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聲讀後|《當世界席捲而來:在自由與民主的困局中,中國如何想像世界?當代西方思想編年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生存在於一個宣稱民主終結,由民粹主導輿論戰火,中國崛起,歐盟體系日漸崩解的紛雜時代,我們的世界被形述地動蕩不安,更別提讓人類無所遁逃的疫情虎視眈眈著。然而,正因位處於紛亂,我們不應被恐懼主導,保持思考,認識世界局勢是我們可以做的。
  《當世界席捲而來》是一本非常適合作為迅速認識西方政治變動的工具好書。就我在政治系時所受訓練,會將學生分成三類專業選修組,分別是國際關係、比較政治、公共行政組。作者劉擎專攻領域以西方政治思想為主,因此我在讀這本《當世界席捲而來》,頓時有種在上國際關係通識課的感覺。裡面以2003至2020為年度劃分,簡單講評該年度發生的西方政治勢變,有趣的是,雖然劉擎專長是政治,書中仍收錄了跨領域(如:科技、宗教、文化)文章做一番評論。並不能保證這是一本足以用「全面」評價的政治思想討論集,然而它確實拋出足以進一步討論釐清的重點議題,勾引讀者自行探索之熱情。
  舉幾個我讀了很喜歡、別有收穫的討論:
  2013年〈新老左派的交鋒:喬姆斯基對壘齊澤克〉:這兩位都是知名左派學家,然而我不曉得是因為台灣需要閱讀這類書種的讀者少,亦或左派理論在台灣就是不易發展,任何有關喬姆斯基或齊澤克的著作只能找到簡體版,故,若非本科生,對喬、齊不熟也可理解。而說來慚愧,我對齊澤克的認識還是經歷史系友人介紹,看了幾則他的演說影片才真正認識這位性情古怪(本篇文章也是源自於喬姆斯基批評齊澤克等年輕左派是「譁眾取寵、裝模作用的江湖騙子」)的演說家。對此評論齊澤克反批喬姆斯基才是在自己的錯誤經驗上重蹈覆徹者,戰火因此點燃,二者的問題分歧在於所受傳統智識訓練不一,所看待問題形式也未盡然相同。諷刺的是,任憑左派討論再怎麼激烈,在資本大旗賣力揮動的時代,左思往往是被當作一群邊緣人在自嗨取暖的小圈圈罷了。
  2016年〈民粹主義的威脅〉:民粹問題在疫情發酵後,受到疫苗施打分配影響,更輕易地成為煽動民眾的利器之一。在該篇文中,普林斯頓大學政治理論教授穆勒,於等報刊中重申民粹核心及其見解:
民粹主義的「界定性特徵」不是反對菁英,而是對「人民」代表性的壟斷:民粹主義者們宣稱,他們而且只有他們才代表「真正的人民」及其意志意味著信奉「人民主權」原則,因此民粹主義與民主政治具有令人迷惑的相似性,也總是如影隨形。⋯⋯在根本上,反多元主義的結構性特徵使民粹主義不僅是反自由的,最終也是反民主的。
  這裡可以延伸閱讀時報出版,同樣在這本書內有提及的《解讀民粹主義》。民粹可視為一種對反對立場妖魔化的攻擊武器,這種意見不合的操弄反倒使對話造成阻礙,而以民粹為討論主題正是因川普成功地製造話題,化裂人民輿論,強化支持與反對川普者對政府的批判愈發強烈。以美為借鏡,民粹勢必輕易地萌發於任何已經開始發病之民主政體,就連我們都得自身檢討,貿然全盤接收側翼資訊,是有一定程度將會威脅至健全民主發展,作為其中一員的我們必然得體認自己是否已經當了棋子還毫無自覺。
  2018年〈科學探索與政治正確的爭論〉:這是一篇很有意思,並且回應我前面提到跨領域的文章討論。劉擎挑了於同年美國公共電視網播放的紀錄片《解碼華生》,藉由這名「DNA之父」的偉人成就,回顧這段套用於現代可說已「政治不正確」的思想邏輯,並由親訪華生,讓本人重申曾遭批判的觀點——「黑人與白人間的平均智商存在差異」。他曾因此番言論離開長年駐守的實驗室,而重新上映的受訪影片卻引發另一評論認為:追求政治正確難道可以凌駕在真理之上?我們必須承認:
社會生活中使用的種族分類,是文化和政治塑造的概念(所謂「社會建構」),並不具有對應的生物學依據。
差異本質存在並無錯誤,重點應是歧視所產生的特定闡釋與行動,然而我們也都明白,真正的平等一直以來,並不好落實。
  這本大書並不好寫摘要與心得,是因為它匯聚的資訊量之大,難以取其捨彼,怎麼篩選都不足以去整頓出適合它的一篇文章,也因為如此,它的可讀性我樂於大力推薦給所有處在這紛亂世代的任一人。多種面向的資訊可以作為認識世界之橋樑,需要一點拓展視野耐性,將會為你帶來一想不到的收穫。(只是整個包裝跟厚度確實會讓人卻步)
avatar-img
78會員
166內容數
一個分享讀後感的地方,沒有文青。文章可能暴雷忘記警示,自行斟酌閱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南聲生生難 的其他內容
我們都明白,自己正身處在沒有手機,形同於與社群脫離的網路時代。成天受未讀訊息通知追殺,還有幾個人訊息未回,哪些存在相簿裡的圖片尚未發送出去⋯⋯諸如此類其實沒有立即做也不會影響人生的瑣事反倒成為每天耗費我們大量時間的主要工事。
