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獨自的豆皮文化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豆皮是豆乳經過加熱後,在表面的形成的膜。在日本稱作ゆば,漢字為「湯葉」、「湯波」,產地以京都、栃木日光、山梨身延等地著名。ゆば之稱的來源有兩種: 一種是如老婆婆的皺紋而稱作「姥(うば)」,另一種是從豆乳上面的豆膜的上(うは)音轉而成。日本的豆皮是在12世紀後半到13世紀左右,經由留學僧侶帶回到日本。豆皮作為精進料理,從關西開始流傳到日本各地。

圖片來源: 農林水產省
京都與栃木日光的豆皮(ゆば)雖然發音一樣,但在漢字寫法卻不一樣。京都為「湯葉」,而栃木日光為「湯波」,兩者的差異性在於「豆皮薄膜挑起後,放置的方式不一樣」。京都是從用竹籤從中間將薄膜挑起後,直接放冷;而栃木日光是將中間的竹籤抽走,將薄膜對折放冷。因此在口感上栃木日光的豆皮味道就為扎實與豐富。而山梨縣的身延地區的豆皮,將薄膜堆疊在方形的容器中,做成長方體的角豆皮(角ゆば)。
豆奶、牛奶等在加熱過程中,液體與氣體介面蒸散造成濃縮現象而生成膜,在日本稱作ラムスデン現象(Ramsden phenomenon)。豆奶中的分子如蛋白顆粒、水溶性蛋白、油體(oil bodies)形成這樣的結構。豆皮中的組成中,57%是蛋白質,而24%為油脂。豆奶中的蛋白質對豆皮的結構很重要,僅大豆蛋白β-conglyinin (7S)就能形成類似豆皮的結構,因此雙硫鍵、氫鍵、疏水鍵與豆皮皮膜形成有關。僅用大豆蛋白做出來的豆皮除了顏色較淺,口感上較為乾澀,缺少原本豆皮的口感。實際上,豆皮的結構是類似三明治般,油體夾在豆皮結構中,藉由如植物油體蛋白oleosin來與大豆蛋白結合。
製作豆皮時,第一次製作豆皮在台灣稱作「豆包」,在日本稱作「汲み上げゆば」、「つまみ湯葉」,富含大豆的蛋白與美味。而最後一次製作的豆皮在日本稱作「甘豆皮」,豆皮顏色較深,富有大豆的甜味。在製作豆皮的過程中,隨著製作出的豆皮次數,豆奶中的蛋白質與油脂隨之減少,反而碳水化合物與礦物質增加。甘豆皮是因為還原糖與胺基酸含量較多,更容易促成梅納反應而顏色變深。
圖: 豆皮產生機制(參考資料9)
參考資料
  1. 湯葉弥 https://www.yubaya.co.jp
  2. 京都の湯葉(ゆば)製造販売 株式会社三田久http://mitakyu.co.jp
  3. 日光ゆば製造 https://nikkoyuba.net
  4. ゆば工房 五大 https://www.yuba-godai.jp
  5. 岡本奨 「ゆば膜の生成と利用」 調理科学(1976),9巻3号,135-141
  6. 国正重乃,柳沼勲,野口智弘,髙野克己,内村信弘,青柳吉紀「ゆばの褐変ならびにグルタチオンの抑制効果」日本食品保蔵科学会誌(2002),28卷6号,331‐336
  7. 国正重乃,野口智弘,髙野克己「ゆば被膜形成における大豆タンパク質分子間相互作用の影響」 日本食品保蔵科学会誌(2010),36卷3号,131-133
  8. 国正重乃,野口智弘,髙野克己「ゆば被膜の形成における脂質の影響ならびにタンパク質と脂質の相互作用について」日本食品保蔵科学会誌(2017),43卷2号,57-61
  9. zaaoul, F. et al. (2022) Soybean oil bodies: A review on composition, properties, food applications, and future research aspects. Food Hydrocolloids 124, 107296.
