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者怎麼在職場上求表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你是內向者嗎? 我是!

還記得小學的時候有一位班導師給我的學期末評語是『性格內向, 有自閉傾向』, 因此從小就覺得內向是一個缺點、一個需要改善的問題。這樣的我後來居然能在鼓勵外向文化的外商公司做著需要很多外向特質的行銷工作長達20年, 以前的班導師如果知道了下巴都會掉下來吧。基於自己的親身經驗, 這篇文章想分享的是內向者可以如何在鼓勵外向的職場裡做出表現!

Photo Credit: Engin Akyurt @ Pexels

Photo Credit: Engin Akyurt @ Pexels

內向、外向不是傳統中的定義

內向、外向的分別不是傳統定義中看一個人是否活潑健談、喜歡上台說話。兩者的不同之處在於內向者在獨處或親密好友的小團體相處時更能提昇能量; 而外向者則需要跟人群在一起才能提升能量。如果有選擇, 內向者會更傾向小範圍但深入的互動。有需要時,跟陌生人社交和上台說話也能做好,只是覺得很耗精力!這幾年關於內向者的討論和書籍越來越多,這些資訊讓像我這樣的內向者了解內向是一種互動方式的偏好, 而不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在我的學生時期, 對於內向還沒有這麼清楚的定義,我花了很多時間試著改善自己的問題,包含: 參加社團、當社長、上台表演等。這些經歷累積起來讓我看起來不像是一個內向的人,只有我自己知道, 儘管已經很熟練了, 每次上台前、發言前內心仍然有很多糾結和壓力。

進入職場後一直從事行銷工作, 這是一種很需要展現外向特質的工作類型, 尤其我待過的6家公司裡有4家是美商。《安靜就是力量》這本書裡用了一個很有趣的詞來形容美國文化, 作者說: 『美國雖然是一個強調個性的國家, 但教育的方向卻只著重在把孩童培養出“一個成功的房地產仲介”風格』。的確, 在我待過的美商公司裡, 大部分被公司認定為主要人才的人都有著共同的特質---很會推銷自己、勇於發表意見、勇於挑戰別人、擅長社交。在這樣的職場環境裡, 我常面臨的困擾是:

對公開發言感到壓力

不喜歡預期之外的討論

不喜歡團體活動, 也不擅長社交

感覺自己的表現比較不容易被看到

經過很多年的嘗試,最終有效幫助我能在職場上得心應手的方法有這三點:

1.提前做準備

不管是社交活動、電話對談、會議、簡報, 我都會在發生前全盤想過每個環節的應對, 這能幫助我降低精神壓力, 表現得更好。當然, 職場中有很多突如其來的討論或會議是無法預期的, 這讓我養成了超前部署、時時在心中預演的習慣。看市調報告或是數據時會同時想著『如果要簡短的總結給別人聽,我會怎麼說』、『如果別人問我這個數字為什麼是這樣的, 我會怎麼說』;在做任何決定時也會想著『如果別人問我為什麼這麼安排,我的邏輯是什麼』。這個習慣不僅幫助我對於各種議題都能提前梳理好自己的想法, 也幫助我提前發現盲點,找齊所有相關的資料。在職場上, 就會建立起對手邊工作掌握度很高的形象。

2.參考業界的內向領導者怎麼發揮特質

在待過的公司裡,大部分被認可為主要人才的都是外向者,我是其中很少數的內向者。雖然主管認可我的工作績效, 但還是常常在年終績效對談時收到『可以再多發言、可以多在檯面上推銷自己』的建議。早期, 我花了很多時間觀察外向的同事, 想找到可以模仿的對象。後來我發現,外向者在檯面上的活躍其實渾然天成,只挑出幾種行為模式來模仿反而四不像。因此我轉而觀察管理層裡的內向領導者,我發現他們共同的行為模式是在話題剛開啟的時候“讓子彈飛一會兒”, 他們不急著發表意見,時而仔細聆聽, 時而在電腦中開啟資料檔案, 時而在筆記本中記下觀點。多幾分鐘準備、沉澱,接下來開口反而能一舉補齊前面意見的邏輯漏洞。這樣的內向領導者在檯面上雖然不是最活躍的, 但由於一開口就能讓討論有具體的進展, 大家反而會特別重視他們的意見。這是比較適合我的方式。因此,我著重練習的不是搶發言、多發言, 而是確保每個會議至少主動發言一次, 且必須言之有物。在這之後, 一起工作的人不再覺得我寡言, 只覺得我很冷靜。

