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7/07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教育是什麼?

    教育是什麼?我以前從來不會去想這個問題,對於是個老師,自己身在其中,我也從不懷疑我所從事的教育—這個「神聖」工作的價值。但是民國93年我大哥的早逝,讓我對生命的價值產生極大的衝擊,讓我開始認真地思考人生、看待生命,思考教育的意義是什麼?
    這麼多年來,關於這樣的思考一直很紛擾,學術上的定義、眾人的想法、現場的經驗、生活的學習、變化的世界……,關於教育是什麼?意見紛陳。然而逐漸累積、日就月將的思考與實踐,我也有了一些心得與想法,這些不是個人的創見,卻慢慢的成為我對教育的信仰。
    學校老師們用過去的知識,教現在的學生,卻要面對未來的挑戰,如果老師沒有看見未來的能力,這樣的教育目標單靠知識的傳授,是不容易達成的。有些教育的訓練就是必須要嚴謹,有些教育的培養就是必須要精確,有的學習需要不斷練習,有的學習卻偶爾才會出現高峰,有的學習需要有規矩才能成方圓,但有的學習是不應該給框架的。我們的父母師長所教導給孩子的是屬於哪一種?還是老師真的理解並落實了因材施教?我們是傳達了我們認為重要的知識,但我們也應該要試著用各種方法確認學生是否已經學會,而不是只有紙筆測驗的考試?我們是否可以確認我們不只是在教學而是在教育?
    最近這幾年因為新課綱的關係,在很多地方都可以聽到創新的教學,其實創新教學已經喊了很多年了,方法與成果也很多,但回到教育現場真正在日常不斷創新教學的還真不多。我想原因很多,但有一個我個人的偏見可以分享,請記得喔,是我個人的偏見。那就是教育的環境,以及負責教學的老師不容易創新,就更不用說一般的父母親了。(看吧!這顯然是偏見。)
    我曾經問過老師們:「教育的規劃能不能冒險?」
    老師們秒回:「當然不能啊!」
    老師們其實跟許多專家一樣,是不容易突破框架的。因為老師們在培育的過程中,是透過一套嚴謹的程序在進行的。老師們有一定的任務要完成,再加上很多非教育因素的干擾,讓很多老師更不敢逾越一路以來被設下的規範。我個人的偏見是,很多人的創意其實是來自當年他在學校的踰越常規,這也要感謝學務處的師長與教官,勤管嚴教、打罵責罰,讓不少的孩子叛逆衝撞,勇敢做自己,雖然比起大多數的學生來說這些衝撞常規的孩子其實也不算多。卻有很多成了很有創意的人散在各行各業,而這些確實不多的人卻常常是各行各業創意的源頭、進步的動能。
    大家千萬別誤會,我並不是在鼓勵大家不守常規,我說過了這是我的偏見。老實說,我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我跟他說:如果你哪天爬牆出學校被大過,我會嘉獎你請你吃大餐的。但是很遺憾的是這樣的期待一直都沒發生過,所以有些事情不是你鼓勵就會發生的。那麼教育發生的關鍵是什麼呢?
    回頭尋思,我其實很明白,這真的只是我的個人偏見。既然是偏見,我總是心心念念、時刻不忘的提醒自己:教育最可貴的地方就是可以創造無限的可能,同時也更因為我對人性本善的信仰,讓我更相信教育的各種可能。相信教育的目的在使人可以越來越好,使人可以越來越良善。而這個絕對不可以是偏見,反而應該是從事教育工作者的共見。不然我實在想不出來教育還有什麼其他的核心價值!因為追求教育的良善目標,因為教育的無限可能,我常常自問:教育到底能改變什麼呢?
