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文字,闡明了美國的政治哲學,也是民主與自由的哲學。這也可以視為美國聯邦政府的「使命」;據此而再進一步產生的,則是美國的憲法、法律、國防、外交、經濟等方面的策略與目標。
短期目標的選擇
我在上一篇文章裡面提到:
對於編制內常態存在的部門,「使命」的時間跨度比較長,「目標」的時間跨度相對比較短……。 如果是為解決突發的重大問題、或是達成某種重要任務而成立的臨時編組,當問題解決、任務達成時就會結束;那麼「使命」和「目標」之間的時間跨度差距就會很小,甚至可能是一致的。
既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是個任務編組的部門,那麼它的「目標」就是它的「使命」。
為什麼「目標」很重要?因為目標會影響到績效指標,而「指標」會決定資源的投放。
如果指揮中心的「目標」是「控制疫情的擴散和傳播」,就會選擇「新增確診人數」為最主要的「指標」;如果以「人民生命安全第一」為「目標」的話,那麼就會選擇「死亡人數」和「死亡率」為最重要的「指標」。
或許讀者會問,可否同時選這兩個指標,來衡量指揮中心的績效呢?
你可以給一個組織多個目標,但是還是要明確告訴組織,這些目標的重要性排序;當目標之間有衝突的話,他們才能夠決定取捨。
而且不同指標之間,也可能會有衝突和矛盾;例如,「每日新增確診人數」和「高死亡率」之間,就會有面臨衝突和取捨的可能性。
疫情擴散會導致醫療體系崩潰,及醫療資源嚴重不足,進而導致「死亡率」上升;而「染疫死亡人數」上升,卻會導致確診人數穩定和下降。因為,「染疫死亡」就是「永遠隔離」。
控制疫情擴散的主要目的並不是「降低死亡率」,而是「維持社會的正常生活作息和經濟活動」。
許多國家在初次遭到病毒重創的時候,同時面臨高「每日新增確診人數」和「高死亡率」時,幾乎都選擇以「控制疫情擴散」為主要目標、甚至斷然採取「封城」的嚴厲措施,以便儘早阻斷病毒感染鏈、控制疫情擴散。
陳時中部長在每日的記者會中多次強調,現在的主要任務還是控制疫情的擴散,以便及早解封,讓人民的生活回歸正常、重新展開經濟活動。
毫無疑問,「指揮中心」現在的「目標」就是病毒防治、就是控制疫情的擴散,這也是世界各國在選擇「短期目標」時最好的選擇。
中長期目標的重要性
因為以下幾個原因,在疫情得到控制時,隨即就應該訂定和展開中長期目標和措施,將目標從「控制疫情擴散」轉為「人民生命安全第一」。
真正的民主制度,是如同美國獨立宣言所說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賦予他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在獨裁制度之下,雖然也強調「民主和自由」的核心價值觀,但是並非建立在「個人」,而是建立在「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次上,也就是建立在「集體」上的「民主和自由」。
政府的短期目標,雖然是不得不選擇「控制疫情擴散」,將資源投入在降低「每日新增確診人數」,而儘量不提每日「死亡人數」,但自許為民主國家的台灣,絕對不能長期以此「短期目標」為唯一目標來對抗病毒。
雖然控制疫情擴散和降低確診人數、解除三級警戒,讓人民生活和經濟活動回歸正常,也確實會解除人民的緊張和焦慮,但死亡率才是真正造成恐慌的原因。
我和同學、朋友的年齡層大多屬於65歲以上,也就是重症和死亡率最高的族群。在疫苗不足的情況下,被列為第8類的疫苗接種對象,前面7類又經常被檢討,而不斷增加特別的職業別和重要的族群。
於是,大部分都已經退休的第8類人士開始恐慌,各種各樣的抱怨和吐槽在社群平台廣為流傳,也帶動了青壯年人口的恐慌;這波出國打疫苗的風潮,也都是因為「重症」和「死亡率」這兩個指標居高不下而造成的結果。
由於病毒變異速度非常快,所以當新的變種病毒出現時,新一波的疫情擴散又會出現。因此,如果只重視「控制疫情擴散」這個短期目標,那麼政府和指揮中心就會永遠脫離不了這個疫情輪迴。
這就是我前一篇文章提到的:新冠病毒是一場病毒和人類之間的「無限賽局」。只堅守著短期目標,不是一個解決辦法。
化危機為轉機
比爾蓋茲(Bill Gates)說過:
成功是一個糟糕的老師,他會讓精明的人們認為自己不會失敗。 (Success is a lousy teacher. It seduces smart people into thinking they can't lose.)
