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煮防疫-另一道想家的味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自從去年底從朋友那裡得知丹麥有家超市MENY (挪威超市) 買得到豬蹄髈後,三不五時 Danielson 就會去那家超市走跳一下,前幾天和麥先生晚餐後出門去散步時,途中路過那家超市就順便進去看一下,結果當天運氣還不錯,冷藏櫃裡果然有蹄髈的身影頭 (真的不是每次去每次都有),所以當下二話不說,毫不猶豫地馬上選了一個蹄髈放進推車裡,因為真的無法裝作視而不見,於是這個豬蹄髈就跟著我們一起回家了。
受不了蹄髈的呼喚以及誘惑的 Danielson,前天就在自家的廚房裡滷這個大蹄髈,順道也把冰箱裡還有的一些豆乾清出,丟下鍋裡一起滷。滷汁裡有醬油,八角,蒜頭,薑片,洋蔥,蔥段,香料葉,辣椒和五香粉 (我沒有放滷包喔),但因為 Danielson 沒有比較深的鍋子,所以只好站在爐子前,邊滷邊用勺子將滷汁澆在蹄髈上,而且還得不時翻面,好讓每面都可以滷到 (真的是耐心大考驗),真的很搞剛,不過站在爐子前,聞著那陣陣的滷肉漂香味撲鼻而來,其實好享受啊!
還好經過幾個小時的慢火燉煮,最後成果還不錯,所花的時間有了代價和回報,整個蹄髈算是完美上色,從鍋子內將蹄髈撈出,看著它靜靜地躺著,自己嘴角竟然忍不住默默的微笑上揚,一種莫名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從來也沒有想到,因為長期的抗疫,怎麼會有一天,自己只是在廚房裡煮東西,都可以變得這麼滿足呢?
最後將滷好的蹄髈肢解後裝盤後,它就又成了自家防疫餐桌上的美味,淋上那香濃的滷汁,這又是一道令海外台灣遊子想念的家鄉味。看看那滿滿的膠源,希望吃了我用愛呵護的蹄髈會讓我皮膚水嫩水嫩的。
再加上自己做的蝦仁蛋炒飯 (裡面還有清江菜和生菜沙拉葉),配上那非常入味的滷豆干以及紅蘿蔔,是不是讓人看了都垂涎欲滴啊?! 只可惜還是沒有筍乾,不然真的就無可挑剔了。
台灣的令人忘懷不了的味道真的太多,在疫情其間,那種想念的心情比平常更多,如果不是因為北國是美食食材沙漠,真的很想把自己愛吃的每一道台灣美食料理做一遍 (自以為自己很厲害,只是用嘴巴說都比較快)。
Danielson 參與了方格子的 「vocus Premium」 作者之一,希望喜歡 Danielson 文章的朋友們訂閱 vocus Premium 來繼續支持我的創作。
「沒有訂約 vocu Premium 文章的朋友們,仍然可以閱讀 Danielson 的公開文章,如果喜歡 Danielson 的文章內容,歡迎用一杯咖啡的錢贊助支持我的寫作, 讓 Danielson 有更多的創作動力」
也可以給顆愛心,或是在下方的 like coin 拍個手鼓勵一下哦!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005 年移居丹麥後,在這裡開始新的生活與學習,Danielson 希望跟大家分享丹麥的生活大小事,丹麥文化,旅遊記趣,我的小廚房自己做料理,大家來黑白講丹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韭菜切珠 Danielson 最近在哥本哈根的亞超買到了剛進貨的一把新鮮韭菜 自己很喜歡韭菜的香氣 不管是炒韭菜 韭菜水餃 都讓人垂涎三尺 雖然吃完韭菜最怕打嗝 但對於吃貨一族 哪裡管得了那麼多 先吃了再說 炒得還算漂亮的雞蛋 那這次這把韭菜可以拿來做什麼料理呢? 前幾天心血來潮 就再次來挑戰韭菜盒
