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九月一日,是中國大陸地區的開學日,可是卻有一位十四歲的上海女孩,寧願結束自己的生命,也不想再背起沉重的書包。從她一個字一個字寫出來一千五百字的遺書中,可以看到她不想再活下去的善良和無奈。
我最早是在抖音上看到這則消息,大陸清華大學的一位教授念了幾段她遺書中的句子,並說:做父母的該引以為戒等等,令人印象深刻,昨天聯合報則刊出盧新之的文章。我直接想到的是:這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大陸版。前幾年在閱讀<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時,內心極其沈重,"假愛之名,行虐之實。"是當時的想法,可是你又能如何?現在已經好幾年過去了,但情況有改善嗎?當時還有一個想法,這是一個外人看到的那個孩子的狀況,但他的家長看不到嗎?為什麼看不到?還是看到了,然而仍然認為這是對孩子最好的做法?那個孩子呢?他是怎麼想的?他的父母呢?站在他們的立場,他們又是怎麼想的?
該遺書作者的遭遇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的《人子與猫的孩子》最為接近,這也是我說這是該書的大陸版的主因。我們從遺書與《人子與猫的孩子》中擷取一些片段來看看他們的遭遇。
遺書片段
「人生一趟,遇見你們我很榮幸,若有來生,我們不要再見面了。
想想也沒什麼,你們愛的不是我,是衝進班級前十的我,是排名年齡前二十的我,是考到滿分的我,你們心目中的完美女兒太優秀,我達不到。
開學就是初二了,你們口中美好的小學,輕鬆的預備,快樂的初一,我都是玩命扛下來的,哪還敢奢望什麼魔鬼初二初三。
也沒有什麼好可惜好難過的,是你們說不指望我的,我相信你們。
在人前彬彬有禮,來了電話時語氣禮貌又文明,在人後我承受了你們口中最骯髒的辱駡。
巴掌打在臉上最疼,然後是手背,再是手臂,最後是大腿,打在背上還行,被皮帶或電線抽時腿上最疼,然後是背上,最後是雙臂。
中國人愛說小孩瘋掉是因為學習壓力大,可明明是家長把成績看得太重,先來明白了,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錯了,過去不知道,現在不知道,未來更不可能知道。
既然都受不了彼此,不如我們各退一步,我消失了也不錯啊,我不怕。
也不能完全怪我,我真的盡力了,實在受不了了,這蠻好,不用擔心我抄人作業,我作業不用交了,也不用擔心我某某時間背著你們玩電子產品,花錢買我喜歡的東西。
你們把我們想得太堅強了,反省這件事就留給歲月好了。」
她在遺書中,沒有責怪父母,把所有該還的,該給的都交待的很清楚,她這麼聰明,善良,理路這麼清晰,可是是在什麼樣的心情下才會毅然走上絕路……我還想到她的父母,看到女兒的遺書,看著女兒的遺體,他們又會是什麼樣的心情?又會是怎麼樣的哀痛啊?
<人子和猫的孩子>片段及註
「老師,我跟妳說,我這孩子就是笨,做什麼事情就是慢,怎麼教都教不會,之前的老師都放棄了。」(在孩子面前這麼說,有考慮過孩子的感受嗎?
「老師,我兒子如果不乖,或者題目寫錯,妳就用力給他打下去,孩子有錯,就是要教育。」(這樣的處理,這樣的責打好嗎)
「老師打我,是我的錯,我沒有把題目寫好。我跟媽媽說,媽媽只會更生氣,搞不好也會打我一頓。」(因為母親認為打罵是有效的。)
真要給眼鏡仔下一個結論,我會說,這孩子最大的問題在於缺乏信心。(多次毒打-因為母親允許並鼓勵-使得他對分數極為敏感,即令平常會,但在寫攸關成績的模擬卷時,手都會發抖…)
模擬考成績下來那天……小圓媽一開口就是抱怨:「哎,老師,我跟你說這孩子真是沒救了。我真想不透,我給他的讀書環境這麼好,為什麼這孩子就是沒辦法爭氣點?然後直接掃了眼鏡仔兩個耳光…接著把陳年往事一一掏出來,內容是眼鏡仔截至十四歲的失敗史…(母親已經習以為常的認為打,以及數落缺失,能促使兒子警醒、努力,她完全沒有想到此法不止無效,且有嚴重的反效果…可是她不覺醒,誰能點醒她?除了父親?)
父親責問母親:「你到底是怎麼教小孩的,一個月跟我拿那麼多錢,卻連個兒子你都搞不定。你知不知道,魏經理的女兒去年考上北一女(父親重視面子,不惜一切的要兒子不能不如別人;可他卻又除出錢外,就是要求老婆達標,給老婆帶來莫大的壓力……」
她在我面前「算帳」的情境越來越常上演。呼巴掌、擰手臂、用腳踢踹,情況越演越烈…
我辭職了…每次按下門鈴的那一刻,我的心又惶恐又顫抖…我無疑是以一種夾著尾巴的狼狽姿態,落荒而逃。……
眼鏡仔的父親擁有良好的社經地位…小圓媽外表雍容優雅……
眼鏡仔後來怎麼了,作者沒有明說,可是你認為呢?我之前在談<原生家庭>時,即曾提到<原生家庭>的傷害是必須花費一生的時間去處理和療癒的…
愛之適足以害之
如果請教這兩個家庭的家長,我相信他們一定都會振振有詞的說自己是為了孩子好,是為了孩子能有更加美好的未來,目前不得不如此的嚴格要求。他們會認為自己有錯嗎?我相信不會,這也是為什麼<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當年引發熱議,尤其是在公視播出小說改篇的電影時,諸多報章媒體中有大量的討論,也邀請許多專家學者就家長太過重視升學所引發的怪異現象提出檢討。但到最後都不了了之。因為升學導向是社會的趨勢,大家都重視升學,你能不重視嗎?再者,家庭是連公權力都不易介入的私人領域。除非明顯虐待,否則公權力也無能為力。最令人無奈的是:父親、母親、孩子其實都盡了最大的努力演好了自我的角色,然後呢?一個自殺了,一個則是終身都需要面對的傷痛…
這種狀況,孩子是無力處理的,他們只能接受,因此唯有父母才有辦法改變…,父母知道可能後果,或者看到可能後果,或許才會去省思自己的作為吧?像小女孩的遺書,我相信就會給父母很大的刺激…最少也要讓他們看看公視改編的電影…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你的孩子是活生生的獨立個體,不是你能隨意揘塑的東西,你應該要做的是:關愛、照顧、尊重、溝通,樹立規範,了解興趣,培養專業,提供舞台…,
上述父母應該都是關心愛護孩子的,否則他們也不會如此的努力,如此的認真,從而如此的在意,如此的放不下,但就因為他們關心過度,而且方法錯誤,結果才會"愛之適足以害之"。
我不知道如何解決父母為孩子好而用力過度、操之過急的問題,身邊有此類朋友,跟她說說上海小女孩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