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宅烘焙|自己開心的烘焙歷程,只要對它心存愛慕,每鍋咖啡都能如有神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烘焙咖啡的時間只有短短的四年左右,除了烘來家裡自己喝,最大的「貨源」其實就是讓辦公室同仁嚐鮮。而我每天進醫院上班最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把咖啡豆磨好,然後手沖一壺550cc的熱咖啡,擺在辦公室角落小小的茶几上,我可愛的同事們就會像蜜蜂聞到香味那樣,慢慢從位置裡飄出來「採蜜」回家,這兩年來除了周休兩日或是我請休不在,這已經是我每天的待辦事項,我樂此不疲,我也非常慶幸能有一群喜愛喝手沖咖啡的同事們。
小茶几就是我辦公室的小咖啡廳。
有時候大家出來「採蜜」比較勤勞的時候,我一天還可以手沖三壺來補給,我也儘量提供不同國別與烘培度的咖啡讓大家每天可以提神,而我最大的享受就是沖煮過程裡產生的乾香與濕香(那真的是我的救贖...)即使有一段時間我嚴重胃食道逆流無法喝咖啡,只能沖給大家喝(看著咖啡不能喝說實在這很虐心啊)。
烘焙咖啡確實是一門專門學問,其中各有各的道理與習慣所在,有時候以「無招勝有招」的輕鬆心情,反而會有更意想不到意外驚喜,即便過去曾經拜師學藝,這個過程裡我學到的是聚精會神與嚴謹,我自認只要掌握基本要點,其他烘焙細節都可以自己加以變化,慢慢沉澱成為自己的「招式」風格,說實在咖啡真的是一門嚴謹異常的科學,嚴格來說是輕鬆不得的。
自己也曾搞砸過無數的咖啡豆,想到當初為甚麼要自學烘焙,現在想想理由真的是很好笑(除了自己愛喝咖啡的這個正當理由之外...)。

「喔喔喔,原來咖啡液可以當黑白底片的代用顯影劑啊!」

就是這個想法,除了煞有其事的弄了一整套的黑白暗房設備,還把自己家裡改建擠出一間小小的暗房空間(真的就是自己開心。)後來自己試過咖啡液沖片之後(還真的是可以!)自己就掉進這個咖啡大坑無法自拔,接著從爆米花的機器到120g的小鋼砲,然後2019年過渡到1公斤的烘豆機,我很幸運的能在學習的過程裡,遇到很多的良師益友,讓我一窺咖啡烘焙偉大深奧的殿堂(還可以用烘失敗的咖啡豆來調顯影劑順便沖底片也是一舉兩得)。
這是自己試驗的咖啡液顯影配方,一開始是用即溶咖啡,之後就用自己烘的咖啡豆以義式機壓濃縮液來進行調配。
一張用咖啡液沖出來的黑白底片。(Nikon FA/UltraFine100)
即使經過了四年,我依舊還是門外漢,也沒有甚麼特別了不起的烘焙技法,但是下班後能在家烘咖啡真的是很開心的事情,這裡也分享這幾年我烘焙的習慣(應該算是蠻適合我自己的烘焙步調。)如果這能入您的眼,也都歡迎交流與討論。
「1P」就是「一爆開始」的意思,可能就只有我自己看得懂吧。

只要對咖啡心存愛慕,每鍋咖啡都可以如有神助

這是我這些日子以來自己在家學習烘咖啡的詮釋,我自己非常喜歡喝咖啡,雖然學習的過程裡曾搞砸不少的咖啡豆,但咖啡豆真的是上天的賜予,烘焙過程的化學變化復雜的有如人體運作的原理一樣神秘,不管是烘焙甚麼生豆,我都心存敬畏自然的心,務必讓它們帶著榮耀滑落冷卻盤,最後成為一杯能讓同事,讓自己細心品嚐的咖啡。
最後,烘焙方式可說是百百種,只要能找到適合自己步調的過程,都是一個好嘗試,也希望咖啡同好烘焙的每鍋咖啡,也都能如有神助。
後記:如果也有對咖啡沖片有興趣的同好,非常歡迎交流喔!
