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文藝營聽作家講課,有一堂
平路老師談小說,提到自己不時會單獨去逛百貨公司,男女部門服飾都走走看看,目的是替小說中的男女角色挑衣服。那時候我坐在台下,盯著作家們說話感覺真有趣,明白其深層意義是:寫作者必須研究角色,讓人物性格、服裝、談吐獨特而一致。
反之,作為一個普通讀者,我努力像
Virginia Woolf所引導「靠自己爬到小說家的肩膀上,透過他的目光來觀察世界」;然則,小小孩的閱讀世界中沒有這些規則,他們用自己的方法來征服繪本。
我開始陪孩子看看書,也才二三年。許多繪本童書都第一次接觸,既不清楚故事,更不明白角色關係,經常是一邊替孩子閱讀,一邊理解敘事脈絡,偶爾與孩子對話閒聊那些啟示和反省。大約是閱讀模式如此,方纔發現,我關注文字,孩子注意力則全在圖片上。當我覺得,情節使然,圖片一定會這樣畫啊,孩子卻可以拋開故事主軸、充滿好奇底發現圖片裡的秘密。——原來,繪本的厲害之處在此。
*天空一百層樓的家*
黑色字體是我加上去的,那些稱謂是小兒的堅持。
尤其陪伴尚不識字的小兒,奇妙狀況更多元,特別是他會反覆辨認圖片中出現的角色對應到倫理學之位置所在。以第一張圖片(上圖)為例,取自
《天空一百層樓的家》最後一頁,講述主角白頰山雀
小啾為同伴們帶來許多向日葵種籽的故事,雀鳥尖而短的喙子紛紛在啄食飽餐中。對我來說,這一頁展示了努力與豐收,雀鳥們就是雀鳥們,情緒是高昂快樂的;但是對小兒來說,他在意
這些雀鳥分別是誰的誰?之角色設定。因此他不斷用指頭比畫,說這隻是爸爸、那隻是媽媽、還有哥哥、寶寶、客人。
是否學齡前孩子需要一種確認和告知,以維持內在安全感。而他賴以判斷的,無非是現實生活(家與幼兒園)中建構的人際序列。當我故意打亂小兒對雀鳥們的指稱,說雀鳥們是好朋友和陌生朋友,小兒便指正我的缺失,重新建構一次倫理關係。
中文系如我,自然很熟悉儒家所謂「五倫」,我認為在人類處於懵懂摸索的時期,五倫及其相互對待模式,諸如「父慈」「子孝」等等,其實是不錯的人文世界的建構參考。至少讓我們知道:自我的位置、責任、義務,如何用對的方式與他人互動。但是隨著社會型態變遷,更重要的人性和人心絕對不會如範本那樣,比方說,父已不慈,如何苛求子孝?我們不妨大方討論人際關係和人倫情感,誠實面對內心的感覺,不用害怕被傳統架構框限住。——這是幾年來我所纏繞的「母子關係」。
*馬拉拉的上學路*
小兒堅持站在爐灶前的婦女是馬拉拉。
另一繪本
馬拉拉的上學路:為平等教育奮鬥的女孩 是在我陪伴小兒閱讀之前,他已經跟爸爸共讀過不只一次。我們閱讀到(上圖)說明馬拉拉家中三個孩子接在父母支持下熱愛學習,以餐桌為書桌,思考和寫字。對我來說,這一頁表現出巴基斯坦家庭日常,母親在一旁烹飪並督促孩子,三位手足各據一角完成該日功課,背景是陽光和爐灶的溫暖。如果沒有塔利班入侵引發戰爭,日子會這樣悠長過下去吧。(延伸閱讀:
馬拉拉是殺不死的英雄)
小兒不以為然,他又開始手指比畫這個是哥哥、那個是弟弟,還有煮飯的馬拉拉。
(我立刻插嘴)不,坐著寫字的才是馬拉拉,煮飯的是媽媽。
才怪!小兒反駁,他翻到頁底的馬拉拉簡介以及照片,一再對照衣服顏色,確認馬拉拉穿紅色衣服的人就是馬拉拉。
小兒已提出證據,我不好再說,頂多提出建議告訴他更多的「角色可能性」。
我想,小兒不是真的不知道執筆寫字的女孩是馬拉拉,只是同一本書中,出現真實照片和仿擬繪畫,我又播放馬拉拉在聯合國演講演片給小兒看。應該是分屬不同年齡的同一人樣貌,加上槍傷前後樣貌也略有變化,讓小兒閱讀時必須耗費更多力氣去辨識、去指認,然後隨之變化,以能融入故事當中。
大部分父母像我這樣吧,在最忙碌的職業生涯階段生下孩子,小心翼翼底撫育,同時間發現孩子樣貌原來如此。這二三年陪孩子看看書的過程中,經常讓我聯想到大人和小孩的認知差異性,雖然我們閱讀著相同書籍,意識流卻在各自游動到萬千世界去。
小兒目前對閱讀的理解,蠻合乎皮亞傑認知發展的第二期。影片連接放在最下面,我把重點文字稿順在這裡:
運思前期二到七歲,思想主要分為符號功能和直覺思維,有很多幻想,也相信物體還存在,因為還無法運用特定的認知操作。學會說話,並理解單詞、圖像和手勢是代表其他事物的符號,當他們畫出他們的家庭,並不在意每個人的比例,而是他們的象徵意義。喜歡玩角色扮演,可以從中體驗新事物並且學習很多。在四歲左右,多數人變得非常好奇並且喜歡發問,想知道一切,可以稱之為「原始推理的誕生」,皮亞傑稱之為「直覺時代」。他們意識到自己擁有豐富的知識,卻不知道是如何獲得的。這個階段的想法仍然非常以自我為中心,認為其他人對世界的想法和自己一樣,但仍然不瞭解別人會有不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