  10. Chen, Y. and Ono, T. (2010) The Mechanisms for Yuba Formation and Its Stable Lipid.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58 (10), 6485-6489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1會員
106內容數
塩辛是日本的傳統的發酵食物,將魚類加上食鹽醃漬而成。在魚類使用河裡的香魚,也運用到海洋中的青花魚、魷魚等,此外也運用到魚類的內臟等。由於使用食鹽醃漬關係,因此在口感上偏鹹。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wang dixso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群馬縣的高麗菜產量是日本最多,以夏秋產的高麗菜最多。其中,位於群馬縣西北的嬬戀村所產的高麗菜佔了九成,可謂是日本高麗菜產量第一的地方。 本次要聊的是嬬戀村的鄉土料理「くろこ」,將萃取馬鈴薯中的澱粉(片栗粉)後留下的殘渣,經過發酵、凍結、乾燥而成的保存食物。 圖片來源: 嬬恋村地域おこし協力隊 ​
日本的醬油可分成濃口醬油、淡口醬油、溜醬油、再仕込醬油、白醬油。其中濃口醬油的使用主要分布在關東地區,淡口醬油為關西地區,而溜醬油分布在東海地區(愛知、岐阜、三重),溜醬油在全日本的生產量僅佔2%。
黑大蒜(黒にんにく)是一種來自源日本的機能性食品,將大蒜「發酵熟成」而成。這邊的發酵並不是微生物作用,而是本身經過高溫高濕下的酵素與梅納反應(Maillard reaction)。黑大蒜的歷史並非悠久,在1999年於日本三重縣開發出來。2000年初期,先當時為三重大學的田口寬教授的研究發現黑大蒜的強
泡盛是沖繩著名的傳統蒸餾酒,以黑麴菌發酵而成的蒸餾酒,也被稱作日本燒酌的始祖。泡盛的名稱來源有諸說,以倒酒過程中產生的氣泡來判定酒精濃度較為人熟知。
提到日本茶,一定聽過煎茶、抹茶、玉露等,而看到煎茶有又分成普通的蒸茶(蒸し茶)與深蒸茶(深蒸し茶)。一般蒸茶蒸氣殺青僅30-40秒,而深蒸茶殺青的時間為其2-3倍。深蒸茶的澀味較一般蒸茶低、茶湯顏色較為濃綠、香氣較為不強、茶葉較細等。 圖片來源: 掛川茶振興協会 ​ 深蒸茶的製作手法在1960-
油菜花黃金漬(菜の花黄金漬け)是滋賀縣大津市東南方的田上地區的傳統醃漬食物。在京都的漬物中也有類似的油菜花漬物(菜の花漬け),經醃漬一周而成的新漬。而滋賀的油菜花黃金漬與之不同,是經過半年以上醃漬而成的。油菜花黃金漬也被稱作「田裡的鮒魚壽司(畑の鮒ずし)」,形容有著與發酵壽司特有的強烈乳酸臭。 圖片
群馬縣的高麗菜產量是日本最多,以夏秋產的高麗菜最多。其中,位於群馬縣西北的嬬戀村所產的高麗菜佔了九成,可謂是日本高麗菜產量第一的地方。 本次要聊的是嬬戀村的鄉土料理「くろこ」,將萃取馬鈴薯中的澱粉(片栗粉)後留下的殘渣,經過發酵、凍結、乾燥而成的保存食物。 圖片來源: 嬬恋村地域おこし協力隊 ​
日本的醬油可分成濃口醬油、淡口醬油、溜醬油、再仕込醬油、白醬油。其中濃口醬油的使用主要分布在關東地區,淡口醬油為關西地區,而溜醬油分布在東海地區(愛知、岐阜、三重),溜醬油在全日本的生產量僅佔2%。