《如果我的文章對你有任何的幫助或是啟發,非常歡迎你持續追蹤這裡的專題,或是分享給你的朋友,也感謝你的耐心閱讀。
祝你順心 by 福妹可啡工作室
avatar-img
48會員
29內容數
純寫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黃東榕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來沒有想過有一天會需要裝上除煙設備,但是咖啡的油煙跟日常大家從廚房抽油煙機廚房排出的狀況,實在是非常的不同,加上咖啡烘焙的時機不像抽油煙機那樣固定,所以為了降低擾鄰的情形,花一些研究是很值得的。
這次烘焙的參數也很感謝朋友的建議,我這位朋友是咖啡店的烘焙師(自己就是老闆),源自於幾天前我跟它購買一包西達摩回家喝,喝了第一口就驚為天人,於是馬上請教他如何烘的這麼美味,我這位朋友也完全不藏私,把他烘焙的經驗全數的告訴我...
生活上雖然很嚮往「盡信書不如無書」的灑脫,但很多時候就是會免不了依附一下「權威意見」的意見,像是暗房沖片或是咖啡烘焙這類需要高度專精的工作,看來看去總是各說各話莫衷一是,自己學著用來總是不太上手,有時甚至覺得自己是不是有領悟力不足的障礙?最後還是決定挪回自己的習慣,各種「權威意見」終究還是...
今天是12/31,就是2020最後一天,這幾天的溫度直直落,前幾天的23度已經算是令人懷念的最舒適的氣溫了,昨天晚上看了一下溼度計,挖賽!竟然只有40%,沒想到這一波冷氣團是既乾又冷,但至少沒有下雨,那種又濕又冷才是最令人厭世的情境啊...
這次自己試著把烘焙時間拉長(我平常習慣在10-12分鐘之間下豆)特別是脫水時間比以前多了1分鐘左右,本來想拉長到7分半到達150度,但由於溫控尚須努力,結果是提早半分鐘就「達標」,不過沒關係,就拿去辦公室讓同事們試看看這次的風味就知道風味如何,因為有時候自己喝不太準,同事們的反饋還是最真實的...
下雨天到底能不能烘咖啡豆?只要烘豆機是自己的有何不可呢?但就各種文獻與技術上的大數據觀察來看,下雨天的潮濕環境確實會增加烘焙的變數,但是要烘當然還是可以的,網路上也可以找到許多烘焙前輩們下雨天烘豆的妙招,透過校正火力、壓差、風門、入豆溫這些變項,就如同攝影的光圈、快門、感光度互相配搭取得正確曝光。
本來沒有想過有一天會需要裝上除煙設備,但是咖啡的油煙跟日常大家從廚房抽油煙機廚房排出的狀況,實在是非常的不同,加上咖啡烘焙的時機不像抽油煙機那樣固定,所以為了降低擾鄰的情形,花一些研究是很值得的。
這次烘焙的參數也很感謝朋友的建議,我這位朋友是咖啡店的烘焙師(自己就是老闆),源自於幾天前我跟它購買一包西達摩回家喝,喝了第一口就驚為天人,於是馬上請教他如何烘的這麼美味,我這位朋友也完全不藏私,把他烘焙的經驗全數的告訴我...
生活上雖然很嚮往「盡信書不如無書」的灑脫,但很多時候就是會免不了依附一下「權威意見」的意見,像是暗房沖片或是咖啡烘焙這類需要高度專精的工作,看來看去總是各說各話莫衷一是,自己學著用來總是不太上手,有時甚至覺得自己是不是有領悟力不足的障礙?最後還是決定挪回自己的習慣,各種「權威意見」終究還是...
今天是12/31,就是2020最後一天,這幾天的溫度直直落,前幾天的23度已經算是令人懷念的最舒適的氣溫了,昨天晚上看了一下溼度計,挖賽!竟然只有40%,沒想到這一波冷氣團是既乾又冷,但至少沒有下雨,那種又濕又冷才是最令人厭世的情境啊...
這次自己試著把烘焙時間拉長(我平常習慣在10-12分鐘之間下豆)特別是脫水時間比以前多了1分鐘左右,本來想拉長到7分半到達150度,但由於溫控尚須努力,結果是提早半分鐘就「達標」,不過沒關係,就拿去辦公室讓同事們試看看這次的風味就知道風味如何,因為有時候自己喝不太準,同事們的反饋還是最真實的...
