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十四歲小女孩的遺書談起(0929)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不要假愛之名,行虐之實。

前言

九月一日,是中國大陸地區的開學日,可是卻有一位十四歲的上海女孩,寧願結束自己的生命,也不想再背起沉重的書包。從她一個字一個字寫出來一千五百字的遺書中,可以看到她不想再活下去的善良和無奈。
  我最早是在抖音上看到這則消息,大陸清華大學的一位教授念了幾段她遺書中的句子,並說:做父母的該引以為戒等等,令人印象深刻,昨天聯合報則刊出盧新之的文章。我直接想到的是:這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大陸版。前幾年在閱讀<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時,內心極其沈重,"假愛之名,行虐之實。"是當時的想法,可是你又能如何?現在已經好幾年過去了,但情況有改善嗎?當時還有一個想法,這是一個外人看到的那個孩子的狀況,但他的家長看不到嗎?為什麼看不到?還是看到了,然而仍然認為這是對孩子最好的做法?那個孩子呢?他是怎麼想的?他的父母呢?站在他們的立場,他們又是怎麼想的?
該遺書作者的遭遇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的《人子與猫的孩子》最為接近,這也是我說這是該書的大陸版的主因。我們從遺書與《人子與猫的孩子》中擷取一些片段來看看他們的遭遇。

遺書片段

人生一趟,遇見你們我很榮幸,若有來生,我們不要再見面了。
想想也沒什麼,你們愛的不是我,是衝進班級前十的我,是排名年齡前二十的我,是考到滿分的我,你們心目中的完美女兒太優秀,我達不到。
開學就是初二了,你們口中美好的小學,輕鬆的預備,快樂的初一,我都是玩命扛下來的,哪還敢奢望什麼魔鬼初二初三。
也沒有什麼好可惜好難過的,是你們說不指望我的,我相信你們。
在人前彬彬有禮,來了電話時語氣禮貌又文明,在人後我承受了你們口中最骯髒的辱駡。
巴掌打在臉上最疼,然後是手背,再是手臂,最後是大腿,打在背上還行,被皮帶或電線抽時腿上最疼,然後是背上,最後是雙臂。
中國人愛說小孩瘋掉是因為學習壓力大,可明明是家長把成績看得太重,先來明白了,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錯了,過去不知道,現在不知道,未來更不可能知道。
既然都受不了彼此,不如我們各退一步,我消失了也不錯啊,我不怕。
也不能完全怪我,我真的盡力了,實在受不了了,這蠻好,不用擔心我抄人作業,我作業不用交了,也不用擔心我某某時間背著你們玩電子產品,花錢買我喜歡的東西。
你們把我們想得太堅強了,反省這件事就留給歲月好了。」
她在遺書中,沒有責怪父母,把所有該還的,該給的都交待的很清楚,她這麼聰明,善良,理路這麼清晰,可是是在什麼樣的心情下才會毅然走上絕路……我還想到她的父母,看到女兒的遺書,看著女兒的遺體,他們又會是什麼樣的心情?又會是怎麼樣的哀痛啊?
取自GOOGLE圖片

<人子和猫的孩子>片段及註

「老師,我跟妳說,我這孩子就是笨,做什麼事情就是慢,怎麼教都教不會,之前的老師都放棄了。」(在孩子面前這麼說,有考慮過孩子的感受嗎?
「老師,我兒子如果不乖,或者題目寫錯,妳就用力給他打下去,孩子有錯,就是要教育。」(這樣的處理,這樣的責打好嗎)
「老師打我,是我的錯,我沒有把題目寫好。我跟媽媽說,媽媽只會更生氣,搞不好也會打我一頓。」(因為母親認為打罵是有效的。)
真要給眼鏡仔下一個結論,我會說,這孩子最大的問題在於缺乏信心。(多次毒打-因為母親允許並鼓勵-使得他對分數極為敏感,即令平常會,但在寫攸關成績的模擬卷時,手都會發抖…)
模擬考成績下來那天……小圓媽一開口就是抱怨:「哎,老師,我跟你說這孩子真是沒救了。我真想不透,我給他的讀書環境這麼好,為什麼這孩子就是沒辦法爭氣點?然後直接掃了眼鏡仔兩個耳光…接著把陳年往事一一掏出來,內容是眼鏡仔截至十四歲的失敗史…母親已經習以為常的認為打,以及數落缺失,能促使兒子警醒、努力,她完全沒有想到此法不止無效,且有嚴重的反效果…可是她不覺醒,誰能點醒她?除了父親?)
