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0|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教師職業症候群

之前在臉書上看到一個有趣的漫畫梗圖,裡頭的主角人物因為厭惡上學,每天鬧鐘響了都死命不肯下床,搞到媽媽只能很無奈地敲房門。
「快起床,準備上學了!」
「我不要!」
「面對現實!」
「我不要!」
「別傻了,你是老師呀!」
「……」
當我們還是學生的時候,每碰到寒暑假的尾聲,心中就會有種人生無趣的低潮感。長大後等自己當了老師,我才發現,原來這種上學帶來的無趣感,老師身的感受也十分強烈。以前小時候以為只有自己討厭上學,長大了才發現原來連老師自己都不喜歡上學。想來人類也真有趣,創造了一個學習環境,能同時讓裡面的每一個體都感到如此無聊。
當然不是每一個老師都感到乏味。這個世界上自然有充滿熱忱的老師(就像我初出社會的那三年),願意熱血爆表地犧牲奉獻自己在教學中。只是我自己觀察到的教師普遍而言,無力與無趣還是佔多數。而且還有不少處在「壓力極大」的狀態。回顧我教書的這十年,我可以想到一些教師們會可能存在的症頭,我姑且稱之為「教師職業症候群」。如果你正在教書,而以下症頭你都沒有,那真是有兩把刷子!如果你有,那我真的要說你不孤單,我也已經和這些症頭奮鬥了十年!
老師這個行業,看似工作輕鬆又缺少挑戰。但是,這個行業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完全不符合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定律。一般產品的製程,是你進行了甚麼樣的SOP,你就會得到甚麼樣的產出。其實這樣的過程是相對容易的。可是教學啊還真是不一定。一班五十個學生,同一套種植的方法,結果產生了五十種結果。講真的,我自己在接受師資培育的過程中,缺乏機會去實務地學習該如何處理這樣的過程。我是在十年的教學摸索中,自己慢慢去發現也理解每一個學生的不同與特質。而發現越多,就感到從前所受到的訓練不足夠。我當然可以課本教一教就算責任盡了,簡單省事。但是當很認真思考我的教學能夠帶給每個學生甚麼實質意義的時候,這種無趣、無力、壓力極大的感受又急遽升高。可以說我在任教的這十年,一直在這種矛盾中來回擺盪。教師這個行業的所需要的心理素質應該是要比其專業知能來得強很多的,但我們在被培育的過程中這並沒有被強調。加上整個教學的過程中完全是缺乏心理支援的,老師當久了啊不禁都開始懷疑起人生來了。
教師還需要處理的一個問題,就是來自與同儕的比較與學生的認同。大多數的台灣教師,不管是中小學或是大學,幾乎都是在學生時代學業表現非常好的一群人,多數教師的少年少女時代就是過著所謂的「好學生」的生活。「好學生」的特質之一,就是必須學業表現良好。所以在這些人成為老師之後,心理上還是常著要得第一的心態,那是一種被制約了的心情。無形中會在內心和其他的老師進行比較,甚至自己是否能得到學生的歡迎與認同會讓自身心理煎熬。
我在任教第一年做過最蠢的事情,就是當我看到一群學生在某老師們研究室門前問問題的時候,我難過了好久。我心裡一直檢討自己:「為什麼學生不來問我問題?是不是我教得很爛?」我真是無時無地無論何事都愛比較。不只如此,我的生活曾經與學生的行為表現劃上等號。學生作品得獎就讓我雀躍,學生翹課睡覺就讓我鬱悶。種種學生的批評指教,都可能主導著我生活的喜怒哀樂。我好像一尊木偶,完全被別人牽著走。因為太期待得到他人認同,太期望成為名師、太期望成為一個獨一無二的老師,而焦慮地失去了自己。這樣的生活,怎麼能壓力不大?過了很多年後,我才漸漸釐清一些頭緒。為什麼我非得要成為名師?為什麼我要活在學校、同儕、家長與學生的評價之中?教師的努力難道只能靠著學生的成績表現和評鑑來肯定嗎?我們沒有能力肯定自己嗎?我就是我,我沒有辦法滿足每一個人的要求,而我也不需要那麼做。
此外,傳統上「好學生」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對這個社會各階層的認識較少,這也是多數學校教師的致命傷。畢竟我們就毫無在社會上打滾上的經驗。我自己是一路名校念到底,專長就只有念書,也因此我養成了以學業成績論定個人的價值觀。剛出社會的我,對世界的認識除了教科書上的種種,多數是一無所知。多數教師們對這個世界的了解幾乎是來自同樣的框架,對這個社會的了解極為有限。在師資培育過程所談到的「個別差異」,這真的是在我真正教書幾年後,受到許多很大的衝擊,才真正用心去了解人與人之間的不同,也能坦承去接受學生的差別。這是因為我看到了太多,在畢業後能獨立創業、發展而閃耀光芒的那些孩子,通常不是班上得到書卷獎的那幾位,而是能最了解自己、勇敢做自己的人。
還有一個症狀,尤其是對新手教師來說相當普遍,就是太過熱血。年輕老師常會熱忱到了忘記自己,以為自己真的能夠改變學生、改變學校、改變世界。就像是熱戀中的情侶,總以為靠著自己的努力付出一定能改變另一半。對世界擁有期待是美好的事,但當這個期待大到沒有分寸,必然會得到不如己意的失落、傷痛、沮喪而創造出生涯的低谷。社會價值對於教育這個行業總是伴隨著犧牲、付出這種的期望,但其實這是非常有問題的。
嘿,如果你是老師,請消滅自己這種一心想要奉獻犧牲的心情吧。如果你犧牲奉獻了自己,但卻因此對人生充滿埋怨,這對世界又有甚麼幫助呢?每個學生有自己的人生,他會如何發展都都不是教師絕對的責任,請放手吧。當教師不再犧牲奉獻,不再受挫於沉重的壓力,當教師把與學生與學校的界線理出來,會更能輕鬆快樂地去做教學這件事。人家說”happy wife, happy life”,用在教育上難道不是”happy teacher, happy student, happy school”嗎?教師維持的身心快樂,比他多犧牲奉獻來得重要多了。
旁人看這個行業,笑笑也就過去了。如果你是老師,如果你一開始也是抱著極大的理想和熱忱進入教育這個行業中,我想我經歷過的種種心情,也許你也擁有過。也許你也在苦惱、鬱悶,找不到平衡點。我想說的是,我自己走過這十年,最大的感受就是-- 我需要多愛自己一點。所以,請把人生重心從學生跟學校上移開,請多愛自己一些吧。請永遠要看著自己、照顧自己,讓自己開心快樂。
終究不會人人成為名師,就算成為名師也不過是某種社會標籤。就算成為整個台灣學校、家長和學生都幫你貼上了這個榮譽的標籤,那又如何呢?你打算維持多久呢?這個標籤就能代表自己?看看自己的生命,你真心快樂嗎?你好好地對待著自己嗎?你對教師這個行業有多少的期待、理想、願景、需要他人對你的肯定,而這可能成為不能好好善待自己的原因,讓我們一起把粉碎掉吧!
寫到這邊,突然覺得,這篇也很適合讓家長們看。”happy parents, happy family”,希望這個世界充滿願意放手與真心快樂的老師和家長。如果是那樣,那我想,我們的教育系統中不會製造出那麼多無聊痛苦以及充滿問題的學生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有關利多佩的不正常教學人生。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