總算拜讀完這本久仰大名的世紀經典愛情文學,本身不怎麼看羅曼史文學的我也算是踏實地走訪了一遭陷入感情糾葛的世界是多麼使人備受煎熬。
在書的後記裡,作者鄧觀傑明確揭示了,在隨著年紀增長,使我不敢貿然寫小說的原因: 也許是因為,我對太多事情感到困惑。比如原生家庭的創傷、比如身為華人的意義,書寫的技藝、無故降臨於人的不平之事⋯⋯我滿腹狐疑,而小説是我唯一學會提問的方式。
源自瑞典音樂串流品牌「Spotify」主打以大數據資料庫藉由智慧演算,提供使用者適合歌曲清單,高度接軌之曲風將Spotify儼然打造成「專屬你的智慧型播放器」。
在處理情緒的同時,也是為了更認識自己,我認為這是每個人必經,卻也是最難理出令自己滿意的答案的過程。
或許是書寫的時態改變,人的面相從A走至B,總有那麼一點與以往不同,然而本質依然存在的樣態主導著他,我們才可以從不同時期的文章內窺見書寫者此時是長怎麼樣的他。
我們都明白,自己正身處在沒有手機,形同於與社群脫離的網路時代。成天受未讀訊息通知追殺,還有幾個人訊息未回,哪些存在相簿裡的圖片尚未發送出去⋯⋯諸如此類其實沒有立即做也不會影響人生的瑣事反倒成為每天耗費我們大量時間的主要工事。
總算拜讀完這本久仰大名的世紀經典愛情文學,本身不怎麼看羅曼史文學的我也算是踏實地走訪了一遭陷入感情糾葛的世界是多麼使人備受煎熬。
在書的後記裡,作者鄧觀傑明確揭示了,在隨著年紀增長,使我不敢貿然寫小說的原因: 也許是因為,我對太多事情感到困惑。比如原生家庭的創傷、比如身為華人的意義,書寫的技藝、無故降臨於人的不平之事⋯⋯我滿腹狐疑,而小説是我唯一學會提問的方式。
源自瑞典音樂串流品牌「Spotify」主打以大數據資料庫藉由智慧演算,提供使用者適合歌曲清單,高度接軌之曲風將Spotify儼然打造成「專屬你的智慧型播放器」。
在處理情緒的同時,也是為了更認識自己,我認為這是每個人必經,卻也是最難理出令自己滿意的答案的過程。
或許是書寫的時態改變,人的面相從A走至B,總有那麼一點與以往不同,然而本質依然存在的樣態主導著他,我們才可以從不同時期的文章內窺見書寫者此時是長怎麼樣的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危險的不自由就是我們體驗為自由的不自由」,齊澤克認為哲學能夠作為日常生活裡一個重要的「中斷」,讓我們產生疑惑,從而停下手邊的事情,進行關於存在的思考。而這一連串對於思考、對於自由、對於哲學的討論的開端,齊澤克選擇從幾年前一件中國網路上的熱搜話題開始。齊澤克稱其為:「在中國的一個奇蹟」。
Thumbnail
從共產陣營垮台後的《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到川普上台、槍械、種族、性別等左右派分裂急劇加速的《身份政治》,再到這本《自由主義和對其的不滿》,政治學者福山以著作提出他對現實的解釋與思考。 在本書裡,他對美國「自由主義民主國家」政治體制及原則面臨的威脅,表達了高度的擔憂。因此,本書率先重申自由主
Thumbnail
這本書深入分析了21世紀中國的政治現實。作者指出學界對中國經濟成就存在誤解,忽略了專制政府的管制策略及體制下的黑暗面。他將書分為五個部分,探討領導人、政府言行、行動、生產、及中國本質。書中指出黨國體制是核心,意識形態是合理化權力的關鍵。習近平時代的中國面臨權力集中和未來展望的挑戰。
Thumbnail
作以「關係和概率」的歸納,取代「類型和概念」的概括,是人類思想革命的典範轉移,顯示與概率論相關之統計學也已進入美國思想家的視野。霍姆斯、詹姆斯、皮爾士、杜威想把理念、原則和信仰帶到人類的層面,他們不想看到藏在抽象層面的暴力。這是南北戰爭的教訓之一。他們四人的哲學設計出來,要支持的政治制度是民主。
Thumbnail
在閱讀完胡昌智博士的《歷史知識與社會變遷》的第一個章節後,深感胡博士在章節末尾對1980年代台灣(中華民國)歷史教育的思慮是非常當下也非常發人省思的。
Thumbnail
【余案:美國會有「文革」嗎?這種問題聼上去似乎匪夷所思。實際上卻是迫在眉睫的威脅。如何回答這個問題,端視讀者坐在哪條板凳上。不同立場自然會有不同回應。昨天看到一個號稱中立的網站有貼文稱:……美国共产党更像是一个清谈馆。该党的确对包括种族歧视,性别平等,同性恋的诸多议题有着自己的主张 – 其主张与自由
請看反右運動時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系刊發表的《告全體同學書》,直接挑明共黨讓中華民族喪失了獨立性,這在當時的右派言論中是少見的,如今的民運人士有此見識的真是少之又少。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曆史系系刊發表了一份《告全體同學書》: “三大主義”(宗派主義、主觀主義、官僚主義)是一母所生的難兄難弟,這個