父親責問母親:「你到底是怎麼教小孩的,一個月跟我拿那麼多錢,卻連個兒子你都搞不定。你知不知道,魏經理的女兒去年考上北一女(父親重視面子,不惜一切的要兒子不能不如別人;可他卻又除出錢外,就是要求老婆達標,給老婆帶來莫大的壓力……」
她在我面前「算帳」的情境越來越常上演。呼巴掌、擰手臂、用腳踢踹,情況越演越烈…
我辭職了…每次按下門鈴的那一刻,我的心又惶恐又顫抖…我無疑是以一種夾著尾巴的狼狽姿態,落荒而逃。……
眼鏡仔的父親擁有良好的社經地位…小圓媽外表雍容優雅……
取自GOOGLE圖片
眼鏡仔後來怎麼了,作者沒有明說,可是你認為呢?我之前在談<原生家庭>時,即曾提到<原生家庭>的傷害是必須花費一生的時間去處理和療癒的…

愛之適足以害之

如果請教這兩個家庭的家長,我相信他們一定都會振振有詞的說自己是為了孩子好,是為了孩子能有更加美好的未來,目前不得不如此的嚴格要求。他們會認為自己有錯嗎?我相信不會,這也是為什麼<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當年引發熱議,尤其是在公視播出小說改篇的電影時,諸多報章媒體中有大量的討論,也邀請許多專家學者就家長太過重視升學所引發的怪異現象提出檢討。但到最後都不了了之。因為升學導向是社會的趨勢,大家都重視升學,你能不重視嗎?再者,家庭是連公權力都不易介入的私人領域。除非明顯虐待,否則公權力也無能為力。最令人無奈的是:父親、母親、孩子其實都盡了最大的努力演好了自我的角色,然後呢?一個自殺了,一個則是終身都需要面對的傷痛…
這種狀況,孩子是無力處理的,他們只能接受,因此唯有父母才有辦法改變…,父母知道可能後果,或者看到可能後果,或許才會去省思自己的作為吧?像小女孩的遺書,我相信就會給父母很大的刺激…最少也要讓他們看看公視改編的電影…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你的孩子是活生生的獨立個體,不是你能隨意揘塑的東西,你應該要做的是:關愛、照顧、尊重、溝通,樹立規範,了解興趣,培養專業,提供舞台…
上述父母應該都是關心愛護孩子的,否則他們也不會如此的努力,如此的認真,從而如此的在意,如此的放不下,但就因為他們關心過度,而且方法錯誤,結果才會"愛之適足以害之"。
我不知道如何解決父母為孩子好而用力過度、操之過急的問題,身邊有此類朋友,跟她說說上海小女孩的故事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是我做的,我負責到底,即使沒人要求。德國人是這樣想的。 上海有一座橋,是一家德國公司在清朝時期興建的,然後呢?前些日子上海市政府收到一份通知,是該家德國公司發出的,意思是該座橋已達百年,需要整修了,裡面問說要由誰來整修?如果中國政府想自己整修,那他們會把該橋的興建圖紙寄來,如果要他們來整修,他們會。。
    從小把孩子當成獨立的個體,碰到友人時他能回答的都讓他自己答;平日的生活作息有規範,有情緒也知道會被看到被瞭解,而且身邊會有人幫助自己;你尊重孩子,孩子自然感受得到,自然也較能尊重自己從而尊重別人,有了情緒父母已教導如何減溫,如何因應,那麼獨立後,有了情緒,其因應也就不會太離譜了。
      人,離不開別人,離不開與人的交往和互動,影響你我最大的,就是他人,這個影響當然是好壞兼俱,有好人就一定有壞人,有好事就一定有壞事。但影響是好是壞,我們管不了別人,卻可以掌控自己。別人對我們如何我們管不了,但我卻可以主動向人釋出善意和真誠,當我先釋出善意和真誠,或許別人也因此而敢於釋出真誠和善意…
    吉卜力繪製<魔女宅急便>的整個過程中,困難重重,問題多多,其情節似乎也可套用前面的公式,而且將會與<魔女宅急便>的故事同樣精彩。有興趣的話,可點閱註五所附的網址,並且試著自行套用看看。 總之,只要是與故事相關的行業,在發展故事時似乎都能套用1.目標→2.阻礙→3.努力→4.結果→5.意外→6.轉彎→
