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第九味》:人生的箇中滋味...之出社會有感發言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真的是很久沒有寫文學類書籍的閱讀筆記了,因為寫這個幾乎都沒什麼人看 XD。在作者感嘆文學的無用之用時,一想想現在流量當道,寫文學的閱讀筆記還真是無用之用。不過或許文學就是沒有用,失去表面上的功能性,所以我們更能夠在閱讀的時候放鬆,感受作者的感性。即便不認識作者,也能與作者超越時空的分隔共感。
食物八味,指的是:酸甜苦辣鹹澀腥沖,至於第九味,則在時光與美食交會的人生之中。
整本散文集雖然名為《第九味》,但內容談到飲食的內容只有落在本書四輯中的第二輯裡,其他多是回憶往事或人生所感。其中印象深刻的一段是作者寫杜甫寫了好長一段,可見作者對杜甫的瞭解頗深。跟師大國文系的同學聊天時,他說作者是杜甫迷,也難怪在書中花這麼多的篇幅寫他的偶像了。
回歸正題,本篇我將寫一些我在閱讀的過程中,找到那些有共鳴的內容跟大家分享。

閒情逸致

都是素心人耐靜,要參清寂不知妍。
作者搬家時帶著外祖的遺物,其中有一張手跡便是這首詩。以下斜體載自書中內容。人間的繁華不過瞬息,我們因為耽於表面的妍麗而經常牽掛得失,但真正的永恆,其實來自於這些繁華背後的清空與寂寥,花開花謝並不是無常,而是天地間的另一種情深。
大概是忙了太久,我偶爾也會有這種心境。大概在大學的時候吧?又或者現在也是?總覺得自己有種在瞎忙的感覺。工作就好像只是為了那高不成的薪水,下班後學習新東西或看書又好像是在汲汲營營些什麼,想要逃離現在的窘況,但又不得不在窘境裡苟活。有時也覺得每個禮拜寫閱讀筆記越來越像交作業?雖然我是覺得還好,畢竟有時我比較忙或沒寫好不發文便罷,但看看很多創作者做久了...總會被說是失去了原本的樣子,但誰又不會被消磨呢?為了穩定的金流而故此失彼也是滿難過的。
好啦扯遠了,那段話所想表達的是我們對於錢或外在事物的過度關注,而導致我們失去了對於「生活」的理解。那些事物背後,最平淡也最重要的往往莫過於生活本身,那種清空、寂寥、慢條斯理,去體會生活本身、體會世間的美好,是我們在生活的繁忙逐漸割捨的。在學茶一陣子之後我也開始有了這樣的聯想,或許對於大多數的藝術家而言也是如此,學習沉下心,見微知著,進而體會那種本質而純粹的美感
最近入秋,北部某些地區的夜晚偏涼,想想天氣挺好的,一時興起我也就騎著機車去看夜景。從小丘陵地上遠眺下面的城市,貫連的燈光遊竄在狹道間一路前行,讓我想起了蘇軾《記承天寺夜遊》裡寫的「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大概就是這樣吧,景色天天都有,但是多數人都在汲汲營營,連我自己都是,什麼時候這個景色才會被人注意到呢?
