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的七扇門 (二):一篇真實的佛教訓誡 — 譯自『寂靜之聲』海倫娜·布拉瓦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稱讚並且認可《寂靜之聲》。如何透過七項準備,以進入涅槃呢?僅獻給少數真正的學生,這篇將滿足他所需求。此段落大師講解前三扇門:佈施、持戒、忍辱。

譯自『沈默之聲』- 海倫娜·布拉瓦茨
當你站在道路的門檻,越過第一扇門之前,
你必須—
你必須將個人的小我,犧牲給非個人的真我,將二者合而為一,從而摧毀兩者之間的橋樑— 安達卡納拉 (Antahkarana)。

你必須準備好回答嚴厲的達摩律法 ,他在你踏出第一步時,問道:

『你這滿懷希望的人,你遵守所有的律法了嗎?』

『你是否已將你內心與心靈,調諧至全人類偉大的內心與心靈了嗎?
如同聖河咆哮的轟隆聲,囊括了大自然所有聲音的回響;
『即將進入涅槃的人』面對所有生命與呼吸,及其所包含每聲嘆息、每個想法— 
他的內心應震顫回應。』

若以靈魂中回盪的七弦琴為喻:

弟子是琴弦,全人類是它的響板;而彈撥的手,是偉大世界靈魂的和諧氣息。
在主的彈撥下,若其中一根弦,無法和諧的與其他弦合聲,它就會斷裂並被扔掉。
因此,弟子集體的心靈,也必須與主高級靈魂的心靈,兩者彼此和諧;否則前者將脫離。
如『影子的兄弟』,他們因謀殺自己的靈魂而脫離,他們是可怕的紅帽派。

光明的候選人啊,你將你的存在調諧在人類巨大的痛苦中了嗎?

你有 ? . . .那你可以進來了。
然而,在你踏上淒涼的悲傷之路之前,你最好先了解一下路上的陷阱。
當你拿著慈善、愛和憐憫的鑰匙,你在佈施之門前是安全的,那是這條路的第一扇門。
看哪,快樂的朝聖者啊!
面對你的門戶又高又寬,似乎很容易進入。
通往此入口的道路筆直、平坦、綠意盎然。
它就像黑暗森林深處的一片陽光明媚的的空地,是阿彌陀佛天堂中的一個人間鏡像。
在那里,希望的夜鶯和羽翼亮麗的鳥兒棲息在綠色的涼亭中,向無畏的朝聖者們吟唱著成功。
他們唱著菩薩的五美德,菩提力量的五來源,以及的七步驟。
走下去!因為你帶來了鑰匙,你是安全的。

通往第二扇門的路也是青翠的,
但它一路陡峭且蜿蜒而上;是的,到那巖石山頂。
灰蒙的霧氣將籠罩著它高低不平而多石的山頂,而在上面是一片黑暗。

當他繼續前進,希望之歌在朝聖者的心中更加微弱。
懷疑的顫抖現在降臨在他身上;他的腳步越來越不穩。

候選人啊,當心這一點—
當心這蔓延的恐懼,它就像半夜裡黑色蝙蝠的翅膀,在你靈魂的月光和遠方隱約可見的偉大目標之間,無聲的漸漸展開。

弟子啊,恐懼會扼殺意志,阻止一切行動。
如果缺乏持戒的美德,朝聖者會被絆倒,同時業力的小石子會沿路擦傷他的腳。
要站穩腳步啊,候選人!

