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誰開槍?遊戲敵人型態對玩家道德情緒的影響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猶記得GTA V剛上市不久,到朋友家看他玩這款遊戲,他開心的在遊戲中搶車、開車、朝路人開槍,我開玩笑的跟他說:「這麼凶殘喔?」他回:「這種遊戲不就是要做一些現實中不能做的事情嗎?」
我想這應該會是大多數玩家的想法,也相當合理。
直到後來我自己買了GTA V,才發現原來自己在遊戲中開車的習慣是會閃路人(當然飛車追逐什麼的......交通規則我想就算了吧XD),對於遊戲任務的一個自我限制就是不殺死非相關人士。回憶起朋友的那句話,才意識到自己玩這種開放世界遊戲的時候或許反而是相當特異的人。不只GTA,無論是Watch dogs或者RDR 2這些風格類似的遊戲,我始終保持著一貫的原則。
於是我對遊戲中的道德行為產生了一些興趣。當然遊戲中的暴力行為,或者遊戲中的道德議題,一定受到各種各樣的因素影響,而在這次要介紹的研究中,作者想要了解的是:射擊的對象是不是人類,會不會影響到玩家的道德判斷呢?
在這篇研究當中,作者使用了非常簡單的設計,去探討遊戲中的「敵人」屬於人類或者非人類,帶給玩家的影響是什麼。研究人員找了120位學生參加這個研究,參加者會隨機遊玩25 to Life(中譯:俠盜人生)或者Left for Dead(中譯:惡靈勢力)兩款遊戲的其中一款20分鐘。這兩款都是射擊遊戲,25 to Life中射擊的對象是人類,而Left for Dead中則是非人類(殭屍怪物)。為了避免操作視角的影響,作者統一採用第一人稱視角讓參加者遊玩,另外也關掉了音效以避免遊戲的聲音產生干擾。遊戲結束之後,作者測量了參加者的道德判斷、羞愧感(shame)、罪惡感(guilt)、敵意(hostility)以及對遊戲的享受程度(enjoyment)。
考慮到不同性別對於遊戲可能有不一樣的反應,作者在進行資料分析的時候將性別分開並放在一起比較。
這份研究得到一些有意思的結果(為了避免平時的遊玩時數影響結果,日常遊戲時間在統計分析時被排除了[*1]):
1. 不意外的,參加者覺得射擊怪物比射擊人類還要正當(道德判斷)。
2. 射擊人類的參加者有比較高的羞愧感,但是這個效果只出現在女性身上。在男性身上,不管射擊人類或者怪物,羞愧感都差不多。
3. 參加者對於射擊人類有比較高的罪惡感。
4. 女性在遊玩射擊遊戲後的敵意性比男性更高(這還滿有趣的)。
5. 對女性來說,射擊怪物比射擊人類更好玩,但對男性來說沒有這種差別(享樂感)。
對於這樣的結果,作者指出由於過去就已經有發現男性比較能夠在道德上進行解離(moral disengage [*2]),白話點說就是比較能夠放寬道德標準,所以在遊戲上發現女性對射擊人類感到比較羞愧並不意外。
有趣的是女性在遊玩射擊遊戲之後,出現了高於男性的敵意反應,作者認為未來研究可以觀察是否會產生長期的影響。而關於這篇研究的限制,包括使用兩款不同的遊戲進行比較,無法排除其他因素的影響(例如介面設計、畫面風格等等),以及本研究並沒有調查參與者過去在射擊遊戲上的經驗,或許常玩射擊遊戲或者不常玩射擊遊戲,產生的反應也不同。最後,作者點出本研究僅是針對遊完後的道德感受進行研究,但這些感受對於玩家的遊戲行為甚至是現實行為有什麼影響,還需要其他研究才能進一步了解。
這篇文章裡面也有一些遊戲設計的啟示,可以看到例如女性玩家這樣比較沒有辦法做道德解離的狀況,在遊戲設計上面可以採用一些做法來幫助玩家進行道德的解離,降低玩家在遊戲中攻擊時的羞愧與罪惡感,進而提升遊戲體驗。除了研究中提到的敵人型態之外,或許採用象徵式的方式戰鬥也是一種方法(例如回合制的RPG),另外在遊戲劇情上面去強化玩家的正當性也是常見的方式。事實上,在市面上的遊戲裡面,玩家時常扮演的是正義的一方,或至少有足夠正當的理由,對抗的也常常是非人類的敵人。
那麼回到一開始的觀察,或許可以說我的朋友在玩GTA V的時候很容易就進行了道德的解離(「這只是個遊戲」),但我卻無法做出這樣的反應。由於我們都是玩同一款遊戲,不禁也讓我好奇,有什麼樣的個人因素,例如玩家的價值觀、生命經驗或者特定的知識,會影響到玩家在進行遊戲時的道德解離呢?
