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2020 年 7 月開始全心準備考試,一開始也是慢慢摸索方法,寫考古、練口說……亂成一團。一兩個月之後慢慢找到自己的讀書節奏,趁這個機會整理成圖表,有需要的考生可以參考看看~ 🔅延伸閱讀🔅
為了考上翻譯所,我花了多少時間讀書?
原本我覺得一定要抱著必死的決心,成天悶在書桌前讀書才行,但我發現這個想法完全不適合我,長時間盯著書本或電腦無異於凌遲,所以我開始用番茄鐘時間法來管理讀書時間。
從 7 月到 3 月放榜前共計投入了 241 小時在準備考試上。仔細看過數據之後,會發現每天投入的時間僅 3 - 4.5 小時,但這段時間內我是完全專注的,不會滑手機、也不會想讀書以外的事情。
考筆試前,我怎麼分配讀書時間?
準備開始前,我 103 - 108年的考古題全部印出來,接著拿出月曆,每周分配一到兩回考古題。每周寫完考古後,下周再進行檢討。
為了配合考試當天的時程,有刻意調整作息時間,變成 7:30 起床、11:00 睡覺。
備考期間同時有在學校打工,所以會在送公文的時候聽聽 Podcast,每天大概會聽半小時以上的新聞節目補充時事觀念。
除了讀書之外,也花了滿多時間在休閒上,畢竟長期抗戰最需要的就是心靈的健康,每周有一天去爬爬山、逛逛街不至於太過放縱,也讓自己保持心情放鬆,才能迎接下一週的挑戰。
要口試了,我怎麼分配讀書時間?
筆試結束之後不到一個月就口試了,所以絕對不能想著放年假。我會每天早上起床用 Hadar 的影片練習發音,然後找新聞影片做 Shadowing,之後下午寫履歷。
你絕對要試試的時間管理小訣竅!
我覺得自律是可以訓練的!即使面對龐大的任務,有策略性地將任務切塊,就可以避免焦慮和無力感。這幾個月讀書下來,我認為有幾個管理時間的小訣竅是大家都可以試試看的:
- 投入時間不用長,但要有意義:投入時間太長並不等於有效率,往往還是相反的,與其說「我要讀書一整天」,不如把目標設為「我要專注兩小時,把這篇新聞的用字結構學起來」。
- 訂定一周明確的目標:我會在星期天時整理這週的讀書進度,將未完成的進度註記下來,和新進度一起排到下一周的清單中。
- 將可運用的時間視覺化:我喜歡寫手帳,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可以利用紙筆畫出這周可以運用的時間。但無論紙本或電子,你都可以試試看視覺化時間,也就是將一周七天不能運用的時間劃掉,再將任務排列進去。不能運用的時間可能包含吃飯、睡覺、運動、上班上課、通勤等等,總之只要不能全心全意運用的時間都應該先排除。然後你就會發現自己的時間很少,必須有效率的安排目標。
- 重視身心靈健康:健康跟時間管理其實大有關係。如果大小感冒不斷,讀書的效率會下降、如果心情不美麗也會影響讀書的興致,所以適度安排休閒活動,幫自己充電也是時間管理的要訣。
- 試著調整作息:我之前都 12 點快 1 點才睡,隔天跟殭屍一樣,慢慢改成 11 點睡之後整天精神好很多!不過每個人效率最高的時間都有所不同,有些商業大佬可以早上 4 點起來喝咖啡看報紙,有些學霸苦讀到 1、2 點才睡隔天一樣有精神。適合別人的方法不一定適合自己,但或許試試看早睡個 10 分鐘、早起個 10 分鐘,效率會很不一樣。
終於寫完這個系列了......備考超級焦慮的時候很喜歡找其他上榜考生的分享文來安定心靈 (雖然有時候越看越焦慮😅),所以原本只是想分享紀錄一下抗戰過程,不知不覺就變成超長的 4 篇,希望能幫助到考生 (❁´◡`❁)
祝福大家最後都能如願去到想去的地方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