在丹麥的我們,已經在家防疫一年多了,就像鳥籠裡的鳥,有翅膀也飛不出去,這樣的封城閉關生活下,就是成就了許多優秀的廚神,相信每個人的廚藝或多或少都有所長進。 從疫情以來,Danielson 這個專職的家庭煮夫,材米油鹽醬醋茶 (還不只呢,胡椒粉,五香粉,辣椒,薑,蒜等) 已經成了我日常生活的良伴
從疫情以來,Danielson 儼然成為專職的 “家庭煮夫”,雖然自己還算喜歡下廚,但以前還有工作時,經過一整天超時的上班時間,回到家後已經晚了,而且也累壞了,所以只有週末時才會煮飯。 因為疫情影響,Danielson 所在的產業也變成了慘業,公司無法繼續支撐而被迫遣散
各位聽到 "痲藥" 兩個子的第一直覺是什麼? 那當你再聽到 "麻藥蛋" 時,你會覺得是可以吃的食物嗎? 痲藥蛋是韓國時下非常受歡迎的一道菜,知道這道菜其實已經有一年左右的時間了,但 Danielson 一直都沒有很大的動力去做它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在台灣出生長大的每個人 一定都吃過這一味 而且大部份的人肯定都是喜歡的 從小到大 三不五時 餐桌上就會出現美味的滷豬蹄髈 那香氣自然讓人口水四溢 而且在飯上淋上一點滷汁 便可多扒好幾碗飯
Danielson 還算喜歡下廚 特別是離開台灣後 開始需要自己一個人照顧自己的三餐時 在夏威夷唸大學時 因為要上課兼打工 而且因為與其它同學合租 也沒有真正的廚房設備 所以沒有很多時間和機會料理 但偶爾總還是會簡單煮一下把自己餵飽 到了丹麥後 開始一腳踏進了家庭煮夫的角色裡 有了比較多的機會練習
韭菜切珠 Danielson 最近在哥本哈根的亞超買到了剛進貨的一把新鮮韭菜 自己很喜歡韭菜的香氣 不管是炒韭菜 韭菜水餃 都讓人垂涎三尺 雖然吃完韭菜最怕打嗝 但對於吃貨一族 哪裡管得了那麼多 先吃了再說 炒得還算漂亮的雞蛋 那這次這把韭菜可以拿來做什麼料理呢? 前幾天心血來潮 就再次來挑戰韭菜盒
在丹麥的我們,已經在家防疫一年多了,就像鳥籠裡的鳥,有翅膀也飛不出去,這樣的封城閉關生活下,就是成就了許多優秀的廚神,相信每個人的廚藝或多或少都有所長進。 從疫情以來,Danielson 這個專職的家庭煮夫,材米油鹽醬醋茶 (還不只呢,胡椒粉,五香粉,辣椒,薑,蒜等) 已經成了我日常生活的良伴
從疫情以來,Danielson 儼然成為專職的 “家庭煮夫”,雖然自己還算喜歡下廚,但以前還有工作時,經過一整天超時的上班時間,回到家後已經晚了,而且也累壞了,所以只有週末時才會煮飯。 因為疫情影響,Danielson 所在的產業也變成了慘業,公司無法繼續支撐而被迫遣散
各位聽到 "痲藥" 兩個子的第一直覺是什麼? 那當你再聽到 "麻藥蛋" 時,你會覺得是可以吃的食物嗎? 痲藥蛋是韓國時下非常受歡迎的一道菜,知道這道菜其實已經有一年左右的時間了,但 Danielson 一直都沒有很大的動力去做它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在台灣出生長大的每個人 一定都吃過這一味 而且大部份的人肯定都是喜歡的 從小到大 三不五時 餐桌上就會出現美味的滷豬蹄髈 那香氣自然讓人口水四溢 而且在飯上淋上一點滷汁 便可多扒好幾碗飯
