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你過的,是誰的人生?》與自己誠實面對面,就不必討好世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庸庸碌碌,卻裡外不是人?汲汲營營,卻苟且偷生?每天這麼辛苦,可有想過自己為誰辛苦為誰忙呢?如果過的是自己的人生,那還算值得!但如果這都已經不是我想要的日子了,為什麼不願意放下呢?
想推薦一本是蘇絢慧的《你過的,是誰的人生?》對我來說,這場閱讀很像心理諮商,我不斷地反問自己,不斷地把自己層層撥開直至看見我的傷,我這才好像有勇氣接受了那樣的疼痛,於是我開始真正想要過自己的人生了!
請拒絕當「爛好人」
前一陣子我因為不擅於拒絕別人又搞得自己很不開心,因為友人的一再拜託,使我實在難以為情又覺得自己難以推託,每一次,這種時候我就很討厭自己是個「爛好人」!有多爛?爛到別人可能並不真正感謝,爛到自己的原則和人生都把持不住了,別人又怎麼會真正尊重你呢?
這件事已經不是我第一次因為忙著「過他人的人生」而感到焦躁和心理不平靜!在我漸漸認知自己之後,我明白自己實在是個有「拒絕」障礙的人,我害怕看到別人失望的表情,擔心別人如果沒有得到我的幫助他們會怎呢樣呢?
我總是想:「他們會來找我幫忙,肯定是已經思考過覺得我是最適合的人選了」!顯然地,這個想法只是我一廂情願的多情,莫名其妙又自以為是的英雄主義搞得我十分狼狽!事實上呢!我後來才想通,原來是我把自己看的太重要了。
而這個重要是我自以為對別人的人生重要性,不過真相是:沒有一個人是另一個人的人生必須,畢竟每個人之於他人的人生都有如過客,終將還是有別離的一刻!我想,應該重新看重和檢視的是:我自己的人生!
你正在過誰的人生呢?
那一次為了承擔「當爛好人」的結果,搞得我平凡的小日子烏煙瘴氣,我每天睡前都在想:「如果那人是我朋友,他應該要知道他現在對我要求的幫忙有多不合理」,這種自己氣自己,對事又於事無補的抱怨想在心裡誰會知道呢?
那晚,我與姐姐剛好通了電話,她問我:「最近如何啊」?我霹靂啪啦的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又說了一遍!「親愛的妹妹啊~我不是和妳說過很多次,不要當爛好人,妳怎麼都聽不懂呢?妳想想,如果妳明天就要死了!妳還要這樣繼續過別人的人生嗎?」就是這一句話,當頭棒喝使我清醒,這也是我之後去書店一眼馬上挑中蘇絢慧所寫的《你過的,是誰的人生》的契機。
人生做很多選擇都是一個瞬間的事,但思考的過程會花掉我們許多時間,那一天晚上我毅然決然地決定「找回自己人生的主導權」,我馬上在隔天傳了訊息告訴友人我不能再幫忙了!因為我的生活的確有我事先安排的規劃,我後來才明白即使是朋友也不是對方肚子裡的蟲,又怎麼會知道彼此心中的所有感受呢?我應該去想的是:「如果是朋友,他就能包容我有拒絕的理由!如果是朋友,他就能體諒每個人都有自己人生的選擇」。
這件事之後給我許多的反省,我也開始探索自己為什麼總是會越長大越不敢拒絕人呢?「當我們願意誠實與自己面對面,我們就不必討好全世界,只需做真實的自己,忠實支持內在的自己成長茁壯,讓生命的力量,完整合一地活出來,完成屬於自己想要創造的人生」
找回人生的主導權
不必急著當好人,因為當你做的不夠好,或別人認為你沒努力做好,你就會被狠狠地扣分」,憶起姐姐在電話一頭講出她的人生哲理頗令我深思,這是一個有別於我之前活了好幾十年的想法。
任何成長階段,我似乎總是汲汲營營地想成就一個「好」,好學生、好孩子、好員工…..,甚至是好朋友、好情人,每一次當我一頭熱栽進去,而沒有得到別人認可的好,我發現曾幾何時我內心竟然覺得對不起誰了?看著書,我好像找到了自己的許多影子,一個害怕得罪別人或討別人不開心的那個自己,我一邊看,一邊想:「或許,我該說抱歉的是我自己,對不起!原來我為了迎合這世界,讓妳受了這麼多委屈」,好好愛自己才是屬於我自己人生的課題,而別人要怎麼評價我的人生,那也是我無法干涉他們自由的事情了!
