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8/0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機生命系列: 肺為相傅之官

由「蘭靈秘典論」衍生而出的臟腑論,將人體比喻為一個國家,其中臟與腑分指中央與地方政府,而從「五臟為貴、六腑為賤」的說法中,其實可看出從戰國到漢初政府體制的貴賤從屬概念已經相當明晰。
「心為君主之官」所以理所當然最「貴」,但是論地位最「高」的,恐怕是被視為「相傅之官」的「肺」。身為「心」之「師」的肺,最主要的職責,是權衡治理,主一身之氣。
此外,「肺藏魄」,所以當一個人肺氣足時,「體魄」強健外,做事也會有「魄力」,能成大功、立大業。不過,「魄力足」可不等同「魯莽」,事業要成功,除了有「魄力」外還要有「理智」,能夠分析各種情勢的利弊。從這點看,中醫中所指的「肺象」不單單是現代醫學中所指的「肺活量」而已,其中還包括大腦中的「決策組織」(關於這點,現代神經學認為主要是由額腦所負責,因此額腦又被稱為「意識的高地」),與「相傅之官」之說頗為相符。
(下圖顯示的是「心肺循環」以及「額葉」)
肺為太傅之官
肺為太傅之官
那麼,按照「黃帝內經」,所謂的「氣」又是什麼呢?
氣的樂章
最簡潔的答案應該是「能量」,用現代物理學的概念可以用「波」的概念來分析,所以才會有所謂「氣的樂章」的說法。(畢竟,聲音應該是一般人最熟悉的一種波。)
「氣」的概念還可以與「經脈」的概念相聯結,因此,針灸時如果有扎對穴,就稱之為「得氣」。由於肺主一身之氣,而「氣為血之帥」,所以如果生活起居為「節」(不重視節氣、時辰),自然會使氣機紊亂,最後血行不暢而引發病機。從這點看,「肺」之氣型其實也與人體內的生理時鐘有關。
這自然也反應「黃帝內經」的政治哲學 --- 太傅要協助君主施政理當配合天地節氣,不要舉措無節,甚至倒行逆施。(不然,就會像金庸先生筆下的「歐陽鋒」,練功走火入魔,神智失常。)
金庸筆下的蛤蟆功
大致來說,黃帝內經中所敘述的「肺象」確實與現代西醫中理解的「肺功能」非常相近,所以,對較熟悉西方醫學者,應該算是五臟中相對比較好理解的一個器官。
雖然心與肺都是很重「節律」的器官,不過,心跳的節奏比較是腦的意識難以掌控的,而呼吸的節奏卻是腦的意識比較可以控制的,透過「有意識」的呼吸搭配動作練習,就能讓肺氣宣暢,呼吸平穩,久而久之,就能間接控制「心」的運作,這是氣功運作的基本原理。
從這點看,「黃帝內經」的作者對心跳與呼吸其實有一定的觀察與理解,或許,也是這樣的觀察才能夠得到漢室的青睞,成為皇家養生的重要經典吧。
馬王堆導引圖
(圖片來自:中國氣功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