    但其實我個人的主張是,教育不能只是想要改變什麼?而更要努力地在孩子的生命中種下各種的可能性,讓孩子在教育的引導下,在教育的薰陶下,在刻意的教學中,在潛移默化的感染下,成就自己,成為自己希望成為的那個人。因為是這樣,教育中的因材施教很重要,這就需父母師長深刻的自我反思,要突破個人的偏見與框架,才能做到因著每個孩子不同的才性,給予不同的引導。
    不過儘管每個孩子都不一樣,但也有許多相同的地方。我們在相同處規劃制度,尋找策略與方法;我們在不同處保持彈性,用耐心建構尊重。所以父母師長總要能不斷的學習,讓自己擁有知識;不斷的努力自省,保持並發揮良善的生命品質。因為孩子們需要你的知識傳授、生命啟發,每一個孩子都要從父母師長這裡學習如何「轉識成智」?還要有無限的教學創意、耐心彈性的陪伴,因為每個生命的獨特性,需要有不同的點撥與指導。
    是的,我認為連父母都需要學習如何教學,我們可以很輕易地從動物身上觀察到這樣的說法,動物們可以生存下來的老師,不是別人,是牠們的父母。但人類的智慧更高,我們發展了讓我們可以共好的教育系統,我們不只是教孩子學會活著,更要教孩子如何好好的活著。這好好地活著就不能只有生存的技能、就不能是自私的、不能只有自己好,而必須是做更好的自己,必須是更溫暖的他人。
    所以如果我要表達教育的意義是什麼? 我認為教育是學習、是做更好的自己、更溫暖的他人。其中的內涵是:知識的學習與應用、道德的責任與實踐、社會的發展與關懷。
    面對教育,知識的傳授是日新月異,尤其最近十多年資訊科技發展,讓我們更有理由相信,單純的知識傳授、單靠記憶與背誦的教育型態,已經不能滿足未來的需求,這個部份真的需要老師們更強大的課程與教學能力。不過回到我認為的教育核心價值,即便世界變化迅捷,那樣的核心價值依然沒變。
    因此我們在不變處堅持教育的價值,建構教育的意義。我想要讓「教育」可以發生,有幾點原則非常重要:
    1. 教育的信仰。
    相信教育的核心價值,每個人都會犯錯孩子當然也會犯錯,我的教育哲學之一是:孩子犯錯的當下是教育的最佳機會,是學習過程中非常重要的教育時機。師長不應該先用情緒用懲罰來處理,應該要用對教育的信仰引導我們,不要被孩子錯誤的表現給誤導了,教育不就是幫助孩子成為一個良善的人嗎?所以不僅僅是針對孩子的個別教育,當我們在做出各種教育的決定時,我們也應當要有教育的價值信仰,並且要遵循著這樣的信仰。例如一個活動要不要辦理,最核心的理由是這個活動有沒有教育的價值。像是我們過去思考的髮禁,現在困擾的制服問題,新課綱各種實踐上所遇到的困難,各種問題的取捨……,都可以在這樣的教育信仰下來思考如何做出適當的決定。我的老師周志文先生很多年前寫過一篇文章<躲藏起來的孩子>,寫他的女兒困頓的求學歷程,文末有一段話影響我至深,老師說:「我常常想,教育的目的是什麼呢?教育應給受教育者知識,這些知識應該是教導孩子發現自我、肯定自我,教育應該想辦法造就一個人,而不是摧毀一個人,至少使他自得、使他快樂,而不是使他迷失、使他悲傷。我們的教育是不是朝這方面進行呢?答案是正反都有,我們的教育,讓『正常的』、成績好的學生得到鼓舞,使他們自信飽滿,卻使一些被視為『不正常的』、成績差的學生受到屈辱,讓他們的自信蕩然。憑良心講,那些被輕視的『不正常的』、成績差的孩子比一般孩子是更需要教導,更需要關心的,然而我們的教育,卻往往把這群更需要教育的孩子狠心的拋棄、不加任何眷顧。沒有一個孩子是可以被放棄的,這一點家長和孩子都要記得,在教育的歷程中,沒有一個受教育的人是該被放棄的。父母放棄子女是錯的,教師放棄學生是錯的,而孩子本人,更沒有理由放棄自己,因為『自暴自棄』,就不只是教育沒希望,而是人類沒有希望了。」所以信仰教育,絕不放棄。
    2. 成長的空間。
    我們的教育不就是應該要幫助孩子成為那個他想成為的人嗎?但是我們卻經常以自我的經驗,綁住了我們的孩子。所以我們要努力避免個人經驗的框架限制了孩子的成長可能,但這偏偏又是很多家長的教育思維而不自知,有本書《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講的就是這樣的情況,書中描述很多孩子的不幸,讓人非常的心疼與難過。作者在最後談到她自己的學習歷程,其中一個關鍵便是她的母親與老師給了她成長的空間。她也在序文中說:「我們服膺一套教育方法,往往是因為這一套方法教出了『一個』成功的小孩,坦白說,這樣的想法其實很空洞,把小孩好的壞的打包成一團,再歸因於『父母的管教』,不僅忽略其個人特質,也忘了把他所處的環境納入考量。」很多親子之間的悲劇,其實真正的悲痛不是因為結果,而是造成悲劇的出發點是自以為良善的,這讓悲劇的結果更加的痛苦啊!所以我跟孩子們聊天最常問的問題是:你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你將來想要做什麼?你喜歡什麼?你對什麼有興趣?然後問他們有什麼想法?目前做了哪些規劃與努力?接下來準備要做些什麼?努力的避免以質問的方式,也盡量不要只從自己的經驗出發,或是想著對孩子說教。從這樣的對話引導中,幫助孩子打開成長的空間,同時也提供孩子自己思考,自我負責的去規畫屬於自己的成長空間。
