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閒聊阿德勒著作《走出孤獨》中虛榮心、自卑心態影響人生的觀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不曉得你是不是有感覺自己帶著一副面具在嘗試融入人群的時候?在現今無數觀點教你如何脫出人群、成為自己和享受孤獨的時候,19世紀的阿德勒以人天生是一種社會存在物的觀點去著作出這本《走初孤獨》,他在書中說:「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當你學會和這個世界心意相通,即便你獨來獨往,也一樣能活出自己的價值,精彩而自在。因為孤獨不是生命的本意,價值感才是。——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在社會生活中,人們進行交往,相互依賴,是再自然不過了。雖然書中部分觀點,放在現在其實並不十分適切。除了觀念、社會環境相差了不是一點,畢竟比起19、20世紀,現今的醫學更進步許多,某些在當時的病徵放在現在有更精密的儀器能解釋,心理醫學也較當時更為普遍。

  《走出孤獨》這本書是我看的阿德勒著作系列中的第一本,他在敘述觀點時舉了許多自身看診時遇到的例子,在他眼裡,人是一種善於欺騙的動物,我們騙別人,但我們更善於欺騙自己。每個人,在自己營造的謊言中,沈浸著,到後來心理影響生理、真真切切的相信自己真的是堆砌出來的謊言塑造的樣子。他在看診過程中會不斷的跟病患探討最早期的記憶,從其中發掘出來與現在的行為與思考的關聯,並認為早期記憶會有一定關鍵作用。生活方式是在兒童時期形成的傾向中具體化的,將社會適應不良問題歸咎於自卑,最後總結人之所以需要合作,是因為自身的弱小。承認自身的不足、並將自身力求進步與增進他人的福祉連結在一起。

  其中特別想探討的部分是關於自卑心態與虛榮心。

  阿德勒在書裡提到自卑情結和優越情結有一個共同點,即兩者都是人生的無用面。我們永遠都不會看到一個驕傲自大且有優越情結的孩子,會朝著人生中有用的一面努力奮進。因為這種優越的表象在更加優越的環境是容易挫敗的,現實社會是充滿挑戰的,外顯的自大其實是掩蓋著內心的自卑,而自卑的人在阻礙面前會表現得很懦弱。
  優越感的建立也是個複雜的過程,會在持續嘗試中形成的,是人生的驅動力,是一種動態的存在,而非恆定不動的固定點。而目標確立後,人們會不斷修改、調整自己的行為。所以你遇上真正想做的事情的時候,只要方向沒錯,自然就會往那個方向前進。
決定成敗的不是經歷,因為經歷無法真正決定人的行為,我們只會選擇性地用經歷來支援自己的目標。真正決定我們行為的,是我們賦予經歷的意義。

  特別挑這段出來講是因為看的時候想起前陣子看過的書,米哈裡的《心流》裡提到為目標服務的某種「自動導航」模式的狀態,學習專注是能夠達成這種狀態的,一切萬物的時間感、存在感都消失了,有別於日常感知的一種狀態,稱之為「心流」。是一種對於想投入的事物自然而然存在的、彷彿從心中流淌而出的。

  而「心流」是能夠學習後達成的,書中提到學習運用獨處的時間在童年時期就很重要。

  書中寫道,十來歲的孩子若不忍受孤單,成年後就沒有資格擔負需要鄭重其事準備的工作。很多少年放學回家,丟下書、吃些點心,就立刻抓起電話跟朋友聯絡。如果電話沒什麼好聊的,他就打開音響或電視。即使看書,也不會看久,做功課代表把注意力集中在相當困難的資訊模式上,甚至最能自律的人早晚也會丟開書本,去尋找更愉快的意念。
  但快樂的意念並不是呼之即來的。
  相反,我們的心靈更容易被陰森的夢魘侵佔。於是青少年開始煩惱自己的外表、受人歡迎的程度以及前程。為了免於受打擾,他們就必須把心靈填滿。讀書並不能發揮這種功能,因為太難了。青少年為了逃避混沌的黑暗,幾乎什麼事情都願意做,只要無須消耗太多精神能量即可。聽音樂、看電視或找朋友打發時間都是最常見的行為。
  在現在佔據注意力的娛樂越來越多,洗澡時看著劇、吃飯前要現打開影音平台找到能看的影片,加上無時無刻滑著的手機。專注於一項事物的情況越來越少見,被多項來源輸入的時間越來越長,碎片化後被娛樂時間壟斷、更少去專為目標專精。而長時間沈浸在線上觀看修改過的現實生活中,對於一定程度的精緻生活產生價值觀的變化。這種循環之下,更多的投入虛擬生活、更少的私人時間。看起來始終很忙,卻很少成就事情。