郭語錄也說過:
成功是最壞的老師,只會讓我們變得無知和大膽。
無知和大膽都不可怕,但是當手中掌握權力和資源的人無知又大膽的話,就非常可怕。
台灣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初期成功的拖累;如今最大的問題,在於只追求短期的效果,而不重視中長期的目標和策略。
例如傳統市場成為染疫熱區和感染源頭,我們仍然使用傳統手段:疫調、匡列、快篩、核酸檢測、優先接種疫苗、隔離等等;只要達到控制疫情、不再擴散的目的,就開始解封,回到原點。等到下一波變異病毒的侵襲時,老戲碼就再重複上演一次。
除此之外,指揮中心或行政院是否可以考慮召集農委會、經濟部、科技部、地方政府等機構,一起討論利用高科技手段,改變傳統市場的生態和交易模式,讓疫情防治和產業轉型升級,畢其功於一役呢?
例如台灣的網路社群產業、電子商務、電子支付、人工智慧、大數據應用、虛擬實境(AR/VR/MR)等高科技產業,都已經遠遠落後世界各國;而我們引以為傲的「台灣之光」數位政委唐鳳,空有一身功力,卻仍然只在做「控制疫情」的短期目標所需要的上網預約,餐廳、賣場、零售實聯制等「短平快」的應用。
而這些短期目標所需要的應用,卻因為政府IT基礎化設施、網路傳輸速度都不足,重要數據庫之間沒有連線等中長期的數位化問題,而導致實聯制無法為疫調所用,也使得指揮中心每日的統計數據必須要「校正回歸」。
政府是否可以利用這次新冠病毒疫情爆發,化危機為轉機呢?
結語
台灣在這次新冠病毒的「戰疫」中,有可取之處、但也有值得檢討的地方,應該持平而論,不該一面倒的叫好、也不該全面抹煞我們共同取得的成果。
相較於其他國家人民,台灣人的優勢在於有高度警戒心、戴口罩的習慣、對政府政策配合度高;但是在避免群聚、保持社交距離、使用非接觸電子支付等方面,仍然有改善進步的空間。
在新冠病毒爆發後,政府除了短期內要採取行動控制疫情、防止擴散外;人民生活習慣必須改變、產業必須轉型、生意模式必須創新,這些都可以用高科技來執行。
政府和人民應該盡快認清,這是一場無限賽局的戰爭,不會短時間之內就判定輸贏;贏了一場戰役,不必沾沾自喜,輸去一場戰役,也不必頹廢喪志。
本文提到的種種政府抗疫「看短不看長」現象的源頭,就來自於總統府、行政院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所訂定的「使命」是什麼。
「使命」必須要有高度、廣度,和時間的跨度,才能為目標、策略、績效指標,指出明確的內容與方向;有了宏觀的使命與願景,中央和地方的「疫情指揮中心」才不會一味的追求短期效應,進而開始考慮中長期的目標、策略和指標,化危機為轉機。
沒有短中長期的目標和策略,沒有無限賽局的心態,如何能夠超前部署呢?
別忘了,在二次世界大戰時,英國首相邱吉爾說過的這句話:
千萬不要浪費掉每一場危機。 (Never let a good crisis go to was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