容我花一小段時間吐槽
因為太久沒看《記承天寺夜遊》,所以我上網找,瞄到旁邊的賞析,心裡想著...這內容根本藍色窗簾吧?我倒覺得自己那種豁達的心境,挺接近古人們書寫的心情,或許隨著入職場久了,對於那些文章才會覺得心有戚戚吧!然而硬逼高中生們讀那些難以體會的選文,還要背誦那官僚到不行的賞析,說什麼積極的進取心,不要說蘇軾人格分裂,我只覺得蘇軾那種闊氣的心境未免也被破壞無遺了。但換個想法,不管是詩、詞,終究是作者自己的心情抒發,別人怎麼解讀本又何妨?但被硬拗成考試內容有些不合理就是了。原本國文教育是希望大家能對詩詞有感,激發不同的想像,最後卻是規定每個人只能照賞析那樣理解文章,選擇題只會有一組正確答案,想來真是可笑。
我們正在失去一種觀點、一種意境、一種人生的態度與一種處世的情懷,一種美。

飲饌之間

Photo by Abby Kihano from Pexels
我的父親常說:「喫是為己,穿是為人。」這話有時想來的確有些意思,吃在肚裡長在身上,自是一點也肥不了別人;但穿在身上,漂亮一番,往往取悅了別人而折騰了自己。(中略)我一直以為這是父親的人生體會,但後來才知道我的父親並不是這個哲學的始作俑者,而是當時我們「健樂園」的大廚曾先生的口頭禪。
書中提了挺多次這位曾先生的飲食哲學,對我一位癡茶人而言,雖然偶有觀點不同,但讀文的時候仍發現對於「品味」,我們有許多相似的地方。
烹調之道要自出機杼,得於心而忘於形,記筆記不過是紙上工夫,與真正的喫是不可同日而語的。」自己做菜、泡茶也差不多是此理,「喫」是最基礎卻也是最重要的功夫,因為要能夠改善自己的作品,一定要先吃得出自己的作品好在哪裡壞在哪裡,除了感受以外,對於食物的變化知識,包含材料、手法、刀工、火侯、調味等等都是影響因素。吃得越多,想得越多,感受越多,每一次的飲食之間都去感受味道,何嘗不是一種對於生活的品味?
一般人好喫,但大多食之無味,要能粗辨味者,始可言喫,但真正能入味之人,又不在乎喫了,像那些大和尚,一杯水也能喝出許多道理來。」這我真的不得不認同。大多人會認為,東西好吃不好吃之於人的標準是合不合那個人的胃口,反正雞腿肉就是好吃、茄子就是難吃,有這樣刻板印象的人絕對是多數。但大概自己練味覺一段時日,單純高山茶而言我有不喜歡的也有喜歡的,全憑味道而論。即便是我自己普遍不愛吃的苦瓜,作為一名品評者我也會品評,只因為苦瓜新鮮、蒸得透軟而不爛、苦瓜味乾淨等等就足以讓我說出「好吃」,雖然我不會再去多夾幾口就是了。這單純就料理本身,而非個人喜好去探討食物
至於水也是。以前練茶久了回去練基本功的水味判別,也是段很痛苦的時期,至少前兩個月去全聯買各個品牌的水回來喝時,幾乎喝不出差別,覺得好像是把錢丟進水裡一樣,到後來不知怎地,漸漸好像分得出些微的差別,分得出竹炭水、泰山水、UNI、台鹽之間的微小差異...雖然現在許久沒練,大概分不大出來,而且喝茶在細節上講究到這種程度其實也難,但是至少在那個時期對於味道有了更多細節的認識。對於水,仍有其細節可以究理。等到練熟了,像我平常吃東西雖然會下意識品評,但也體悟到吃東西不過就是吃東西罷了,終究不可能像食戟之靈一樣有誇張的反應。
