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惘嗎?恭喜你,準備蛻變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熟識的咖啡館老闆和我閒聊,談起有個年輕人跟他訴說自己對現狀的迷惘,決定離職到某地方思考,這個老闆兩句話帶過的迷惘年輕人,卻不知為何在我腦海盤旋,其實人生不同階段總有不同迷惘啊!
下午請休了半天假,偶而在忙碌的節奏中讓自己慢一點,這是我多年業務經驗的調壓方式之一。來到熟悉的咖啡館,飲著溫熱的咖啡,打開筆電除了回幾封客戶的信和訊息外,其實更多的時間是盯著memo上的幾個待辦事項思考著,換個時空,通常能讓自己思緒清明。
處理完事情後,難得忙碌的老闆有空和我閒聊著,他說起前幾天有個年輕人跟他訴說對於現況的迷惘,於是毅然決定離職,先跑去某地方好好思考未來。我笑了笑說,不同階段年紀,總會有不同的迷惘啊!
年輕時迷惘害怕進入職場,於是選擇進入考場,後來找到工作舞台,卻又迷惘這個舞台適合自己嗎?
我想起當年大學畢業考研究所時,我是以最高分落榜,當時系上的教授和同學都替我惋惜,但我自己反而無感,沒考上就代表我得進入職場,原本還抱著隔年再戰的決心,但就在工作半年後,「考研究所」這件事就從我人生清單中剔除了,而也就在那時,我才知道為什麼我落榜反而無感,因為剛畢業的自己很迷惘,不知道該往那裡去,所以用考研究所(延長學生身份)來逃避人生的下一階段,但我壓根不想唸中研所啊!半年的工作讓我從業助轉任業務,才發現這個舞台比繼續深造更適合自己。

一路在業務的道路上跌撞走著,我也曾經迷惘的問自己,這個工作適合自己嗎?於是我也像咖啡館老闆口中的年輕人一樣,逃到另一個地方好好思考人生,那是我職涯中的第二次gap(第一次gap因為生病不得已)。
在那次gap之後,我轉戰過非業務性質工作,剛開始很享受沒有業績壓力的狀態,但沒多久我就發現自己實在受不了一成不變的工作型態,於是我不逃了,決定轉換產業,重新踏上業務的旅程。
在業務舞台上揮灑十年的自己,到底和別人有什麼不同啊?這些業績是不是換了別人來做也可以,甚至更好?

從金融跨到傳產業,同樣身為業務。但兩個產業全然不同步調,薪資結構也完全不同,從B2C轉進B2B模式,從完全不適應到做到公司個人營業額最高,應該不會迷惘了吧?但人生總是有不同迷惘關卡啊!
在客戶以及各方面都很穩定的情形下,風平浪靜的讓自己迷惘著,和上次懷疑自己是否能做業務的迷惘不同,這次迷惘的是做了十年業務的自己,到底和別的業務有何不同?一切都穩定的業績,換了誰做都可以啊!那自己十年的經歷和三年的經歷差在哪裡?
我在迷惘與現實中請休(逃)了半個月,就像頭痛吃了普拿疼一樣,得到一陣子的緩解,但治標不治本,還是讓我在幾年後又離職了,因為我不想只待在固定的地方,用固定的角度看世界,明明世界還有更多的角度,是自己沒有探索的。
找到自己的舞台與獨特價值後,就不迷惘了嗎?這樣的自己還可以再變成什麼模樣?是不是能有更多的價值?不要因為迷惘而焦慮,這會讓你去找到自己要去的方向。

離開三年後,確實經歷不同的生活,又轉回原來的戰場,這次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舞台與價值,於是開始「享受」業務工作,沒錯,享受著業務工作的成就與相伴而來的不爽,然而就在某日赫然發現自己踏入業務(職場)已經二十年之後,熟女的迷惘關卡又出現了,如果有天離開業務跑道,自己還有其他跑道嗎?
二十年的資歷除了在自家公司看起來很厲害之外,走出公司之外呢?這些經驗值,是否能夠萃取出精華來?這些精華是否能夠轉換成更有價值的力量,比如:幫助別人?
聖賢云:五十而知天命!所以呢?等到哪天自己五十就真的知天命了嗎?

