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8|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療癒的原理:醫學的本質(一)

    19世紀的美國醫師,愛德華.李溫斯登.卓魯度(Dr. Edward Livingston Trudeau, 1848~1915)同時是一位結核病的病人,他或許不夠有名,但是他的墓誌銘可是醫學界的神話級金句:“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意義是:醫生只有偶爾才能治好病人(的疾病),不過通常能減輕病人的痛,但總是要寬慰病人的苦。前面文章所說的三個療癒的原理,就是對應這句話。
    其實這句話一語道破了醫生的本質,與其說是科學家,還不如說更接近神職人員。如果你記得曾經撐起台灣各地醫療的各個基督教醫院、天主教醫院,它們的創始人都是神父、牧師;或是民間習俗常常到宮廟問神、收驚和喝符水,就可以了解到:人類從原始時代一直到現代,常常都是巫、醫不分的。就連醫療人員,也是有不少越當越像神職人員的(醫學治不好你,請多燒香念佛/禱告祈求等等)。
    不止是生病,對任何處於苦難的人來說,解除身體的痛和心理的苦是最重要的,如果不能解除身體的痛,至少心理的苦要有人寬慰(傾聽、陪伴、安慰...等等)。德蕾莎修女之所以偉大,就是因為她創立的「垂死之家」,是一間在人類面臨最大的痛苦—「死亡」時,給與寬慰的機構。在診間中,有一些病人看診的目的不是治病,而是要一些暫時緩解(relieve)疼痛的處理,然後,最重要的是—有個坐在醫生那個位子上的人,會聽他訴說他的苦難,至於上面的人是誰,其實不怎麼重要。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