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12/02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越內向,越成功》-內向者也可以有效經營人際關係、發展人脈的方法

一般人可能會覺得經營人脈是外向者的特權,認為內向者似乎對於社交、人際關係開發會有先天的排斥與抗拒,但真是如此嗎?難道內向者在經營人脈永遠是吃虧的嗎?《越內向、越成功》要告訴你不必這麼想,內向者也可以把人脈經營得很好。
先岔題講個最近的小事:兩、三個星期前一位正在經營獵頭公司的朋友跟我聯絡,說手頭上的一個case有間公司需要找行銷的主管,不知道是否有適合的人選可推薦?在他說明業主公司的屬性與該職務需要具備的資歷與能力時,我在腦海中搜尋可能推薦的人選,立刻想到一位到現在都還保持聯絡的前同事,聯絡了那位前同事,徵詢他有沒有興趣之後,就幫他們牽線了。
我常常有類似的經驗,當某位朋友有需求,我正好想到另一個朋友能夠滿足這個需求,就能引薦他們給彼此,成為其中的橋樑。如果這當中朋友們的需求能夠互相滿足,除了促成了一件好事,朋友與我的關係無形中也會加深。藉由這樣的「隱性經營」,透過互惠加深關係、達到多贏結果,是我認為不愛交際的內向者如我非常適合的經營人脈方式。

內向與外向是個性偏好,不是能力的差異

《越內向、越成功》作者凱倫維克爾本身也是內向者,他的朋友們卻都覺得他非常的善於交際,交遊廣闊,好像與「內向者」的性格特質有些矛盾,在《越內向、越成功》中,凱倫維克爾要告訴你,他是如何善用內向者的特質,以「無壓力社交法」經營出具有深度與廣度的人脈關係。
在這裏要先確立一個觀念:外向的人善於社交,但不代表內向的人就全然沒有社交能力。內向的人也可以很擅長公開演講、與人交流,只是如果可以選擇的話,內向者更喜歡跟自己獨處罷了,作者引用了著名心理學家卡爾榮格的分類,將人分成兩個類型:
  1. 偏向由外傾世界獲取能量的人:喜歡與人相處、交流、互動。--外向者
  2. 偏向由內傾世界獲取能量的人:喜歡自己獨處、思考、沈澱。--內向者
因此,內向或外向應該視為是一種選擇/偏好,並不是一種能力差異。而根據自己的個性找到適合自己的人脈經營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內向者適合的人脈經營法

從長期的角度來看,經營人脈比較像是耕作,並非狩獵,對於想要發展的人脈關係,你需要去播種,在這個過程當中,要灌溉、施肥。一段關係並不是馬上可以有很緊密的連結的,人際關係是需要長久耕耘。
從這個角度來看,內向者反而有一些獨特的優勢,例如:
  • 內向者通常善於傾聽,對方說得越多,就能獲得更多日後耕耘關係的資訊。
  • 內向者擅長以局外人的角度默默觀察,有時不需要透過對話,就可以獲得一些線索。
  • 內向者通常富有對人的好奇心,喜歡去挖掘「為什麼?」,可以藉此更用心地了解對方。
除了觀察與傾聽,內向者還可以用以下的方式去拉起你與對方的關係
  1. 多問問題—從對方的回答中獲取資訊,藉此獲得更多與其加深關係的線索
  2. 分享故事—藉由一些故事話題此替對方做球,讓對話話題可以延續
  3. 找到未來共同的待辦事項-- 可以運用對話中獲得的資訊,找到與對方未來可以再碰面的機會,像是:「你是社群編輯,下禮拜剛好有個社群行銷的講座蠻適合你聽的,你有報名嗎?也許我們可以一起參加」。