    3. 耐心的陪伴。
    打開生命的開關並非易事,大人常常會有很多現實的壓力,自己的求學歷程如果不好,就希望孩子可以扳回一城;自己的學經歷若是輝煌,就希望孩子比自己更好,絕對不能丟臉。或是從自己的人生經驗出發,總是一種我是替你著想、為你好的心態面對孩子。這些自覺或不自覺的相互比較、自我中心的心態,大家應該頗為熟悉吧!在這樣的心態下,很多事情的處置就失了分寸、沒了耐心,生命的開關不但沒打開反而還被鎖死了。其實教育真的是百年樹人的大計與大業,需要放遠眼光、放大視界,需要我們耐心的陪伴與等待。在青少年逐漸長大的過程中 他們會渴望做自己成為一個獨立負責的大人,但是仍在學習中的孩子在能力上卻還不夠,所以在遇到很多事情時通常都是防衛性的表現比較多《擁抱刺蝟的孩子》一書中說:「當任何的人際互動威脅到個人的獨立性時,為了保有自主權,勢必會做出自我保護的動作,要不是強烈抵抗,就是減少與對方互動,或者,消極配合,陽奉陰違。」所以面對青少年時期的孩子,耐心的陪伴是非常重要的,陪伴的角度、方式有很多,但我認為的關鍵是大人的自我節制與反思的能力。當我們沒有這樣的能力的時候,那麼或許我們看到的是長出刺蝟的孩子,可是孩子們看到的卻很可能是不理解他們又容易生氣的恐怖的怪獸,這也不是我們所希望的吧!最近學校裡的幾個孩子便就是這樣,其中一個讓我特別深刻,因為我的自我節制與反思不夠,對待的方式有點操之過急了,所以讓他回到原來的桀敖不馴,我也失去了原本可重新打開他生命開關的機會。幸好我有覺察,所以另外啟動不同的機會來幫助他,基本的想法還是耐心的陪伴,只是我另外找夥伴來陪,而我就在一旁默默陪伴、持續等待。
    4. 適時的引導。
    前面提到大人需要節制與反思能力,這裡的適時的引導其實就是指具體實踐的智慧與方法。如何在對的時間、用對的方法幫助孩子將各種學習的知識與方法轉成生命的智慧,讓自己越來越好,這才是教育的最終目的啊!沒有人是天生的父母與老師,我們都需要不斷的反思與學習。若我們願意這樣想,就會發現很多很有智慧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引導孩子成長,增進我們與孩子的關係。《欣賞式探詢力量》書中提到企業經營會用到的欣賞式探詢,可以讓彼此的關係朝正向而美好的方向發展,我想放在親子師生溝通上一樣有用。書中提到欣賞式探詢的八個原則,我從與孩子對話的角度轉化這些原則,分享給大家參考:1.跟孩子保持良好的溝通,建立彼此的共同語彙與對話環境;2.彼此開始對話就進行連結與改變;3.對話的內容應該經過精心的選擇與規劃;4.帶著積極的期盼與熱切的希望跟孩子對話;5.以正向的提問來轉化心中的疑問;6.對話時關照到孩子的全部,不是只想解決當下的問題;7.與孩子一起努力去實踐那些共同期望的未來;8.引導孩子思考,並給孩子自由選擇的空間。還有一些方法也是我們可以學習的,像是《薩提爾的對話練習》書中提出許多與孩子對話的方法,如何開展一段對話?如何表達你的好奇?如何同理對方?如何探索彼此的關係?如何看清自己的內在,與自己和諧相處?有非常多給父母師長參考的好方法。
    教育真的很複雜,所以很需要專業。但是教育又無所不在,所以很多人也都可以一抒己見。教育可以百家爭鳴,教育可以百花齊放,但無論如何教育都不可以只到自己而看不到孩子。
    教育是什麼?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但我想如果沒有廣大的生命視野,那就容易讓很多的孩子受傷,這不應該我們表達「教育是什麼?」的初衷。但從事教育的師長,或為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卻不可以不思考這個問題「教育是什麼?」所以如果我要表達「教育是什麼? 」我認為教育是學習、是做更好的自己、更溫暖的他人。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