這些就是需要做更多的閱讀才能尋找到答案了。
原始文獻:
S-F, Lin. (2011). Effect of opponent type on moral emotions and responses to video game play.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14, 695-698.
*1:這篇研究採用的統計分析技術是共變異數分析(ANCOVA)
*2:道德解離源自於心理學大師Bandura的理論,也許有時間可以額外拉出來寫一篇。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2會員
32內容數
大學念文組,碩士班的報告突然要用統計了怎麼辦?沒學過統計怎麼寫量化學位論文?跟著統計書操作都沒問題,但報表都不知道在講什麼,也不知道做的分析到底對不對?作者在應用統計的路上跌跌撞撞也差不多十年了,希望有些心得可以幫助到有這些困擾的你。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作弊飛蛾》是一款獨特的桌遊,玩家在遊戲中被鼓勵進行作弊行為,使得「作弊」成為遊戲的一部分。本文探討了作弊的定義、行為及其在遊戲中的角色,並分析了這款遊戲如何在規則中重新定義了作弊。通過設計出合法的作弊行為,《作弊飛蛾》不僅挑戰傳統遊戲的道德觀,還提供了全新的遊戲體驗,理解規則與遊戲之間的決定性。
Thumbnail
本書作者為傑西.謝爾,為美國遊戲設計教授,以下選些書中內容和寫出我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請放心:這本書不是由一個對科技一無所知,並意圖妖魔化電玩遊戲的外行人寫的。我也不是那種相信科技和電玩遊戲將會拯救全人類的信徒。我想要解釋遊戲化真正的樣貌,它能達到的最好效果為何,以及是如何被用來操縱人心。」 本書乍看之下是一本寫給玩家們看的書,但是本書討論著整個社會長久發展下來的心理操縱機制。
  「遊戲是自願去克服非必要的障礙」,伯爾納德.舒茲的定義深得我心。這說明了我們在許多遊戲上面堅持不看攻略的行為,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我們會覺得「能夠透過課金過關」不是一個好的遊戲設計。因為如果我們看了攻略或課金,我們會失去那個「憑自己的力量」克服障礙的機會,相當於自己斷送了自己原來可以獲得的樂趣。
Thumbnail
這款遊戲在歐美Twitch上非常受歡迎,直播主紛紛玩起這款遊戲。遊戲和絕地求生相似,有毒圈和死亡時掉落裝備,但也有自己的特色,例如能夠建築遮蔽物。手速和反應能力是遊戲中存活的關鍵。
Thumbnail
本文探討心理遊戲中三個主要角色——受害者、迫害者和拯救者——如何通過習慣性行為進行角色轉換。以《哆啦A夢》的故事情境為例,說明角色的變化和相互影響,並探討這些角色在心理互動中的終極影響力。心理遊戲中的角色轉換不僅影響個人行為,還能深入影響人際關係的動態,促進自我覺察和關係改進。
Thumbnail
本文章探討了心理遊戲在雙人互動中的表現與特徵。尤其聚焦於人際關係中的心理遊戲,透過象徵性對話揭示不清不楚的曖昧訊息如何成為誘餌,使雙方陷入互相挑釁的局面。讀者將瞭解到如何識別心理遊戲的過程與結局,並能夠更好地應對各種人際互動中的心理挑戰。
Thumbnail
先不談如果Wade最後簽了名會怎樣(重新開始全新的闖關模式?)、「大刀」在最後水生火熱時還在冥想是在想啥?為什麼是鋼彈不是福音戰士?為什麼現實中在路上的玩家不怕被車撞(一般都是在有跑步機的地方玩)、「我最屌」現實長得是方是圓是女是男?綠洲是否有自己的法律?能夠避免被特定企業壟斷嗎?我想談的是