看著這本書,很妙的一點是,我會反覆地問我自己:「你過的,是誰的人生」,我當然想要過我自己的人生啊!不然我每日這麼努力到底在為誰而活,書中很多分析都挖開了我藏在心中許多的傷口,當我再次面對他們,我發現其實自己比想像中勇敢,「你要對你自己的傷,負責。他人也要對他人的傷,負責。而不是透過你對他人的『拯救』或『彌補』,你自己的傷就會好。而你極力避免他人再受傷的過程,他人內心的傷,也從未真正能好」。
這麼多年,原來,我一直有心理障礙的是面對自己的傷,原來,我一直在逃避面對自己的軟弱,我企圖想從外界找回自己,但這樣模糊不清的分界或許才是我一直無法走出來的原因!我想要過自己的人生,這樣的決心對我來說,也是一段勇敢療癒自我的探索。
【原文刊載於「女人迷」—《你過的,是誰的人生?》與自己誠實面對面,就不必討好世界。內文手抄的文字都是出自於這本《你過的,是誰的人生?》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謝謝您在一日珍貴的時光中,撥空閱讀我的文章。如果您喜歡我的創作,期望您幫我點擊小愛心及文章下方綠色拍手按鈕,或成為我的讚賞公民,鼓勵我持續創作。我將於方格子持續發布新文章,也歡迎您追蹤我的專題《我們廚房的那些小事》及《簡單又美好的生活練習》。祝福您日日好日,事事順心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vatar-img
226會員
234內容數
|The Stories of Our Kitchen| 雖然我能懂一個人做料理的優雅,不過,我偏愛為所愛之人洗手作羹湯的感動。 即便我隻身一人也能好好吃飯品茶,然而,我更著迷和所愛之人分享美食與咖啡的濃情。 如果問我,生活是什麼?我會說:「柴米油鹽醬醋茶,像極了最極致的親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ily Chen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許多創傷後症候群的病人到醫院,會被要求做暴露療法(exposure therapy),意思就是要當事人去回想當時經歷的種種恐懼與痛苦,並要求其跨越那個障礙,跨過去,就會好了。問題是,就是跨不過去啊!這本書有其他方法要告訴讀者......
事情本身沒有不對,只是人都太容易去期待有結果。沉浸於愛情,就會期望愛能私有;奉獻於職場,就會求取相對應的新資報酬;為人父母有時難免會陷進要孩子以自己認為好的方式去得到幸福,為人兒女有時又不是如此,因為不明白怎樣對彼此好,所以碰撞、親近、傷害又擁抱,磕磕碰碰地還是要往前走去抱住對方。
某陣子,只要早上一進廚房準備早餐就會有種「今天也好想吃三明治」的感覺,說真的,我仍不明白究竟到底是什麼原因,但只要我看著自己將吐司和食材一層一層往上疊的畫面,心中就會莫名湧起一股「好幸福啊」的感覺!生活的幸福感是否就如同層層疊加的三明治一樣呢?每一樁生活小事都是我們最美味的餡料。
寫下這篇文的動機很簡單,因為我再也不想因為有關「寫作」的事而感到不開心了!寫作對我來說,不該是那樣。我不想成為把興趣變成壓力的兇手,於是,我嘗試出發去找回初衷,為著不是別人,而是因為我想繼續在寫作的這條路上,走下去、讀下去也寫下去。
每年的七夕情人節都會剛好落在百香果的盛產期,以前的我只知道農曆七月七日是七夕情人節,根本不知道原來還有一個季節是屬於熱愛吃百香果的饕客。百香果的盛產期大約落在每年的七至九月,然而,百香果其實是多次開花、多次結果的植物,因此,一年四季都有百香果可吃。
司康是什麼呢?它取自它的英文名:「scone」,其實可以算是一種小鬆餅,最早的司康是源自於葡萄牙的小點心,後來傳到了英國被發揚光大。 你通常都怎麼度過一個人在家的時刻呢?如果一個人在家讓你感到有一點寂寞,那麼試著照食譜完成一道小點心吧!保證能療癒身心和你的胃!
