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6|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找到標準答案很困難,但你必須有自己的正確答案

    找到標準答案很困難,但你必須有自己的正確答案
    對心理學有點認識的人都會知道,心理學的三大勢力,心理分析學派、行為主義、人本主義。個人對行為主義和人本主義迥然不同的研究方向,覺得很有趣。行為主義相信人的行為是由外在環境影響而來,從而衍生出很多改變人行為的技術,到現在獎懲制度還是在教育現場佔很大比重,人本主義則是以人的需求為中心,相信人會有一股內在驅力,促使自己成長,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
    一個由外而內,一個由內而外,完全相反的走向,兩者卻都能解釋部分人的心理現象,也都不完全。這多半是一個學派在研究的時候,必須選擇自己的一個大致方向,才能進而研究歸納出自己的一套思考邏輯,但一開始選擇的假設,卻又會某種程度限制了學者的視野。人始終是複雜的,人的成長是複雜多變的,一群人交互作用就更是複雜,不同的時代背景也會造就不同的變化,一開始就很難用一套理論去解釋所有現象,但當兩組理論所對準的方向南轅北轍,在思考的擺盪之間,我們卻可以看出更多樣的變化。
    這讓我想到前幾天在FB看到的教養分享,有個公認養小孩有成就的媽媽,回答別自己如何人培育孩子興趣,最終成為職業走向的經驗,他的做法比較是讓孩子適性發展培養興趣,同時尋找到一起進步的同伴,後面一串發言都是認同的,或有類似成功經驗的。這時代這種比較兒童中心的教養方式,是目前比較常見的主流思維。由孩子決定想要學的事物,再去發展那方向。
    有一段時間曾經流行的虎爸虎媽的價值觀,或是傳統學徒制度,又是另一種極端,由爸媽主導來訓練孩子,藉由獎懲跟要求讓孩子突破自己的能力界線,再轉而因為成就感,認同爸媽的安排。
    教養的方式能否幫助孩子成長,很多時候並沒有標準答案,兩個極端其實都有人成功的,同一個方法有人用了成功,自然也有人失敗。我後來覺得,教養的效果,往往要看互動的品質,和爸媽師長的心智狀態。大部分的人是在這兩個極端間擺盪,有的人會在擺盪間跟孩子一起成長,慢慢找到一個彼此能接受的平衡點,有的人卻會一路累積親子間不舒服的情緒,到某個時刻變成衝突跑出來。
    我們很多時候沒辦法找到如何教養的標準答案,但你面對孩子時,卻必須在每時每刻,選出一個屬於當下自己的正確(尚可?)答案再由後果去調整,從反覆實踐中去找出自己比較能認同的方式,也或許很可能,是個始終有些地方不足的成果。然而……
    猶豫不決,停在原地,耽溺於想像中的完美,很多時候反而會成為最差的答案。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住要是想界寫作的方式......整理讀國考教育行政時.......因為吸收新知產生的一些零碎想法和疑惑....目前還在整合理論方面.....不求有多專業....就是一個學習筆記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