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話時,你有抓住他的梗嗎?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冰山下的一角

學習去理解孩子內在需要,不只是看到他表面的理由。剖析雙方在溝通中,包括了「立場」、「理由」、「情感需求」三個組合的關係,宛如一座冰山的三部份,它代表著溝中感性與理性因子:

raw-image

立場:冰山的露頭,顯而易見的,是雙方的「立場」。比如你和孩子說話時,你們代表各是父子(女)、母子(女)、師長的立場。如果你和鄰居聊天,你們的立場可能是朋友般的鄰居,也可能只是點頭之交的鄰居。這個雙方立場,彼此之間在沒說話之前就已經確定了。如果初次見面雙方會自我介紹一下。

理由:冰山在水面下方,托住露頭的淺層是「理由」,通常可直接地告訴別人,為何我要這樣做的原因。理由具有冠冕堂皇或是理性的道理,可以分析出優劣得失,並帶有說明的效果。

第三部份:冰山之下更深的底部,藏著見不到陽光,但更大的體積,那是一種直覺或不易形容的「情感需求」。但這部份,如果沒有互信,它不會被拿出來溝通,但是每個人心裡,都希望對方可以理解。

誰是喬峰?

高中的歷史老師,在課程堂上談到武俠小說中的人物叫「喬峰」,據說這部金庸《倚天屠龍記》的人物是一位西夏人。老師問同學,有誰知道喬峰是誰? 全班就只有小哲舉手。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稱讚了他「博學多聞」。

下了課,有些意外地,小哲在老師辦公室附近排徊,似乎想和老師說些什麼話。老師叫住他談到上課情形,「博學多聞」這句話打中了帶有桀傲不馴況味的小哲的心。小哲得意地說:

「我從小讀了很多書,爸爸也常帶我出國,增廣見聞,已經用過了四本護照,遊遍了世界。老師說的西夏在西域地區,像是敦煌、新彊,我都去過了。」

「我常覺得老師們的見聞不比我廣,有些看法很傳統、很封閉,我也懷疑這些老師怎麼能夠教我什麼? 」

小哲來自富裕家庭,父親經商,從小就刻意地哉培,不覺地就看不起別人。

你就是不懂我的心

先暫停一下,就我們就從小哲與老師溝通過程,分析「立場」、「理由」、「情感需求」三個組合的關係。

立場:小哲學生立場,以及老師的立場,在溝通時,彼此都會很清楚。立場在溝通中佔有最為重要的地位。如果雙方不清楚立場,或立場不被尊重、被侵犯時,就會發生衝突。例如當小哲不尊重老師的立場時,則雙方就會產生溝通的破裂。

理由:所有理性的內容,都可被歸入理由的一部份。包括所談到的武俠小說故事,或出國旅行的見聞。理由是比較容易說明,可以讓雙方產生認同的內容。

情感需要:小哲內心的需要是被認同。一句「博學多聞」正好是小哲渴望從別人那兒聽到的話。這是小哲在看不起老師的理由下,藏在冰山最下層的情感需要。像這種話毎被肯定的話還有很多,例如:你是一個有能力的人;我可以得到讚揚;我愛你;我很富有;你做人慷慨;你是一位善良、有愛心的人;你過得幸福快樂

當小哲被肯定時,他的感情需要被滿足了,這時他會覺得,老師是了解我的,就願打開心房來溝通。

打開溝通大門

老師接下告訴小哲,你很不錯,擁有這些珍貴的經歷。但你仍是高中生,求學過程仍需有學歷,如果你可以讀到博士,加上你的豐富經歷,則「博學」,加上「多聞」,你會成為一位很了不起,比所有老師更了不起的人。