味味有根,本無調理」這對於茶友們更是一句經典。我大概是為了辨茶的關係,需要去了解原物料本身的特性,從而延伸到一般的菜。即便是一盤再基本不過的炒高麗菜,我也會習慣去判斷菜新不新鮮、有沒有炒過老或太生、菜本身的鮮甜感有沒有出來等等最為本質的問題。本質的味固然重要,身為品嚐者自然是要吃出這股真味,而調理雖非真味,卻能夠凸顯其特質,例如加鹽、味精、米酒下去作調理,有時能讓高麗菜本身的鮮甜滋味動如虯龍,不絕於唇間。
大苑子的手搖杯也是,因為水果本身品質沒到很好,甜味本身不明顯(人家也是要賺錢嘛~自然不會選特好的水果,而且做成飲料也顯得浪費些),加了少許的糖可以掩蓋不好的味道並補足水果飲本身的缺陷,讓水果的香氣變得更明顯。所以對於這句話,我覺得真味固然最為重要,但調理卻也不失其重要性。除非像某些早餐店的蛋餅,加了過多的醬油而掩蓋了原本蛋餅的滋味,那就有點本末倒置了。
樹葉的品種、焙製的火工與泉水的甘美,
都是無可取代的回味。

雪地芭蕉

圖片來源:百度
我是覺得自己對味道是有些鑽研,鑽研到旁人可能快無法理解為什麼光「水」就要區分軟硬、甜澀、清透、凝練、餘韻、乾涸等等不一樣的特質。但...練到一個程度的毛病大概就是如此吧?不消說有些音樂家練到後來後會自動去聽音準,再有名的歌手都會被抓現場音準歪樓一樣,我大概喝水也是差不多這種感覺。也沒有特別要刁難的意思,就是反射動作而已。
然而這些對於專業領域的鑽研,往往旁人不了解,不知道專業工作者們為了這樣的能力做了多少的努力與犧牲,我覺得這是在書中第三輯雪地芭蕉中可以探討的。
《一些無可名狀的》講的也是類似的事情。想之前第一次讀還不太理解作者到底想表達什麼,為了寫這篇閱讀筆記來回讀個幾遍方才知道。
生活是一條腸子,自從火車地下化後,你感到每天都被消化,每天都是被排泄出的殘渣,想活得自在就去廟裡,打禪七,喫菜根,捐香油錢,或是去一場西天和尚的法會,或去鄉土尋根之旅,推石磨,摘果子,太有詩意了!你覺得自己在學習,上進或是墜落,都是一門功課,而人該這樣活,要充電,你當年允諾過的熱氣球,你當年放不下的理想,都放下吧!大師說,都放下吧!不要不好意思,去洗個溫泉喫個野菜,如果單身一人,何妨召妓?於是你好好的生活了,上了軌道,懂得生命的真諦,還對人宣稱:懂得愛。
我也懂得,我的下一本書叫就《懂得愛》,他將在書店的進門處促銷,像健康食品。我會說些若有若無的故事,當然都含有人生的智慧,有風塵嶔凜的異人,有大智若愚的對話,小心的修辭,適度的誇張與模稜兩可,看似平淡,讀來卻很雋永,找名家來插畫,政客來推薦,有些人喜歡,會拿出來討論,我告訴你,寫作就是服裝秀,創意就是流行,流行就是價值,價值就是存在的意義。寫多的就會成書,聚沙成塔,呼風喚雨,大家都喜歡這樣的故事,說它美,什麼是美,就像一塊風化的磚石,你在其中看見世人的滄桑。
上面這兩段看完覺得...作者好厲害啊!對於這兩段的內容真的是佩服!對生活感到厭倦的人我相信都曾經出現過這種心態。感到人生都被瑣事煩擾,永遠只能為那少少的五斗米折腰,想要放棄一切出走,卻發現走一遭後還是回到了世俗,繼續為了五斗米折腰,繼續被瑣事煩擾。
作者也知道詩人大概就是這樣的行業,所以不斷地問自己「三十歲以後還是詩人嗎?」詩人到底是什麼?寫作又是什麼?如果是為了追求藝術上的純粹,但被埋沒不被社會大眾看見,這樣還是詩人嗎?如果為了寫出迎合大眾口味而褪去對於語言的美感、不寫出自己的真實想法,這樣還是詩人嗎?