    人生苦短,而且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但不管如何已經來了,總要活出不愧此生的人生,那要怎麼活呢?神經大條一點,凡事向上向善看吧?有首禪詩是這樣說的 落葉已隨流水去,春風未放百花舒。 青山面目依然在,盡日橫陳對落暉。 萬事萬物如同葉流水,春風百花,來來往往,或許就像需要時時勤拂拭的那些塵埃,但本來無一物,因
    我比較擔心的其實是年青人,他們在受到霸凌時所感受到的震驚和傷害一定比成年人大且重,成年人都無法處理了,遑論他們。碰到這種狀況他們很可能求助無門。他們大概都不會讓家長知道,因為家長對網路的了解比他們少,對他們的幫助不大;再者,家長也不知道網路對青少年的重要性,知道孩子被霸凌可能只會叫他們把平台關掉
    是我做的,我負責到底,即使沒人要求。德國人是這樣想的。 上海有一座橋,是一家德國公司在清朝時期興建的,然後呢?前些日子上海市政府收到一份通知,是該家德國公司發出的,意思是該座橋已達百年,需要整修了,裡面問說要由誰來整修?如果中國政府想自己整修,那他們會把該橋的興建圖紙寄來,如果要他們來整修,他們會。。
    從小把孩子當成獨立的個體,碰到友人時他能回答的都讓他自己答;平日的生活作息有規範,有情緒也知道會被看到被瞭解,而且身邊會有人幫助自己;你尊重孩子,孩子自然感受得到,自然也較能尊重自己從而尊重別人,有了情緒父母已教導如何減溫,如何因應,那麼獨立後,有了情緒,其因應也就不會太離譜了。
      人,離不開別人,離不開與人的交往和互動,影響你我最大的,就是他人,這個影響當然是好壞兼俱,有好人就一定有壞人,有好事就一定有壞事。但影響是好是壞,我們管不了別人,卻可以掌控自己。別人對我們如何我們管不了,但我卻可以主動向人釋出善意和真誠,當我先釋出善意和真誠,或許別人也因此而敢於釋出真誠和善意…
    吉卜力繪製<魔女宅急便>的整個過程中,困難重重,問題多多,其情節似乎也可套用前面的公式,而且將會與<魔女宅急便>的故事同樣精彩。有興趣的話,可點閱註五所附的網址,並且試著自行套用看看。 總之,只要是與故事相關的行業,在發展故事時似乎都能套用1.目標→2.阻礙→3.努力→4.結果→5.意外→6.轉彎→
    人生苦短,而且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但不管如何已經來了,總要活出不愧此生的人生,那要怎麼活呢?神經大條一點,凡事向上向善看吧?有首禪詩是這樣說的 落葉已隨流水去,春風未放百花舒。 青山面目依然在,盡日橫陳對落暉。 萬事萬物如同葉流水,春風百花,來來往往,或許就像需要時時勤拂拭的那些塵埃,但本來無一物,因
    我比較擔心的其實是年青人,他們在受到霸凌時所感受到的震驚和傷害一定比成年人大且重,成年人都無法處理了,遑論他們。碰到這種狀況他們很可能求助無門。他們大概都不會讓家長知道,因為家長對網路的了解比他們少,對他們的幫助不大;再者,家長也不知道網路對青少年的重要性,知道孩子被霸凌可能只會叫他們把平台關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有人說,有些孩子是生來折磨父母的,然而,父母要折磨孩子容易多了,可以打,可以揍,可以嘲笑,可以跟孩子說,早知道就別生下你了,或者雙手一攤,放著孩子不管,不給孩子食物和水,孩子就會靜靜地死去。」 若你和我一樣,在讀這本小說時產生諸多共鳴,幾度淚目,那我為你感到十分遺憾……
    Thumbnail
    終於在倒數第二天晚上 她媽媽才和我說 她大女兒在上學期某天晚上念了一篇自己寫的文章給她聽 內容是,她準備好如何自殺了 跳樓死相太慘, 所以她已經開始作計畫要如何蒐集安眠藥,如何美美的死去....
