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VR: Diagnosia / 改造日記:中國網癮戒斷營 / 诊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沉浸共感度:★★★★
(圖片來源:https://www.imdb.com/title/tt16385184/)
導演:張孟泰/Mengtai Zhang、郭佳穎/Lemon Guo
製片國:USA/美國
類型:動畫,紀錄片,互動VR
年分:2021
總長:33min
官網:https://mengtaizhang.com/diagnosia
IMDb:tt16385184
豆瓣: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5652432/
自從人類社會有「精神疾病」的概念,將「特定行為」定義為疾病,隔離「患者」集中管理,以「治療」之名合理化非人道對待,常成為當權者、宗教及社會多數迫害弱勢者、異教徒與社會少數的手段。
自從人類社會有「精神疾病」的概念,將「特定行為」定義為疾病,隔離「患者」集中管理,以「治療」之名合理化非人道對待,常成為當權者、宗教及社會多數迫害弱勢者、異教徒與社會少數的手段。
怎麼樣才算成癮?高度依賴算不算是一種癮?現今社會,溝通、交易、娛樂都在虛擬世界進行,連貨幣都虛擬,缺電或沒網路即無法運作,這樣算不算整個社會甚至整個國家對電力、對網路成癮?根據「中國青少年心理成長基地」所採用「網癮少年」的定義:每日持續使用網路超過6小時,這樣的情形持續3個月,即為網路成癮。這年頭行政工作哪個不是上班8小時對著連網的電腦,業務工作哪個不是透過網路與客戶聯繫,網路一斷便呼天搶地、無法工作,你我哪一個沒有網路成癮?
「中國青少年心理成長基地」採軍事化管理,宣稱體能訓練、思想教育、森田療法及電擊療法可以戒斷網癮。
(圖片來源:https://vrfilmlab.tw/movie/diagnosia/)
甫進入21世紀,網路隨ADSL、光纖鋪設而普及,電子遊樂設備由單機轉而網路化,緊接著智慧手機在2007問世,人類自此再也離不開網路。而導演張孟泰也在2007年,因長期透過網路遊戲逃避(或反抗)父母爭吵帶來的精神壓力,被父母認定為網癮少年(兒子網路成癮也成為父母唯一不起爭執的共識),送進北京「中國青少年心理成長基地」待了一個月戒斷網癮。這樣的經歷,成為今日《改造日記:中國網癮戒斷營》互動VR。
戴上頭戴式顯示器,欣賞者穿越時空回到2007年,化身導演張孟泰,那年,張孟泰17歲,被送「中國青少年心理成長基地」戒斷「網路成癮」。戒斷營採軍事化管理,或說近乎監獄式管理。宿舍窗外有格狀鐵欄杆,樓梯間也被鐵欄杆圍住,鐵門上鎖。入住戒斷營的學員,只能在住宿的那一層活動。
導演設計了6個空間讓欣賞者探索互動,分別是張孟泰的房間,社會人士的房間,大學生的房間,森田治療室,連通各個房間的中央走廊,還有一間教室般的空間。
進入戒斷營,首先來到張孟泰的房間,房內有許多操作解說,輔助欣賞者進行探索。
(圖片來源: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5652432/)
探索歷程由張孟泰的房間開始,透過牆上的生活作息表、「拾起並閱讀」張孟泰的手札及撒了一地的撲克牌,了解張孟泰在戒斷營裡的生活作息周期及營內容許的娛樂形態。
開門走出房間,來到中央走廊上,布告欄裡及窗旁的文件也可以拾起閱讀,可窺知戒斷營常以暴力「教育」成員,同時,為了能早日離營,其他成員常鼓勵甚至協助輔導員「教育」「網癮頑固」成員。
走廊上其他房間的門大多是關上的,必需勇敢推門探索。
透過社會人士自吹自擂,得知不只青少年會被送進所謂青少年心理成長基地,理由也未必因為網路成癮。如這位社會人士,即因婚外情曝光,被母親及妻子送進戒斷營,又比如大學生,因為戀愛對象不符父母期待,而被送進戒斷營。而透過大學生主動提出的利益交換,可知戒斷營的「心理醫師」鼓勵學員相互監視、打小報告。至於走廊上提醒張孟泰別把藥吞下去的少年,明示戒斷營雖然號稱心理成長營,卻實施治療及給藥等醫療行為,濫用藥物「醫治」成員。