許多創傷後症候群的病人到醫院,會被要求做暴露療法(exposure therapy),意思就是要當事人去回想當時經歷的種種恐懼與痛苦,並要求其跨越那個障礙,跨過去,就會好了。問題是,就是跨不過去啊!這本書有其他方法要告訴讀者......
事情本身沒有不對,只是人都太容易去期待有結果。沉浸於愛情,就會期望愛能私有;奉獻於職場,就會求取相對應的新資報酬;為人父母有時難免會陷進要孩子以自己認為好的方式去得到幸福,為人兒女有時又不是如此,因為不明白怎樣對彼此好,所以碰撞、親近、傷害又擁抱,磕磕碰碰地還是要往前走去抱住對方。
某陣子,只要早上一進廚房準備早餐就會有種「今天也好想吃三明治」的感覺,說真的,我仍不明白究竟到底是什麼原因,但只要我看著自己將吐司和食材一層一層往上疊的畫面,心中就會莫名湧起一股「好幸福啊」的感覺!生活的幸福感是否就如同層層疊加的三明治一樣呢?每一樁生活小事都是我們最美味的餡料。
寫下這篇文的動機很簡單,因為我再也不想因為有關「寫作」的事而感到不開心了!寫作對我來說,不該是那樣。我不想成為把興趣變成壓力的兇手,於是,我嘗試出發去找回初衷,為著不是別人,而是因為我想繼續在寫作的這條路上,走下去、讀下去也寫下去。
每年的七夕情人節都會剛好落在百香果的盛產期,以前的我只知道農曆七月七日是七夕情人節,根本不知道原來還有一個季節是屬於熱愛吃百香果的饕客。百香果的盛產期大約落在每年的七至九月,然而,百香果其實是多次開花、多次結果的植物,因此,一年四季都有百香果可吃。
司康是什麼呢?它取自它的英文名:「scone」,其實可以算是一種小鬆餅,最早的司康是源自於葡萄牙的小點心,後來傳到了英國被發揚光大。 你通常都怎麼度過一個人在家的時刻呢?如果一個人在家讓你感到有一點寂寞,那麼試著照食譜完成一道小點心吧!保證能療癒身心和你的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黑羊效應:你身邊是否也曾出現過?本篇文章分享「黑羊效應」在心理學上的由來,以及產生什麼影響,並與讀者分享可以如何防止黑羊效應造成的創傷。此外,文章中還評析了賴婷婷的《複利領導》一書,探討如何藉由重複簡單的行為來培養領導力及個人成長。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Pooh分享了她最近閱讀的書籍《對自己也當個好人》。這本書以輕鬆的語調探討了孤獨、自我接納和追求真實自我的重要性。作者通過自身經歷,分析了與他人分享脆弱的感受,並強調在生活的每個階段都應學會接受失敗和孤獨,進而成長。Pooh的感想也鼓勵讀者勇敢嘗試新事物,讓人生更加充實。
近期閱讀"被討厭的勇氣",這本相見恨晚?或說是剛剛好在對的時間遇見的一本書 書中透過對話的方式闡述阿德勒心理學的核心,也點開了我對於人生任務的逃避 ....阿德勒斷言[人類的煩惱,全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節錄自"被討厭的勇氣"p.75 .....阿德勒將這些過程中所產生的人際關係分為[工
Thumbnail
一個性格不好的人把所有的快樂都看成不快樂,好比美酒在充滿膽汁的口中也會變苦一樣。
Thumbnail
文章包含: (1)一堆閱讀器的好處 (2)為什麼用閱讀器閱讀量會增加 (3)6吋閱讀器的三大優勢 (4)一些你正在找能說服你買下去的理由大全
Thumbnail
《住那個家的四個女人》是三浦紫苑的小說中,描寫了四個女子在東京市郊的70年復古洋樓中同居的生活。這本小說探討了友情、家庭、以及女性生活的多重面向。展現了非傳統家庭結構的溫暖和幸福。透過彼此的互相關心和照顧,她們彼此成為家人,讓讀者感受到家的定義和溫暖。