    現在的小孩才會變得脆弱,不堪一擊,因為從小到大,他們就是想什麼得什麼,一得不到就鬧情緒,然後有情緒病。 雖然我也反對我媽那種虐待式教養,但兩者比較,我覺得還是像我這樣教養出來的孩子,比較好些些。 話說我的下屬,1995年生,也都快30歲了,一事無成,日日渾渾噩噩,寫一封信仍然寫2023年,因為是
    Thumbnail
    我一直耿耿於懷的是政大實小的狼師案,實小的家長,哪個不在意自己的孩子教養,哪個不是高學歷精英份子,為何,那些受傷的女孩得等到自己長大了、成年了,才能把小時候受到的侵害說出來...我不想在受害者身上灑鹽,我只是想著,會不會是曾經哪些事發生時,錯過了知道的機會,不斷的思考、看各家討論分享
    小女兒讀高三時,班上有一位同學,因為努力複習功課,沒時間陪她弟弟玩,卻被父親毆打了很多次。還撂下了一句話:讀書很偉大嗎? 因為臨近考期,小孩也滿十八歲了,我沒時間去跑行政司法程序。所以就讓女兒把她同學帶來社區的圖書室,有時候太晚了,我們就開車載她回家。 有次小朋友突然問我,是不是有點歧視她家?我
    Thumbnail
    先說結論,《那些少女沒有抵達》很好看,但是也很沉重,畢竟此書要探討的主題是學生自殺,以及不同少女在成長過程中所能遇到的各種不快樂。 小說中的女主角是一所名校的中學老師,某天她的學生突如其來在校園跳樓自殺,在處理這宗突發事故期間,她不斷回顧自己的過去,她生長在一個中產家庭,母親極其嚴苛,從來沒有認真
    我的父執輩都是日本教育走過來的,所以隨手就是一個巴掌、抽出皮帶就鞭,真的是涼伴干絲,小菜一碟。但是我非常厭惡這樣的行為。我到今天都還看不起毆打或欺負無還手能力的人,何況是小孩,有些還是至親? 記得大女兒上學時,老師問我,可以適度的處罰嗎?我回家想了很久,直接寄了一封信給老師。如果我的小孩有危及到生
    Thumbnail
    小孩死亡, 小孩造成他人死亡, 哪一個更讓人心碎? 這當然不是數學題,比不出來。 但是,如果小孩是兇手,又自殺, 媽媽的心,不可能還能正常跳動。
    Thumbnail
    前幾天搭乘計程車的時候,司機跟我抱怨以前總是打罵孩子希望他們要好好讀書,否則以後長大就只能去當工人,結果現在小孩學有所成,全部都在美國定居生活,無法陪伴在自己身邊。我感受到一位母親既驕傲但又後悔的矛盾心情,也安慰她說小孩能有好的發展及安穩的家庭應該值得寬慰。 其實,很多父母總是沒有認知到養育小
    Thumbnail
     「媽媽,我明天不想上學。」小一的兒子在睡前跟我說。 「不行。是因為明天要考期中考嗎?」我回答,兒子開始哭。 「因為我沒有同學想要的恐龍卡,同學會打我。媽媽我可以轉班嗎?」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有人說,有些孩子是生來折磨父母的,然而,父母要折磨孩子容易多了,可以打,可以揍,可以嘲笑,可以跟孩子說,早知道就別生下你了,或者雙手一攤,放著孩子不管,不給孩子食物和水,孩子就會靜靜地死去。」 若你和我一樣,在讀這本小說時產生諸多共鳴,幾度淚目,那我為你感到十分遺憾……
    Thumbnail
    終於在倒數第二天晚上 她媽媽才和我說 她大女兒在上學期某天晚上念了一篇自己寫的文章給她聽 內容是,她準備好如何自殺了 跳樓死相太慘, 所以她已經開始作計畫要如何蒐集安眠藥,如何美美的死去....