下雨天到底能不能烘咖啡豆?只要烘豆機是自己的有何不可呢?但就各種文獻與技術上的大數據觀察來看,下雨天的潮濕環境確實會增加烘焙的變數,但是要烘當然還是可以的,網路上也可以找到許多烘焙前輩們下雨天烘豆的妙招,透過校正火力、壓差、風門、入豆溫這些變項,就如同攝影的光圈、快門、感光度互相配搭取得正確曝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積極在籌備開設咖啡烘焙工場,不真正自己去做真的不知有很多事情要處理,烘焙咖啡豆不是只把咖啡豆放進烘焙機那麼簡單。從選擇生豆,怎樣拼配,賣什麼樣的產品,什麼樣的途徑去賣,怎樣宣傳,品牌設計,每件事情也要有專業的知識清楚的知道和了解,不能只懂得表面的事情。
Thumbnail
既然開了咖啡的話題,趁著中午挑豆地獄的空檔,簡單來閒聊關於手沖咖啡器材的重要概念,我說的純粹是我個人的看法,不過也是雖不全中亦不遠。 當我們取得一份優質的咖啡熟豆,從這份烘焙好的熟豆到成為一杯能喝的手沖咖啡,這過程當中需要些簡單的器材以及步驟,綜合這些各式器材與步驟一並檢討,我認為有兩樣東西最為重
Thumbnail
今天烘測試豆,來簡單聊聊咖啡好了。 其實我發覺現在自己很少在網上聊咖啡,實在是網路上可以找到的處理咖啡方式百百種,什麼滴注法、一刀流、兩段式、三段式、四段式、斷尾沖、全收法、定時法。每個咖啡師都有自己的手路,就連自己的手法都會推翻過去的論點,所以也不用太拘泥於非得如何沖咖啡,摸索出一個自己覺得風味
Thumbnail
手沖咖啡豆烘焙完全指南:從養豆原理到義式豆手沖 手沖咖啡豆烘焙是一門融合科學和藝術的技術,從選豆、烘焙、養豆到手沖,每一步都會影響最終的咖啡風味。本文將詳細介紹手沖咖啡豆烘焙的各個方面,包括養豆原理與常見養豆時間、義式咖啡豆手沖、深培咖啡手沖溫度、手沖咖啡注水技巧、淺焙手沖手法、手沖濃縮咖啡比例以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學習烘焙咖啡豆,更需要的是大量的烘焙經驗。 會有這樣的認知,是從自己開始製作烘豆機,因為開始自己製作烘豆機,對於烘焙的原理與機械結構上的深入了解,累積起來的一些少許的經驗,讓我在烘焙上能稍微提出一些自己的歸納與淺見。 至於為什麼需要大量的烘焙經驗? 單就人類學習的歷程
Thumbnail
這個過程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選擇咖啡生豆: 優質的咖啡豆是製作出美味咖啡的基礎。 不同地區生產的咖啡豆具有獨特的風味特點, 因此選擇適合自己口味的豆子是至關重要的。 烘焙: 烘焙是將生豆轉變為咖啡豆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咖啡豆會經歷一系列的化學變化,釋放出香氣和風味。
Thumbnail
這份文章探討了手沖咖啡製作的關鍵要素,包括水溫、萃取時間和粉水比。擁有這份指南,能夠幫助您製作出口感豐富、風味平衡的一杯好咖啡。另外,也提供瞭解析手沖錯誤並提供解決方案的內容,讓您在手沖咖啡的旅程中更加得心應手。
Thumbnail
你們家的早晨儀式感是什麼? 我們家是從一杯咖啡開始的。
Thumbnail
用熱情沖泡的啡啡,香韻一定是特別的,但可惜的是,這是獨享杯~在職場上想要喝上一杯好咖啡(好際遇),還是得自己動手。 人生的咖啡,不見得能永遠情有獨衷,當我們不得不換款味道時,也祝福你可以用期待的心來迎接你人生中不同口味的咖啡,並從中感受到屬於它獨特的韻味。
Thumbnail