  《走出孤獨》裡還提到虛榮心存在不僅限於積極的表現出具有價值的樣子,其實也存在於逃離社會中,對於他人的成功嗤之以鼻。對他來說,一個社交圈子好不好,唯一評價標準就是他在其中所處的地位。若在其中不佔優勢,就會以各種藉口跳脫出來,並以他人的價值為攻擊目標。熱衷於誹謗、諷刺他人的人,在性格上普遍具有否定情節。貪慕虛榮的人需要通過貶損他人得到優越感,否定情結根源在於此。
  
  否定他人的反面,就是肯定自己。

  當自身對於增進自己的成就無果,沒辦法透過自己的努力取得優越感,這時就會透過貶抑他人獲得,書中舉例有些人會透過貶低伴侶的人格和價值,將對方變為自己的奴隸來取得勝利。
如果一個人在追求優越感的時候,能把優越感和社會感結合在一起,那麼他多半能在人生有意義的方面取得不小的成就。
  誠實來說這本《走出孤獨》跟一開始我想像的並不大相同,以為是一本關於孤獨中的人開解的書,但內容其實紮實的充滿各式病例與延伸思考。雖然我也不盡然同意作者在歸納病患的問題點的部分。像是我不認為每件事情都找得到原因,關於早期記憶是否能造成最終影響,是否在將人格塑造成某部分的樣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但在心理學前我幾乎一知半解,阿德勒以個體心理學、以人本主義的出發點,讓我在觀看時獲得許多想法,畢竟看書不是為了記住,而是為了發掘,發掘自身,最後如書中的總結一般,能有益於社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完整。 應該這樣講,完整才是我所憧憬的,一直沒有對誰說過,我對自己下的定義是情緒化、自私和虛偽。
完整。 應該這樣講,完整才是我所憧憬的,一直沒有對誰說過,我對自己下的定義是情緒化、自私和虛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日本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中提到,「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有人討厭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許多人在意他人眼光,害怕被他人討厭,殊不知這「害怕被討厭」的心態,反成為綑綁自己的枷鎖,而漸漸忘記自己最真實的面貌。 有人認為害怕被討厭源於認為自己不夠好的自卑感,事實上,
近期閱讀"被討厭的勇氣",這本相見恨晚?或說是剛剛好在對的時間遇見的一本書 書中透過對話的方式闡述阿德勒心理學的核心,也點開了我對於人生任務的逃避 ....阿德勒斷言[人類的煩惱,全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節錄自"被討厭的勇氣"p.75 .....阿德勒將這些過程中所產生的人際關係分為[工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人生活哲學的文章,描述作者從小到大在家庭、宗教和社會中的感悟和轉變,表達了對於自在和獨立的追求。作者分享了從學校霸凌到軍中壓迫的經歷,以及對於人性看法的轉變,最後表達了在自在中找到的美好和意義。文章富有個人情感和思索,適合愛好心靈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深入探討心理學理論,鼓勵人勇於追求自己的價值觀和信念,並探討內在和高級的幸福。本文介紹了阿德勒心理學理論對人際關係的看法及如何實現內在的幸福。
Thumbnail
阿德勒心理學就是勇氣的心理學,你之所以不幸,不是過去或環境造成的,更不是因為能力不足,只是勇氣不夠而已,換句話說就是「缺乏變得幸福的勇氣」。
(一)否定心理創傷 (二)煩惱全來自人際關係 (三)割捨別人的課題 (四)活在當下 (五)結論
Thumbnail
 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作者:岸見一郎、古賀史健。你經常覺得自己不如別人而感到自卑嗎?很想努力上進卻達不到理想的目標,感到灰心氣餒?想要跳出負面情緒的綁架,你要有被討厭的勇氣。 
Thumbnail