    現在的小孩才會變得脆弱,不堪一擊,因為從小到大,他們就是想什麼得什麼,一得不到就鬧情緒,然後有情緒病。 雖然我也反對我媽那種虐待式教養,但兩者比較,我覺得還是像我這樣教養出來的孩子,比較好些些。 話說我的下屬,1995年生,也都快30歲了,一事無成,日日渾渾噩噩,寫一封信仍然寫2023年,因為是
    Thumbnail
    我一直耿耿於懷的是政大實小的狼師案,實小的家長,哪個不在意自己的孩子教養,哪個不是高學歷精英份子,為何,那些受傷的女孩得等到自己長大了、成年了,才能把小時候受到的侵害說出來...我不想在受害者身上灑鹽,我只是想著,會不會是曾經哪些事發生時,錯過了知道的機會,不斷的思考、看各家討論分享
    小女兒讀高三時,班上有一位同學,因為努力複習功課,沒時間陪她弟弟玩,卻被父親毆打了很多次。還撂下了一句話:讀書很偉大嗎? 因為臨近考期,小孩也滿十八歲了,我沒時間去跑行政司法程序。所以就讓女兒把她同學帶來社區的圖書室,有時候太晚了,我們就開車載她回家。 有次小朋友突然問我,是不是有點歧視她家?我
    Thumbnail
    先說結論,《那些少女沒有抵達》很好看,但是也很沉重,畢竟此書要探討的主題是學生自殺,以及不同少女在成長過程中所能遇到的各種不快樂。 小說中的女主角是一所名校的中學老師,某天她的學生突如其來在校園跳樓自殺,在處理這宗突發事故期間,她不斷回顧自己的過去,她生長在一個中產家庭,母親極其嚴苛,從來沒有認真
    我的父執輩都是日本教育走過來的,所以隨手就是一個巴掌、抽出皮帶就鞭,真的是涼伴干絲,小菜一碟。但是我非常厭惡這樣的行為。我到今天都還看不起毆打或欺負無還手能力的人,何況是小孩,有些還是至親? 記得大女兒上學時,老師問我,可以適度的處罰嗎?我回家想了很久,直接寄了一封信給老師。如果我的小孩有危及到生
    Thumbnail
    小孩死亡, 小孩造成他人死亡, 哪一個更讓人心碎? 這當然不是數學題,比不出來。 但是,如果小孩是兇手,又自殺, 媽媽的心,不可能還能正常跳動。
    Thumbnail
    前幾天搭乘計程車的時候,司機跟我抱怨以前總是打罵孩子希望他們要好好讀書,否則以後長大就只能去當工人,結果現在小孩學有所成,全部都在美國定居生活,無法陪伴在自己身邊。我感受到一位母親既驕傲但又後悔的矛盾心情,也安慰她說小孩能有好的發展及安穩的家庭應該值得寬慰。 其實,很多父母總是沒有認知到養育小
    Thumbnail
     「媽媽,我明天不想上學。」小一的兒子在睡前跟我說。 「不行。是因為明天要考期中考嗎?」我回答,兒子開始哭。 「因為我沒有同學想要的恐龍卡,同學會打我。媽媽我可以轉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