Thumbnail
活在世界戰爭和區域衝突熱點,民主世界的你我,也需要了解一下共產極權在幹嘛
Thumbnail
2022/12 《大幻覺》與《大國政治的悲劇》最大的差異,就是以「民族」為國家畫龍點睛,同時也為國家的擴張設下天塹。民族國家是人的價值理性能運作的最大極限,國家之上只能用工具理性,也就是追求生存與權力的現實主義原則,在國際體系結構中運籌權力平衡,很難用價值理性去教化。
Thumbnail
不論你是傳統藍綠支持者,是柯粉或柯黑,應該都可以感受到,台灣的民主政治確實出現了很大的變化。未來這幾年,白色會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該怎麼瞭解白色力量的崛起?為何年輕人拒絕藍綠?厭惡建制不是台灣特產,或許是民主國家的普遍現象!我們可以從水島治郎的《民粹時代》一書的考察裡,進行深入的思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危險的不自由就是我們體驗為自由的不自由」,齊澤克認為哲學能夠作為日常生活裡一個重要的「中斷」,讓我們產生疑惑,從而停下手邊的事情,進行關於存在的思考。而這一連串對於思考、對於自由、對於哲學的討論的開端,齊澤克選擇從幾年前一件中國網路上的熱搜話題開始。齊澤克稱其為:「在中國的一個奇蹟」。
Thumbnail
從共產陣營垮台後的《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到川普上台、槍械、種族、性別等左右派分裂急劇加速的《身份政治》,再到這本《自由主義和對其的不滿》,政治學者福山以著作提出他對現實的解釋與思考。 在本書裡,他對美國「自由主義民主國家」政治體制及原則面臨的威脅,表達了高度的擔憂。因此,本書率先重申自由主
Thumbnail
這本書深入分析了21世紀中國的政治現實。作者指出學界對中國經濟成就存在誤解,忽略了專制政府的管制策略及體制下的黑暗面。他將書分為五個部分,探討領導人、政府言行、行動、生產、及中國本質。書中指出黨國體制是核心,意識形態是合理化權力的關鍵。習近平時代的中國面臨權力集中和未來展望的挑戰。
Thumbnail
作以「關係和概率」的歸納,取代「類型和概念」的概括,是人類思想革命的典範轉移,顯示與概率論相關之統計學也已進入美國思想家的視野。霍姆斯、詹姆斯、皮爾士、杜威想把理念、原則和信仰帶到人類的層面,他們不想看到藏在抽象層面的暴力。這是南北戰爭的教訓之一。他們四人的哲學設計出來,要支持的政治制度是民主。
Thumbnail
在閱讀完胡昌智博士的《歷史知識與社會變遷》的第一個章節後,深感胡博士在章節末尾對1980年代台灣(中華民國)歷史教育的思慮是非常當下也非常發人省思的。
Thumbnail
【余案:美國會有「文革」嗎?這種問題聼上去似乎匪夷所思。實際上卻是迫在眉睫的威脅。如何回答這個問題,端視讀者坐在哪條板凳上。不同立場自然會有不同回應。昨天看到一個號稱中立的網站有貼文稱:……美国共产党更像是一个清谈馆。该党的确对包括种族歧视,性别平等,同性恋的诸多议题有着自己的主张 – 其主张与自由
請看反右運動時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系刊發表的《告全體同學書》,直接挑明共黨讓中華民族喪失了獨立性,這在當時的右派言論中是少見的,如今的民運人士有此見識的真是少之又少。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曆史系系刊發表了一份《告全體同學書》: “三大主義”(宗派主義、主觀主義、官僚主義)是一母所生的難兄難弟,這個
Thumbnail
活在世界戰爭和區域衝突熱點,民主世界的你我,也需要了解一下共產極權在幹嘛
Thumbnail
2022/12 《大幻覺》與《大國政治的悲劇》最大的差異,就是以「民族」為國家畫龍點睛,同時也為國家的擴張設下天塹。民族國家是人的價值理性能運作的最大極限,國家之上只能用工具理性,也就是追求生存與權力的現實主義原則,在國際體系結構中運籌權力平衡,很難用價值理性去教化。
Thumbnail
不論你是傳統藍綠支持者,是柯粉或柯黑,應該都可以感受到,台灣的民主政治確實出現了很大的變化。未來這幾年,白色會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該怎麼瞭解白色力量的崛起?為何年輕人拒絕藍綠?厭惡建制不是台灣特產,或許是民主國家的普遍現象!我們可以從水島治郎的《民粹時代》一書的考察裡,進行深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