3.找出自己的優勢, 依此做出績效

職場上重視的是績效,外向者的確比較容易受到注目,但只要找到能幫助自己做出績效的優勢, 內向者也能有很好的職涯發展。分析、邏輯、說故事的能力是我做行銷工作的優勢,在我還比較資淺的時候, 主管很容易就能從我做的行銷企劃中看出跟其他人的不同, 因此更願意把重要的工作項目交給我,我也自然有了更多浮上檯面被看見的機會。

很多活躍的公眾人物其實都是訓練過的內向者,例如:美國前總統歐巴馬、作家劉軒等。如果你也是正在從事需要外向特質工作的內向者, 請先了解自己、接受自己的內向特質。找出能發揮的自我優勢以及自己覺得舒服的表現方式,內向者和外向者一樣都有機會在職場上得到很好的發展。

Cindy Lu, 美國紐約大學(NYU)研究所畢業, 20年500強外商品牌行銷工作經驗, 熟悉B2C及B2B商業模式, 管理過台灣、香港、中國市場, 目前從事英文履歷及面試諮詢輔導工作。Email聯繫:cindy.career520@gmail.com FB/IG: 職場C引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areer+ 職涯升級站
17會員
68內容數
用品牌行銷的概念和部門主管的視角, 幫助職場工作者明確職場定位、清晰職涯路徑、強化個人優勢、補齊職場技能。
2025/03/20
最近,一則社會案件引起了廣泛關注:某科技公司技術長因離職事宜與公司負責人發生爭執,最終不幸遇害。這起悲劇令人震驚,也提醒我們,離職牽涉到複雜的人際關係與情緒。我們沒辦法確認主管在面對離職申請時一定能正面應對, 但我們可以主動管理這個場面, 讓離職過程往正面走。
Thumbnail
2025/03/20
最近,一則社會案件引起了廣泛關注:某科技公司技術長因離職事宜與公司負責人發生爭執,最終不幸遇害。這起悲劇令人震驚,也提醒我們,離職牽涉到複雜的人際關係與情緒。我們沒辦法確認主管在面對離職申請時一定能正面應對, 但我們可以主動管理這個場面, 讓離職過程往正面走。
Thumbnail
2025/03/12
如何在履歷或專業社交平臺上呈現失敗的專案經驗?資深行銷人Cindy分享,重點不在隱藏或美化失敗,而是轉化為學習與成長的機會,透過強調過程中展現的能力、學到的教訓,以及對未來工作的啟發,讓失敗專案成為展現個人價值與潛力的有力證明。
Thumbnail
2025/03/12
如何在履歷或專業社交平臺上呈現失敗的專案經驗?資深行銷人Cindy分享,重點不在隱藏或美化失敗,而是轉化為學習與成長的機會,透過強調過程中展現的能力、學到的教訓,以及對未來工作的啟發,讓失敗專案成為展現個人價值與潛力的有力證明。
Thumbnail
2024/12/18
這篇文章探討了設立年度目標時常見的誤區, 關於年度目標的文章都在教導如何有效的設定目標, 但本文提出更重要的是在設定目標前先看清楚自己有沒有對準方向。很多人在設立目標時會引用一些雞湯金句來鼓勵自己, 但這些聽起來激勵人心的話卻不一定會帶你走上期望中的道路。
Thumbnail
2024/12/18
這篇文章探討了設立年度目標時常見的誤區, 關於年度目標的文章都在教導如何有效的設定目標, 但本文提出更重要的是在設定目標前先看清楚自己有沒有對準方向。很多人在設立目標時會引用一些雞湯金句來鼓勵自己, 但這些聽起來激勵人心的話卻不一定會帶你走上期望中的道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我們活在一個外向是顯學的社會。常對內向者帶有偏見。
Thumbnail
我們活在一個外向是顯學的社會。常對內向者帶有偏見。
Thumbnail
「我的個性比較內向,但內心深處也渴望挑戰業務工作,請問我有機會嗎?」 近期接到這樣的諮詢,諮詢後對方堅定且充滿信心地接受了業務工作的挑戰,在此將我跟他分享的內容做了些整理,提供給跟這位夥伴有一樣疑問的您,希望能讓您的職涯選擇多一份參考的依據。
Thumbnail
「我的個性比較內向,但內心深處也渴望挑戰業務工作,請問我有機會嗎?」 近期接到這樣的諮詢,諮詢後對方堅定且充滿信心地接受了業務工作的挑戰,在此將我跟他分享的內容做了些整理,提供給跟這位夥伴有一樣疑問的您,希望能讓您的職涯選擇多一份參考的依據。