Thumbnail
喜歡閱讀各式故事的Sunny,近期閱讀完一本以「什麼活法最適合你」為主題的書,尤其以「女性」為視角來探討許多生活中、工作上的挑戰。 《這一生值得好好活》這本書,是由Sunny很欣賞的一位作家吳淡如所寫的,她出書、錄podcast多年,她很犀利、很會說故事,同時也把她的人生活得很精彩,以快領老年
Thumbnail
新年一年開始,我們訂下豐富目標,但為何許多成為未完成項目?原因可能在於忽略將行動轉為習慣。我在閱讀「背後操控行為決定,你卻不知道的慣性思維」深入探討「事後諸葛」現象,揭示過度仰賴過去經驗的盲點。也透過「厭惡剝奪效應」,探討損失恐懼如何影響個人和企業決策,現在就來一起談談我閱讀後的3項收穫吧!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黑羊效應:你身邊是否也曾出現過?本篇文章分享「黑羊效應」在心理學上的由來,以及產生什麼影響,並與讀者分享可以如何防止黑羊效應造成的創傷。此外,文章中還評析了賴婷婷的《複利領導》一書,探討如何藉由重複簡單的行為來培養領導力及個人成長。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Pooh分享了她最近閱讀的書籍《對自己也當個好人》。這本書以輕鬆的語調探討了孤獨、自我接納和追求真實自我的重要性。作者通過自身經歷,分析了與他人分享脆弱的感受,並強調在生活的每個階段都應學會接受失敗和孤獨,進而成長。Pooh的感想也鼓勵讀者勇敢嘗試新事物,讓人生更加充實。
近期閱讀"被討厭的勇氣",這本相見恨晚?或說是剛剛好在對的時間遇見的一本書 書中透過對話的方式闡述阿德勒心理學的核心,也點開了我對於人生任務的逃避 ....阿德勒斷言[人類的煩惱,全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節錄自"被討厭的勇氣"p.75 .....阿德勒將這些過程中所產生的人際關係分為[工
Thumbnail
一個性格不好的人把所有的快樂都看成不快樂,好比美酒在充滿膽汁的口中也會變苦一樣。
Thumbnail
文章包含: (1)一堆閱讀器的好處 (2)為什麼用閱讀器閱讀量會增加 (3)6吋閱讀器的三大優勢 (4)一些你正在找能說服你買下去的理由大全
Thumbnail
《住那個家的四個女人》是三浦紫苑的小說中,描寫了四個女子在東京市郊的70年復古洋樓中同居的生活。這本小說探討了友情、家庭、以及女性生活的多重面向。展現了非傳統家庭結構的溫暖和幸福。透過彼此的互相關心和照顧,她們彼此成為家人,讓讀者感受到家的定義和溫暖。
Thumbnail
喜歡閱讀各式故事的Sunny,近期閱讀完一本以「什麼活法最適合你」為主題的書,尤其以「女性」為視角來探討許多生活中、工作上的挑戰。 《這一生值得好好活》這本書,是由Sunny很欣賞的一位作家吳淡如所寫的,她出書、錄podcast多年,她很犀利、很會說故事,同時也把她的人生活得很精彩,以快領老年
Thumbnail
新年一年開始,我們訂下豐富目標,但為何許多成為未完成項目?原因可能在於忽略將行動轉為習慣。我在閱讀「背後操控行為決定,你卻不知道的慣性思維」深入探討「事後諸葛」現象,揭示過度仰賴過去經驗的盲點。也透過「厭惡剝奪效應」,探討損失恐懼如何影響個人和企業決策,現在就來一起談談我閱讀後的3項收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