生命除了處理個人的課題,最與生活切切相關的即是人際關係的經營,阿德勒曾說「人類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被討厭的勇氣》給予人們勇氣成為自己,接受自己被討厭的事實,對於與人相處也給予了課題分離的重要分界,這也是本影響我非常深的書,人際關係尤關著健康的心靈,而通過人際關係,可以建立強大的內心支柱。
Thumbnail
心理類知名暢銷書。透過哲學家與年輕人兩方的對談,由淺入深地探討心理學三巨頭之一阿德勒的思想。顛覆一般普遍的認知,提出「人生目的論、否定心理創傷、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等想法,透過課題分離來創造幸福人生。
Thumbnail
本書透過哲學家與一名年輕人的對話,在雙方談話中,闡述阿德勒心理學的思想,以下取書中部分內容,以及我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日本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中提到,「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有人討厭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許多人在意他人眼光,害怕被他人討厭,殊不知這「害怕被討厭」的心態,反成為綑綁自己的枷鎖,而漸漸忘記自己最真實的面貌。 有人認為害怕被討厭源於認為自己不夠好的自卑感,事實上,
近期閱讀"被討厭的勇氣",這本相見恨晚?或說是剛剛好在對的時間遇見的一本書 書中透過對話的方式闡述阿德勒心理學的核心,也點開了我對於人生任務的逃避 ....阿德勒斷言[人類的煩惱,全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節錄自"被討厭的勇氣"p.75 .....阿德勒將這些過程中所產生的人際關係分為[工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人生活哲學的文章,描述作者從小到大在家庭、宗教和社會中的感悟和轉變,表達了對於自在和獨立的追求。作者分享了從學校霸凌到軍中壓迫的經歷,以及對於人性看法的轉變,最後表達了在自在中找到的美好和意義。文章富有個人情感和思索,適合愛好心靈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深入探討心理學理論,鼓勵人勇於追求自己的價值觀和信念,並探討內在和高級的幸福。本文介紹了阿德勒心理學理論對人際關係的看法及如何實現內在的幸福。
Thumbnail
阿德勒心理學就是勇氣的心理學,你之所以不幸,不是過去或環境造成的,更不是因為能力不足,只是勇氣不夠而已,換句話說就是「缺乏變得幸福的勇氣」。
(一)否定心理創傷 (二)煩惱全來自人際關係 (三)割捨別人的課題 (四)活在當下 (五)結論
Thumbnail
 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作者:岸見一郎、古賀史健。你經常覺得自己不如別人而感到自卑嗎?很想努力上進卻達不到理想的目標,感到灰心氣餒?想要跳出負面情緒的綁架,你要有被討厭的勇氣。 
Thumbnail
生命除了處理個人的課題,最與生活切切相關的即是人際關係的經營,阿德勒曾說「人類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被討厭的勇氣》給予人們勇氣成為自己,接受自己被討厭的事實,對於與人相處也給予了課題分離的重要分界,這也是本影響我非常深的書,人際關係尤關著健康的心靈,而通過人際關係,可以建立強大的內心支柱。
Thumbnail
心理類知名暢銷書。透過哲學家與年輕人兩方的對談,由淺入深地探討心理學三巨頭之一阿德勒的思想。顛覆一般普遍的認知,提出「人生目的論、否定心理創傷、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等想法,透過課題分離來創造幸福人生。
Thumbnail
本書透過哲學家與一名年輕人的對話,在雙方談話中,闡述阿德勒心理學的思想,以下取書中部分內容,以及我的一些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