戒斷營常將鴉片等成癮性藥物與網路遊戲相提並論,並以藥物濫用帶來的健康損傷當作網路成癮帶來的損害。
(圖片來源:https://vrfilmlab.tw/movie/diagnosia/)
森田治療室是進行「森田療法」的專用房間。所謂森田療法,即「防止患者與他人接觸,持續實施2至3日,使其情緒冷靜」,說白了就是禁閉室。大學生曾因激烈的反抗與自殘而被送進森田治療室「觀察」數週。
猶如教室的空間,有時會拿來進行思想改造課程,恫嚇學員任何成癮都可能損及健康及智力,斥責網路遊戲太過暴力有違善良風俗,然而當該空間被當作娛樂交誼室使用,播放電影供學員觀看時,卻常選擇警匪槍戰等血腥暴力的港片。
2018年,以中國心理醫師陶然為首的中國式的網癮戒斷營正式進入美國,廣設戒斷機構「協助」廣大青少年。雖然美國精神醫學學會提出的DSM-5(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ition)認為高度依賴網路是否可視為「成癮」仍待更多文獻證實,然而WHO所提出ICD-11(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11th Edition)則認定網路成癮為精神疾病的一種,並且給予相關定義,而ICD-11已於今(2022)年生效。
移居美國的張孟泰,以《改造日記:中國網癮戒斷營》回應ICD-11對網路成癮的定義。而無論網路是否足以成癮,以「戒斷網癮」為名施行的迫害與暴力已執行十多年,影響範圍正日漸擴大,需要你我謹慎關注。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05會員
186內容數
AR、VR、MR、XR,歡迎與我一同沉浸體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深海魅光》是一部以生物學家探究深海發光生物為基礎,發展而成的驚悚科幻冒險互動VR。
導演李丞茂認為:不久的將來,大家將在元宇宙中工作、消費、生活,《拯救稻草人》正是多人同時在VR世界中合力完成工作的實驗版本。
以花朵暗示陰脣、以昆蟲訪花暗示性刺激或性行為並非新鮮事,然而透過手持控制器控制昆蟲飛行的方向,模擬女性在不同程度性刺激下的反應,倒是嶄新嘗試。
以「輪迴」為名,多麼宗教與哲學,然而宣傳海報中,於題名字體之下的圖案卻是漫遊的太空人與各式各樣的行星,完全科幻風格。《輪迴》一如海報,是一部既科幻又哲學的互動VR。
雖然偶動畫製作精細,然而畢竟只是Ep.1,故事才剛起頭,仍處於意味不明的渾沌狀態。
傳說中來自中國的女海盜,故事引人入勝,但看不出製作成互動VR的必要性。
《深海魅光》是一部以生物學家探究深海發光生物為基礎,發展而成的驚悚科幻冒險互動VR。
導演李丞茂認為:不久的將來,大家將在元宇宙中工作、消費、生活,《拯救稻草人》正是多人同時在VR世界中合力完成工作的實驗版本。
以花朵暗示陰脣、以昆蟲訪花暗示性刺激或性行為並非新鮮事,然而透過手持控制器控制昆蟲飛行的方向,模擬女性在不同程度性刺激下的反應,倒是嶄新嘗試。
以「輪迴」為名,多麼宗教與哲學,然而宣傳海報中,於題名字體之下的圖案卻是漫遊的太空人與各式各樣的行星,完全科幻風格。《輪迴》一如海報,是一部既科幻又哲學的互動VR。
雖然偶動畫製作精細,然而畢竟只是Ep.1,故事才剛起頭,仍處於意味不明的渾沌狀態。
傳說中來自中國的女海盜,故事引人入勝,但看不出製作成互動VR的必要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探討當代人缺乏自然體驗的生活方式所帶來的問題,特別是對於人與環境、自我連結的影響。同時,提出了人智學治療成癮的原則和方法。透過與個案建立連結、探索生命史、重新尋找生命的意義等進行治療。藉由瞭解七年發展階段史及透過自身經驗來穩定自我和獲得自由,使讀者更深刻了解身體經驗的重要性和成癮心理學的人智學解釋。
Thumbnail
在現今充斥著智慧型手機的世界裡,孩子對手機成癮的風險正在增加。一項臺灣大型研究指出,有近40%的高中生具有手機成癮風險,此問題同樣發生在國中和國小生當中。此外,該研究也發現青少年和兒童成癮者有些共同特徵,當學生出現這些特徵時,家長和教師就要留心了!