走出咖啡館後,這個老闆只用兩句話輕輕帶過的迷惘年輕人,卻在我腦海盤旋著,如果那天遇上他,或許我想告訴他,不要因為迷惘而感到焦慮,迷惘才會讓自己去思考、去嘗試、去探索真正的自己,人生不會只有一個方向可以選擇,但不管當下選擇了什麼,都好好去經歷,因為每一次歷練都是讓自己更清楚自己是誰,每一段來時路的足跡,都會讓你慢慢的找到自己要去的真正方向。

迷惘嗎?恭喜你,準備蛻變了。

#海邊小鎮的工作日誌之定年度營業額我也很迷惘
#迷惘不是年輕人的專利不夠認識自己都會迷惘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0會員
392內容數
職場大小事,就讓在海邊工作的女子說給你聽。雖然不是所有的事都在海邊小鎮發生,但面對職場海波浪,千萬別讓自己變成消波塊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Emma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面對公司內的多頭馬車領導,光是耗費時間在溝通上就大幅降低工作效益,還不如轉個念頭,試著把這些馬車們變成你的演出團隊。 這是一齣你自編自導的戲碼,不可能每個大咖都是主角,你得分配好戲份,跟不同人演對手戲。
那日聽到唐國師說:「千萬別倚老賣老,老要賣的是智慧。」這句話在我心裡盤旋不去,已經被多數後被稱為「姊」的自己,是不是也只剩下「老」可以賣? 學習讓自己像手機一樣不斷升級,多學一項技能,就當作擴充自己內建的app,你會什麼不必告訴別人,有天老闆需要時,剛好你會,你就被看見了!
銷售的過程中往往都很理性,但決定的那一刻卻總是非理性,客戶決定購買需要一霎那的衝動,而這些是可以透過先前的銷售過程中堆積的。 觀察入微是銷售的第一步,了解客戶需求是基本,但有時候要創造客戶需求,塑造購買情境。
即使離開原來的公司,但能被客戶記住的業務,其實是很暖心的,這代表被需要的感覺,客戶需要你代表他認為你可以幫助他,解決他的問題。 業務是替公司拿訂單的英雄,但也可能是毀掉公司的狗熊,糟糕的業務會讓公司被列為拒絕往來戶,好的業務則總是讓客戶難以忘記,同樣的邏輯套用在職場工作也一樣的。
業務適任評估說簡單也不簡單,一場模擬簡報就可以看出業務的用心、邏輯思考、資訊整合力,更重要的是臨場反應與表達力。 表達力不是只有業務才需要,而是每個職場工作者都需要的競爭力,身為領導者更需要透過表達力創造獨特的領導魅力,凝聚團隊的向心力。
專業知識可以透過訓練養成,但不是每個業務都具有sense,這也不是刻意訓練就能培養出來的,有sense的業務能夠替公司規避風險,而且能夠擴展版圖。 sense指的是對工作的敏銳度,每個單位的員工都該對自己的工作具有敏銳度,不是資深的員工就會具有sense。
面對公司內的多頭馬車領導,光是耗費時間在溝通上就大幅降低工作效益,還不如轉個念頭,試著把這些馬車們變成你的演出團隊。 這是一齣你自編自導的戲碼,不可能每個大咖都是主角,你得分配好戲份,跟不同人演對手戲。
那日聽到唐國師說:「千萬別倚老賣老,老要賣的是智慧。」這句話在我心裡盤旋不去,已經被多數後被稱為「姊」的自己,是不是也只剩下「老」可以賣? 學習讓自己像手機一樣不斷升級,多學一項技能,就當作擴充自己內建的app,你會什麼不必告訴別人,有天老闆需要時,剛好你會,你就被看見了!
銷售的過程中往往都很理性,但決定的那一刻卻總是非理性,客戶決定購買需要一霎那的衝動,而這些是可以透過先前的銷售過程中堆積的。 觀察入微是銷售的第一步,了解客戶需求是基本,但有時候要創造客戶需求,塑造購買情境。
即使離開原來的公司,但能被客戶記住的業務,其實是很暖心的,這代表被需要的感覺,客戶需要你代表他認為你可以幫助他,解決他的問題。 業務是替公司拿訂單的英雄,但也可能是毀掉公司的狗熊,糟糕的業務會讓公司被列為拒絕往來戶,好的業務則總是讓客戶難以忘記,同樣的邏輯套用在職場工作也一樣的。
業務適任評估說簡單也不簡單,一場模擬簡報就可以看出業務的用心、邏輯思考、資訊整合力,更重要的是臨場反應與表達力。 表達力不是只有業務才需要,而是每個職場工作者都需要的競爭力,身為領導者更需要透過表達力創造獨特的領導魅力,凝聚團隊的向心力。
專業知識可以透過訓練養成,但不是每個業務都具有sense,這也不是刻意訓練就能培養出來的,有sense的業務能夠替公司規避風險,而且能夠擴展版圖。 sense指的是對工作的敏銳度,每個單位的員工都該對自己的工作具有敏銳度,不是資深的員工就會具有sense。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你站在人生的岔路口,耳邊是車水馬龍的嘈雜聲,內心卻響起一個微弱的聲音:『這真的是我要的嗎?』這一次,不要再忽略它。」
沉澱了好一陣子, 也將一切放任不管了一陣子。 心情和情緒好像都收拾得差不多了, 最近都比較平穩,沒有太大的起伏。 也比較少在心裡因為大大小小的問題而天人交戰。 自己對戰自己,好累。 但依舊對過去有著太深的留戀。 放任不管,讓事情自由發展,一切隨緣, 情況好像也沒有不會變得越來越好