Thumbnail
『藝術 和 遊戲 是通往自由的最佳途徑。』~ 英國哲學家 羅傑·斯克魯頓(Roger Scruton) 【遊戲社會學 Game Sociology】是一門探討遊戲在社會中的角色、功能,以及遊戲如何影響和反映社會結構、行為模式和價值觀的學科。它涉及研究遊戲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如何體現和影響人類的社會
Thumbnail
《作弊飛蛾》是一款獨特的桌遊,玩家在遊戲中被鼓勵進行作弊行為,使得「作弊」成為遊戲的一部分。本文探討了作弊的定義、行為及其在遊戲中的角色,並分析了這款遊戲如何在規則中重新定義了作弊。通過設計出合法的作弊行為,《作弊飛蛾》不僅挑戰傳統遊戲的道德觀,還提供了全新的遊戲體驗,理解規則與遊戲之間的決定性。
Thumbnail
本書作者為傑西.謝爾,為美國遊戲設計教授,以下選些書中內容和寫出我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請放心:這本書不是由一個對科技一無所知,並意圖妖魔化電玩遊戲的外行人寫的。我也不是那種相信科技和電玩遊戲將會拯救全人類的信徒。我想要解釋遊戲化真正的樣貌,它能達到的最好效果為何,以及是如何被用來操縱人心。」 本書乍看之下是一本寫給玩家們看的書,但是本書討論著整個社會長久發展下來的心理操縱機制。
  「遊戲是自願去克服非必要的障礙」,伯爾納德.舒茲的定義深得我心。這說明了我們在許多遊戲上面堅持不看攻略的行為,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我們會覺得「能夠透過課金過關」不是一個好的遊戲設計。因為如果我們看了攻略或課金,我們會失去那個「憑自己的力量」克服障礙的機會,相當於自己斷送了自己原來可以獲得的樂趣。
Thumbnail
這款遊戲在歐美Twitch上非常受歡迎,直播主紛紛玩起這款遊戲。遊戲和絕地求生相似,有毒圈和死亡時掉落裝備,但也有自己的特色,例如能夠建築遮蔽物。手速和反應能力是遊戲中存活的關鍵。
Thumbnail
本文探討心理遊戲中三個主要角色——受害者、迫害者和拯救者——如何通過習慣性行為進行角色轉換。以《哆啦A夢》的故事情境為例,說明角色的變化和相互影響,並探討這些角色在心理互動中的終極影響力。心理遊戲中的角色轉換不僅影響個人行為,還能深入影響人際關係的動態,促進自我覺察和關係改進。
Thumbnail
本文章探討了心理遊戲在雙人互動中的表現與特徵。尤其聚焦於人際關係中的心理遊戲,透過象徵性對話揭示不清不楚的曖昧訊息如何成為誘餌,使雙方陷入互相挑釁的局面。讀者將瞭解到如何識別心理遊戲的過程與結局,並能夠更好地應對各種人際互動中的心理挑戰。
Thumbnail
先不談如果Wade最後簽了名會怎樣(重新開始全新的闖關模式?)、「大刀」在最後水生火熱時還在冥想是在想啥?為什麼是鋼彈不是福音戰士?為什麼現實中在路上的玩家不怕被車撞(一般都是在有跑步機的地方玩)、「我最屌」現實長得是方是圓是女是男?綠洲是否有自己的法律?能夠避免被特定企業壟斷嗎?我想談的是
Thumbnail
『藝術 和 遊戲 是通往自由的最佳途徑。』~ 英國哲學家 羅傑·斯克魯頓(Roger Scruton) 【遊戲社會學 Game Sociology】是一門探討遊戲在社會中的角色、功能,以及遊戲如何影響和反映社會結構、行為模式和價值觀的學科。它涉及研究遊戲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如何體現和影響人類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