我對催眠的印象都是來自電視劇,總覺得被催眠後,就會沒有意識,然後被人控制,覺得很可怕。 第一次體驗催眠,是Ruowen Huang在台灣的實體課程,對這未知的事物感到很恐懼,但我還是抱著好奇心參加。 那天的課程是要了解自己害怕的事,一開始版主要大家放鬆,專注於呼吸,感受到白光與溫暖,之後走到了一
Thumbnail
譫妄小外號〔ICU症候群〕是常常出現在長期臥床的案主。譫妄的原因很多,包括腦傷、感染、毒癮等。文章描述了對患者造成的影響以及家庭成員的狀況。
Thumbnail
二十年前,網路開始盛行,那時便有許多大專院校研究生開始研究青少年網路成癮,研究結論都與同儕影響正相關。二十年過去,網路成癮這個名詞已退流行,取而代之的是直播主、遊戲實況主等等,新興的網路職涯、網路人生。 網路遊戲盛行,青少年假日都沉迷線上遊戲,在網路世界打打殺殺逞威風當英雄,回到真實世界卻是不
Thumbnail
《戒不掉的癮世代》一書透過多樣的案例探討毒品在台灣社會中的多重面向。書中指出,毒品不僅是一種成癮物質,更扮演著社交工具、身分象徵甚至貨幣的角色。透過作者剖析不同族群使用毒品的背後動機,以及引人入勝的故事,提供了對成癮現象更深入的理解。
我們說對一個東西「成癮」,通常帶有負面意涵,而過度使用手機有多種實例及研究顯示其確實對人體有害,除了注意力下降之外,手機世界會令有些人大感壓力,進而影響身體健康,可能產生的問題涵蓋睡眠品質低落、容易焦慮或憂鬱、嫉妒和比較等等。
Thumbnail
今天《人生善敗學》邀請到擔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總醫師的林群,跟聽眾朋友們聊聊關於「成癮」這件事。近年來,衛生福利部越來越重視精神科與心理健康這一塊,而成癮防治也算其中的一環。藉由在各醫院成立專責單位,適時提供醫療協助,以營造更好的身心健康環境。
Thumbnail
透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信託成癮防制暨政策研究中心所舉辦的會前動機式晤談工作坊(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MI)workshop)的深入學習與實踐,擁有臺師大體育與運動科學系博士班學生陳映竹分享對於MI的心得與感想。通過此次MI工作坊的參與,對陳映竹未來從事身體活動促進.
Thumbnail
本文主要討論已經學了很多靈性課程的人可能陷入的靈性成癮問題,探討這些課程是否有助於內在轉變,以及避免沉迷靈性體驗而影響現實生活。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探討當代人缺乏自然體驗的生活方式所帶來的問題,特別是對於人與環境、自我連結的影響。同時,提出了人智學治療成癮的原則和方法。透過與個案建立連結、探索生命史、重新尋找生命的意義等進行治療。藉由瞭解七年發展階段史及透過自身經驗來穩定自我和獲得自由,使讀者更深刻了解身體經驗的重要性和成癮心理學的人智學解釋。
Thumbnail
在現今充斥著智慧型手機的世界裡,孩子對手機成癮的風險正在增加。一項臺灣大型研究指出,有近40%的高中生具有手機成癮風險,此問題同樣發生在國中和國小生當中。此外,該研究也發現青少年和兒童成癮者有些共同特徵,當學生出現這些特徵時,家長和教師就要留心了!
我對催眠的印象都是來自電視劇,總覺得被催眠後,就會沒有意識,然後被人控制,覺得很可怕。 第一次體驗催眠,是Ruowen Huang在台灣的實體課程,對這未知的事物感到很恐懼,但我還是抱著好奇心參加。 那天的課程是要了解自己害怕的事,一開始版主要大家放鬆,專注於呼吸,感受到白光與溫暖,之後走到了一
Thumbnail
譫妄小外號〔ICU症候群〕是常常出現在長期臥床的案主。譫妄的原因很多,包括腦傷、感染、毒癮等。文章描述了對患者造成的影響以及家庭成員的狀況。
Thumbnail
二十年前,網路開始盛行,那時便有許多大專院校研究生開始研究青少年網路成癮,研究結論都與同儕影響正相關。二十年過去,網路成癮這個名詞已退流行,取而代之的是直播主、遊戲實況主等等,新興的網路職涯、網路人生。 網路遊戲盛行,青少年假日都沉迷線上遊戲,在網路世界打打殺殺逞威風當英雄,回到真實世界卻是不
Thumbnail
《戒不掉的癮世代》一書透過多樣的案例探討毒品在台灣社會中的多重面向。書中指出,毒品不僅是一種成癮物質,更扮演著社交工具、身分象徵甚至貨幣的角色。透過作者剖析不同族群使用毒品的背後動機,以及引人入勝的故事,提供了對成癮現象更深入的理解。
我們說對一個東西「成癮」,通常帶有負面意涵,而過度使用手機有多種實例及研究顯示其確實對人體有害,除了注意力下降之外,手機世界會令有些人大感壓力,進而影響身體健康,可能產生的問題涵蓋睡眠品質低落、容易焦慮或憂鬱、嫉妒和比較等等。
Thumbnail
今天《人生善敗學》邀請到擔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總醫師的林群,跟聽眾朋友們聊聊關於「成癮」這件事。近年來,衛生福利部越來越重視精神科與心理健康這一塊,而成癮防治也算其中的一環。藉由在各醫院成立專責單位,適時提供醫療協助,以營造更好的身心健康環境。
Thumbnail
透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信託成癮防制暨政策研究中心所舉辦的會前動機式晤談工作坊(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MI)workshop)的深入學習與實踐,擁有臺師大體育與運動科學系博士班學生陳映竹分享對於MI的心得與感想。通過此次MI工作坊的參與,對陳映竹未來從事身體活動促進.
Thumbnail
本文主要討論已經學了很多靈性課程的人可能陷入的靈性成癮問題,探討這些課程是否有助於內在轉變,以及避免沉迷靈性體驗而影響現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