《雪地芭蕉》寫的是一名藝術學校的學生與一間寺廟的故事。故事內容大概是在說學生到寺廟附近寫生,剛開始生怕被趕走,於是不敢照面廟方唯二的兩名和尚。直至某天大雨,他才進入寺廟,與一名甲和尚聊了一番,但不知過了多久漸漸不去了。直到快從學校畢業,才想說回去寺廟看看,結果甲和尚不知去哪了,只留乙和尚轉交給自己甲和尚的一幅畫。
黃布裡是一層油紙,再打開是一卷軸,用水墨畫成的一顆芭蕉樹,隸體的字題上「雪地芭蕉」。
到了畢業、成名良久後的一次個展,才大大的畫了張十餘公尺的雪地芭蕉。那次展覽的主題,用純粹的綠所完成的世界,一陣靜默,聳立三層樓高的芭蕉在雪地枝葉繁茂,栩栩如生,厚大的葉像是有種舞動的韻律,但挺立之姿又帶著欲言又止的肅穆,理想乃能超越現實之上......你說。有人率先拍手,眾人四顧,也附和著響起了掌聲。(中略)而那些掌聲對今天的你而言實已毫無太多意義,你早已有更重要的主題與作品,涵蓋乃至超越了那些東西(中略)你從來就不耐煩於讓別人瞭解,你是一株沈默的芭蕉,還是一地寂寞的白皚,有時你也自問。
這篇虛構的故事,在我讀的時候是這樣的呈現的:一名藝術學校的學生,就如同在任合領域裡開始學習的人,而那寺廟就有點類似真諦、純粹的本質之境。一開始的我們就像窺探者,不時探訪本質但仍不敢造次,只能不斷學習。可是在學校的學習卻只是硬把知識塞進你的腦袋中,而非真正領略該領域的深與廣。「但你並不快樂,你發現在教室的陰影裡,透過玻璃的光似乎骯髒、油膩與世故,因此畫面沈默,似乎沒有語言,你驚覺那不是生,你知道,是死。」
人類對與美感或者品味的追求,一直很難用言語去描述。即便是我在學茶的領域,大家都只會說「東方美人茶有小綠葉蟬叮咬而有蜜味」,卻忽略並非每支東方美人茶都是如此,更多是做工、季節、火侯、植物本身特性等等,但我知道要對非此領域的人解釋這麼多細節太麻煩了,不如就用簡單的三言兩語帶過,也是輕鬆。我知道活的知識,但卻為了表「我懂」,我只能講給別人不過是死的、甚至是有些錯誤的內容。
追求到一定程度,就會越鑽越深,就如同該名藝術學生,天天去廟裡,對真理越來越感到好奇。直到某一天傾盆大雨,進到廟裡,就像忽然間開竅了,但短暫的你又忘卻了這種通透的感覺。於是你不斷摸索,越來越常進到廟裡,你覺得暢快,也享受理解真理本身。直到不知道什麼時候,好像忘了要去那間廟,隨著時間過去學生從學校畢業,而你也必須要脫離自己的領域,開始進入職場。就好比那些茶的細節與真理只對自己在研究的時候管用,當我成為賣茶人的時候,茶再好喝都沒用,靠的是行銷、包裝,反正裡面裝爛茶消費者也喝不出來,只要跟客人說「這是我們今年最好的茶你知道嗎?你喝喝看這口感超級回甘的!」消費者就會買單了。
進入職場的我們只能不斷把真理拋諸腦後,做出博得眾人一笑的作品,努力成名,靠著交際博得一席之地。直到當你變得足夠強大,你才有機會把當年的雪地芭蕉重新拿出來,這時才開始有人認真檢視你的作品,為你拍手。你是一株沈默的芭蕉,還是一地寂寞的白皚,就像你這一路上閉嘴往上爬一樣。
我覺得這篇對許多專業領域工作者肯定很有感。有藝術價值的歌不見得會被喜歡,所以只能唱唱抖音歌博得眼球。有文學價值的作品不見得會被喜歡,所以只能用淺白的文字最好還是手寫體,來抒發些無病呻吟。有好味的茶不見得大家會喜歡,反正大家都喝不出來,多花點時間在包裝上下功夫,讓他們拿來送人也好。具有新穎而良好的房屋設計大家不見得會喜歡,那就繼續用水泥蓋房子就好,免去客人那些問東問西的麻煩爭議。
少年時代的學校搬遷多次,你連那一片山、那一條路都找不到了,更何況那一座殿宇,那一抹夕照。有的時候,成名了卻反而失去了最重要的東西。至少從我過去聽過的歌手生涯故事中,有多少人一開始抱著音樂熱忱,卻一次次地因為市場導向而妥協,最後連自己到底想唱什麼歌都不知道了。
而作者自己身為一名作家,一定也曾在文學性與市場性之間拉扯過。從這篇文中,我看到了那名藝術學生的成長、作者在文學上的成長也連結到了我自己在茶領域上的成長,不都是這樣嗎?因此有了很深很深的共鳴。
畫道之難,至今極矣,必從最繁而至最簡,最似而至不似......