Danielson 還算喜歡下廚 特別是離開台灣後 開始需要自己一個人照顧自己的三餐時 在夏威夷唸大學時 因為要上課兼打工 而且因為與其它同學合租 也沒有真正的廚房設備 所以沒有很多時間和機會料理 但偶爾總還是會簡單煮一下把自己餵飽 到了丹麥後 開始一腳踏進了家庭煮夫的角色裡 有了比較多的機會練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假日招呼他整理櫥櫃。沒一會,他從掛櫃上頭摸出了一個白瓷東西問: 「ㄟ?這啥?洞洞盤?」 蹲在櫃子前的我仰頭瞧了瞧: 「嘿!被你找出來了,這是焗烤蝸牛的碟子啊,你小時候做過好幾次給你吃過,忘了嗎?」 想他一定忘了,這他幼兒園時的事。 「那,我們來做,怎樣?」 倏地從椅子上跳下來,他蹲在我前
Thumbnail
這是繼上次〈雜談之一〉後又過了3個月,一些寫完了,又忽然因為一些原因不好公開發文的同捆包,請笑納😉。你們每一個人曾經或目前或長期對我的支持,我都日日感念在心,雖然沒有唱名,這也是支撐我生活,乃至於創作動力的一部分!要是沒有你們,我可能只會更發懶(一種另類共創的概念),嘻嘻,總之,還是感謝❤️。
Thumbnail
颱風天最應景的大概就是泡麵罐頭,只出門去健身一番,然後把這本說豬說得從頭到腳、淋漓盡致的散文看完,聊慰沒能大吃大喝、到處都是風災新聞的日子。 說到豬,亞洲應該是最能吃豬的地方,總聽說歐美不放血的豬肉極其腥臭,以致出國到西方總是吃牛吃羊吃魚就是不吃豬。而打趣的朋友也觀察到豬雜等內臟,在超市的擺放區是
Thumbnail
臺灣養豬產業遭遇大規模口蹄疫疫情後,「東園食品」蔡家三姐遭受重創。這篇文章講述她如何在逆境中秉持樂觀進取的態度,與家人團隊努力打拼,在產品上皆採用非油炸方式,並融入新意與傳統,創造出多款口味獨特的產品。文章內容適合使用「食品工廠」、「臺灣伴手禮」、「臺中市獎項」等關鍵字。
Thumbnail
現在11:30 大戶屋還有空位,說很久沒吃了,於是就選它了。大戶屋是一家深受歡迎的日式料理連鎖店,以健康、美味的定食聞名。位於台北的大戶屋不僅提供多樣化的選擇,更注重食材的新鮮和烹調方式的講究。點的是兩款人氣定食,朋友最近不吃炸的選的是野菜豬肉鍋定食,我則是老套炸豬里肌肉排定食。 野菜豬肉鍋定食
Thumbnail
由於前兩天已經在外面吃過生日大餐了,並沒有特別再過的意思,生日那天,朋友要我過去為我慶祝,還準備了一頓豐盛的晚餐。餐桌上擺滿了各種美味的佳餚,讓人垂涎欲滴。首先是一盤滷豬腳,豬腳滷得色澤金黃,油亮誘人,散發出濃郁的香氣,這是去大賣場買生的,親自滷的,這樣比較軟爛。豬腳的皮軟糯,肉質鮮嫩,一口咬下去,
Thumbnail
來到百貨公司,朋友問吃甚麼。我逛了一圈不知道要吃甚麼。於是點了常吃的滷肉飯肉羹套餐還加燙青菜。朋友笑說我點了她想吃的,於是她去吃別種了。 滷肉飯是一道充滿了人情味的台灣小吃。選用肥瘦相間的豬肉,切成小丁,經過多道工序精心滷製而成。滷汁中混合了醬油、冰糖、米酒、五香粉等多種調料,經過長時間的熬煮,豬
Thumbnail
我和七八個朋友一起來到這家用餐,餐廳舒適,餐廳寬敞,那天人多充滿了歡樂的談笑聲。 我們各自點了自己喜歡的食物,有義大利麵、雞排等許多樣式,而我則點了一份德國豬腳。一上桌,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當我用刀切下第一塊豬腳時,就好那樣特有的Q彈感。的清脆響聲,讓人食指大動。 對於牙口不好的人來說,這樣的
Thumbnail
一位饕客在嘗試一種新的豬手料理後,發現這道菜的豐富口感和份量超出了他的預期,並在尋找打包的解決方案中遇到了一些小插曲。
Thumbnail
曾經,住處附近一間名為「黑白切」的小吃店讓我愛上,但也在宣告歇業之後讓我有些悵然若失。 「黑白切」到底賣的是什麼?其實就是所有想得到的台灣庶民美食,舉凡切仔麵、滷肉飯、米粉湯等等,還有所有關於「豬」的各式庶民料理,都是台灣人最熟悉也熱愛的好滋味。 作者傅士玲在這本書中帶領我們穿梭大街小巷,讓
Thumbnail
