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瘋潮行銷》後,Jonah Berger推出一本講述社會在無形中影響自身的書籍,《何時要從眾?何時又該特立獨行?》(Invisible Influence),又翻為《看不見的影響力》,整本書分為五個章節,分別探討人們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其實深受社會他人的影響相當大。
別人都這樣,那我也一樣好了│Monkey See, Monkey Do
- 模仿是基本天性,一切模仿發生在無意識之間,如人們的答案會配合身邊的人,不知不覺會出現從眾行為。
- 人們喜歡跟自己長得像的人,之所以有夫妻臉的主因在於內心情緒的同步牽動臉部表情,即為「情緒模仿」。
- 模仿談判對象,透過行為模仿贏得對方信任,可令對方推論雙方有共通之處,下意識覺得雙方有連結,進而喜歡對方、互動融洽。
- 成名作如果再來一次,不一定會成功,成功某部分是靠運氣和從眾效應來成就。
我最獨特│A Horse of a Different Color
- 家中排行影響兄弟姊妹的個性差異,為了與手足不同,會逐漸改變性格。
- 為了不跟別人重複,人們會故意做出不同選擇。
- 虛榮效應(snob effects):個人對於商品或服務的需求和市場需求呈反比,越多人擁有或使用的東西,後面的人越不想買或不想用。
- 區別差異,人們特別留意自己和別人類似的地方,強調不同的資訊,為了滿足我們心中所想的不同。
- 中產階級避免跟流行,若他人選擇相同事物,喜愛度會下降→強調區別、產品的與眾不同、獨特性、個人化體驗。
- 勞動階級沒有太多選擇,傾向選擇流行事物→提供眼熟的流行商品、陳列方式。
不想跟那種人一樣│Not If They're Doing it
- 訊號(Signal)可簡化決策過程,利用可觀察的特性推論無法觀察的特性,如從人們選擇的使用物品推論身分線索。
- 我們選擇事物時,會依據選項源自於什麼人有關,比如說政黨&政策。
- 品牌打造特定形象,希望吸引特定消費者,然而當局外人加入改變訊號意義,反而會影響象徵意義,不再具備發送訊號的價值。
- 人們會在乎某件事是否別人也在做、有多少人參與,同時也在乎「別人」是誰。
- 人們不想跟別人一樣,是為了避免被誤認身分,或是不想被當成某種人。
- 身分誤認(misidentification)會失去人們想要的互動,招惹不想要的互動,進而被視作冒牌貨。被誤認得越離譜,代價就越高。
- 顯眼的訊號可以塑造身分,價格與品牌露出比例並非呈正比,仿冒品促進品牌推出新品、汰換時尚流行。
同中有異│Similar but Different
- 從預測下個潮流中選取當季色、颱風影響新生兒名稱,這些都與適度相似(moderate similarity)相關。
- 接觸程度會影響喜愛程度,人們喜歡先前看過的形狀勝過沒看過的隨機圖形。常看到某樣東西,也會連帶喜歡類似的物品。
- 類似東西看起來比較棒是因為大腦不需要花費時間辨認與處理,省時省力的結果會帶來正面感受,即「熟悉感」。vs. 追求新鮮感
- 情感反應呈倒U字形,過度接觸相同東西會感到無聊,刺激愈複雜、愈不容易習慣,互動的密集程度也有影響。
來吧寶貝,點燃我心中的火焰│Come on Baby, Light My Fire
社會助長(social facilitation),身邊有人在場時,我們表現會比獨自一人好,若任務複雜度過高,旁人反而會傷害表現。
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指人們希望在他人面前有好表現,因此會更加努力,增強心理激發。
數據分析+揭露他人行為,以「社會比較資訊」可有效促使人們改變其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