結論

最近我要給國二的學生導讀《第九味》這本書,當然內容基本上不會是上面這些,因為我覺得這些內容其實要多一點人生體會才能懂,而我猜第九味一部份的意思也在這吧!
從閒情逸致反思自己生活是否充斥太多事物,而沒有餘力去關注那些生活中的清淨。再到飲饌之間探討對於「品味」的看法。最後的雪地芭蕉則是思考在一路追尋某種價值的過程中,我們是不是迷失了當初的自己?
個人滿喜歡《第九味》整本書給我的感覺,用字雖然稍難,但精確而不讓人感到矯揉造作,對於文章意思都很值得再三咀嚼、文章用字都很值得逐一推敲,文章讀來更是行雲流水。大概也是年紀稍長了些,不免讀了有以前所沒有的感慨。適合推薦給...有點厭世又想要有些懷舊的人們,或許讀個幾遍真會觸人心弦也說不定!
難易度:★★★☆☆
可讀價值:★★★★☆
保存價值:★★★☆☆
書名:《第九味》
作者:徐國能
出版社:聯經
歡迎大家按個喜歡或收藏,或者在下面留言與我交流分享你的看法喔!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03會員
168內容數
閱讀能夠充實我們自己的腦袋,筆記是能夠讓自己將讀過的東西融會貫通。在閱讀筆記裡,我希望與你分享我從書中看到的知識,再點綴上一些自己的想法,希望在閱讀的過程中你我都能夠從書中學習更多。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喝吧! 的其他內容
# 56《歡迎光臨夢境百貨》:您所訂購的夢已銷售一空!如果說《為什麼要睡覺?》是用科學論文來跟你談睡覺,這本《歡迎光臨夢境百貨》就是用說故事的方法來跟你聊睡覺!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兩本書都提到的夢吧!
#45《黑潮島航》:一本實地紀錄的航海日誌!這是由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所策劃的一本書,裡面記載著他們去海外紀錄所發生、研究員們各種日常事情,從中可以看到理性的紀錄、工作的日常、以及對汪洋的珍視。 今天寫這本書我決定要跳脫原本書的內容,從更遠的框架去看以前寫過的東西。
《我要準時下班!》:準時下班有什麼不對? 最近火熱的火曜場日劇《我要準時下班!》的中文版原著小說來囉!有別於日劇裡頭看起來比較放鬆,純粹文字的讀本讓你能夠對劇情有更深的思考。 上班是什麼?為什麼我們要做到這樣? 看完這一篇說不定會讓你有新的想法喔!
《做工人的》+《如此人生》: 生命的層次,層層剝開都會讓人流淚 前幾年的暢銷作品,書寫底層生活的人的故事。 來自各行各業,我們的勞動價值或許稱不上好, 但我們努力活著,我們有我們的故事。
《做工人的》+《如此人生》: 生命的層次,層層剝開都會讓人流淚 前幾年的暢銷作品,書寫底層生活的人的故事。 來自各行各業,我們的勞動價值或許稱不上好, 但我們努力活著,我們有我們的故事。
《孽子》:讓受罪的人們張開翅膀去翱翔 作為臺灣重要的文學著作,孽子更是這其中的佼佼者。除了在同志文學以外佔有一席之地,從書中更可以窺見早年民國50、60年的一些生活樣貌。 今天不打個特別吸引人的標題,只希望你可以慢慢欣賞書裡優美卻醜陋、晦暗卻又金碧輝煌的世界。
# 56《歡迎光臨夢境百貨》:您所訂購的夢已銷售一空!如果說《為什麼要睡覺?》是用科學論文來跟你談睡覺,這本《歡迎光臨夢境百貨》就是用說故事的方法來跟你聊睡覺!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兩本書都提到的夢吧!