黑大蒜(黒にんにく)是一種來自源日本的機能性食品,將大蒜「發酵熟成」而成。這邊的發酵並不是微生物作用,而是本身經過高溫高濕下的酵素與梅納反應(Maillard reaction)。黑大蒜的歷史並非悠久,在1999年於日本三重縣開發出來。2000年初期,先當時為三重大學的田口寬教授的研究發現黑大蒜的強
泡盛是沖繩著名的傳統蒸餾酒,以黑麴菌發酵而成的蒸餾酒,也被稱作日本燒酌的始祖。泡盛的名稱來源有諸說,以倒酒過程中產生的氣泡來判定酒精濃度較為人熟知。
提到日本茶,一定聽過煎茶、抹茶、玉露等,而看到煎茶有又分成普通的蒸茶(蒸し茶)與深蒸茶(深蒸し茶)。一般蒸茶蒸氣殺青僅30-40秒,而深蒸茶殺青的時間為其2-3倍。深蒸茶的澀味較一般蒸茶低、茶湯顏色較為濃綠、香氣較為不強、茶葉較細等。 圖片來源: 掛川茶振興協会 ​ 深蒸茶的製作手法在1960-
油菜花黃金漬(菜の花黄金漬け)是滋賀縣大津市東南方的田上地區的傳統醃漬食物。在京都的漬物中也有類似的油菜花漬物(菜の花漬け),經醃漬一周而成的新漬。而滋賀的油菜花黃金漬與之不同,是經過半年以上醃漬而成的。油菜花黃金漬也被稱作「田裡的鮒魚壽司(畑の鮒ずし)」,形容有著與發酵壽司特有的強烈乳酸臭。 圖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焙茶背後的故事,和我們貞葉林品牌所想傳達的形象不謀而和,溫潤淡雅,有深度卻親切不苦澀。因為頻率相同,讓我們有緣分相遇,因此我們想由焙茶出發,鑽研焙茶甜點。
Thumbnail
真的是我覺得吃過最好吃的最中,真心推薦 其實Norika是一個不愛喜歡紅豆的人,對紅豆湯的記憶連結到幼稚園以前每天睡醒午覺起來,都會有紅豆湯或是綠豆湯,但這樣喝了三年後來看到這兩種湯都會怕,從小到大如果甜點口味有選擇那一定不會選紅豆,刨冰也不會選紅豆料, 來日本後發現日本也是有好多紅豆餡的甜點,
Thumbnail
 用湯匙劃開豆腐奶酪一角,放入嘴裡品嘗,舌尖感受到它與一般鮮奶酪滑順的口感不同,這兒的豆腐奶酪吃起來的感覺,是比較綿密且紮實,蜜漬豆類食材Q彈略有咀嚼感,一旁的無糖黑豆茶飲品化解了甜膩的滋味。
Thumbnail
「我以前確實討厭納豆。」 納豆是一種具有獨特氣味和粘稠外觀的日本傳統食品。當我第一次看到它時,感到非常害怕。 現在,在台灣的超市裡也能輕鬆買到納豆,但它最初主要是在茨城、福島、東京等東日本和北日本地區食用的食物。 因此,在我童年時期居住的大阪,「大阪人討厭納豆」這種說法,因為納豆對那裡
Thumbnail
遊佐町農友以稻豐為基礎,一步步打造循環農業及能源自給,從提攜稻米到推進養豬事業,並以品牌推廣酒造業。過程中發生多個大事小情,展現著在地生活俱樂部生協與遊佐町農友間的緊密合作與共同成長。
Thumbnail
明治35年(1902年)創業的壽司老店,店裡百年屹立不搖的兩大招牌商品,「稻荷壽司」、「干瓢巻き」兩種壽司種類裡最素樸也非主角的,簡單的東西做到極致,醬油滷到非常入味的豆皮,口感軟中帶Q,吸滿了湯汁的豆皮一口咬下在嘴裡炸開
Thumbnail
簡單介紹日本和菓子的歷史及發展,樹脂黏土製作和菓子的學習資源與心得感想,包含免費公開影片、付費實體和線上課程以及書籍、講義。
Thumbnail