無壓力社交法

書中列舉了11條作者歸納的「無壓力社交法」,是一些不需要太用力刻意,適合內向者的做法:
  1. 敞開心胸:不試,你永遠不會知道
  2. 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足以構成認識的理由
  3. 樂於助人:不要吝嗇舉手之勞
  4. 打耐力賽:是長期累積的過程,要有耐心
  5. 別侷限在背景上:不要預設限制,有時機會來自於你意想不到的人
  6. 做好推薦:確實了解雙方的需求與特質,引介符合雙方的對象
  7. 說到做到:幫不上忙時不妨直說,答應了就要切實做到
  8. 循正確的介紹步驟:做好情況說明與徵得雙方的意願才進行
  9. 避免缺乏溝通:積極深刻地讓對方能瞭解情況與進度
  10. 建立真實世界的一對一關係
  11. 列出人脈待辦清單:每週都要計畫與執行一些幫助你與不同對象維繫關係的事
我把上面這11項歸納成三個要點:
  • 用開放的心態交朋友,不要預設交友限制。例如:,不要預先設定「我需要什麼背景的人脈?我需要在哪個領域的朋友?」,以開放的態度與人連結反而會有意料之外的收穫。
  • 用「給予」、「幫助」的方式經營人脈。當你知道某些資源(活動、文章、資訊....),適合你某位朋友的需要、喜好,就可以分享給他們,對方也會對你有良好的印象,產生最強的連結力。
  • 透過持續的行動,建立「鬆散連結」。維繫人脈就有點像減肥,說起來、做起來很簡單,難在持之以恆,如果沒有保持,那麼前面的努力都是枉然。善用社交平台,傳訊息、電子郵件等等...因為不需要立即回覆,所以可以減少內向者社交上的壓力。
要特別注意的是,並非有需要時才急於建立人脈連結,而是平時有餘力時就持續維繫關係,才不會令對方覺得這個你的舉動帶著很強烈的目的,產生不好的誤解。

人脈經營是藝術

要巧妙的經營人脈,必須要能拿捏以下幾件事--
  • 給予的藝術:心態像是宗教奉獻的概念一樣,不要想著回報,專注在給予的動作。
  • 接受的藝術:接納別人對自己的稱讚、示好,對方也會有好的感受。
  • 互惠:雖然前面提到不需要想著回報,但當互動的過程中發現對方正在佔便宜,甚至把自己的付出當作理所當然,或許就需要作一些調整。
  • 耐心:經營人脈就像是馬拉松比賽,是一種長期抗戰,不能速成。

走出同溫層,建立「弱連結」

賈伯斯曾經談到優秀人才具備的特質是「資訊與知識的雜食動物」--會吸收各方的訊息,而不是總在一個領域深耕,因而造就他們能夠用更全能的角度看待事情。
不只是知識方面,人脈也需要「雜食攝取」,通常人脈就是資訊的來源,唯有認識更多的人,才能吸收更廣泛的資訊。之前介紹過的書《點子總是來自不相干的地方》,作者嶋浩一郎每週安排自己跟三位陌生人吃飯,想辦法增加不同領域的人脈,也是一種經營「弱連結」的做法。

妥善運用社交工具

或許有些人還是很抗拒把自己的社群動態與工作身份產生連結,但在社群網路服務普遍的此際,根據美國一項調查顯示,有57%的人資經理表示,不會發面試通知給他在網路上找不到社群帳號的人,可見經營社群網路是非常重要的。
就社交平台而言,作者凱倫維克爾比較推薦便於「發現」與「連結」新關係的平台,像是LinkedIn、Twitter、Instagram。Facebook則因為演算法的效應,讓人們比較像是在「同溫層」之中。
書中建議,運用社交工具時的心態,著重在「保持社交真實性」,合宜的揭露自己的個人生活、資訊、看法、特質,可以建立信任感。重點要拿捏「個人化」與「私人化」的差異--「個人化」不代表你要將所有私事都攤開在陽光底下,但可以透露能夠展現個人特色的資訊,讓人建立印象。
以及,偶爾透露一些更加「私人」的資訊,在某些情況下也會是有所助益的。書中舉了一個例子,有一位高階主管離職的原因是「因個人因素」,通常讓人不免誤會他是因為績效不好或無法揭露的原因離開,因此在社群網站上透露他的姊姊得了癌症,因為要照顧姊姊的病況所以離開現職,雖然這是一件似乎不需要公諸於世的私事,但經過這樣的揭露後,避免不必要的誤解對職涯造成負面影響。
用我自己來舉例,在2005年時,我在Yahoo!奇摩拍賣負責社群經營,當時大部分人對於社群都持一個保守的心態,並不想在網路上公開太多的個人資訊,當時我發現自己的角色需要讓平台的使用者(買、賣家)對我產生信任,似乎不能夠只是取一個綽號而已,因此我就將自己身份與個人動態、愛好公開在平台上,雖然這與我平常內向的行事風格不同,但反而幫助我在工作上與社群建立很良好的信任感,獲得很不錯的效果。
《越內向、越成功》的內容並不只適用在內向者,如果你是外向者,同樣也可以參考這些方法,精進自己的社交技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與老查一起讀商業好書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