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抗壓力越強是因為他擁有的愛越多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有些爸媽覺得社會是現實的,每個人出了社會都要面對很大的生活壓力,所以在孩子面對社會之前,我們就應該給予孩子一些壓力,讓他們培養抗壓能力


其實一個人的內心是否強大,更多的是看他成長過程中是否擁有足夠多的愛,有了愛當孩子的後盾,他就有了面對世界的底氣


這裡說的「愛」與「溺愛」不同,愛是理解、包容,但不是放縱,當我們真正愛一個孩子時,我們會願意陪伴他面對各種難題,可能我們自己也沒有解決的辦法,唯一能做的是陪伴


之前看過一些梁啟超先生寫給孩子們的家書,你會發現一個封建時代裡的父親,給孩子們的信裡,開頭總是「寶貝XX」,結尾總是「愛你的爸爸」


你說孩子有太多愛會不成材,如果僅以世俗的眼光來看,梁啟超先生的孩子們成就均非一般人所能企及


梁思成、梁思永、梁思順甚至孫子輩的梁從誡先生都是大名鼎鼎的建築家、考古學家、詩人乃至學者,但他們的一生並非一帆風順,而是苦難不斷


從去年OpenAI的橫空出世,到現在各種不同AI工具的應用發展,這個世界已經以無法想像的速度在更新換代,孩子需要的是強大的內心力量,有了好的心態就能面對自己、面對變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親閱誠福的沙龍
8會員
188內容數
世界再紛擾 有你就很好 創業過、失敗過、當過上市公司高管,現在最重要的角色是「父親」 一個中年老爸的生活感受分享
親閱誠福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3
這是今天我去醫院做胃鏡檢查時,旁邊護理師耐心的鼓勵,因為十幾年前在某大醫院做過一次胃鏡,那種忍不住的嘔吐感令我印象深刻,那次我只記得旁邊的護理師跟醫生一直重複一句話:「你不要吐,不要吐,吐就沒辦法檢查了」 當時我一邊忍受著痛苦,一邊心裡翻了200個白眼,想著:「那換你坐在這裡我拿胃鏡『捅』你⋯⋯
Thumbnail
2025/03/13
這是今天我去醫院做胃鏡檢查時,旁邊護理師耐心的鼓勵,因為十幾年前在某大醫院做過一次胃鏡,那種忍不住的嘔吐感令我印象深刻,那次我只記得旁邊的護理師跟醫生一直重複一句話:「你不要吐,不要吐,吐就沒辦法檢查了」 當時我一邊忍受著痛苦,一邊心裡翻了200個白眼,想著:「那換你坐在這裡我拿胃鏡『捅』你⋯⋯
Thumbnail
2025/03/11
熱戀中的情侶總是喜歡問彼此愛不愛自己,如果回答了「愛」,又會追問「有多愛」,這是情侶相處中的「送命題」,因為很多時候怎麼回答都無法嚷對方滿意 但愛不愛又豈是言語所能確認?看一個人有多愛你,應該看的是他為你做了什麼,而非說了什麼 這點不只適用在情侶間,家人、父母、孩子、朋友之間其實也是一樣
2025/03/11
熱戀中的情侶總是喜歡問彼此愛不愛自己,如果回答了「愛」,又會追問「有多愛」,這是情侶相處中的「送命題」,因為很多時候怎麼回答都無法嚷對方滿意 但愛不愛又豈是言語所能確認?看一個人有多愛你,應該看的是他為你做了什麼,而非說了什麼 這點不只適用在情侶間,家人、父母、孩子、朋友之間其實也是一樣
2025/03/05
最近三天我的Meta被一篇文章洗版,大意是一位靠著存股方式提前退休的工程師,他認為以他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幫自己的外甥女準備一份「完美」的學習歷程檔案,讓外甥女能順利進入「頂大」的商學院,未來進到大型基金管理數千萬美元的資產,人生從此高枕無憂⋯⋯
Thumbnail
2025/03/05
最近三天我的Meta被一篇文章洗版,大意是一位靠著存股方式提前退休的工程師,他認為以他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幫自己的外甥女準備一份「完美」的學習歷程檔案,讓外甥女能順利進入「頂大」的商學院,未來進到大型基金管理數千萬美元的資產,人生從此高枕無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次跟「我們的情緒」交手呢?答案是成千上萬次。 每一次在面對「不佳的情緒」時,我們都可以全身而退嗎?可以不讓不佳的情緒,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尤其是當了父母的人,肯定這輩子都和孩子的情緒互相牽絆,要如何和我們的孩子好好相處,就是這一生重要的課題。 我從這本書
Thumbnail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次跟「我們的情緒」交手呢?答案是成千上萬次。 每一次在面對「不佳的情緒」時,我們都可以全身而退嗎?可以不讓不佳的情緒,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尤其是當了父母的人,肯定這輩子都和孩子的情緒互相牽絆,要如何和我們的孩子好好相處,就是這一生重要的課題。 我從這本書
Thumbnail