假日招呼他整理櫥櫃。沒一會,他從掛櫃上頭摸出了一個白瓷東西問: 「ㄟ?這啥?洞洞盤?」 蹲在櫃子前的我仰頭瞧了瞧: 「嘿!被你找出來了,這是焗烤蝸牛的碟子啊,你小時候做過好幾次給你吃過,忘了嗎?」 想他一定忘了,這他幼兒園時的事。 「那,我們來做,怎樣?」 倏地從椅子上跳下來,他蹲在我前
Thumbnail
這是繼上次〈雜談之一〉後又過了3個月,一些寫完了,又忽然因為一些原因不好公開發文的同捆包,請笑納😉。你們每一個人曾經或目前或長期對我的支持,我都日日感念在心,雖然沒有唱名,這也是支撐我生活,乃至於創作動力的一部分!要是沒有你們,我可能只會更發懶(一種另類共創的概念),嘻嘻,總之,還是感謝❤️。
Thumbnail
颱風天最應景的大概就是泡麵罐頭,只出門去健身一番,然後把這本說豬說得從頭到腳、淋漓盡致的散文看完,聊慰沒能大吃大喝、到處都是風災新聞的日子。 說到豬,亞洲應該是最能吃豬的地方,總聽說歐美不放血的豬肉極其腥臭,以致出國到西方總是吃牛吃羊吃魚就是不吃豬。而打趣的朋友也觀察到豬雜等內臟,在超市的擺放區是
Thumbnail
臺灣養豬產業遭遇大規模口蹄疫疫情後,「東園食品」蔡家三姐遭受重創。這篇文章講述她如何在逆境中秉持樂觀進取的態度,與家人團隊努力打拼,在產品上皆採用非油炸方式,並融入新意與傳統,創造出多款口味獨特的產品。文章內容適合使用「食品工廠」、「臺灣伴手禮」、「臺中市獎項」等關鍵字。
Thumbnail
現在11:30 大戶屋還有空位,說很久沒吃了,於是就選它了。大戶屋是一家深受歡迎的日式料理連鎖店,以健康、美味的定食聞名。位於台北的大戶屋不僅提供多樣化的選擇,更注重食材的新鮮和烹調方式的講究。點的是兩款人氣定食,朋友最近不吃炸的選的是野菜豬肉鍋定食,我則是老套炸豬里肌肉排定食。 野菜豬肉鍋定食
Thumbnail
由於前兩天已經在外面吃過生日大餐了,並沒有特別再過的意思,生日那天,朋友要我過去為我慶祝,還準備了一頓豐盛的晚餐。餐桌上擺滿了各種美味的佳餚,讓人垂涎欲滴。首先是一盤滷豬腳,豬腳滷得色澤金黃,油亮誘人,散發出濃郁的香氣,這是去大賣場買生的,親自滷的,這樣比較軟爛。豬腳的皮軟糯,肉質鮮嫩,一口咬下去,
Thumbnail
來到百貨公司,朋友問吃甚麼。我逛了一圈不知道要吃甚麼。於是點了常吃的滷肉飯肉羹套餐還加燙青菜。朋友笑說我點了她想吃的,於是她去吃別種了。 滷肉飯是一道充滿了人情味的台灣小吃。選用肥瘦相間的豬肉,切成小丁,經過多道工序精心滷製而成。滷汁中混合了醬油、冰糖、米酒、五香粉等多種調料,經過長時間的熬煮,豬
Thumbnail
我和七八個朋友一起來到這家用餐,餐廳舒適,餐廳寬敞,那天人多充滿了歡樂的談笑聲。 我們各自點了自己喜歡的食物,有義大利麵、雞排等許多樣式,而我則點了一份德國豬腳。一上桌,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當我用刀切下第一塊豬腳時,就好那樣特有的Q彈感。的清脆響聲,讓人食指大動。 對於牙口不好的人來說,這樣的
Thumbnail
一位饕客在嘗試一種新的豬手料理後,發現這道菜的豐富口感和份量超出了他的預期,並在尋找打包的解決方案中遇到了一些小插曲。
Thumbnail
曾經,住處附近一間名為「黑白切」的小吃店讓我愛上,但也在宣告歇業之後讓我有些悵然若失。 「黑白切」到底賣的是什麼?其實就是所有想得到的台灣庶民美食,舉凡切仔麵、滷肉飯、米粉湯等等,還有所有關於「豬」的各式庶民料理,都是台灣人最熟悉也熱愛的好滋味。 作者傅士玲在這本書中帶領我們穿梭大街小巷,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