人來找我幫忙,因為時間裡佔的總是別人的事情。我常在想,是因為有了先例之後,大家都會認為你一定非答應這件事情不可嗎?
Thumbnail
拒絕很困難,真的很困難… 在就學的時候,我常常被別人說是濫好人。當同學需要幫忙,我就會優先處理他人的問題,再處理自己的事情。即使是突如其然的要求,我也不會生氣! 但老實說我不喜歡別人來找我幫忙,因為時間裡佔的總是別人的事情。我常在想,是因為有了先例之後,大家都會認為你一定非答應這件事情不可嗎?
Thumbnail
多數人失去機會,是因為他們從沒開口。 類似<好好拜託>這樣的書,不止是要藉此完備或者充實自己在拜託上面的知能-沒看,還真的不知道有這麼多的考究-,然而最重要的還是實做模擬。設想一锢情境,然後分扮求助,協助方,應如何問?可如何答?為何如此問?為何如此答?最後,統整,練習,熟悉,應用,檢討。然後才能將書
Thumbnail
多數人失去機會,是因為他們從沒開口。 類似<好好拜託>這樣的書,不止是要藉此完備或者充實自己在拜託上面的知能-沒看,還真的不知道有這麼多的考究-,然而最重要的還是實做模擬。設想一锢情境,然後分扮求助,協助方,應如何問?可如何答?為何如此問?為何如此答?最後,統整,練習,熟悉,應用,檢討。然後才能將書
Thumbnail
我觀察到的一些現象,像是有的問題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問什麼,又或是回答的人也不知道自己在回些什麼,問題跟回應是沒有交集的,因為最近看見的事件,就用這篇來回應這個現象。
Thumbnail
我觀察到的一些現象,像是有的問題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問什麼,又或是回答的人也不知道自己在回些什麼,問題跟回應是沒有交集的,因為最近看見的事件,就用這篇來回應這個現象。
Thumbnail
經過數次經驗,我歸納出直接給予建議的缺點:對方無法吸收建議,導致結果不如預期;建議反倒成為框架,限制對方的成長。在一年左右的領導經驗後,我看了這本書,才發現其實有更省力,同時達到更好效果的做法,那就是......
Thumbnail
經過數次經驗,我歸納出直接給予建議的缺點:對方無法吸收建議,導致結果不如預期;建議反倒成為框架,限制對方的成長。在一年左右的領導經驗後,我看了這本書,才發現其實有更省力,同時達到更好效果的做法,那就是......
Thumbnail
一直以來,自己與人交往都希望秉持著能多做點就多做點,吃點虧也就算了,反正山水有相逢,一些念念不忘最終必有迴響。且自己很有自知之明,不是一個喜歡在面對面的場合馬上針對一些話題給回覆的個性,所以很多時候都是讓對方有種「好溝通」的感覺。畢竟什麼事情只要說出來,自己都幾乎甚至是超負荷的協助處理好。 活動前
Thumbnail
一直以來,自己與人交往都希望秉持著能多做點就多做點,吃點虧也就算了,反正山水有相逢,一些念念不忘最終必有迴響。且自己很有自知之明,不是一個喜歡在面對面的場合馬上針對一些話題給回覆的個性,所以很多時候都是讓對方有種「好溝通」的感覺。畢竟什麼事情只要說出來,自己都幾乎甚至是超負荷的協助處理好。 活動前
Thumbnail
當需要別人幫助時,一開始就把你的意圖交代清楚,這應該是很簡單的事吧,是這樣嗎? 這種不管在日常生活中,或是有時候會在網路上看見,看似只需要簡單回應的問題,但對於自身狀況毫無描述,或只有偷懶到極點的形容,讓接收到訊息的我們不知該做何反應。
Thumbnail
當需要別人幫助時,一開始就把你的意圖交代清楚,這應該是很簡單的事吧,是這樣嗎? 這種不管在日常生活中,或是有時候會在網路上看見,看似只需要簡單回應的問題,但對於自身狀況毫無描述,或只有偷懶到極點的形容,讓接收到訊息的我們不知該做何反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