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論友誼:穿梭哲學、藝術、文學、影劇,探尋歷史河流中的友情真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世上沒有兩段一樣的友誼,也沒有始終如一的自己,每個朋友都是不同的拼圖,結合起來才是你的樣貌。"
你有朋友嗎?朋友對你而言是怎麼樣的存在?
我想沒有人會去懷疑友誼的重要,但你清楚為什麼會需要朋友的陪伴嗎,只因為會覺得孤單、寂寞、覺得冷?
論友誼爬梳了從亞里斯多德以來,直至近代,歷史上在哲學、藝術、文學等領域裡如何談論友誼,是本標準的哲普書,也就是看完後,雖然書中呈現了很多想法,但是你其實不太確定作者想表達什麼,這有不好嗎?也許是,尤其對於不習慣讀哲學的朋友,很容易覺得自己在浪費時間,對我來說讀哲學的意義在於過程中檢視自己的想法,各章的內容其實就是用問題來反問自己怎麼看待友誼。
-
再來我用問題簡單把各章的內容帶出。

友誼的定義?

最早是由亞里斯多德所定義,也一直沿用了非常久的時間,他舉出友誼是一種無瑕的愛, 或者說帶來壞出的人不算朋友,他把友誼分作三種關係,利益、樂趣、美德,而只有美德才是值得建立的友誼關係。

友誼是種私人關係?

亞里斯多德的定義直到蒙田的時代才有更多不同的定義提出,就蒙田的例子,友誼是種私人的關係,僅僅存在兩人之間,而不需向他人解釋,這章也提出許多不同的詮釋方式。

友誼可以被定義?

在藝術作品上來看,怎樣會是友誼的特徵,像是親吻、擁抱等親暱行為直觀的說明愛情,但友誼卻沒有相對的行為,單從表面很難分辨兩人是否為朋友,只能從長期的相處得知。

我們為何會喜歡朋友?

我們也許可以舉出朋友的一些優點,但是這些優點是我們之所以喜愛與他們相處的理由?因為會修電腦或是樣貌、風趣、聰明等特質而相處,這些只是工具性的理由,而要是這些優點不再,那人還值得交付友誼?這又回到亞里斯多德的結論,只有美德才是友誼的標準,因為你會期望他的美德持續變好,而不會想從對方身上獲得好處作為交換。

我們為何會討厭朋友?

