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上場比賽是小學四年級,顫抖的雙手和不聽使喚的腳,讓必賽結果可想而知...沒等比賽結束,教練在中場休息時刻,先是一拳打在手臂,見我沒什麼反應,在踹上兩腳,這是我的童年很習以為常的事情。
在更早以前,我就是一個不願面對困難的小孩,常常用裝傻來逃避本該是我得承擔的責任或是任務,學生時期一路走來,我其實都不以為意,覺得反正沒我的事就好。如果我有機會重新以一個觀眾的角度回顧我的童年,在關鍵時刻,我應該都會覺得既無奈又想揍自己好幾拳吧?
在接近出社會的年紀時,也就是前幾年,我突然覺得面對人生的困難,最輕鬆的方式反而是成但責任,面對困難。所以,我開始挑戰「面對」,才發現這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開始有了越來越多的同理心和對於一些長輩的崇拜,但是我必須承認,這樣的霸氣可能不是我與生俱來,內建的程式。即使我告訴自己要接納,不要用情緒或是各種行為去逃避或是求救,我還是會下意識的尋求最近的浮木,多少也給身邊的人帶來困擾了吧?
雖然說在自己處理和向他人求救的邊界到底在哪裡這件事情,一直都是一個不好界定的議題,但我深知自己想要挑戰的是「個人消化」這件事,所以我使盡全力,就為了試探自己不求人的界線。一但有壓力時,我還是只能做注意力的轉移,只是比較不會向他人抱怨或是太輕易的到處求神問卜,但這樣反而讓我真正可以處理問題的時間大幅縮短。所以,很明顯的是,我還有很多的進步空間。
我想情緒管理並不是當一個冷血無情的人,或是面對事件得以處變不驚,而是可以快速的轉換心情。這需要對自己有很深的認識,得以馬上選擇自己想要以何種情緒面對,也需要很強的控制情緒能力。
這幾年,確實有很顯著的進步,不過最近面臨的壓力,讓我又清楚了自己的不足。轉換還可以更早,還可以更早做出轉換,替手足無措的自己,爭取更多處理問題的時間。不需要借助外力,不需要總是求助他人,讓我有長大的感覺,讓我有更上一層樓的欣慰。
抗壓力,是真的蠻重要的指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