#45《黑潮島航》:一本實地紀錄的航海日誌!這是由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所策劃的一本書,裡面記載著他們去海外紀錄所發生、研究員們各種日常事情,從中可以看到理性的紀錄、工作的日常、以及對汪洋的珍視。 今天寫這本書我決定要跳脫原本書的內容,從更遠的框架去看以前寫過的東西。
《我要準時下班!》:準時下班有什麼不對? 最近火熱的火曜場日劇《我要準時下班!》的中文版原著小說來囉!有別於日劇裡頭看起來比較放鬆,純粹文字的讀本讓你能夠對劇情有更深的思考。 上班是什麼?為什麼我們要做到這樣? 看完這一篇說不定會讓你有新的想法喔!
《做工人的》+《如此人生》: 生命的層次,層層剝開都會讓人流淚 前幾年的暢銷作品,書寫底層生活的人的故事。 來自各行各業,我們的勞動價值或許稱不上好, 但我們努力活著,我們有我們的故事。
《做工人的》+《如此人生》: 生命的層次,層層剝開都會讓人流淚 前幾年的暢銷作品,書寫底層生活的人的故事。 來自各行各業,我們的勞動價值或許稱不上好, 但我們努力活著,我們有我們的故事。
《孽子》:讓受罪的人們張開翅膀去翱翔 作為臺灣重要的文學著作,孽子更是這其中的佼佼者。除了在同志文學以外佔有一席之地,從書中更可以窺見早年民國50、60年的一些生活樣貌。 今天不打個特別吸引人的標題,只希望你可以慢慢欣賞書裡優美卻醜陋、晦暗卻又金碧輝煌的世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詩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影響,尤其是在繁忙的職場生活中對文學的忽略。回憶了自己在新竹的寒冷冬天,雪萊的《西風頌》,表達了人在現實與內心追求之間的掙扎。即使生活忙碌,文學依然是值得珍惜和回味的精神食糧。
Thumbnail
透過對『第九味』的寫作技巧來分享,進一步分析收尾方法和人生感慨呈現,以及今昔對比產生滄桑感,虛實相間引述人生之味以及主題曲抒發人生感慨。
Thumbnail
第九封 生命的意義不只存在於愛情 看看身邊的人事物,你所擁有的美好 意義不只有存在愛情裡
Thumbnail
宿府 唐代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獨宿江城蠟炬殘。永夜角聲悲自語,中天月色好誰看。風塵荏苒音書絕,關塞蕭條行路難。已忍伶俜十年事,強移棲息一枝安。 這是一幅描寫離別、流離失所和孤獨情懷的古體詩。透過《清秋》《梧寒》《獨宿》《殘炬》等象,營造出蕭條冷清的秋夜舞蹈。月色」則突顯了詩人淒涼的心理狀態。
Thumbnail
在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專題演講的簡要紀錄。歷代詩評家都將〈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視為一個整體,以詠花爲主要内容,描寫浣花溪畔群芳競放,千姿百態,春意盎然的美景,表現出詩人對美事、美境的熱愛和嚮往。。杜甫採取移步換形手法,從不同角度,從不同「鏡頭」角度拍攝七幅各具特色的春花美景。
Thumbnail
《佐還山後寄三首 其二》 (759年) 唐 · 杜甫 白露黃粱熟,分張素有期ki5。 已應舂得細,頗覺寄來遲ti5。 味豈同金菊,香宜配綠葵kui5。 老人佗日愛,正想滑流匙si5。 百家講壇的講解內容: 摘錄: 杜甫逃荒到秦州(今甘肅天水),秦州有一個他的同族晚輩叫杜佐,生活比較富足。
Thumbnail
友人留言:「文句可以很平實,不過流露的卻是無盡的情懷。」甚為有見。再舉杜詩一首絶句為例,這詩不但用了口語,也無太多技巧,却流露無限歡愉的情懷。
Thumbnail
第八章  審問 在月光草坪後的女生宿舍門口告別了宋絮菲,傅彥平獨自回到了宿舍。一路上他心神不屬,彷彿天地一夕之間翻轉了過來,天空出冒出了好多粉紅色泡泡,從此踏進了一個陌生的世界。初嚐戀愛滋味,在一陣甜蜜中又像是給套上了一個緊箍,從獨來獨往的一個人變成了同手同腳的兩個人。那晚他在床上翻來覆去,過