咖啡豆見底了 每天都要來一杯黑咖啡 因為自己的胃不好,再加上對太重的咖啡因也會心悸,只能喝淺焙的咖啡 外面超商或有名的咖啡,我都不太敢試 只能自己買咖啡生豆回家烘 挑豆 我習慣用A4的白紙當底 一手拿著手機的手電筒照咖啡豆 一手慢慢仔細的撥看看 只要有破損跟蟲蛀的,要淘汰 這會是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積極在籌備開設咖啡烘焙工場,不真正自己去做真的不知有很多事情要處理,烘焙咖啡豆不是只把咖啡豆放進烘焙機那麼簡單。從選擇生豆,怎樣拼配,賣什麼樣的產品,什麼樣的途徑去賣,怎樣宣傳,品牌設計,每件事情也要有專業的知識清楚的知道和了解,不能只懂得表面的事情。
Thumbnail
既然開了咖啡的話題,趁著中午挑豆地獄的空檔,簡單來閒聊關於手沖咖啡器材的重要概念,我說的純粹是我個人的看法,不過也是雖不全中亦不遠。 當我們取得一份優質的咖啡熟豆,從這份烘焙好的熟豆到成為一杯能喝的手沖咖啡,這過程當中需要些簡單的器材以及步驟,綜合這些各式器材與步驟一並檢討,我認為有兩樣東西最為重
Thumbnail
今天烘測試豆,來簡單聊聊咖啡好了。 其實我發覺現在自己很少在網上聊咖啡,實在是網路上可以找到的處理咖啡方式百百種,什麼滴注法、一刀流、兩段式、三段式、四段式、斷尾沖、全收法、定時法。每個咖啡師都有自己的手路,就連自己的手法都會推翻過去的論點,所以也不用太拘泥於非得如何沖咖啡,摸索出一個自己覺得風味
Thumbnail
手沖咖啡豆烘焙完全指南:從養豆原理到義式豆手沖 手沖咖啡豆烘焙是一門融合科學和藝術的技術,從選豆、烘焙、養豆到手沖,每一步都會影響最終的咖啡風味。本文將詳細介紹手沖咖啡豆烘焙的各個方面,包括養豆原理與常見養豆時間、義式咖啡豆手沖、深培咖啡手沖溫度、手沖咖啡注水技巧、淺焙手沖手法、手沖濃縮咖啡比例以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學習烘焙咖啡豆,更需要的是大量的烘焙經驗。 會有這樣的認知,是從自己開始製作烘豆機,因為開始自己製作烘豆機,對於烘焙的原理與機械結構上的深入了解,累積起來的一些少許的經驗,讓我在烘焙上能稍微提出一些自己的歸納與淺見。 至於為什麼需要大量的烘焙經驗? 單就人類學習的歷程
Thumbnail
這個過程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選擇咖啡生豆: 優質的咖啡豆是製作出美味咖啡的基礎。 不同地區生產的咖啡豆具有獨特的風味特點, 因此選擇適合自己口味的豆子是至關重要的。 烘焙: 烘焙是將生豆轉變為咖啡豆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咖啡豆會經歷一系列的化學變化,釋放出香氣和風味。
Thumbnail
這份文章探討了手沖咖啡製作的關鍵要素,包括水溫、萃取時間和粉水比。擁有這份指南,能夠幫助您製作出口感豐富、風味平衡的一杯好咖啡。另外,也提供瞭解析手沖錯誤並提供解決方案的內容,讓您在手沖咖啡的旅程中更加得心應手。
Thumbnail
你們家的早晨儀式感是什麼? 我們家是從一杯咖啡開始的。
Thumbnail
用熱情沖泡的啡啡,香韻一定是特別的,但可惜的是,這是獨享杯~在職場上想要喝上一杯好咖啡(好際遇),還是得自己動手。 人生的咖啡,不見得能永遠情有獨衷,當我們不得不換款味道時,也祝福你可以用期待的心來迎接你人生中不同口味的咖啡,並從中感受到屬於它獨特的韻味。
Thumbnail
咖啡豆見底了 每天都要來一杯黑咖啡 因為自己的胃不好,再加上對太重的咖啡因也會心悸,只能喝淺焙的咖啡 外面超商或有名的咖啡,我都不太敢試 只能自己買咖啡生豆回家烘 挑豆 我習慣用A4的白紙當底 一手拿著手機的手電筒照咖啡豆 一手慢慢仔細的撥看看 只要有破損跟蟲蛀的,要淘汰 這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