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1/21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電影《戀愛腦內高峰會》:從混亂到整合的人格隱喻

常聽人們使用「混亂」一詞形容自己,然那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混亂令當事人不敢生氣、不敢哭、不敢表達自己意見,只是僵在那裡,眼睛睜得大大的,彷彿一切暫停,然而當事人的內在卻不如外表平靜,根本如立法院開會,不停爭論打架。
《戀愛腦內高峰會》以一種輕鬆詼諧的眾聲喧嘩比喻,表面是愛情選擇題,然而裡子是自我概念的自卑、分裂、掙扎與混戰,如何逼進自我否定,又何以在絕處逢生。我會說,皮克斯的《腦筋急轉彎》是兒童版,《戀愛腦內高峰會》是成人版的自我整合故事。
圖/《戀愛腦內高峰會》
圖/《戀愛腦內高峰會》

內在人格擬人化,簡單易懂
電影描述寫手機小說的30歲女作家櫻井市子,對年輕美男早乙女怦然心動,同時成熟溫柔的越智先生也對她表示愛意,本來就優柔寡斷的她,腦內擁有的五種人格為此召開會議。他們五人分別為理性、積極、消極、感覺和記憶面人格,為了讓市子生活的更好,五人日夜辯論。
但電影不是二選一的老掉牙愛情,別被誤導了,不是選擇誰的問題,而是自信低落且深覺不會被愛的女人到底是怎麼生活的?前半段有趣好笑,市子似乎沒有自主意識,什麼也決定不了,最初邂逅靠的還是衝動與欲望主導才達陣。她腦內常召開會議,「理性」是主席,作不了決定,反覆被樂悲兩方煽動,重複播放記憶,最後仍在爭吵中爆炸/當機。
電影以簡單易懂的人格區分:理性、積極、消極、感覺、記憶,他們住在「自我概念」的城堡裡,在中央大廳開會。影片擬人化的形象,都有隱喻的意涵,各司其職、生動有趣,且最終都是為了主人好。
(1)「理性」:會議主席。中年男人形象。拿麥克風負責對外說話,具有決定權。本故事他毫無擔當,也無法決定,只會表決。
(2)「正向樂觀」:男高中生形象。凡事往好處想,積極樂觀,笑容可掬,具活力與冒險精神。後期被迫沈睡,代表自我某部份的瓦解。
(3)「消極悲觀」:中年女性形象,歷經滄桑,凡事往壞處想,不信任,保護自己並避開任何刺激,事後會說:「看吧,早知道不要這樣就好了」。
(4)「生理感覺」:女小學生形象。肚子餓、喜歡、怦然心動…很本能、直接、任性的反應。
(5)「記憶回顧」:老年男人形象。僅作紀錄及提供回憶,並在創傷經驗夾上黑暗便利貼,平時不參與意見。
(6)「欲望」:性感女人形象。代表隱藏的潛意識。穿著性感塑身衣、高跟鞋,在理性到達極限時降臨,擊昏所有人後(意識斷線)直接行動,以最原始的欲望驅動,表現出平時不會做與說的事,連記憶也無法記錄。此形象不會說話,不管現實面,想要就要。
圖/《戀愛腦內高峰會》

人怎麼逼自己進「自我否定」?
「混亂」表示所有人格正在據理力爭,就連記憶老人也偶爾表達立場,而「理性」這主要人格卻無法做出決定,最終最終又習慣「退縮」。當市子說自己30歲了,早乙女回:「不可能…」,她馬上轉身又氣又羞地逃離,自顧自的解釋對方意指「不可能」和老女人在一起,然後爆哭、躲起來,隔幾天因為對方明確表示喜歡她又感欣喜,如此情緒起伏、週而復始。這荒唐情節令人又好笑又好氣,才驚覺根本常發生在你我周遭。
市子自卑膽小的創傷是結婚前被拋棄造成的,對方說:「因為你都不哭不氣不表達,讓我以為你並不重視我…所以我選了另一個人…」。陰影讓市子對感情封鎖、忍耐、壓抑,但又抵不住欲望需求而倒追早乙女,在一起後又重複過去的相處模式:自卑膽小、情緒反覆、壓抑忍耐。市子躲入受害者的位置,只是等待、小心翼翼,拒絕其他訊息進入,從自卑、自責、自怒到討好、掩飾、壓抑。當另一位成熟溫柔的越智先生也表示愛意時,她反而不相信自己被愛,仍選擇在一起會受傷的早乙女(這裡是潛意識運作的第二次,非常有趣,潛意識會重複、盲目挑戰過去創傷。)市子後來成為暢銷作家,小說還拍成電影,然而她還是不敢做自己,負向循環又開始,並壓抑讓樂觀沈睡(扼殺自己的一部分),結果自我城堡崩盤,欲望又要再現…當理性沒作用,就算「冷靜」也是不理性的。
故事至此選誰已不是重點,市子選了她要的,然而癥結點沒處理,從此也不會幸福美滿。早乙女雖然貌美有藝術氣息,然而之後才知道他不過是不成熟的小鬼:生活沒紀律、不主動也無責任感、自我中心、任性與已婚女人談愛只為即時享樂、情緒處理不成熟…這些缺點與市子亟欲掩飾的不安有雷同之處,心理上門當戶對,也間接說明了她為何不敢接納越智先生的交往邀請,因為覺得自己不配。
圖/《戀愛腦內高峰會》