Thumbnail
这是读的苏枕书的第一本散文集,不论什么时候读都别有一番风味。流连于她笔下的四季之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冬有落雪,春则落英缤纷,好一幅京都浮世绘。用的是朴素的书信体,让人想起从前写信的岁月,从前车马邮件都慢,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他就懂了。可是那些印迹应该散落在天涯了。 虽然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詩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影響,尤其是在繁忙的職場生活中對文學的忽略。回憶了自己在新竹的寒冷冬天,雪萊的《西風頌》,表達了人在現實與內心追求之間的掙扎。即使生活忙碌,文學依然是值得珍惜和回味的精神食糧。
Thumbnail
透過對『第九味』的寫作技巧來分享,進一步分析收尾方法和人生感慨呈現,以及今昔對比產生滄桑感,虛實相間引述人生之味以及主題曲抒發人生感慨。
Thumbnail
第九封 生命的意義不只存在於愛情 看看身邊的人事物,你所擁有的美好 意義不只有存在愛情裡
Thumbnail
宿府 唐代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獨宿江城蠟炬殘。永夜角聲悲自語,中天月色好誰看。風塵荏苒音書絕,關塞蕭條行路難。已忍伶俜十年事,強移棲息一枝安。 這是一幅描寫離別、流離失所和孤獨情懷的古體詩。透過《清秋》《梧寒》《獨宿》《殘炬》等象,營造出蕭條冷清的秋夜舞蹈。月色」則突顯了詩人淒涼的心理狀態。
Thumbnail
在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專題演講的簡要紀錄。歷代詩評家都將〈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視為一個整體,以詠花爲主要内容,描寫浣花溪畔群芳競放,千姿百態,春意盎然的美景,表現出詩人對美事、美境的熱愛和嚮往。。杜甫採取移步換形手法,從不同角度,從不同「鏡頭」角度拍攝七幅各具特色的春花美景。
Thumbnail
《佐還山後寄三首 其二》 (759年) 唐 · 杜甫 白露黃粱熟,分張素有期ki5。 已應舂得細,頗覺寄來遲ti5。 味豈同金菊,香宜配綠葵kui5。 老人佗日愛,正想滑流匙si5。 百家講壇的講解內容: 摘錄: 杜甫逃荒到秦州(今甘肅天水),秦州有一個他的同族晚輩叫杜佐,生活比較富足。
Thumbnail
友人留言:「文句可以很平實,不過流露的卻是無盡的情懷。」甚為有見。再舉杜詩一首絶句為例,這詩不但用了口語,也無太多技巧,却流露無限歡愉的情懷。
Thumbnail
第八章  審問 在月光草坪後的女生宿舍門口告別了宋絮菲,傅彥平獨自回到了宿舍。一路上他心神不屬,彷彿天地一夕之間翻轉了過來,天空出冒出了好多粉紅色泡泡,從此踏進了一個陌生的世界。初嚐戀愛滋味,在一陣甜蜜中又像是給套上了一個緊箍,從獨來獨往的一個人變成了同手同腳的兩個人。那晚他在床上翻來覆去,過
Thumbnail
这是读的苏枕书的第一本散文集,不论什么时候读都别有一番风味。流连于她笔下的四季之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冬有落雪,春则落英缤纷,好一幅京都浮世绘。用的是朴素的书信体,让人想起从前写信的岁月,从前车马邮件都慢,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他就懂了。可是那些印迹应该散落在天涯了。 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