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寒」這個文言詞,是在講「盼望冬天趕緊過去」。但是,對一個發重病的人來講,冷寒的冬天讓人想到死亡。站在死亡的面前,除了跪下去,人沒定著可以頭舉高,洪聲。保護自己最後的尊嚴。對錢謙益來講,詩,是一種加添自己勇氣,張開雙目看向死亡的手段。
嚴志雄講:「他的確也是撐到隔年仲夏才撒手西歸的」。倒在床裡,靠藥物和詩,錢謙益度過人生最後的一年。做詩當然沒法度醫治他的身體,但是可以準備他的心思,讓他從不同的角度再三確認:什麼是我所要的?我,面對那個認識的人很多已經到的所在;但是沒人可以給我答案。跟我講我人生的意義。我的人生停在這,真的滿足了嗎?詩,不會給他答案。僅僅幫助他在這個和那個問題的中間,鑽來鑽去。
可能有人會講:沒法度給「答案」就是沒「路用」。很有道理。但是,人生的意義,心目中理想的自己和自己已經達到幾分,沒別人可以決定。僅僅可以自己去追尋和塑造。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沒答案」和「沒路用」就是「還有別的可能」。畢竟,我相信我們都承認一件事情:人的人生若不是他自己決定的,反轉才是一件壞事。這人和那人本底就沒相同,怎樣會有一樣的答案?答案不會準備便,僅僅尋求的人才有。這本書就是在討論:有一種技術不會給人答案,但是幫助他去尋求。假使人沒氣力,有什麼找的到?有一種技術可以齊整我們的心,幫助我們排列自己的想法;我們可以用它分別生命中,什麼是我們真正所重視的。詩,可以作這種技術。
《病榻消寒雜咏》中的詩大部份是律詩。律詩的特色就是:在這句詩和後句詩之間,講究聲調和句型的對應。所以作者在創作的時候,他不能把自己的想法攏總講出來,他要去選擇那些合在字,詞,湊韻的講法。我們平常時過生活的時,對世間有一種固定的看法,這種看法是從一個人有的現實經歷,和他所接受和反省的觀念來的。但是,寫律詩的時,想到詩格律的要求,詩人先把他固定的看法放一邊,僅僅從他所經歷過的,揀其中合在韻律的來講。等到詩寫成的時,作者好像是在照鏡:詩中所遵守的律法,不是他在社會上和頭腦裡遵從的那種。寫詩的人看到詩,他有可能會講:原來我的經歷,我的現況,還可以這樣來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