兩個男人的意象:內在向外投射的門當戶對
市子壓抑過去,讓感覺麻木,然「遇見愛情」則再次勾起需要,這是一般人皆認為「擁有愛情便被接納」的混亂信念:不愛自己,卻希望有人愛自己以得到救贖,以為愛情是解決一切的良方。
愛情的對象如何選擇?我們所挑選的對象,其實也代表我們對自己的看法如何。多數人不敢高攀,整體來說都會選比自己差一點的,若選比自己強的,配不上對方,就會有不安全感。
市子膽小自卑,對完美的越智先生的愛意,只敢認為是施捨或同情,但中段故事裡越智先生的自我揭露:自覺比不上早乙女的失落,反獲得市子內在女小學生的動心。自卑不敢接近完美,然而若知道對方也有弱點,反倒覺得親近了。後段市子重生之際,自我增強,越智對她講過的話起了作用,片尾並暗示了兩人將3度重逢。有自信,也就配的起了。
圖/《戀愛腦內高峰會》

面對自己:絕處逢生及「領悟」的意涵
電影當然是好的結局,雖然理想化,但意涵隱喻已經足夠。在即將崩盤之際,市子想通了,理性撐過來有所頓悟,同時說服欲望他自己就可搞定,讓欲望放手相信他會作更好抉擇。理性不再表決,不再否定自己且決定和早乙女分手。當理性願意承擔,所有人格也不再吵鬧、服從主導。
理性選用越智先生的話:「否定自己的作品便是否定自己。」、「不先愛自己也就不會幸福。」既而領悟出「不是喜歡某人,而是喜歡和某人在一起時的自己。」市子離開一段關係了,然而這是她信念下的決定。
如何絕處逢生及頓悟,絕非空穴來風,影片隱喻了4個背景條件:
(1)情境:浸泡在痛苦之中,不能逃避。當欲望來驅痛時(誰知她會做出什麼保護自己卻無視現實的事),保持清醒是很重要的。
(2)時間:天黑到天亮。頓悟不是一瞬,醞釀需要時間。市子走進屋裡時天黑,離開時可是天亮了。
(3)平常的累積與預備:包括道理、知識、重要他人的肯定及關心…沒有這些,在危急時是沒「東西」可以想通的。
(4)表達的三個面向:不是單純分不分的2選1,而是跳脫自己到觀看一個「局」的層次。一是承認自己的痛苦與害怕,二是看見對方的情緒與不捨,三是作一個雖然痛苦但對彼此都好的決定,不帶責怪。
市子決定分手,先說自己的不願與痛苦,也說出對方的情緒,把所有感覺講出來,讓彼此知道,沒有責怪對方。她直直走沒有回頭,走一段後也就豁然開朗起來。
絕處逢生的轉機不是事情改變的意思,而是資訊/感受/情緒完整被知道後,自己的視角、立場、信念也會有所挪移,不再偏狹束縛,便是轉機。
圖/《戀愛腦內高峰會》

結論:給憂鬱者觀賞的好電影
電影故事不說教但有好的隱喻,對內在混亂也能簡單圖像化與擬人化,就像是種子,能促使當事人自我觀照及理解這麼做的可能原因,若對各人格加以討論,也能讓「固著僵化的混亂」有開展的面探究下去,這些預備,有朝一日便能起作用。
電影最後一個論點,腦內的高峰會儘管眾聲喧嘩,終究還是一人分飾多角,自說自話,也不可能每次危機都單靠自己頓悟。當越智先生的肯定與關心進入市子內心後,主題也將轉換,從單人內在整合進到兩人關係與溝通。細細看。故事每一段都是有趣的隱喻,值得一看再看。

《戀愛腦內高峰會》。2016年,日本片,121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林仁廷心理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