Thumbnail
在四十出頭的年紀,我重新思考自己的職涯與生活選擇,回顧過去的轉職嘗試與所遭遇的恐懼與挫折。儘管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決定重拾學習,努力在穩定的工作中尋找成長機會。這篇文章探討了年齡、職業轉型及自我價值的掙扎,以及應對挑戰的過程與心路歷程。
Thumbnail
我在49歲意外啟動自己職涯轉型時,沒有預料到那不只是工作方式的改變,也帶來了對於人生新的思維模式—有機會重新探索自己的人生意義與目標,開啟全新的人生下半場。 剛開始不免疑惑「這個年紀還需要思考這些?還來得及嗎?」,但漸漸發現這是第二次機會:在人生上半場經歷夠多的事之後,重新做出選擇,走一條不同的路。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目標回到職場,具體開始行動的這段時間,我經歷了內心懷疑焦慮和不自信,終於確定了方向。
Thumbnail
本篇文章描述了職業婦女麗芬姐在面對退休時的迷惘與困境,以及如何選擇迎接不同生活的選擇。她以自己的故事鼓勵讀者培養喜歡的事情或技能,慢慢建立社交圈,並找到新生活的重心。文章以個人真實故事為主,鼓勵、啟發讀者。關鍵字包括:職業婦女、退休、生命意義。
Thumbnail
在我的占卜桌前,經常坐著對生活、對人生感到迷惘的靈魂。   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心中滿是不安。我能理解並想像不安來臨時就像灰塵一樣壟罩著身心靈,我相信靈魂深處明白下一步該如何選擇,只是,在俗世間的我們,經常與恐懼拉扯,為勇敢奮鬥,我想這就是生活的修行吧〜   你抽的塔羅牌是當下的潛意識狀
Thumbnail
本文章介紹了《佈局思維》一書的內容,提供了關於職場發展、個人能力發展以及社交圈的思考和建議。書中提出了透過發掘熱情與天賦、適應市場需求、良性競爭思維、成長型思維、持續積累、組合思維、減法思維等方法,來發展成功的職涯。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些觀念吧!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你站在人生的岔路口,耳邊是車水馬龍的嘈雜聲,內心卻響起一個微弱的聲音:『這真的是我要的嗎?』這一次,不要再忽略它。」
沉澱了好一陣子, 也將一切放任不管了一陣子。 心情和情緒好像都收拾得差不多了, 最近都比較平穩,沒有太大的起伏。 也比較少在心裡因為大大小小的問題而天人交戰。 自己對戰自己,好累。 但依舊對過去有著太深的留戀。 放任不管,讓事情自由發展,一切隨緣, 情況好像也沒有不會變得越來越好
Thumbnail
在四十出頭的年紀,我重新思考自己的職涯與生活選擇,回顧過去的轉職嘗試與所遭遇的恐懼與挫折。儘管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決定重拾學習,努力在穩定的工作中尋找成長機會。這篇文章探討了年齡、職業轉型及自我價值的掙扎,以及應對挑戰的過程與心路歷程。
Thumbnail
我在49歲意外啟動自己職涯轉型時,沒有預料到那不只是工作方式的改變,也帶來了對於人生新的思維模式—有機會重新探索自己的人生意義與目標,開啟全新的人生下半場。 剛開始不免疑惑「這個年紀還需要思考這些?還來得及嗎?」,但漸漸發現這是第二次機會:在人生上半場經歷夠多的事之後,重新做出選擇,走一條不同的路。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目標回到職場,具體開始行動的這段時間,我經歷了內心懷疑焦慮和不自信,終於確定了方向。
Thumbnail
本篇文章描述了職業婦女麗芬姐在面對退休時的迷惘與困境,以及如何選擇迎接不同生活的選擇。她以自己的故事鼓勵讀者培養喜歡的事情或技能,慢慢建立社交圈,並找到新生活的重心。文章以個人真實故事為主,鼓勵、啟發讀者。關鍵字包括:職業婦女、退休、生命意義。
Thumbnail
在我的占卜桌前,經常坐著對生活、對人生感到迷惘的靈魂。   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心中滿是不安。我能理解並想像不安來臨時就像灰塵一樣壟罩著身心靈,我相信靈魂深處明白下一步該如何選擇,只是,在俗世間的我們,經常與恐懼拉扯,為勇敢奮鬥,我想這就是生活的修行吧〜   你抽的塔羅牌是當下的潛意識狀
Thumbnail
本文章介紹了《佈局思維》一書的內容,提供了關於職場發展、個人能力發展以及社交圈的思考和建議。書中提出了透過發掘熱情與天賦、適應市場需求、良性競爭思維、成長型思維、持續積累、組合思維、減法思維等方法,來發展成功的職涯。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些觀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