忍辱的精華中沐浴你的靈魂;因為現在你正要接近那個名字的入口 — 堅韌和忍耐的大門。
不要閉上你的眼睛,保持你的視線在金剛上;
魔羅的箭永遠刺痛著沒有達到離幻的人。
謹防顫抖 — 在恐懼的氣息下,忍辱的鑰匙將生銹而無法開門。
你越往前走,你雙腳遇到的陷阱就越多。

往前的道路,被一團火焰照亮—那是心中燃燒的勇敢之光。
一個人越勇敢,他就會得到越多。
他越是害怕,那道光就越微弱 — 而只有那光可以指引方向。
正如傍晚的餘輝,閃耀在某座高山的山頂;但在它消失後,隨之而來的是漆黑的夜晚。
心靈的光也是如此。當它熄滅的時候,漆黑和恐嚇的陰影將從你內心發出並落在路上,使你恐懼的雙腳定在原地。

弟子,當心那致命的陰影!
沒有任何來自精神的光可以驅散陰間靈魂的黑暗,除非所有自私的想法從那裡離開。
朝聖者言道:『我已經放棄了這短暫的軀殼;我已經消滅了『因』 一 曾經投下的陰影,不會再對我產生任何影響。』
因為如今,最後一場偉大的戰鬥  —  真我和小我之間的最後一役  —  展開了。