Thumbnail
你是內向者嗎? 我是! 還記得小學的時候有一位班導師給我的學期末評語是『性格內向, 有自閉傾向』, 因此從小就覺得內向是一個需要改善的問題。這樣的我後來居然能在鼓勵外向文化的外商公司做著需要很多外向特質的行銷工作長達20年。基於親身經驗, 這篇文章想分享的是內向者可以如何在鼓勵外向的職場裡做出表現!
Thumbnail
你是內向者嗎? 我是! 還記得小學的時候有一位班導師給我的學期末評語是『性格內向, 有自閉傾向』, 因此從小就覺得內向是一個需要改善的問題。這樣的我後來居然能在鼓勵外向文化的外商公司做著需要很多外向特質的行銷工作長達20年。基於親身經驗, 這篇文章想分享的是內向者可以如何在鼓勵外向的職場裡做出表現!
Thumbnail
你也是「內向人」嗎?在職場上被定義成總是默默替別人做事的工作者,沒有嶄露頭角的機會,甚至能力被低估。難道內向的人一定無法出頭天嗎?有些人會告訴你,你就強迫自己變成「外向」的人吧!但本性難移「我就是無法成為外向的人!」然而內向的人並不是一定吃虧,其實是需要一些方法和技巧讓自己"演好"外向的人。
Thumbnail
你也是「內向人」嗎?在職場上被定義成總是默默替別人做事的工作者,沒有嶄露頭角的機會,甚至能力被低估。難道內向的人一定無法出頭天嗎?有些人會告訴你,你就強迫自己變成「外向」的人吧!但本性難移「我就是無法成為外向的人!」然而內向的人並不是一定吃虧,其實是需要一些方法和技巧讓自己"演好"外向的人。
Thumbnail
你覺得自己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 內向不等於害羞;內向者不見得不善言詞;外向者不見得能言善道,因講話是種技巧,是訓練來的,跟內向外向無關,那是取決於邏輯思考力。每個人的天賦優勢不同,透過性格的認識,不是為了設限,而是讓我們更有彈性,能去做各種拿捏。全然去選擇與享受自由,但這個的背後就是承擔與負責。
Thumbnail
你覺得自己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 內向不等於害羞;內向者不見得不善言詞;外向者不見得能言善道,因講話是種技巧,是訓練來的,跟內向外向無關,那是取決於邏輯思考力。每個人的天賦優勢不同,透過性格的認識,不是為了設限,而是讓我們更有彈性,能去做各種拿捏。全然去選擇與享受自由,但這個的背後就是承擔與負責。
Thumbnail
外向是一張快速通關券,推進目標實現進度。 其實我是一個內向的人。 現在我現實生活的朋友們看到我這樣說,一定會說:「屁啦!」 我沒有說謊,事實真的是如此。 直到現在,在進入一個新的環境,我總是安靜待在角落,不會主動與他人攀談;我也不喜歡參加社團或學生團體;有了很多朋友,但我不
Thumbnail
外向是一張快速通關券,推進目標實現進度。 其實我是一個內向的人。 現在我現實生活的朋友們看到我這樣說,一定會說:「屁啦!」 我沒有說謊,事實真的是如此。 直到現在,在進入一個新的環境,我總是安靜待在角落,不會主動與他人攀談;我也不喜歡參加社團或學生團體;有了很多朋友,但我不
Thumbnail
【內向的人有福了,4寶典+2法則,工作、社交煩惱通通遠離你!】 「內向者V.S.外向者」、「如何區分自己傾向於內向者或外向者」、「內向者的三點優勢特質」、「內向者職場生存的四個寶典」、「內向者人際交往的兩大法則」,最後則是「給內向者的一封信」。 下篇文章預告:將於12/02(三)早上7:30發佈
Thumbnail
【內向的人有福了,4寶典+2法則,工作、社交煩惱通通遠離你!】 「內向者V.S.外向者」、「如何區分自己傾向於內向者或外向者」、「內向者的三點優勢特質」、「內向者職場生存的四個寶典」、「內向者人際交往的兩大法則」,最後則是「給內向者的一封信」。 下篇文章預告:將於12/02(三)早上7:30發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