我們足夠了解朋友嗎,這章中舉了一個戲劇的例子,說明朋友呈現一個你無法理解的那一面時,感到對方的"背叛"?用我的方式來解釋,就像是對方毀了他在我心中的人設,突然之間我不再認識他了。
-
每一段友誼都是獨特的,這是書中的觀點,你甚至很難和別人說清楚你跟特定朋友的情誼,因為只有你清楚朋友在你心中的模樣,而這不是語言能描述的,我們能與朋友的相處看清自我,同時也是被對方所牽動著。
作者: 亞歷山大.內哈瑪斯
出版社:網路與書出版
出版日期:2018/04/28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8會員
103內容數
這邊的一系列文章裡,我會分享生活觀察中,各種跟其他人想法差異的內心論戰。 也許引用各種其實我不熟的理論來為思考下結論,希望能給各位帶來啟發,或各位帶給我啟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來自那個光 的其他內容
意料之外的有趣,內容說明「 幸災樂禍」這種任何人都有的劣根性,像是點開《爆笑一籮筐》的影片後,驚覺時間小偷的出現,或是看見別人吃鱉感到心情愉悅,不用恥於自身的道德虧損,這就是每個人都有的天性。
作者:賴佩霞 出版社:早安財經 出版日期:2020/04/01 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不擅與人溝通,反倒是在自己的文章中時常探究,書中提及馬歇爾‧盧森堡創立的非暴力溝通,與我自己一直運用的一套邏輯理論意外相通*,因此後面就用我自己的方式(有摻私貨的那種)來介紹這套溝通方式。
作者: 強納森‧海德特, 葛瑞格‧路加諾夫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20/02/29
意料之外的有趣,內容說明「 幸災樂禍」這種任何人都有的劣根性,像是點開《爆笑一籮筐》的影片後,驚覺時間小偷的出現,或是看見別人吃鱉感到心情愉悅,不用恥於自身的道德虧損,這就是每個人都有的天性。
作者:賴佩霞 出版社:早安財經 出版日期:2020/04/01 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不擅與人溝通,反倒是在自己的文章中時常探究,書中提及馬歇爾‧盧森堡創立的非暴力溝通,與我自己一直運用的一套邏輯理論意外相通*,因此後面就用我自己的方式(有摻私貨的那種)來介紹這套溝通方式。
作者: 強納森‧海德特, 葛瑞格‧路加諾夫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20/02/29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我覺得我今天寫的主題有些沈重 我內心有深深的疑問 其實,我不知道「朋友」該如何定義 以前-認為可以出來聚會 彼此說說笑笑、聚在一起很開心 現在-認為大家工作家庭兩頭燒 久久可以相聚一次、還有聯絡就很開心了 以上兩者,哪個為是? 我不確定這些年的感受是否是對的 我自己近年有做些調整
Thumbnail
在文字學的角度下,'朋'與'友'的定義不同。關於人際關係的變化,本文深入探討如何從'朋'的淺薄互動,轉變為更深層次的'友'誼,以及這過程中的困惑與自我檢視。通過對自身經驗的反思,揭示了人際關係的複雜性,同時也表達了對珍貴友誼的珍惜之情。無論人生中遇到多少'朋',那些真正的'友'依然是值得感激的寶藏。
這篇文章探討了友情的真諦,反思了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對朋友的不同看法和感受。從對友情的渴望到逐漸理解友情的價值,文章通過個人故事傳達了真正的友情並不是數量的堆疊,而是質量的沉澱。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開始明白先照顧好自己,才能吸引到真正的朋友。這是一篇關於自我成長與人際關係領悟的深刻反思。
Thumbnail
雖然我確實相信,在這個混亂和複雜的世界中,你要從生活中刪除哪些人,必須有所辨別和深思熟慮;至少,同樣重要的是,你要了解你在生活中留下了哪些人,以及自己如何在這些關係中做得更好,並且能藉由他們讓人生變得更美好。但如今,不會有人走進書店要找一本教人怎樣成為優質朋友的書。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需要不同類型的朋友? 友誼是人生中最珍貴的財富之一。無論我們身處何種境地,朋友都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晴天朋友和雨天朋友代表了我們在不同時期所需要的支持與陪伴。理解這兩種友誼的意義,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珍惜並維護這些關係。 如何識別和維持這些不同類型的友誼? 晴天朋友(Fa
Thumbnail
