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10/15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古中醫♦一為全,全為一

身為一個被武俠小說啟蒙的姑娘,對於中醫有著天然的好感與超級好奇心也不奇怪(笑
現代的主流醫學是西醫,其思考邏輯甚至影響了現代中醫,說好聽點是中西合併,但更多的是不中不西不倫不類,明明各有優點長處特色,有時候混合使用反而會有互相矛盾之處,如同用中文邏輯學英文、用英文邏輯學拉丁文,無數卡關歡迎你。若是已經走出某種道的中醫大師或西醫大師互相學習還能互相增益,但是對於醫學初心者來說,兩種完全不同理論基礎的學問,反而讓自己更容易無所適從啊!
總想著,應該還有那種從以前一直流傳下來的更加古早更加單純的中醫流派存在吧!古早的邏輯,更能讓我們貼近一兩千年前醫聖藥王的璀璨思想。於是,某次朋友的因緣,遇見了「古中醫」。
古中醫其實就是經方派(亦有稱古方派、古經方)。覺得這名字取的真心不錯有意思!非常好理解就是古早醫聖張仲景那個年代的醫術。

主要參考書目

  • 黃帝內經: 大概是所有中醫的基礎讀物?介紹了知識基礎,包含天地人、養生順應之道、歪了大概會有啥症狀、季節吃喝、診斷病理生理學等等等,總之就是一大本養生大全。
  • 難經: 作者和年代都未知,只能推測可能是西漢時期,又有傳說是神醫扁鵲所寫(戰國人,據說強到被太醫嫉妒派刺客做掉他)。主要闡述黃帝內經的難點和要旨,對於望聞問切的相關說明很詳細。還有講脈、經絡穴道。
  • 神農本草經: 中藥的介紹。
  • 傷寒雜病論(傷寒論+金匱要略): 醫聖張仲景所著(號醫聖,傳說當過長沙太守,基本上從小就看戰爭、疫病輕易要人命,後來從醫,在這超級混亂的年代鍛鍊出一手好醫術)。教你怎麼看病、斷病、用方的全書,中藥的分析是站在神農本草經同一個邏輯立場,可以互相參考。
  • 以上四本書有被合稱「中醫四大醫書」。 大致上都是漢朝時代的醫書(也許更早),距離年代久遠詳細時代到處都是謠傳。
老實說到現在也還沒完全看完過以上經典讀物,那個年代的精闢詞彙簡直是古文中的古文。對我們這種習慣看白話小說的人實在非常不友好。寫的如此精闢精簡隨人解釋的古文,讓後世廣大的中醫們大吵特吵流派之爭簡直比娛樂八卦還八卦(有興趣的可以查「經方派 溫病派」「經方派 時方派」)。