老師出國的護照,可能連用到一本都不到。但老師求學過程,是虛心、持續不斷地發上十年、二十年的學習,才有擁有學歷,才可以教你一些東西。

小哲當場啞口無言,但他是聰明的小孩,他懂老師的話了。從此之後,他的態度開始有一些變化,也親近這位歷史老師,從他那兒學得到珍貴的言教和身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錫昌正念引導師的沙龍
2會員
2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讀懂孩子的情緒密碼》 《羅志仲》 今天晚上聆聽泰山基金會舉辦的講座,很感謝能聽到老師的演講。 很多內容其實聽過幾次, 但每次聽還是很多觸動, 很多的重新看見跟調整, 以下截取我喜愛的內容, 也是我跟老師兩年前開始學, 我開始用豐富的眼光看孩子。 📷父母的無助來自於沒看見其他人真實生活的狀態,其實
Thumbnail
《讀懂孩子的情緒密碼》 《羅志仲》 今天晚上聆聽泰山基金會舉辦的講座,很感謝能聽到老師的演講。 很多內容其實聽過幾次, 但每次聽還是很多觸動, 很多的重新看見跟調整, 以下截取我喜愛的內容, 也是我跟老師兩年前開始學, 我開始用豐富的眼光看孩子。 📷父母的無助來自於沒看見其他人真實生活的狀態,其實
Thumbnail
記得,剛接觸薩提爾的時候。看書,好像都懂。闔上書,腦筋一片空白。 初上工作坊,我的情緒很滿,體驗性很強。整個人有點像經歷一場大地震,驚魂未定不打緊,餘震還讓人暈頭轉向。更別說是弄懂冰山跟對話到底是怎麼回事。
Thumbnail
記得,剛接觸薩提爾的時候。看書,好像都懂。闔上書,腦筋一片空白。 初上工作坊,我的情緒很滿,體驗性很強。整個人有點像經歷一場大地震,驚魂未定不打緊,餘震還讓人暈頭轉向。更別說是弄懂冰山跟對話到底是怎麼回事。
Thumbnail
以第一人稱,小孩子的視角帶入整篇故事 講述主角的成長過程、心理、壓力、懷疑 文字簡單,讀起來沒有負擔
Thumbnail
以第一人稱,小孩子的視角帶入整篇故事 講述主角的成長過程、心理、壓力、懷疑 文字簡單,讀起來沒有負擔
Thumbnail
所有我們內在出現的感受,"可能"與我們的過去有關係,"可能"與我們童年被對待的狀況有關。在照顧、懂得別人的情緒前,先問問自己,自己的內在情緒,你覺察了嗎?你接納了嗎?你照顧了嗎?若你都不願意,那你愛自己了嗎?
Thumbnail
所有我們內在出現的感受,"可能"與我們的過去有關係,"可能"與我們童年被對待的狀況有關。在照顧、懂得別人的情緒前,先問問自己,自己的內在情緒,你覺察了嗎?你接納了嗎?你照顧了嗎?若你都不願意,那你愛自己了嗎?
Thumbnail
第7週 《覺察自己應對姿態裡的情緒》 上周的觀察有什麼發現?面對他人情緒時,自己是如何應對。 有沒有在面對同樣的情緒中,因不同對象而有不同應對。 (大聲回答:有!!!) 這個觀察 就只是觀察,觀察是不必評價的, 觀察是站在高處來觀看自己的狀態。 (對對對,就是這種感覺) 接下來要進入冰山了。
Thumbnail
第7週 《覺察自己應對姿態裡的情緒》 上周的觀察有什麼發現?面對他人情緒時,自己是如何應對。 有沒有在面對同樣的情緒中,因不同對象而有不同應對。 (大聲回答:有!!!) 這個觀察 就只是觀察,觀察是不必評價的, 觀察是站在高處來觀看自己的狀態。 (對對對,就是這種感覺) 接下來要進入冰山了。
Thumbnail
大家都欽羨阿建師的沉穩定靜,但現實中的我們,可能從今至未來的很多很多年,對話之於我們、之於孩子,都是一種不安的冒險。這冒險起於關係的建立:建立一種此時此刻,我們都可以是自己,的關係。
Thumbnail
大家都欽羨阿建師的沉穩定靜,但現實中的我們,可能從今至未來的很多很多年,對話之於我們、之於孩子,都是一種不安的冒險。這冒險起於關係的建立:建立一種此時此刻,我們都可以是自己,的關係。
Thumbnail
羅志仲老師很有系統地歸納整理對話的脈絡,透過小組討論問題,引導學員去覺察跟思考。藉由停頓的練習,可以感受到自身更安穩踏實。 溝通像一道門  不同的角度跟立場  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課堂中,老師要我們跟夥伴說出溝通困難目標對象的三個優點。這真是太難了!通常只想到對方的上百種缺點,根本不記得對方的優點。這
Thumbnail
羅志仲老師很有系統地歸納整理對話的脈絡,透過小組討論問題,引導學員去覺察跟思考。藉由停頓的練習,可以感受到自身更安穩踏實。 溝通像一道門  不同的角度跟立場  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課堂中,老師要我們跟夥伴說出溝通困難目標對象的三個優點。這真是太難了!通常只想到對方的上百種缺點,根本不記得對方的優點。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