看哪,這個戰場被捲入偉大的戰爭而不復存在了。

但是,一旦你通過了忍辱的大門,第三步就完成了—
此時你的身體是你的奴隸。

現在,為第四個門做準備,即誘惑的門戶,而它確實誘捕了內在的人。

按讚 FB 訂閱最新文章:『 神秘學講堂FB粉絲團
更多『神秘學講堂』文章: 『 查看目錄 』

All translations on this site are for personal use only. Please contact me if there were copyright issues and I will remove the posts.
avatar-img
158會員
208內容數
神秘學,千倍寬廣的眼界!每週三發佈文章,涵蓋神秘學、符號象徵、冥想、魔法、鍊金術、埃及、天堂、宗教、神 ... 追蹤別錯過!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神秘學講堂 的其他內容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稱讚並且認可《寂靜之聲》。如何透過七項準備,以進入涅槃呢?僅獻給少數真正的學生,這篇將滿足他所需求。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稱讚並且認可《寂靜之聲》。如何透過七項準備,以進入涅槃呢?僅獻給少數真正的學生,這篇將滿足他所需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好樂修學正道,不放逸,時常守護自心,才能夠拔除身的苦(要拔除身的苦,其實是從心下手的),就如同大象能夠脫離陷阱、泥沼一樣。
我們現在已經知道了,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我們開始要用方法,方法就是六種。這六種方法,就是從凡夫的此岸,要度過彼岸,這六種就是我們要度到彼岸的工具。 六波羅蜜是 度越生死煩惱的 六種修行方法 若修六波羅蜜行 將能從凡夫的此岸 度過煩惱的中流 到達究竟涅槃的彼岸
Thumbnail
佛陀的大弟子阿難有一天問佛陀,「佛陀啊,您在世的時候,大家隨您而修而行,有一天您若涅盤了,眾人要依什麼而行呢?」,這句話猶如在說,一座燈塔滅了,海平面陷入漆黑,遠方的船隻將迷失在大海中,不知何處才是家的方向。佛陀跟阿難說,「不要怕,只要將《四念處》當作修行的方針,就如同我在世。」 觀身不淨。我
Thumbnail
達摩大師在少林寺住了幾年,將要西歸之前,一日,對門人們說: 「吾西歸之日將近,汝等各抒所得!」 道副說:「如我所見,不執文字,不離文字是道!」 大師云:「汝得吾皮。」 總持尼道:「如阿難見妙喜佛國,一見不再見,是道!」 大師云:「汝得吾肉。」 道育說:「四大本空,五蘊非有,無一法可得。」
Thumbnail
出離三界六道的輪迴就是「解脫道」。佛法才講解脫道,所以修學佛法最高指導原則:要尋求無上的解脫境界。大家接觸佛法都知道,「佛」是所有解脫境界(十法界中)最究竟、最圓滿的境界;再來是「菩薩」法界;再「聲聞」、「緣覺」兩種聖人的法界。
Thumbnail
對治邪見最好的方法就是請佛住世。《金光明最勝王經》中說:「於諸經中一句一頌為人解說,功德善根尚無限量,何況勸請如來轉大法輪,久住于世,莫般涅槃。」憑藉勸請的因緣,此後佛陀轉法輪以及眾生因了知法理而行持的一切善法,都有我們的一分正因,所以請轉法輪的功德非常大,能迅速積累資糧。
Thumbnail
皈依佛門是學佛修行的起點,龍樹菩薩《大智度論》中提到,不論個人的因緣福報契應哪一個法門,信受皈依絕對都是佛門學習的第一課。皈依可以讓我們清除許多的障礙,賜給我們幸福安樂。教法中的「心臟」,答案無疑就是「三皈依」。
Thumbnail
觀音山法脈傳承祖師—金剛持 究給企千法王在示寂前,曾預示「通往西方極樂世界之門已為祂打開」。然西方去此十萬億佛剎土,凡夫何以能得往生?觀音山另一位偉大傳承祖師—堪千 阿貝仁波切修持《頗瓦法》往生淨土,兩位祖師可謂離我們最近的兩尊佛,皆示現修持金剛乘教法而即身成就,而金剛密乘修學核心來自依止上師,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好樂修學正道,不放逸,時常守護自心,才能夠拔除身的苦(要拔除身的苦,其實是從心下手的),就如同大象能夠脫離陷阱、泥沼一樣。
我們現在已經知道了,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我們開始要用方法,方法就是六種。這六種方法,就是從凡夫的此岸,要度過彼岸,這六種就是我們要度到彼岸的工具。 六波羅蜜是 度越生死煩惱的 六種修行方法 若修六波羅蜜行 將能從凡夫的此岸 度過煩惱的中流 到達究竟涅槃的彼岸
Thumbnail
佛陀的大弟子阿難有一天問佛陀,「佛陀啊,您在世的時候,大家隨您而修而行,有一天您若涅盤了,眾人要依什麼而行呢?」,這句話猶如在說,一座燈塔滅了,海平面陷入漆黑,遠方的船隻將迷失在大海中,不知何處才是家的方向。佛陀跟阿難說,「不要怕,只要將《四念處》當作修行的方針,就如同我在世。」 觀身不淨。我
Thumbnail
達摩大師在少林寺住了幾年,將要西歸之前,一日,對門人們說: 「吾西歸之日將近,汝等各抒所得!」 道副說:「如我所見,不執文字,不離文字是道!」 大師云:「汝得吾皮。」 總持尼道:「如阿難見妙喜佛國,一見不再見,是道!」 大師云:「汝得吾肉。」 道育說:「四大本空,五蘊非有,無一法可得。」
Thumbnail
出離三界六道的輪迴就是「解脫道」。佛法才講解脫道,所以修學佛法最高指導原則:要尋求無上的解脫境界。大家接觸佛法都知道,「佛」是所有解脫境界(十法界中)最究竟、最圓滿的境界;再來是「菩薩」法界;再「聲聞」、「緣覺」兩種聖人的法界。
Thumbnail
對治邪見最好的方法就是請佛住世。《金光明最勝王經》中說:「於諸經中一句一頌為人解說,功德善根尚無限量,何況勸請如來轉大法輪,久住于世,莫般涅槃。」憑藉勸請的因緣,此後佛陀轉法輪以及眾生因了知法理而行持的一切善法,都有我們的一分正因,所以請轉法輪的功德非常大,能迅速積累資糧。
Thumbnail
皈依佛門是學佛修行的起點,龍樹菩薩《大智度論》中提到,不論個人的因緣福報契應哪一個法門,信受皈依絕對都是佛門學習的第一課。皈依可以讓我們清除許多的障礙,賜給我們幸福安樂。教法中的「心臟」,答案無疑就是「三皈依」。
Thumbnail
觀音山法脈傳承祖師—金剛持 究給企千法王在示寂前,曾預示「通往西方極樂世界之門已為祂打開」。然西方去此十萬億佛剎土,凡夫何以能得往生?觀音山另一位偉大傳承祖師—堪千 阿貝仁波切修持《頗瓦法》往生淨土,兩位祖師可謂離我們最近的兩尊佛,皆示現修持金剛乘教法而即身成就,而金剛密乘修學核心來自依止上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