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12/07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偽理性》,讀書會紀錄(1)

感謝「學習者向前走」的邀請,讓我主講《偽理性》的讀書會。
其實我的專業領域完全在中國哲學,西方哲學算是稍微熟悉而已。對於這本主要談二十世紀歐陸哲學的書,在哲學概念或理論方面,不少人都能說得比我深入。但就我和學生討論的經驗,閱讀此書的作用,更像是從哲學角度來反省資本主義思維與文化。
在我看來,資本主義以追求最大生產力為目標,這常常忽略了人類的精神需求,但也有人說,它跟這些需求不見得互斥。這之中有太多東西值得討論,尤其資本主義的類型與運行好壞,常被認為是貧富差距擴大、政治經濟動盪的深層因素。
如果從反省資本主義出發,視角其實可以遠超出哲學,也可以在同一大趨勢之下,看出哲學如何和其他學科碰撞。在我看來,這對應到哲學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在社會轉型過程中,使舊傳統銜接上新時代。
本書的核心論點之一,是現代社會中越來越強的孤獨、疏離與焦慮感,是科學思維、技術進步與經濟發展共同導致的結果。若回到人類智識自身,則這一切可說是理性的誤用與窄化。
我試著從另一角度來解釋: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人類生活品質迅速提升,這主要得力於兩大類科技的普遍化,也就是石油與電力。
(換句話說,這之前的技術進展,對中低階層的民眾沒有太多正面影響,有時甚至負作用,因為機械取代了工作職位。)
不意外地,有種「我們是超級文明」的信念慢慢成形,具體展現為科學至上論、科技樂觀論等等,簡而言之就是理想社會指日可待,不久後人們就可以工作更少但過得更爽。
許多人認為,正向循環會逐漸增強:科學開發出更多資源與原理,技術讓人們過得更好,也更能更樂意消費,而科技驅動了經濟發展後,經濟再回頭來投資科技進步。
然而,二十世紀出現了超級堅強的反例,就是兩次世界大戰。如果一切都正在變好,而且總是會更好,為什麼還會有大戰?其他損失先不談,俄國在二戰少了10%人口,德國則少了8%,為什麼科技和經濟無法避免這種等級的災難?
事實上有人指出,科技加經濟的正向循環,需要煤炭、鐵礦、石油等資源支持,也需要可以銷售各種工業產品的市場。歐洲列強拿了美洲、美洲的資源,運回本國製造,再銷售到亞洲去,這種循環有其極限,因為資源和市場有限。
簡而言之,只要大家還想國力更強、物質更多,遲早就要為了爭奪而打仗。納粹突襲蘇俄、日本突襲珍珠港,都是因為這樣的思維。
按此觀點,兩次世界大戰雖然有很多政治情勢方面的原因,但都是觸發因素而非結構因素。或者乾脆說,世界大戰必定發生,只是遲早問題。只要接受這個觀點,就算你不全信,也會對科技進步和資本主義產生強烈懷疑。
這是思想背景的部分。之後,由於書名是偽理性,我花了點時間講情感與理性的對舉、工具理性與實踐理性的分野,以及極端工具理性所會造成的物化與異化。隨著後面章節理論成分越來越高,先弄清楚這些概念應該有必要。另外就是,物化與異化的形成機制,可能和當今社會精神病比例的節節升高,有某種程度的連結。
在討論情感與理性之間的關係時,想到一個從前沒深思過的論點,那就是同理心算不算是情感。一般而言,大家會覺得同理心算是道德情感或道德直覺的一種,但就我個人的理解,康德似乎刻意要把同理心說成一種公式、機制或程序,從而弱化它的情感面,並將其納入實踐理性當中來理解。
牟宗三就比較有趣了,他直接就承認這是情感,而且情感也可以導出真理,當然前提是這種情感可以透過自我修養而道德理性化。事實上,正是因為情感能夠道德理性化,牟宗三才判定儒家「道德的形上學」遠勝康德。(但我當場沒提到牟宗三,這部分離原本的脈絡有點遠)
最後在回饋時,我發現每個人對於讀書會的期待各有不同。有人是對準了物化、異化該如何解釋如何解決,有人是單純想多接觸點哲學,有人是喜歡哲學史知識與概念分析,有人是想多聽哲學對類似現象與案例的分析...
原則上,如果每次讀書會都能涉及這些要素,內容應該就會相當豐富多元了。有些書會說,同一概念應該用不同形式(定義、圖示、譬喻、案例等都算)講三次,才能確保所有聽眾都大致聽懂;用在哲學概念上,大概就是把它和其他三個概念(最好是一般人相對熟悉的)之間的關係講清楚吧,譬如重疊、互斥、互補、何時一致何時不一致等等。
此外,在場唯一一個體制內的高三學生說,申請科系是物化(把自己包裝成商品給甄試委員挑選),準備指考是物化(把自己當成是純粹考試機器),我覺得還滿精準的...
內湖,陰,20210307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