不論是家庭或學校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帶給孩子們力量。孩童的成長與心理健康是家庭和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在這篇文章中,探討了孩子們的成長,以及其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同時提出了對家長和教育者的建議,希望提供孩子所需的支持與幫助。
Thumbnail
不論是家庭或學校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帶給孩子們力量。孩童的成長與心理健康是家庭和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在這篇文章中,探討了孩子們的成長,以及其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同時提出了對家長和教育者的建議,希望提供孩子所需的支持與幫助。
Thumbnail
我們就是情感豐富的人,這可以是我們的優勢。只要我們學會不讓情緒成為絆住我們的阻礙,在感同身受之餘學會更多應對策略,就不需要用盔甲來武裝自己的心了。
Thumbnail
我們就是情感豐富的人,這可以是我們的優勢。只要我們學會不讓情緒成為絆住我們的阻礙,在感同身受之餘學會更多應對策略,就不需要用盔甲來武裝自己的心了。
Thumbnail
有些爸媽覺得社會是現實的,每個人出了社會都要面對很大的生活壓力,所以在孩子面對社會之前,我們就應該給予孩子一些壓力,讓他們培養抗壓能力 其實一個人的內心是否強大,更多的是看他成長過程中是否擁有足夠多的愛,有了愛當孩子的後盾,他就有了面對世界的底氣
Thumbnail
有些爸媽覺得社會是現實的,每個人出了社會都要面對很大的生活壓力,所以在孩子面對社會之前,我們就應該給予孩子一些壓力,讓他們培養抗壓能力 其實一個人的內心是否強大,更多的是看他成長過程中是否擁有足夠多的愛,有了愛當孩子的後盾,他就有了面對世界的底氣
Thumbnail
請問你曾接收到孩子給你的愛嗎?  請問你一回家,小孩看到你的反應是什麼? 你說,以前孩子會上前抱,現在孩子大了,連頭都不抬一下。 難道長大之後,孩子對你的愛就減少了嗎?
Thumbnail
請問你曾接收到孩子給你的愛嗎?  請問你一回家,小孩看到你的反應是什麼? 你說,以前孩子會上前抱,現在孩子大了,連頭都不抬一下。 難道長大之後,孩子對你的愛就減少了嗎?
Thumbnail
工作回程的路上,男孩一到家即打電話給我,跟我說他在學校發生一些事,老師有寫聯絡簿與傳訊息給我。 回到家,男孩講著講著,就開始擔心哭泣,希望我抱抱他、陪他。我抱抱他,並引導他說出他擔心的是什麼?現在的心情與處境?他想到可以怎麼處理?我也鼓勵他可以怎麼勇敢面對與承擔選擇與行為的後果。
Thumbnail
工作回程的路上,男孩一到家即打電話給我,跟我說他在學校發生一些事,老師有寫聯絡簿與傳訊息給我。 回到家,男孩講著講著,就開始擔心哭泣,希望我抱抱他、陪他。我抱抱他,並引導他說出他擔心的是什麼?現在的心情與處境?他想到可以怎麼處理?我也鼓勵他可以怎麼勇敢面對與承擔選擇與行為的後果。
Thumbnail
為人父母的我們很需要擴大自己的生活圈,尋求伙伴與資源、建立支持系統。與其他大人連結,能夠給你支持、鼓勵、滋養和力量,幫助你保持冷靜,彼此陪伴、學習與成長。
Thumbnail
為人父母的我們很需要擴大自己的生活圈,尋求伙伴與資源、建立支持系統。與其他大人連結,能夠給你支持、鼓勵、滋養和力量,幫助你保持冷靜,彼此陪伴、學習與成長。
Thumbnail
成年人對孩子的犧牲行為可能只會加強孩子的自我中心觀點。成年人應該展現真實的情感和溝通需求,讓孩子學會理解他人觀點和感受。不需要做萬能的父母,適時表現脆弱對雙方都有好處。
Thumbnail
成年人對孩子的犧牲行為可能只會加強孩子的自我中心觀點。成年人應該展現真實的情感和溝通需求,讓孩子學會理解他人觀點和感受。不需要做萬能的父母,適時表現脆弱對雙方都有好處。
Thumbnail
尤其「愛」是建立健康親子關係的基石,它包括情感支持、理解、尊重和關懷…
Thumbnail
尤其「愛」是建立健康親子關係的基石,它包括情感支持、理解、尊重和關懷…
Thumbnail
隨著社會經驗遞增,我就越是敬畏「家長」這身分。當父母不光要背負經濟壓力、告別自己習慣的生活,最重要是你能否給予孩子足夠的愛與關懷。因為養育孩子不是實驗,不能推倒重來,家長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心理影響深遠。 就如我近幾年與他人相處時,意識到自己會慣性自責,追溯過去才明白到這是受父母影響而形成的習慣。
Thumbnail
隨著社會經驗遞增,我就越是敬畏「家長」這身分。當父母不光要背負經濟壓力、告別自己習慣的生活,最重要是你能否給予孩子足夠的愛與關懷。因為養育孩子不是實驗,不能推倒重來,家長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心理影響深遠。 就如我近幾年與他人相處時,意識到自己會慣性自責,追溯過去才明白到這是受父母影響而形成的習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