記得小時候媽媽常會在廚房裡將傳統市場買回來的豬油進鍋煸出豬油好做菜,而記憶中炸完豬油後剩下的那些豬油渣 (也就是俗稱的豬油粕) 媽媽也會用來炒菜提味或做白菜滷,但萬萬沒想到這小時候台灣記憶中的豬油粕卻在 Danielson 移居丹麥後看見它,但與台灣不同的是它在丹麥卻是不便宜的零食
Thumbnail
12/30自製焙茶泡飯。 其實本來沒想這麼早弄泡飯。有研究一下由來。 但泡了焙茶不好喝。 剛好家裡有煮油揚豆腐、青菜,我撕了點大片海苔的一條。 少了那種酸梅與紫蘇片。但我想以後用台製的紫蘇酸梅來取代就好?!哈。 不過,茶泡飯剩下的焙茶,我也喝了。真不錯。 今天的茶泡飯,有點當時剩菜剩飯卻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焙茶背後的故事,和我們貞葉林品牌所想傳達的形象不謀而和,溫潤淡雅,有深度卻親切不苦澀。因為頻率相同,讓我們有緣分相遇,因此我們想由焙茶出發,鑽研焙茶甜點。
Thumbnail
真的是我覺得吃過最好吃的最中,真心推薦 其實Norika是一個不愛喜歡紅豆的人,對紅豆湯的記憶連結到幼稚園以前每天睡醒午覺起來,都會有紅豆湯或是綠豆湯,但這樣喝了三年後來看到這兩種湯都會怕,從小到大如果甜點口味有選擇那一定不會選紅豆,刨冰也不會選紅豆料, 來日本後發現日本也是有好多紅豆餡的甜點,
Thumbnail
 用湯匙劃開豆腐奶酪一角,放入嘴裡品嘗,舌尖感受到它與一般鮮奶酪滑順的口感不同,這兒的豆腐奶酪吃起來的感覺,是比較綿密且紮實,蜜漬豆類食材Q彈略有咀嚼感,一旁的無糖黑豆茶飲品化解了甜膩的滋味。
Thumbnail
「我以前確實討厭納豆。」 納豆是一種具有獨特氣味和粘稠外觀的日本傳統食品。當我第一次看到它時,感到非常害怕。 現在,在台灣的超市裡也能輕鬆買到納豆,但它最初主要是在茨城、福島、東京等東日本和北日本地區食用的食物。 因此,在我童年時期居住的大阪,「大阪人討厭納豆」這種說法,因為納豆對那裡
Thumbnail
遊佐町農友以稻豐為基礎,一步步打造循環農業及能源自給,從提攜稻米到推進養豬事業,並以品牌推廣酒造業。過程中發生多個大事小情,展現著在地生活俱樂部生協與遊佐町農友間的緊密合作與共同成長。
Thumbnail
明治35年(1902年)創業的壽司老店,店裡百年屹立不搖的兩大招牌商品,「稻荷壽司」、「干瓢巻き」兩種壽司種類裡最素樸也非主角的,簡單的東西做到極致,醬油滷到非常入味的豆皮,口感軟中帶Q,吸滿了湯汁的豆皮一口咬下在嘴裡炸開
Thumbnail
簡單介紹日本和菓子的歷史及發展,樹脂黏土製作和菓子的學習資源與心得感想,包含免費公開影片、付費實體和線上課程以及書籍、講義。
Thumbnail
記得小時候媽媽常會在廚房裡將傳統市場買回來的豬油進鍋煸出豬油好做菜,而記憶中炸完豬油後剩下的那些豬油渣 (也就是俗稱的豬油粕) 媽媽也會用來炒菜提味或做白菜滷,但萬萬沒想到這小時候台灣記憶中的豬油粕卻在 Danielson 移居丹麥後看見它,但與台灣不同的是它在丹麥卻是不便宜的零食
Thumbnail
12/30自製焙茶泡飯。 其實本來沒想這麼早弄泡飯。有研究一下由來。 但泡了焙茶不好喝。 剛好家裡有煮油揚豆腐、青菜,我撕了點大片海苔的一條。 少了那種酸梅與紫蘇片。但我想以後用台製的紫蘇酸梅來取代就好?!哈。 不過,茶泡飯剩下的焙茶,我也喝了。真不錯。 今天的茶泡飯,有點當時剩菜剩飯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