特色

  1. 古中醫經方派和其他中醫派別從診斷方式、草藥的分類、對中藥的看法、對病症的看法、用藥的方式、開的藥方、基本觀念等等,可以說從頭到腳完完全全不一樣!
  2. 中醫共同四診:「望聞問切」,細分下去可能大家的側重又不一樣了。古中醫特別重視腹診,評斷陰血分虛實的重要參考。
  3. 古中醫經方派主要以四診觀察,八綱「陰陽表裡虛實寒熱」來判斷病位病因,「六經」來辯證,確定主症後,整體統整來選擇最恰當的處方。病名是什麼不重要,因為同一個病名有可能是虛也有可能是實、有可能是表也有可能是裡,用的藥方就天差地遠。
  4. 簡單的理解,古中醫:「陰陽為因,五行為果」;google中醫:「五行為因,病名/專有名詞為果」。立足點徹底不同,結果當然大相逕庭。
  5. 中國傳統醫書作者的國學文章都很厲害,用詞精闢。對我們這些小白來說,看不懂、無法理解、理解錯誤、只看到最淺白的表面、沒有理解到深意、用自己的邏輯誤解、用西醫邏輯誤解、用一般常識誤解等等等。總而言之就是怎麼誤解都不奇怪。能夠流傳到現代的醫書,簡單說就是一個時代的精華,也許還是那個時代最天才的醫師之一才有機會。我等凡人理解不了太正常!
  6. 選好自己喜歡的派別,請務必使用「該派別的邏輯」來學習思考理解接受,不然不是到處矛盾就是到處吐槽。(如同用中文邏輯學外語XD)
  7. 中醫的臟腑和西醫的臟器滿不一樣的,中醫講的比較像是某樣系統,西醫就是很明白的指那個器官。邏輯定義不同千萬別搞混。
  8. 白話譯本別亂看,看了更混亂。
  9. 觀察醫師,可以觀察他們的文章,拿來跟自己的體質印證、跟家人朋友印證、跟原文醫書印證。一段時間後確定是自己想學的,就可以從字裡行間挖寶了!知識重點、偶而提到哪些書、偶而提到哪位大師講的哪本書上課分析很不錯等等,慢慢延伸充實豐滿長知識。
  10. 需要重新建構起一套邏輯,推薦寫個筆記吧!類似的重點慢慢集結在一起,累積多了逐漸就能變成自己能用的邏輯!
  11. 古中醫在食物飲食、生活作息有自己一套看法。跟google中醫可能有點出入,跟主流醫學營養學有可能部分出入更大點。畢竟古中醫的食材邏輯來自於神農本草經,google中醫的大多是本草綱目之類,營養學來自於科學研究,大家的邏輯論點通通不一樣。可以互相參考實驗,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最好不要互相比較,會矛盾到整死自己。
  12. 網路上中醫也有喜歡戰南北的毛病,說傷寒論是北方毛病、千八百年過時啦等等。有趣的是現代出現的症狀在書中還是能找到,既然書裡都寫了不就表示快兩千年了人體質歪掉的症狀還是那些,沒有突變成另一物種,也沒有因為住在赤道就不會有這些症狀。正是經典方果然是經典方的最好證明啊!

白話古中醫、體質方

女巫是我看過寫的最白話的代表了,還能白話的很有邏輯。不過如果完全不懂相關邏輯去看會覺得很像胡扯,所以老是不定期被罵的代表。
為了推廣她把古中醫的理論分成水道系統和消化系統,剛入手好理解很多。推廣所謂體質方,其實還是傷寒論的藥方,簡單的說就是體質偏異才會導致症狀或不舒服,中藥就是比一般食物有著更加強烈的偏性,所以可以利用這些強烈的偏性組合成的藥方把體質拉回平衡,那平衡、正常的定義是什麼?有十問,有非常詳細的可以自身觀察的標準。
藥方能分成治標與治本,當然也有混合用,通常治標、治急症的藥方吃個一兩次就得停,而某些治本的,需要一段時間、甚至數個月的認真服用,這類就是女巫所說的體質方。體質方也不是一成不變,得隨時依照十問的觀察做相應的調整。
治療:把病症治好、體質調好後,正常健康飲食不用再嗑藥。 如果必須一直吃某種藥物來維持身體不惡化,這還能叫做治療嗎?
粉絲頁主要以推廣為主,推廣總要寫的簡單淺白點,閱讀受眾才多。仔細挖下去可以深挖一層一層分析,挖來挖去離不開陰陽平衡,但是只要差一點沒注意到就又錯過最完善的方式。不管誰來也都是要大體方向的原則、細節的雕琢修正。女巫也從來不會只說最後的治法,而是把一開始也許犯的錯,過程的調整修正糾結,最後理想的結論,在粉絲頁的字裡行間,總能看到這些演變。
重點不是要吃什麼,而是「不要吃什麼」!
目前還沒有吃過體質方,因為經過從生酮、原始點、全植物蔬食、自然療法等等一連串實驗下來,雖然還沒到完全正常但也還算尚可。想要來實驗如果單純靠飲食和作息,還能進步到什麼程度!
女巫的邏輯是「食物只能不惡化、維持現況,最多只有超級微小的助力,認真的要治療還是要靠藥物」。
當然從之前各種飲食實驗與按摩等等,自己的親身實驗結果是飲食是有用的,只是需要長~~久的執行。
當沒有體質方可以靠,反而很意外的可以特別專注在「忌口」上,以及自己所有吃的東西、來自朋友的愛心投餵,看到就知道吃了之後會有怎樣的變化。知道自己的身體應該要多吃點什麼、少吃點什麼。該嚴格忌口,或是可以享受點罪惡的美味。
這時候要非常感謝之前所有對食物有關的學習,一步一步的,把自己修整的越來越健康。在這個剛好的時機點遇見古中醫,更加的自由靈活運用並貼近每個人的不同體質。之前學習的知識,和古中醫交叉驗證後,可以選擇更棒的兩方都一起加分的效果!可以慢慢判斷自己或者家人目前的狀況可以怎麼樣從飲食上調整,該忌口的該換口味的,大家一起實驗一起進步無比愉快啊!
古中醫的邏輯思維,讓之前卡關的困惑好好的理順。甚至同樣的思維套用在親朋好友上都能通用,還能隨時因應變化隨時調整。當然更有從小到大從小說雜書裡看到對古代傳奇神醫的憧憬,相信事實絕對可以比小說漫畫更精采啊!那還有什麼不能學的理由?有空的時候多看幾眼內容,平常好好誠實的觀察自身,依照自己的需求小範圍了解也行。至少讓自己不要一路扣分,知道問題在哪也知道從哪改善,維持在能適應環境平衡安穩的狀態,慢慢還是能做到的!
尤其只要看爹娘當前的狀態,馬上知道一定是偷吃犯規食物,問一個中一個,當下多爽啊!忌口的越嚴格,修復進步的空間就越大。因為需要自己判斷,不知不覺也練就仔細客觀觀察自己的習慣。
很難得有認真講有關古中醫和維生素的對比,可以聽聽:

以下個人胡言亂語:

幾年前曾經有段時間很嚴重的暈眩廢掉,然後整個人很容易斷電,狀況差到根本無法工作直接辭掉的地步,感覺是從小累積的亂來讓阿母給的好體質終於撐不住了,一次大爆發。有去看認識的老中醫,狀況有好點但還是非常影響生活,也是這個契機徹底潛心拿自己身體來實驗,每一種方式都讓自己的身體狀態更進步,再配合每天當廢人想睡就睡,徹底休息,以及心靈面的修行強化,後來回復的狀態比從前的還好。
古中醫讓自己能更進一步,飲食作息細微處的調整進步更加有感。這方面的邏輯補上了研究飲食養生的最後一塊拼圖,更加適合也更能接受執行。以前的所有實驗都是很棒的養分,有時候短期快速的調整是非常有幫助的各種好用方式。偶而研究研究,會出現整合起來更靈活應用的靈感。或者出現原來自己理解的不夠周全不夠深入,導致個人的誤解了!
認真的想要學習實驗改變,總是有很多機會和方式。方法沒有所謂好壞,只有適合不適合。世界上方法千百種,適合短期的、適合長期的、治標的、治本的。重要的不是方法,而是用的人。方法就像一把刀子,完全看用的人決定,可以是做菜好幫手讓人幸福、可以是做手術救人一命、可以是砍捅刺殺人凶器。不要讓方法控制限定了自己,而是讓自己能善用方法,幫助自己,也許還能在生活細節不經意的幫助他人。
學習過程中反而更加清楚我們真是末法時代的人啊!末法時代不是沒有好經典,反而是從前藏著門檻很高的經典書籍,在網路上到處都是,但是披著老師、師父外衣的魔鬼也到處都是。
用自己的想法、自己的邏輯去理解自己根本讀不懂的典籍,如同小學生看古文、帶著各種顏色濾鏡看證悟者的行為。尤其這時代輕易的可以表達自己的見解,誤解更多、嘴砲更多、酸民更多、懷疑更多、謾罵更多。人人是磚家的年代已經到來。
我們幸福的擁有無數典籍,但卻最缺少那個帶領撥正迷途羔羊的老師/師父/牧羊人。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