你曾經因為朋友突然疏遠自己而感到落寞不已嗎? 相信當我們第一次遇到類似情況的時候,肯定心中都會感到非常不解,也會很想知道問題的答案,但逝去的友情多半難以恢復,而這也是我們人生當中會不斷面臨的課題。 關於什麼是真正的朋友?是能讓自己感到快樂的人,抑或是志同道合的對象?其實在齋藤孝教授的
Thumbnail
偶然的看到一段話 朋友沒有先來後到,而是來了之後,再也沒有離開的人。 我始終認為,從小到大在你生命中出現的每個人,不管男女老少、不管是在哪一個階段、不管是什麼樣的身份標籤,他或她的出現總是會有它存在的意義。 朋友終究也會從你的生活中離開,而每個人對朋友的定義也會有所不同,朋友可以很多,但好朋友
Thumbnail
建立良好關係,增進人際交流,是提升人生幸福指數的重要途徑。尋找志同道合的朋友,能給人帶來快樂和滿足感。然而,也需要學會享受獨處的時刻,自我陶冶,成為自己最重要的朋友。真正的朋友應該互相帶來正面能量,讓對方展現笑容,並一起成長。書中提到的交友之道,值得我們深思。
Thumbnail
〖那些為我們所獨有的,使我們覺得自己有價值的感覺,往往只是電光石火的一瞬,要是我們不懂得抓住和品嚐這一瞬,我們便沒有成長,也沒有興奮。 〗─Eric Hoffer : The True Bliever ..............................................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我覺得我今天寫的主題有些沈重 我內心有深深的疑問 其實,我不知道「朋友」該如何定義 以前-認為可以出來聚會 彼此說說笑笑、聚在一起很開心 現在-認為大家工作家庭兩頭燒 久久可以相聚一次、還有聯絡就很開心了 以上兩者,哪個為是? 我不確定這些年的感受是否是對的 我自己近年有做些調整
Thumbnail
在文字學的角度下,'朋'與'友'的定義不同。關於人際關係的變化,本文深入探討如何從'朋'的淺薄互動,轉變為更深層次的'友'誼,以及這過程中的困惑與自我檢視。通過對自身經驗的反思,揭示了人際關係的複雜性,同時也表達了對珍貴友誼的珍惜之情。無論人生中遇到多少'朋',那些真正的'友'依然是值得感激的寶藏。
這篇文章探討了友情的真諦,反思了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對朋友的不同看法和感受。從對友情的渴望到逐漸理解友情的價值,文章通過個人故事傳達了真正的友情並不是數量的堆疊,而是質量的沉澱。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開始明白先照顧好自己,才能吸引到真正的朋友。這是一篇關於自我成長與人際關係領悟的深刻反思。
Thumbnail
雖然我確實相信,在這個混亂和複雜的世界中,你要從生活中刪除哪些人,必須有所辨別和深思熟慮;至少,同樣重要的是,你要了解你在生活中留下了哪些人,以及自己如何在這些關係中做得更好,並且能藉由他們讓人生變得更美好。但如今,不會有人走進書店要找一本教人怎樣成為優質朋友的書。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需要不同類型的朋友? 友誼是人生中最珍貴的財富之一。無論我們身處何種境地,朋友都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晴天朋友和雨天朋友代表了我們在不同時期所需要的支持與陪伴。理解這兩種友誼的意義,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珍惜並維護這些關係。 如何識別和維持這些不同類型的友誼? 晴天朋友(Fa
Thumbnail
你曾經因為朋友突然疏遠自己而感到落寞不已嗎? 相信當我們第一次遇到類似情況的時候,肯定心中都會感到非常不解,也會很想知道問題的答案,但逝去的友情多半難以恢復,而這也是我們人生當中會不斷面臨的課題。 關於什麼是真正的朋友?是能讓自己感到快樂的人,抑或是志同道合的對象?其實在齋藤孝教授的
Thumbnail
偶然的看到一段話 朋友沒有先來後到,而是來了之後,再也沒有離開的人。 我始終認為,從小到大在你生命中出現的每個人,不管男女老少、不管是在哪一個階段、不管是什麼樣的身份標籤,他或她的出現總是會有它存在的意義。 朋友終究也會從你的生活中離開,而每個人對朋友的定義也會有所不同,朋友可以很多,但好朋友
Thumbnail
建立良好關係,增進人際交流,是提升人生幸福指數的重要途徑。尋找志同道合的朋友,能給人帶來快樂和滿足感。然而,也需要學會享受獨處的時刻,自我陶冶,成為自己最重要的朋友。真正的朋友應該互相帶來正面能量,讓對方展現笑容,並一起成長。書中提到的交友之道,值得我們深思。
Thumbnail
〖那些為我們所獨有的,使我們覺得自己有價值的感覺,往往只是電光石火的一瞬,要是我們不懂得抓住和品嚐這一瞬,我們便沒有成長,也沒有興奮。 〗─Eric Hoffer : The True Bliev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